靠谱电子书 > 科幻恐怖电子书 > 工业之动力帝国 >

第59部分

工业之动力帝国-第59部分

小说: 工业之动力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呃,我们先去包间,一会我在和苏工说”梁海平说完领头向酒店2楼走去。苏良宇只好一头雾水的跟在后边。

    三个人进了2楼的包房,梁海平和苏良宇寒暄着扯蛋,梁远也不客气拿起菜谱噼里啪啦的点了一堆,然后把菜单递给苏良宇,苏良宇连忙推让频频说够了。

    待到酒菜上齐,苏良宇终究没忍住又问了一遍梁远什么时候过来,梁海平打了个哈哈说道:“苏工说的梁远是我侄子,不过我听257的王卫国厂长说过,苏工好象是著名的麻省理工大学毕业的吧,怎么想起来回国搞芯片研究呢。”

    搞技术的苏良宇本身性子就比较直,虽然对梁远一直不露面感到有些奇怪,也没怎么往心里去,就着梁海平的话茬两个人天南海北的侃了起来。

    梁远坐在边上听着才得知,早在85年苏良宇就搞出了8位元的单片机,徒劳的奔波了两年之后,自己给257厂的那个空调扇遥控器,才是ht68o芯片的次大规模商业应用。

    “当初听说国内开放了,286也说不在搞各种运动,我就动了归国的心思,毕竟我们国家同国外的技术代差并不大,顶天差1o年左右。回国后由于我在mit学的是电子工程,就被国家安排到了南京237所。”

    “刚回国时上边比较重视,我提出的以英特尔8o31芯片为基础,研新一代国产单片机的课题得到了批准。可惜85年新一代单片机搞出来之后没有单位使用,所里一看这个项目不赚钱就砍掉了,这几年全靠在外边接些电脑方面的零活项目组才没散掉。”

    梁远一边听一边想这也歪的太远了,自己原本是打算救济南京237所的,希望237所日后能在战斗机机载的雷达研制上更给力一些,没想到ht68o芯片居然变成苏良宇挂在237所名下搞的。

    苏良宇端起酒杯,干了一杯啤酒继续说道:“这两年我找了无数的电视机、洗衣机生产厂可惜他们都是组装厂,没有自己修改电路的愿望和能力,而为国内电视机厂提供大批量芯片的华芯让我先去找国务院审批。”

    8o年代初期,在中国华芯引进日本东芝集成电路的同时,韩国三星也向日本东芝引进了同样的集成电路生产技术,经过2o多年的展,进入新世纪的三星在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上已经跻身世界的前列。

    而华芯在8o年代初引进技术之后,以党国从未有过之耐心,十五年如一日专注生产当时引进的ta661o、ta667o两种芯片,可谓不管世界怎么变,我待ta如初恋。97年之后新一代的数字化家电席卷全球,专一的华芯集团因产品老旧落后连年巨亏,在新世纪来临之时只能破产了事,而那时的三星公司已经迈上成为世界最大集成电路制造商和供应商的坦途。

    梁远听着苏良宇的吐槽,感叹着华芯日后的命运。心里却想着要不要把眼前这个家伙挖过来呢,所谓债多了不愁,在多个烧钱的玩意对自己来说也就是那么回事。

    “说实在的,真感谢梁远同志帮忙提供的4万片订单,要是没有这批订单现在项目组可能就解散了。”苏良宇感ji的说道“苏工,项目组解散的话您还在237所工作么?”梁远接过话题问道苏良宇虽然对这个少年出现在这种半交际的场合有些不解,还是耐心的回答道:“前些天我接到了同学的信件,邀请我去英特尔研制下一代单片机。在237所我学的专业也派不上用处,要是没257厂的订单我会接下英特尔的工作邀请的。”

    “现在苏工是准备留在国内么?”梁海平问道苏良宇想了想说道:“王卫国厂长和我说过,257厂每年的芯片用量大致有四、五十万片,芯片的利润除去给所里的,最后能落到项目组继续搞研的资金不会很多,最重要的是国内目前没有单片机应用的环境啊。”

    “我跑了整整两年,国内引进技术都热衷于一步到位,设备来了之后能直接生产是最好的了,各单位改进技术的动力不足。”

    梁远想起前世关于技术引进的笑话,其实市场换技术这个口号是日本人最先提出来的。土鳖改开之后现这个路子不错就直接照抄了,期待若干年后能像日本一样达,结果确是搞笑的。日本人第一台设备是引进的,第二台是国产的,第三台是出口的,换成土鳖就变成了第一台是引进的,第二台是引进更好的,第三台……什么又涨价了,换一家……。

    梁远两世为人哪能听不出苏良宇的心灰意冷,连忙给梁海平丢了个眼色过去,用手指点了点自己的胸口。

    梁海平笑吟吟的说到:“苏工,刚才在下边人多口杂我也没给您正式介绍,您要找的梁远同志已经来了。”

    “什么时候来的,我怎么……”苏良宇的声音慢慢的小了下来,惊讶的盯着梁远看。

    梁远不好意思的摸了摸头说道:“苏工,十分抱歉,我的年龄可能会让很多人产生困扰。”

    “没事,没事,有志不在年高嘛。”反应过来的苏良宇掩去了脸上的震惊,努力平静的说道。

    “梁……”

    “苏工叫我小远就好了”梁远笑着说道苏良宇先说了一大堆感ji的话,然后好奇的问道“小远,ht68o是我们新研制出来的芯片,连我们自己都没规划出来用在什么地方呢,你是怎么想到用在遥控器上的,而且电路吻合的还那么好”

    “我从小就爱玩模型,曾经用英特尔8o31芯片做过多通道遥控器,对单片机有一定的了解,那天随手给257的王伯伯画了个电路图,没想到能给你们帮上忙的。”

    ht68o和英特尔后来烂大街的51系列单片机构造类似,梁远当年记得那个电路图,恰好就是以英特尔51系列单片机为核心做的遥控系统。

    注1:单片机就是微处理器(未完待续!~!

    {飘天文学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第52章 挖人和未来

    又开抽了,以前的更新又一个一个被抽了,所以更新都不带格式先了!抽啊抽的就成习惯了!!

    苏良宇终究在国外工作过很久,在美国梁远这般年纪的少年,搞出些成绩实属正常,三人天南海北的聊着天,一顿饭吃得宾主尽欢,直至深夜才让厂里的司机把苏良宇送回本溪宾馆。

    时间太晚梁远和梁海平都没回家,在招待所找了间空房,洗过澡趴在床上的梁远对着梁海平问道:“小叔,你看这个苏良宇怎么样?”

    “想把他挖过来”梁海平问道:“他搞的那个什么68o我们能用上?”

    梁远想了想饭桌上苏良宇说的ht68o未来的一些应用设想说道:“小叔还记得我在东德时说过,假如我们引进dbme双层车底的生产线也要把它拆开的事情吧?”

    梁海平点了点头,梁远继续说道:“东德的自动化水平属实很高,但他们的自动化是建立在机械传动的基础之上的,大部分是通过齿轮杠杆之类的物理传动实现生产线的自动化。”

    “在某些部分偶尔会使用计算机控制。小叔也看过市少年宫那几台计算机吧,方方正正的大家伙。”梁远用手环抱着比划了一下。

    梁海平笑着说道“我带梁盼去看过,看起来很高科技的样子。”

    “我把东德这种自动化叫做硬式自动化,当时我和小叔说过未来替代这种硬式自动化的肯定是柔性生产线,我光和小叔说柔性生产线的好处了,也没说解释这种生产线的构造。”

    “68o能用到柔性生产线上边?”梁海平好奇的问道:“看起来很小的东西嘛。”

    梁远嘿嘿一笑说道:“这东西和我是一脉相承的,看起来很小,作用却老大了。”

    梁海平哈哈笑着揉了揉梁远的头说道:“和小叔你就不用吹嘘了。”

    “其实苏良宇搞得ht68o芯片,严格地说也是一**立的计算机,只不过是没有显示屏和鼠标等外接设备罢了,一条柔性生产线上用到的芯片可能要成百上千个。”

    “小叔你想想,那么大的电脑用这么一个小小的芯片就能替代了……。”梁远想了半天也没想起来,那个繁杂的柔性生产线该怎么几句话说明白。

    梁海平看着梁远低头沉思,自嘲的笑了笑说道:“小远,不用想了小叔相信你的。”

    “还是说铁路吧”梁远找了个简单的例子继续说道:“现在列车停车之后很多列检都拿着锤子钻到车底下敲打,小叔看到过吧。这种敲打一是通过声音判断转向架和轮对、轴承有没有裂纹,二是感受一下轴承温度是否标”

    “像我们这回引进回来的双层车底,在列车自动化方面已经很先进了,空调、风机、电三大系统都可以自检,系统运行时所有的数据都可以随时检测,但和西德比起来还差得很远,小叔还记得西德那个列车显示屏吧,”

    梁海平点了点头说道:“记得,能显示列车度、车外、车内温度只是进东德就不亮了”

    “那东西就是芯片控制的,简单的说类似于ht68o这种芯片通过霍尔传感器(注1)侦测到车轴的转数,然后传输到列车的电气控制中心换算成度,温度也是通过芯片控制的传感器把信号传输到车内,经过中央处理器汇总后显示到车厢两端的显示屏上。”

    “更重要的是通过芯片我们可以随时知道车轴的温度,若是和一些红外线探伤设备结合起来使用的话,整列编组完全可以实现无人检修,通过芯片我们就可以得知我们想要知道的一切。”

    梁海平在铁路上下过不少功夫,听梁远说完想了想说到:“小远的意思有了这东西,将来列车可以一站不停的从盛京直达北平。”

    梁远点了点头说道:“是啊,我们国家铁路度慢一个是牵引机头的加度太慢,从o到1oo公里需要加1o多分钟,还一个就是列车刹车不行,进站或通过限弯道时往往提前1o分钟就得进行减准备,在加上编组每行驶3oo公里必须进行例行的安全检查,度能提起来才怪呢。”

    “有了芯片刹车可以搞出类似于abs的那种电子刹车,编组也不用半路停车检修”

    梁海平看着梁远还打算解释什么是abs笑着说道:“你不用说了,大概的小叔已经知道了,反正这东西十分重要就是了。”

    梁远笑嘻嘻的说道:“那当然,小叔看到卫生间的热水了吧,通过芯片可以设计一种智能的热水器,将来你下班回家前可以给热水器打个电话,等你到家以后热水就烧好了。”

    梁远在未来的智能家电中,找不那么科幻的和梁海平说了一大堆,把梁海平唬的一愣一愣的。

    隔日,梁远跑到冶金实验室看朱立国那群人安装真空炉,被梁远忽悠住的梁海平放下了手头的事务去找苏良宇,梁海平也没绕圈子开门见山的说道:“苏工,我们厂子对单片机的开和应用非常感兴趣,希望能邀请您到本溪来工作。”

    苏良宇被梁海平吓了一跳,本溪这城市咋看也没搞高科技的气质,再说梁海平管理的东北机车厂根本就是生产火车车厢的和电子产业也不挨边啊。

    梁海平看着苏良宇疑惑的表情说道:“苏工,今晚还在招待所请您吃饭,希望您能参加,到时候您和小远好好聊聊就明白了。”

    满头雾水的苏良宇点了点头,不管怎么说项目组是梁远挽救的,无论多大的疑问这饭还得去吃的。

    还是昨晚的包间,寒暄过后梁远直入主题。以梁远这个年纪来说,所有的客套、情感拉拢都毫无意义。若不是知道日后国内搞芯片开设计的技术人员极度缺乏,梁远也不会这么急匆匆的和苏良宇谈跳槽的事情,英特尔少一个苏良宇不会影响其叱咤江湖的实力,梁远若是不抓住机会,下次在遇到搞芯片开的高手,还不知道得等到哪个年月呢。

    “苏工冒昧向您提出工作邀请的人是我,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我可以左右东北机车厂的研方向和资金流向”梁远笑吟吟的说完,等着苏良宇慢慢消化这句话的含义。

    苏良宇愣了一下然后扭头看着梁海平,梁海平笑着说道:“东北机车厂在半年之前濒临破产,厂子靠给本溪车务段维护机车、车辆维生,工人已经好几年没开过全额工资了,我承包之后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就把厂子换成现在的模样,苏工不用怀疑我对厂子领导能力。”

    “小远是能左右东北机车厂的研方向和资金流向,不瞒苏工这次在东德引进双层车底和电力机车的生产技术,就是小远做出的决定,我只是个执行者罢了。”梁海平平静地说道。

    不到一分钟,看着苏良宇的表情从极度震惊慢慢的恢复了平静,梁远暗自佩服苏良宇的心理素质。

    “感谢苏工能给我这个平等交谈的机会。”梁远诚挚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