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科幻恐怖电子书 > 灵异警事-我是一名警察,说说我多年来破案遇到的灵异事件 >

第213部分

灵异警事-我是一名警察,说说我多年来破案遇到的灵异事件-第2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到这里,我想起林,辛二人,于是给俩人打了电话。林宇凡没接,辛晓冉倒是很快接通。我问她知道林宇凡去哪儿了么?辛晓冉电话里说道:“不知道,我看他鬼鬼祟祟出门去了,还有那个唐心,俩人最近不知道搞什么。”

“唐心?”我讶然道,突然发现唐心最近好像没咋粘着赵羽:“唐心去干嘛了知道么?”

辛晓冉说道:“我哪儿知道,他们都不告诉我,你在哪儿呢?”

“我跟师父和赵羽去罗古村。”说到这里我顿了顿:“查断魂桥的下落。”我决定暂时隐瞒真实目的。

“断魂桥在那地方?”辛晓冉立即说道:“我马上去找你。”

还没等我说啥,辛晓冉果断挂了电话。我于是让赵羽给唐心打电话。赵羽不咋乐意,不过在我的再三催促下,还是给唐心打了过去。说了几句,赵羽不耐烦地挂了,对我说道:“唐心和林宇凡在一起,说是要来找我们。之前跟段老大联络过,要有什么重要情报告诉我们。故作神秘,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段老大?”我一听这话顿时眼睛亮了。这说明段老大也介入帮忙调查了这件事,也许是找到了鬼判组织的秘密,那就很可能告诉我,到底谁是内鬼的线索。现在看来,唐心跟林宇凡在一起,难道段老大怀疑内鬼是辛晓冉?不过也不好说,也许是让唐心看住林宇凡呢?这小子虽然聪明,但是体能并不怎么样,只是在特工局里起到一个技术宅的作用。

想到内鬼就要浮出水面了,我心中感到一阵莫名的激动感。

第291章 古村噩梦〔1〕

我们仨在车上小睡了一会儿,不知过了多久,我感觉有东西在挠我的脸。我赶紧睁眼一看,却见一直躲在背包里的小幂此时钻了出来。我见小幂正举着爪子要挠下去,顿时皱眉道:“你干吗?!”

我这一嗓子也给赵羽和吴聃喊了起来,见徐晨在缓缓开车上山,因为山路不好走,他开车的时候也格外小心。

小幂附在我耳边低声道:“好像很快要到罗古村了。可我见附近的飞禽走兽什么的都在往山下逃。”

“啥?”我听到这个的第一反应是:不好啊要地震啊,山区会不会有泥石流啊?

徐晨看了看后视镜,笑道:“宋大哥是在自言自语么?”

我于是干脆开玩笑地笑道:“没事,我跟我的宠物说话呢。这货说啊,山上的野兽什么的都在搬家。”

徐晨笑道:“难道你还能听懂动物的话?你们几位真是神了!”

吴聃听了这话,说道:“嗯,如果说真有这现象的话,那说明这村子有大祸事啊。”

那徐晨一看吴聃表情这么严肃,立即紧张起来:“是吗?这可千万别再出事儿了。罗古村虽然现在没什么人了,可,可也起码有个十几二十个人住在那儿吧。这要再有火灾什么的,这些人又得遭殃,唉。”

赵羽皱眉道:“更糟糕的是,留下的都是老弱妇孺,应该是没什么能力再去别的地方生活的,才被迫留下。要是再遇到天灾人祸,那就太可怜了。”

我点头道:“那我们就赶紧过去。”

我看了一眼车窗外,见天光微亮,好像是有些天亮的意思了。车在山路上缓慢地开着,突然地,我听到脚下传来“砰”地一声巨响,顿时我们几个吓了一跳。

“糟糕,好像车爆胎了。”徐晨苦着脸说道:“山路不好走,我这车根本没走过这么糟糕的山路。”

“有备胎么?”我问道。问完之后总觉得哪儿怪怪的。

徐晨说道:“有一个,幸好后备箱放着一个,还有个千斤顶和扳手,不然真要命。”

千斤顶……这句回答也怪怪的。这年头词语都不是它原来的意思了,比如杜甫不一定只会作诗,李白也必须要有基情。

于是我们仨下车鼓捣半晌,总算是装好轮胎。再一看时间,天光已亮。这一路上我们都没遇到行人,我有些怀疑吴聃的判断是不是正确。转念一想,村子里就剩下那么几个人,万一马明哪个废墟里一蹲,一时半晌也不会被发现,没有人报警也是正常的。

等我们再次上车赶往村子的时候,大光已经大亮。等到了村子不远处,才发现原来永嘉县内竟然有这么一处美丽的地方。满目翠色,春水清浅。绿树红花中,有古老的山石路蜿蜒而上。可见路的尽头隐隐有古雅的飞檐屋瓦倚红偎翠。

我们将车子停在村外不远处,徒步进了村子。我仔细端详这村子的气象,气场混乱,隐隐藏着丝丝缕缕的邪气,不由对吴聃低声道:“师父,这可能真被你说中了,村子下头很可能有古墓什么的。”

吴聃说道:“你看这里的地势,原本是三面环山一面面水,看上去是个上好的风水墓葬局,但是呢,村外那条河还是什么的,水势并不大,看样之前就不咋深;这些山,山上有些地方树木茂密些,有些地方山体裸露林木稀疏,甚至寸草不生,看来土质并不好,生气不足。所以论起来,这地方根本就不适合阴宅的建造,虽然活人住在这儿不会怎么样,但是阴宅一旦建立,尤其再葬下一个帝王身份的人,那这个地方的地脉根本就承载不了那龙气,容易形成假龙脉,搁浅之恶龙。这样,不仅这村子有影响,就连这皇帝的后世子孙也跟着气运衰退。”

我跟赵羽已经听习惯了,但是徐晨没听过这种事情,顿时很惊讶地看着吴聃:“没想到这里还有这么多学问啊。”

吴聃一听有外人夸他,顿时来劲了:“要是这地方再设置个断魂桥,那就更要命了。这要真有个皇帝埋在这儿,惨了,江山基业不会太久,后世子孙多半不得善终。”

我嗤笑道:“师父,看你说的,你觉得这儿都能埋着什么皇帝?如果按照你的说法,断魂桥是明代刘伯温设计发明的,那埋在这里的皇帝得是明朝皇帝,起码是朱元璋的亲人。可明朝十三陵,不是帝陵么?哪儿会有皇帝单独跋山涉水的埋在这穷乡僻壤。”

吴聃说道:“一看你小子上学时候就不好好学习,历史不及格。朱元璋之后,他就把皇位传给了朱允,历史称建文帝。好像这小子衰,没啥皇帝命,就做了四五年的皇帝便被他叔叔反了,篡位夺权,他则下落不明。后代演绎故事里,虽然说他又是出家又是混迹民间的,但是你想想啊,明朝锦衣卫是吃素的吗?朱元璋这人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间谍分子,绝对顶级的,专门探听各种小道消息。历史资料上说,这老东西派出去的间谍专门听墙角,有人前一天无心说的一句话,第二天朝堂上他就公布了,问人家是不是这么回事,你说他那时候都有人工窃听器了,他儿子能是善茬么?就凭锦衣卫的能耐,还找不出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落难皇帝?我就觉得吧,朱棣肯定是找到了朱允,说不定这皇帝为了自己皇位稳固,给朱允杀了,埋进了断魂桥。”

“我靠,都是一家子,至于么?断魂桥不是会影响一整个家族的运势么?再说刘伯温不是被朱元璋暗中害死了么?”我问道。在我那少得可怜的历史知识里,我翻找了一下明朝朱元璋时期的资料。我隐约记得朱元璋老年的时候很是暴躁,连杀开国功臣,有个佞臣叫做胡惟庸的,借着这个机会打压对手,就趁着刘伯温生病,送去了搀和着毒药的中药,结果刘伯温吃多了觉得不对劲,给朱元璋打小报告,说胡惟庸给他下毒。结果朱元璋没搭理。很显然老朱也纵容。后来刘伯温就不明不白病死了。

吴聃说道:“历史书上的事谁也没见过,只是后代的历史学家凭借一些留存下来的历史资料编写的。谁知道具体是怎么回事。我猜啊,刘伯温没死,而是假死避祸。后来就去找朱棣了,因为他能掐会算,肯定知道后来的皇帝会是朱允而不是朱棣,就给朱棣说了。本来这朱棣也有抢夺天下的意思,两人一拍即合,共谋天下。夺了天下之后呢,朱棣就把建文帝抓了。刘伯温一直跟着朱元璋南征北战,最后落得这个下场,一定很伤心,而且对老朱家的人都不怎么信任。所以他就想了个损招,告诉朱棣,这建文帝不是善类啊,你要想江山坐稳,就得压制住他,生前死后都得这样,所以建文帝不能入帝陵,必须另外埋葬,而且要设下一个局,让bk的魂魄不得超生,这样你的江山才稳定。朱棣未必全信,但是江山对他来说很重要,所以就同意了,可他并不知道,这个局是来对付他们整个大明王朝的。这就叫做自掘坟墓。所以从他之后,明朝皇帝一代不如一代,最后末代出了个皇帝,无论多拼命还是没法挽救气势,多半原因就在这儿呢。”

我听他说得好像很有道理,也找不到反驳的理由,于是闭嘴不言。这时候,我们已经到了村口。举目一看,果然都是古香古色的建筑,可惜多半呈现颓废残破的样子,村头一只年迈的大黄狗没精打采地趴着,看到我们到来,只是抬起头瞧了一眼,又继续趴了下去。

第292章 古村噩梦〔2〕

走进这罗古村,才觉得四下简直是一片死寂。我对吴聃说道:“师父啊,看这里很多房屋都破败不堪,根本都不像是有人住的样子。”

吴聃说道:“没人住谁养的狗?肯定是有人的,不过空房子太多,得找找。”

我们边说着边路过那大黄狗的身边。可正要踏进村子的时候,那大黄狗立即跳起来,冲着我们几个一顿狂吠。

我被吓了一跳,笑道:“没想到这狗还挺管事儿,看门不错。”

不过也幸好这狗一顿叫,才有人走了出来。我往前方一张望,瞧见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拄着拐杖走了出来。这老大爷真是有点儿年纪了,跟民国剧或者抗战剧里那些街头巷尾的老大爷差不多,穿着古旧的藏青色褂子,甚至连扣子都是盘扣,很复古。

“阿黄,喊什么呐?“老大爷扯嗓子呵斥那狗。得,果然叫阿黄。每一个黄色的土狗都会有这么一个敷衍的名字。

那狗见老主人出来了,这才安静下来,低眉顺眼地看了我们几眼,跑到主人身边去了。就在这时,我瞧见老人屋里出来几个同样穿着旧衣衫的小孩子。俩半大小子,脸上脏兮兮的,还有一个小姑娘,头发也是乱蓬蓬的。看到我们有点害怕,缩在爷爷身后,却也很好奇地盯着我们几个瞧。

我们走到老人家跟前,见那老人打量了我们几眼,问道:“你们几位是?”

“老人家“,吴聃立即笑脸相迎:”我们是来找人的,不知道昨天有没有一个十几岁的少年人到村子里来?他的神志有点不清醒,看上去可能疯疯癫癫的。”

“哦哦,你们是昨天那小伙子的家里人。“那老大爷叹了口气,说道:”见过,他现在在村长家呢。昨天还把我们阿黄给打了,你看看。”

我低头一看,果然见那狗屁股上有一道浅浅的伤疤,心想这马明疯起来也真够呛啊。于是我们赶紧追问村长家的位置,老大爷于是喊来自己的一个小孙子带我们去。那小孩子于是在前方引路,带我们穿过曲曲折折的村路,找到一处人家门前,仰脸看着我们擦了把鼻涕,说道:“就是这里啦。”

我蹲下去摸了摸他的头,将原本给小满而她却没吃完的花生软糖塞到小男孩手中,笑道:“小朋友,你们这村子现在一共多少人啊?”

小孩子想了想,说道:“我也不知道,反正大家好像都搬走啦!”

我见他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就打发他先回去了。村长的家也是那种古旧的飞檐屋瓦大门大户,可看起来也很久没修葺了。我们敲开门,便有一十几岁的姑娘开了门。我说明情况,这姑娘便将我们几个带进去。

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村长的年纪真不比刚才我们见过的那个老大爷小多少。看上去也是一脸褶子白发苍苍,只是身板儿还挺硬朗。村长一见我们,听说我们是为马明而来,便从里屋将马明带了出来,说道:“你们这几个当家长的也真是,这孩子竟然自己跑这么远都没人知道,身上也没钱没证件什么的,还是个傻子。”

我见马明平安无事,只是神色有点呆傻,便放了心,对村长千恩万谢。村长这人不错,说既然大老远来了,就在家吃顿饭休息一下再走吧,山路不好走,要是几位不嫌弃家里简陋,住一晚上明天一早走也行。

吴聃一听这个,立即笑道:“那我们就不客气了。”说着,自来熟地坐到村长旁边去,将自己口袋里的半包烟递过去:“我说老哥,看你年纪也不小了,怎么还当村长呢?怎么也到了退休的年纪了吧?”

村长叹道:“这说来话长了。不知道你们几位知不知道这村子的传闻。原本是有个村长,可在前年的一场大火里被烧死了。后来很多村民搬走了,留下来的算上各家的孩子,也就四十七口人。老人小孩走不了,还有一些身体弱的,残疾的,更没地方去。就算这地方太邪门,也只好留下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