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稳婆 >

第159部分

稳婆-第159部分

小说: 稳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若陈军固守零陵关,楚军势必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命来强攻关隘,那时,占据地利的陈军则完全可以用小于地方数倍的人力将楚军挡在零陵关外。而若是将陈军引出关外野战,特别是这样的诱敌外出,再设以埋伏,那对楚军不利的形势,则完全转化为楚军的主战场。到那时,陈军失去了险关的地势,又中了埋伏,则直接从优势转为劣势,甚至有可能造成楚军单方面的屠戮行动。
如今关下局势,就完全按照楚军的意愿发展着。
楚军并没有展开大规模的血腥屠戮,反而用足够多的兵力优势,压着出关的五百精骑在打。
本想着出关救回己方斥候兄弟的五百陈军,此刻所处的形势已经异常严峻,稍有片刻的迟疑或者侥幸,这五百条血肉之躯,都将变成那断臂残肢中的一员,就像落入大海的一粒灰尘,留不下任何痕迹。
幸得他们带队的将军尚未慌张,没有被敌人一击即溃,反而努力地组织起兵力,且战且退,试图尽快脱离战场,退回关内。
但楚军图谋已久,又如何肯让他们全身而退,更因为楚军的真正目的显然不是仅仅杀了这一股被诱出关外的陈军即可满足,他们紧紧地跟着陈军不放,用屠刀和长矛,逼迫着陈军一步步退向关门。
眼下的情形,楚军的目的已经很明显,他们试图咬住这五百陈军的尾巴,趁着他们入关之际,一举攻破零陵关。
郑凌寰的脸色铁青,细长的双目微微眯着,紧紧地盯着那已经退到关外的五百精骑。
他身后跟随的众将官,纷纷进言:
“王上,末将愿领一支轻骑,出关将那些狡诈的楚军杀退,将兄弟们接应回来!”
“王上,末将愿往!”
“王上……”
而在这纷乱的请战声中,一个并不响亮的声音,却让整个城楼瞬间变成了一片死寂。
“王上,请关闭关门!”一名清秀的文臣,躬身进言。
他的话音未落,周围的武将们顿时一阵骚动。他们的目光如利刃纷纷,射向那名文臣,甚至有人的手下意识地握到了腰侧佩刀的刀柄之上。
武将们阵前杀敌,不怕对方的敌人多么凶顽残忍,不怕战死沙场流血牺牲,因为那是他们的职责。但是,他们最怕最恨的是这些在他们背后捅刀子的人。这样临阵不顾己方兄弟生死的佞臣,他们恨不得上前一刀一刀将他辗碎了。
心里怒涛滚滚,将这名文臣的祖宗八代问候了无数遍的武将们,也只是片刻,就考虑明白了眼下战局的关窍所在。
楚军是有备而战,己方如此局势下出兵迎战,先不说是否失了守城之利,仅仅只说己方低沉的士气和仓促出战,就已经失了取胜的先机。况且,楚军既然能够出动伏兵兜头袭击出关的五百精骑,谁又敢保证看到己方出兵救援,对方不会再杀出更多的伏兵?
这种情况其实武将们很快就想清楚了,更多的伏兵绝非危言耸听。那简直是可以肯定的局。
若是陈军按捺不住,再次出兵救援,这场局才完全落入了楚军的圈套之中。那时,更多的将士被追击围杀,陈留王郑凌寰是救还是不救?
到那时,只怕零陵关就真的危矣了。
刚才还义愤填膺,各执一词的众文武们,能够站到陈留王身边的,脑筋自然都转的不慢,很快城楼上就安静下来。众人都知道此刻陈留王心中肯定也在天人交战,难以决断,谁也不敢再开口乱讲,以免真的造成无法挽回的过失,祸及自身,也坏了王上的大事。但是,他们的眼睛再也不敢像刚才那般坦城地望向关外口他们的沉默,已经无声地同意了那名文官的谏言,紧闭关门,也就意味着放弃了仍旧在城外鏖战,他们曾经一起训练食宿一路亲如手足的兄弟……
而,那样做,无疑意味着背叛。也无疑会让麾下的兵士们寒心。
如今,身为主帅的郑凌寰就好比被架在下有刀山的火堆上烤,上亦不好受,下又下不得……好一个难以决断的局。
众人闹哄哄的时候,卫慧还没有理会,而是将全副精力关注着战场,同时思考着,自己该如何做,才能免去更多杀戮。突然,她感到了身边气氛的诡异,这才回首关注城楼,她的眼光只是在众文武身上一掠,心里已经明白了个大概。她怀里的玄冥也被刚才卫慧身上的紧张惊醒,此时也恰好在她的心底为她解释着周遭众人的心思。
“他们怕再出兵相救,会中更多的埋伏,更怕一旦中伏之后,楚兵会乘机攻破关隘。”
卫慧从脚底窜上一股冰冷。
是啊,相对于城外那五百多名兵士的死活,战场的胜利,关隘的固守,在这些人心中才是最重要的,最根本的。他们之所以如此短的时间统一闭了口不再嚷嚷,想必已经达成了默契。
他们已经下了舍车保帅的决心!
卫慧的目光再次转回关外,那里,作为此次战事爆发的导火索,那二十几名斥候已经无一幸免地血洒关外。而那为了救回自家兄弟冲出关外的五百名轻骑,此时已经被伏兵追上,刀光闪闪,长矛发寒,带起一溜溜血珠,绽开一朵朵鲜艳刺目的红色花朵。死亡在这里变得如此简单,想要活下去却是那么的难,甚至成了一种奢望。
战场中的双方,此时恐怕谁也记不起究竟为何而战,他们只知道,必须杀死周围的敌人,才能让自己活下来。生与死,在此时,完全成了一个选择题。不是对方死,就是自己死!生死一线,一切的挣扎一切的动力,只不过为了活下去!
吵嚷和沉寂连续也不过转瞬,城外的战局已经容不得郑凌寰再做犹豫。同样,城外的杀戮,也让卫慧再也不能视而不见。
就在一片沉寂中,两人同时开口,说出来的话,竟然是完全相同的。
“开城门!”
两人同时的断喝,让众文武俱是一愣。卫慧和郑凌寰也没想到对方会在这个时候说出同样的话,特别是郑凌寰,他听闻关外剧变,心急火燎地冲上城楼,甚至根本没有注意到站在城楼一个垛口之下的卫慧。听到身后传出来的清丽却不失威严的女声,他一愣,随即转回头,与卫慧坦诚清澈,却隐含焦急的目光相遇。
卫慧点点头,没有多做解释,而郑凌寰此时也顾不上深究,只是下意识地颌首,随即再不犹豫,迅速地点将调兵之后,领先一步,率被点中的将领,大步走下城楼。
那些文武大臣,见主上心意已决,本想劝说郑凌寰顾全大局的,但今日王上与来历颇为神秘的女子之间的交流,他们都看在眼里,他们也都感到失望,心里暗暗叹息,自家主公从来都很注重大局,怎么今天意外地听从了一个女人的指挥?
官员中指望着跟随陈留王创下不世基业,从而封侯拜相的某些投机分子,此时也纷纷叹息,自家主子如此宠信一名女子,如此事关生死成败的战事,也听信一名女人的话,这哪里还有一丝明主的样子?
牡鸡司晨,这可不是福兆啊!
唉,只怕自己封侯拜相的愿望就要成为泡影了!
卫慧的目光却全神贯注地注视着关下的战场。不过这么一会儿功夫,战场的形势更加严峻。外出救援的五百将士,眼看就要被追上来的楚军完全包围。那些人面临数倍与自己的敌人,却没有因为恐惧乱了阵脚,更没有一个人放弃抵抗。他们纷纷驱逐胯下的战马,奋力挥动手中的兵刃,将企图拦住他们脚步的敌人,一一斩杀在马下。
血流成河!原本以为自己经历的劫杀就是最残酷的杀戮,及至见到这沙场的厮杀,卫慧才知道,那一场场噩梦般的劫杀,与这漫天血雨的沙场相比,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
如果,自己不制止,可以想见,这样的杀戮将会进一步扩大。那时,就不是几百几千人的厮杀,而是上万,乃是数十万人的惨烈杀戮。
卫慧的眼前,似乎已经看到,那漫天的血雨,那横飞的残肢断臂,还有那瞪着眼睛死不瞑目的头颅……
脚下的城门再一次吱呀呀开启。
战鼓滚滚,号角阵阵,卫慧看着陈留王亲自压阵,数千陈兵潮水般涌出零陵关。
大战即将爆发!
她再也无法眼睁睁看着数以千万计的无辜生命,落一个填埋沟壑的下场。她无法想象,无数家庭的破碎,无数老夫妇痛失自己的孩子,无数女人孩子,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寡母……
白色的衣裙,墨缎般的发丝,无风自动。
卫慧没有回首,但她知道,在她的身边,那个灰衣男子,一直无声地守护。有了他,她没有任何后顾之忧。
心动,形动。
卫慧的手掌轻挥,天空中的一羽火红,如流火一般划破天空。
随着那火红的流星飞过战场上空,一道火光从天而落。赤红色的火焰,如一条燃烧着的火龙,落入厮杀正酣的战场。
“天火!天火!”
恐怖的喊声乱纷纷响起。正在厮杀的双方将士暂时都忘记了自已的处境,纷纷停下手中的厮杀,还不等他们带转马头,将士们又惊恐地发现,自己胯下的坐骑就像自己有了思想一般,整齐划一地向着自己的营地方向调转,然后扬蹄疾驰。
刚才还是势如水火的陈楚双方将士,此时却都陷入了同样的怪异境地。他们只感到浑身汗毛倒竖,头皮乍起,仿佛自己突然陷入了异常诡异的梦境之中。
战马狂奔,直到将将要冲回到自已的主营,方才放缓了脚步。此时,才稍稍稳住心神的将士们懵懂地四下望望,却见浑身残满鲜血的战友茫然的目光也正望过来。
从战场上下来的将士们没有看清,陈楚双方压阵和营救的军队却看得清楚。他们目瞪口呆地看着火红的流星划过,然后是火龙飞舞,再然后就是场中厮杀的双方,突然同时回撤,再再然后,他们同时看清楚,天空中那颗飞火流星原来不是什么星星,而是一只火红的鸟儿,他们还眼睁睁地看着,交战双方撤离战场之后,从天而降的天火,瞬间熄灭,那鸟儿却转瞬又如流星般,飞落在零陵关的城头。
而站立在城头上观战的陈国文武将士,更是看到了火鸟儿的最后降落点——居然是站在他们身边的那抹清丽的身影。
但是,无论是城头还是城下的陈兵将臣,都没有顾得上多想。或者说,在他们心中,终于明白了自己的主上为什么对这个女子如此特别,当然,他们也更加明智地在这个女子身上烙下主上的印记,从而在主上表态之前,他们自以为聪明地选择了暂时的沉默。
陈留王带兵退回关内。此次突如其来的战事,就以一个莫名其妙的同时撤兵作为了结局。
在众位大臣的一致沉默下,郑凌寰也没有立刻注意到决定了战局的关键人物——卫慧。
待他安排下兵士,在关内的临时王府中聚集文武进行战后的赏罚之时,才从诸位将臣口中得知了事情的真相。
让文武众臣诧异地是,郑凌寰并没有立即对此事表态。
待得郑凌寰思虑之后,寻找卫慧之时,负责跟随卫慧的亲卫却上前回报。战后,卫慧就去了兵营,为那些受伤的兵士疗伤去了。
接下来,零陵关内外的战局,再次陷入了僵局。
但在楚军的兵士中,却暗暗流传着一个说法:战事有违天和,导致火凤临世。
零陵关内的陈兵也在暗暗欣喜,神女降临,庇佑陈国,此战陈国必胜!
僵持的局面一直持续下来,六月廿三日,局势再次剧变。契单狼骑数十万大军突然兵临陈国西边。
陈留王郑凌寰急招文武商讨应对之策。应对契单狼骑的对策尚未做出定论,北邙山再次传来消息。
十九日夜,随州兵马夜袭林村,同夜林村内的随州内应策反副将刘曜,打开城门。林村失陷。驻守陈国北边的主帅赵轩辰只带着不足五百名亲卫,逃出林城,退守另一座城市,盂县。
零陵关文武将帅俱是一片惶急。陈国虽然这些年来休养生息,但毕竟所辖地域太小,先前同时对敌随、济两州兵马已显劣势,如今又加上契单人的几十万狼骑,只怕陈国获胜的希望,已经非常渺茫。
就在众人一筹莫展之际,有人终于记起了卫慧那日在城楼之上的作为。沮丧的心情瞬间雨过天睛,赶紧向自家主子进言。
“主上,卫先生乃神女临世,身边有火凤拱卫,必定可以扭转战局。还望主上尽早请卫先生出山,救陈国百姓黎民于水火之前。”
郑凌寰并没有立刻回答,他紧皱眉头,思虑良久,方才挥手道:“诸位先下去吧,玄城的谏言孤会斟酌。”
众文武不知自家主公为何迟疑,但也很识相地没有多问口纷纷执礼告辞而去。
良久,郑凌寰才轻轻地叹了口气。
那日城下大战,他看的清楚,卫慧虽然算是救回了五百轻骑,但她却也没有让楚军将士吃什么亏。故而,卫慧的态度很微妙,并不像陈国兵士们一厢情愿地认为,卫慧来此就是为了协助陈国,反而是她两不得罪的做法,让郑凌寰的眼前仿佛隔着一层浓浓的白雾,看不清卫慧的心中究竟是如何打算的。
郑凌寰整整思虑了一夜,第二日,他终于下定决心,请卫慧出手相助。而且,据郑凌寰在契单的观察,卫慧绝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