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重生明珠 >

第133部分

重生明珠-第133部分

小说: 重生明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扶着郑明珠坐下来,才叫自己的丫鬟进来,丫鬟手里捧着一卷纸,陈颐雅拿过来双手递给郑明珠,有点不好意思的说:“我的字不是很好,嫂嫂瞧瞧可还用得?”
郑明珠好奇的打开来看,一色的毛边西山玉纸上用柳体小楷工工整整的抄着孝经和女诫,看起来,大概有二三十篇。
郑明珠张了嘴,想要说话,又闭上了,这个实心眼的孩子!
虽说骄纵任性,可是真是心眼实在啊,一旦认定一个人好了,待人就有百般的好。
这样看来,那位申公子还是有福气的。
郑明珠斟酌了一下语气,认真的说:“妹妹的字比我强多了,不过其实这抄经,咱们并不用放在心上,无非就是当时当着外头人答应着罢了。”
“啊?”陈颐雅睁大了眼睛:“答应过的还能不算数?”
郑明珠觉得实在很难对一个实心眼的小姑娘解释这其中的关节,只得含糊的说:“太夫人又不在咱们府里,当着那些长辈的面,答应一声,那是咱们知礼,大家都有台阶下来,也就是了。”
陈颐雅的脸有点红:“我……我看嫂嫂只是在驳祖母说的不许出门,并没有说不抄经文,我还以为是要抄的呢……”
说着就要拿回来,郑明珠却笑着放到身后去:“难得妹妹一片心,既给我了,我自然要收下的。”
陈颐雅不好意思的说:“既然没有用,嫂嫂留着做什么?”
郑明珠笑道:“留着叫我知道,妹妹待我有多好。”
陈颐雅脸越发红了:“以前是妹妹不懂事,对嫂嫂多有得罪,幸而嫂嫂宽厚,不与我计较,今儿我给嫂嫂陪个不是。”
说着就站起来行礼,郑明珠忙拦住她:“自家妹妹,说这些做什么,妹妹好了,我做嫂嫂的,只有欢喜的。”
陈颐雅又说:“姨娘得罪嫂嫂,也是为着我,姨娘虽说粗糙些,也是一片心疼我,还求嫂嫂也不要与姨娘计较。我也代姨娘给嫂嫂陪个不是吧。”
郑明珠拉着她坐下,笑道:“姨娘那样疼你,我看着只有羡慕的,如今我也有了身孕,越发能明白姨娘的心,自不会与她生气的,你只管安心。”
陈颐雅摸摸脸颊,终于还是忍不住问:“嫂嫂如今不抄那经文,那要是祖母问到怎么答呢?”
郑明珠笑道:“什么人要真心孝顺,什么人只需面子情儿,只要分清楚就知道,没有旁的人在的时候,怎么答都可以。”
陈颐雅似乎若有所悟。
郑明珠似乎自己也觉得好笑,笑了一会儿才又对陈颐雅说:“那样子众多亲戚看着的时候,祖母有吩咐,就算是无礼呢,也得应下来,这才占理,可又不能就这样应了,这种被人拿捏的事儿,被人拿住第一回,就有第二回第三回,慢慢的就矮了一截,一定得当即就驳了才好,第一回伸手就叫她烫着手了,下一回有什么事,才不敢随意的出手。否则,被人认定了好欺负,要扳回来更难上一层了。”
陈颐雅认真听了,点点头,又说:“嫂嫂应对那样得体,又那样强硬,堵的那老太婆说不出话来,换我就做不到,我……我只会……”
郑明珠笑道:“各人有各人的造化,妹妹不用担心,今后只有比我更好的。”
陈颐雅本来是低嫁,娘家强硬,夫家自然敬重,且又人口简单,并不太操心,或许她还真用不着这一套。
而且有时候,哭闹撒泼也是利器呀! 
  
175、互述衷情
熙和十一年的正月;宫里喜事不断;正月十二,静嫔娘娘挣扎了一日一夜后诞下双胞胎龙子;圣上大喜,于正月十五明发诏书;晋封静嫔为静妃;迁入临华宫。淑嫔娘娘有孕,晋封淑嫔为淑妃,迁入常宁殿。同旨;李贵人封端嫔,许贵人封通嫔。另有美人晋贵人等。
宫内喜事非常;越发的热闹;郑明珠也随陈夫人入宫贺喜领宴,她倒只是远远的打量了起复重晋妃位的静妃,虽然是月子里不能下地,可依然如娇花照水,美丽如常。
她低头看看自己,肚子大是正常的,问题是全身都是肉,整个人胖了岂止一圈,真不明白,人家生了双胞胎还在月子里呢,就比自己瘦了……
常宁殿新晋的淑妃娘娘虽是春风得意,却并不如何张扬,郑明珠还是第一回见她,因才有孕,并不显,穿着宫妃的正装,虽是明黄的颜色,凤钗朝珠,人却依然显得十分淡雅,如一朵新开的淡色水芙蓉,颜色虽淡,却越发显得雅致。
淑妃娘娘是翰林学士颜永华嫡幼女,十六岁被选入宫,十八岁封淑嫔,正月初诊出身孕,晋封淑妃。
虽不像当初贵妃娘娘飞上枝头的金凤凰,倒也算的上是恩宠了。
郑明珠在自己房里一边想着一边吃着鸡蛋奶冻,看来圣上喜欢的是瘦美人,看淑妃娘娘那把细腰,看静妃娘娘那不管是怀孕还是坐月子都依然不敢胖的样子,郑明珠颇觉得幸运。
她倒是不管陈颐安喜欢啥样子的,成日里只是吃,要是吃胖了他不喜欢,不对,是已经吃胖了若是他不喜欢,无非就是不喜欢罢了。
郑明珠很想的开,不过就算如此,她其实也不是不好奇的,尤其是进入了三月里,肚子大的很了,月份也到了,只不见动静,郑明珠觉得,自己单是肚子就能占了半张床了,陈颐安依然天天歇在她这里。
有一天晚上,郑明珠就忍不住问陈颐安:“你觉得我是不是长的太胖了?”
陈颐安手里拿着一卷书,靠在床头看着,头也不抬,嘴里随意敷衍:“嗯。”
郑明珠摸摸头,拿着镜子琢磨自己的脸,胖了之后,皮肤饱满的如同水蜜桃,嫩滑的留不住手指,看起来似乎还好,然后又从镜子里看陈颐安在灯光的掩映下十分俊美的面孔。
对比一下,似乎还好呀!
她对陈颐安的感觉非常的复杂,一开始只是单纯的倾慕,经过这一年,她对陈颐安的感觉已经复杂的自己都理不清了,她当然不喜欢他有别的女人,陈颐安也的确没有,她喜欢和他在一起,但并不会特别关注他的行踪,她尤其喜欢和他说话,陈颐安说话虽然有种种毛病,可是毋庸置疑的是,听陈颐安说话很有趣,陈颐安分析事情的角度、周到、精准,几乎是无可比拟的,让她获益良多,常常有豁然开朗之感。
而且陈颐安也很有趣。
越想就越觉得他优点很多。
“你拿着镜子傻乎乎的做什么呢?”陈颐安在后头问她:“你还吃宵夜不?吩咐人传来,我也想吃点。”
郑明珠被他打击到了,搁下镜子:“不吃了。”
“这倒奇了,天天都吃的,今儿怎么不吃了?可别饿着我儿子。”陈颐安奇道,丢了书下床走过来,一手搭在她肩上,探头看她。
郑明珠撇嘴:“你刚才说我太胖了。”
“这是哪里来的冤枉?”陈颐安道:“我哪有说过,别说你只有一点点胖,就是真的胖了,那也是为了咱们儿子,胖点有什么不好,抱着暖和,又软又嫩,谁爱摸骨头呢?”
一边说一边又摸了两把,笑道:“横竖都这么多肉了,不缺这一顿宵夜的。”
说着走到门边上,叫外头屋里的丫鬟:“珊瑚,去厨房看看,把少夫人的宵夜送来。”
郑明珠真是又好气又好笑,这人又打击她又奚落她,偏偏她就是生不起气来,便笑道:“早前五妹妹打发人送来五碗鸡蛋奶冻,还放在外头桌子上呢,要吃一碗吗?”
陈颐安点头,一边又笑道:“我看呀,你就是吃这个吃胖的。”
这是过年前后陈颐敏搞鼓出来的新玩意儿,说是就要天气冻才做的成,不太甜,奶香浓郁,口感活似杏仁豆腐,只是比杏仁豆腐更有弹性些。
陈颐敏不管做了什么好吃的,第一就想着她这嫂子,不过这一回因着身孕,郑明珠还不敢吃,后来给小苏大人尝过了,说吃了对她有好处,郑明珠就爱上了,天天都要吃。
陈颐敏就只得总做,每回做好几碗送来,有时候陈颐安蹭一碗,有时候小苏大人专程过来蹭一碗,当然也会留下九制乌梅、甘草糖之类的零嘴答谢小妹妹。
郑明珠如今肚子大的厉害,走动越发艰难,要双手捧着,只能看着丫鬟端了来给他,见他慢慢的吃起来,才终于忍不住道:“我问你一句话儿,你若是不愿答就罢了。”
陈颐安见她这样慎重,倒是笑道:“什么话你这样紧张,只管问。”
郑明珠斟酌了一下,小声说:“你……嗯,你上回说,你不去姨娘房里,是因着我不喜欢,如果……如果我一直都不喜欢呢?那……”
陈颐安等了半天,等到这样一个问题,倒是失笑:“那就一直不去呗,也值得你这样结结巴巴的?”
“可是……可是你对她们,就一点儿都不想?”郑明珠的脸有点红,她十月怀胎,陈颐安就在她屋里歇足了十月,期间有两三个月两人小心翼翼的做过几回,因担心肚子的孩子,自然也并不尽兴,郑明珠是知道的,大家主母在怀孕的时候,都会给夫君安排通房侍妾,像他们这样的极少。
陈颐安笑:“若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人与禽兽也没什么两样了。”
他想了想,对郑明珠说:“你应该知道,我从七岁起就在恩师刘老先生跟前读书,直到十四岁,我一年约有半年都在老师家里住着,老师与师娘十分恩爱,家中从无侍妾。老师与别的先生不同,是极为通达的人,从来不限制我的问题,但凡我问的,都会耐心的与我讨论解答,有一次我就问了,老师为什么不纳妾?老师跟我说,因为师娘不喜欢。我很不明白,女人不是应该大度才对吗?妒忌是七出之罪,规矩就是男人应该纳妾。”
说到这里,陈颐安就望着郑明珠笑,似乎是在嘲笑她妒忌,郑明珠挑挑眉,两人打一阵眉眼官司,陈颐安才接着说:“老师说,规矩应该是借口或是刀,而并非是束缚,当你用规矩去约束别人的时候,这就是你的刀,例如如果你的妻子按照规矩给你安排侍妾,按照规矩不妒忌,那么那种规矩就成了她的刀,束缚住你了,你就是一个失败的男人。当然如果是你要求她按照规矩不妒忌,那么这也就成了你的刀,束缚住她。不过,这依然是一种失败,我和你师娘是夫妻,并不需要针锋相对,所以,不需要那些规矩。”
陈颐安笑道:“我现在也明白了,我和你是夫妻,我也并不需要我们之间有刀。”
郑明珠眨眨眼,陈颐安说的太深奥了,她听的很困难,陈颐安笑着拉起她的手,对她说:“老师是借这个问题教我世间规矩如何为我所用。不过后来,师娘倒是跟我说,这也值得问?无非是取舍问题,你觉得睡别的女人比你媳妇的喜欢更要紧,你当然就会去睡,你老师自然是觉得我比其他女人都要紧罢了。天下男人又不是傻子,难道真以为自己媳妇会欢喜自己睡别的女人?不过是在意或是不在意罢了。何况,女人若是真不妒忌,这男人该有多不中用啊。”
陈颐安说到这里,不由的哈哈的笑了两声:“师娘没读过什么书,可是说话很有趣儿,有些问题,我问过了老师,总会去问师娘,老师和师娘说话不一样,可意思往往是一样的通明透达。”
郑明珠笑着点头,只觉得,这一位刘老先生,在陈颐安成长的过程中,一定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陈颐安这个人其实很有意思,生在最为典型的贵族家族,且为嫡长子,但他和同样身为贵族家族嫡长子的郑明玉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类型。
郑明玉从头到尾,从里到外都是最为正统的嫡长子作为,他忠君爱君,为国尽忠,在家尽孝,父亲偏听偏信偏爱,他依然谨守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之言,对他来说,朱氏身份不如亲母,所以他会出言顶撞,严厉要求处置伤害了这个家庭的朱氏,但对父亲的作为依然是谨守为子之道,为尊者讳,为长者讳。
作为一个家族未来的家长,他在外面的作为事事以家族利益为上,在家中也严格按照尊卑行事,尊重妻子,爱护妹妹,但又并不会完全的一视同仁,亲疏明显,非常的有分寸。
从心动到心理,郑明玉都在礼法这个圈里面,从来没有触碰过边缘。
郑明珠觉得,他的每一个身份,都非常符合规矩、礼法、人情道理的要求,家族责任感极强,对一个家族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合适和极其靠得住的大家长。
而陈颐安就更值得琢磨一些了。
他表现出来的很多东西或许与郑明玉有不少相似之处,但细究起来却完全不同,他看起来守规矩重规矩,但实际上,只是因为这些规矩是对他有利的,当这些规矩对他不利的时候,他就会想办法找个漏洞来,好钻一钻。
郑明珠笑,这是个很有趣的人。
看起来很有规矩,但实际上却是个最不守规矩的人。
当帝王的安排不合他的心意的时候,他会阳奉阴违,当发现岳父偏心偏爱的时候,他会轻慢于他,不满的给他添堵,甚至当他发现妻子爱吃醋的时候,他也没有遵循礼法教导妻子女诫,而是遵从本心,放弃一些礼法规矩赋予他的权利。
是的,陈颐安做的一切都是遵从本心,而不是规矩,规矩是用来利用的,而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