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权倾天下之吕后新传 >

第74部分

权倾天下之吕后新传-第74部分

小说: 权倾天下之吕后新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根本就没有谋反之心,更不想跟皇上作对,可是,手下人说的,的确有几分道理,也是事实,所谓的非刘姓者,不能封王,绝对就是针对自己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过了好半天,脑子里一团浆糊的韩信,依然没有理出一个头绪来,难不成,真的反了?即使反了,总要有了理由吧,无名之师,毕竟就失了先手。
于是,韩信说:“就这么反了,有些欠妥吧,毕竟师出无名啊。”
“王爷,什么叫师出有名?当今皇上的王权,不也是从大秦的手里夺下来的,他可以夺了大秦朝,王爷你为什么不能夺了大汉的?”蒯彤问道,他是韩信手下最得力的谋士之一,也是韩信的心腹,多年以来,一直跟随着齐王身边,事情都到了这个份上,韩信还是这么优柔寡断的,急的蒯彤,眼珠子都红了。
“自古以来,那些见不得人的阴谋诡计,防备是防备不了的,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需要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周铁也添油加醋,极力主张反了,只听他继续说道,“更何况,我们已经失了先手,皇上已经伸出了手,要撤掉王爷的王位,再不动手,就来不及了。”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韩信说道:“难道皇上真的要杀了本王?而丝毫不念往日的恩情?”
“恩情?”蒯彤冷笑一声,说道,“我的王爷,皇上要是还念着你的恩情,就不会想法设法拿掉你的王位了。”
“是啊,王爷,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的。不能再犹豫了。举棋不定,只能贻误战机,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周铁眼睛里充满了焦虑,说道。
“让本王想想,好好想想。”韩信说。
此时此刻,韩信的心里,早已经沸腾了。
不反,结果可想而知,第一步,会被除掉王位,第二步,肯定是兵权,第三步呢,是不是就是他的脑袋呢?
想必是吧。
还真是应了那句话,“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西楚霸王项羽死了,大汉王朝刚刚建立起来,就开始收拾功臣了。
可是,边界上,匈奴的大单于,还在虎视眈眈的盯着呢,飞鸟还没有尽,狡兔也没有死,刘邦就要收起手里的弓箭,就要煮了猎犬,有点早了吧。
这一点,是韩信无乱如何都想不明白的。
他哪里知道,并不是什么鸟尽弓藏,也不是兔死狗烹,而是因为他是一个刺儿,巨大的刺儿,对于病入膏肓的刘邦来说,已经成了必须摘掉的刺儿。
这个刺儿,已经让一心装满了江山的皇上,不自在了,必须除掉,才会让皇上安心。
齐王府里,表面上平静如水,而暗地里,却是波涛汹涌,暗中准备着,韩信还没有拿定主意,却已经心潮翻滚了,他知道,必须早作打算。
心事重重的韩信,在齐王府里焦头烂额,而未央宫里,刘邦的日子也好不到哪里去。
套用吕稚前世的话说,就是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刘邦的确是富有天下,钱倒是多得很,然而,他却病了,而且是绝症。
最近这些日子以来,他的病,越来越严重了,要想压制住体内的剧毒,就要慢慢调养,一时半会是好不了的。
大汉建国之初,他就是想慢慢调养,条件也不允许啊。
这不,天还没有亮,安插在齐王王府的钉子,太监小毛子就送来了消息,把韩信与手下人的一翻谈话,写成密信,一字不露的传给了刘邦。
“哇……”的一声,看完了密信的刘邦,一口鲜血就喷了出来。
红色的血,是那么鲜艳,那么夺目,却是那么让人畏惧,此时的刘邦,几口鲜血吐出来,立刻昏死了过去。
“皇上!皇上!你这是怎么了?醒醒啊,快醒醒啊。”戚夫人惊恐的大喊几声,此时的她,脸色煞白,连哭都不会了,只是不停地喊着,叫着,使劲摇着已经昏死过去的刘邦。
御医们急急匆匆的赶了过来,一通忙活,急火攻心的刘邦才长长出了口气,缓过神来。
这一下,更加加剧了刘邦的病情,一个人的大喜大怒,对身体的伤害是最大的,更何况是一个中毒的人,这么一折腾,眼瞅着,刘邦就一下子老了四五岁。
戚夫人看着眼里,疼在心上,只有掉眼泪的份儿。
醒过来的刘邦,紧紧闭着眼睛,稳稳心神,过了足足有一顿饭的功夫,他才缓过这口气来,周围所有的人,尤其是戚夫人,才把吓飞了的三魂四魄重新收了回来。
此时的刘邦,哪里顾得上他们,就连最宠爱的戚夫人,他都无暇去安慰一下,他的心里,装着的,是大汉王朝,是齐王韩信这个刺儿,是齐王王府里的密谋事件。
这也是他最担心的事情,终于还是避免不了,就要发生了。
看起来,手握兵权的韩信,尽管没有那么多心机,却并不傻,而且手下还有能人,再者,他也不是一只任人宰割的绵羊,而是一头猛虎,撤掉他的王位,就等于是向他宣战。
于是。刘邦找来沈食其,要做一个大胆的决定,当然也是万不得已,才会使用的办法。
不大一会,一副书生模样的沈食其,就来到了养心殿,君臣见礼已毕,刘邦虚弱的从怀里取出一张纸,哆里哆嗦的递给沈食其。
原来是一个药方,特意针对刘邦的病情,开的一剂良药,不,应该说,是一剂最糟糕的药方。
沈食其接过来一看,脸色都白了,连连说道:“皇上,这可使不得啊,万万不能使用。”
刘邦无奈的笑了笑,说道:“与其慢慢等死,不如好好活几年。也好多做一点事。”
沈食其望着刘邦,半天说不出话来,因为他知道,这是一剂什么样的良药。
皇上的病,如果慢慢调养,肯定也不会好,但是,可以拖延时间,说不定会有十年或者更长的寿命,这是保守的治疗方案,也是目前正在使用的方法。
还有另外一种,那就是手上的这个药方,这是一种秘制灵药,借助神奇的药效,激发一个人所有的生命潜力,掩盖住毒性的蔓延,一旦服了,皇上就可以立即复原,就像没有生病,从来没有中毒一样。
但是,这并不是除掉了病根,恰恰相反,而是透支了一个人的生命,即使眼下好了,却是依靠透支来实现的。
也就是说,如果采取调养的方法,可以活十年以上,服用这种秘药,只能活三四年,即使有其他的良方,也不能改变这样的事实。
刘邦稳了稳心神,取出那封密信,递给沈食其。
沈食其看完了,脸色也变了,如果齐王韩信真的反了,对于大汉王朝来说,就是一场空前的大灾难。身为大汉皇上,他不能病倒,连生病的自由都没有。
如今多事之秋,怪不得皇上要使用这个药方,这时候,沈食其才明白真相,可是他依然想办法阻拦。
“皇上,千万要慎重啊。”沈食其苦口婆心的劝道。
“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刘邦虚弱的摇摇头,却异常坚定的说。
“皇上,再想想吧。”沈食其还是不肯放弃,试图阻止皇上做这种类似于自杀的事情。
“朕想好了,。”刘邦肯定的点点头,“没有时间了,必须要快。”
停顿了一会,刘邦缓了缓,才继续说道:“正是齐王的身份,还有他的兵权,朕要先动手!现在,趁着军中主帅,举棋不定,还没有安排好一切的时候,朕要先动手。”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的,肯定是要遭殃的。别看沈食其从来不过问世事,心里却跟明镜似的,目前的局势,他也非常清楚。
更何况,皇上的话已经到了这个份上,沈食其无奈,知道劝也没有用,只好秘密配好了药剂,给刘邦服下。
于是,病的下不了床的刘邦,只剩下一口气的刘邦,一下子就好了起来,就像他根本就没有得病,而是在跟大家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
这一下,整个大汉王朝,一下子就炸了锅,纷纷猜测,皇上这是怎么了,一会病了,一会好了,就像闹着玩一样,或者,皇上刚开始病的时候,就是在装病吧。
可是,好好的,装的什么病啊,这又是演的哪一出啊,而他的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呢。
刘邦无暇去顾及众文武的反应,他的心思都在齐王韩信身上。
而此时的韩信,有点蒙,皇上的病,一下子就好了,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是不是已经错过了呢?



第一百章   怀鬼胎韩信乱方寸

第一百章怀鬼胎韩信乱方寸
威武雄壮的未央宫里,张灯结彩,鼓乐齐鸣,太监宫女们奔来跑去,忙碌穿梭,一片喜庆热闹的场景。
而今天,既不是什么国庆大典,也不是发生了重大的事情,更不是逢年过节,未央宫里,却是空前的热闹。
原来,是大汉皇帝刘邦要宴请群臣,庆祝自己大病初愈,还特意下诏,命令手下,一定要办的热热闹闹,喜喜庆庆的,
据说,是要把这些天来的晦气统统赶走,也把皇上的病,完完全全赶走。
于是,满朝文武大臣,凡是有品阶的,都在受邀之列,就连备受冷落的大汉皇后吕稚,也受到了请柬。
满朝的文武,有点犯蒙,还一点糊涂,皇上这是怎么了,病好了,也是庆祝的理由吗?再说了,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就算是好了,肯定也是精神短缺,皇上不好好养着,怎么想起来要大宴群臣呢?
这究竟是演的哪一出呢?
就连素有智多星称号的萧何,也想不明白了,一时理不出一个头绪来。
这几天,皇上的病,他是亲眼目睹的,再说,那么重的病,连床都下不了,连粥都喝不进去,难不成都是假的?
不,绝对不可能,那种病态,也是装不出来的,再说,皇上没事装的什么病啊。
既然是真的生病了,还是严重的大病,怎么一下子就好了呢?莫不是吃了太上老君的仙丹?
太上老君的仙丹,皇上肯定没有吃,或者,皇上的病,根本就没有好,所谓的大宴群臣,只不过是有其他的事情,既然如此,自己就别乱猜了,还是等着看吧。
而心里最有鬼的,最犯蒙的,当属齐王韩信,以及他手下的几位谋臣。
几个人刚刚商量好,趁着皇上病重,不能理事,趁机起兵推翻大汉,他和手下人密谋造反,当然就是要造刘邦的反,这可是把脑袋别在裤腰上的事情,稍有不慎,那是会掉脑袋的。
可是,密谋还不到一天,就接到皇上圣旨,还要在养心殿大宴群臣,庆祝他龙体康复。不仅好了,还欢蹦乱跳的宴请群臣,
这一下,韩信和手下众人,都慌了神,皇上的病,早不好晚不好,偏偏在密谋之后,突然就好了起来,是巧合?还是另有蹊跷?
大汉皇上刘邦的病,就像装的一样,说好就好了,绝对不是巧合这个简单的。
难不成走路了消息?
不能够吧,书办周铁和谋士蒯彤,都是生死弟兄,即使上一次,因为奏折事件,周铁被皇上找了去,甚至有意收买他,忠心不二的周铁,都丝毫不为所动。
那时候,周铁的理由很简单,皇上连功高盖世的齐王都不相信,他一个小小的书办,凭什么得到皇上的信赖,将心比心,韩信对周铁他们几位弟兄,任何时候,都是生死与共的。
蒯彤就更不会了,他是韩信的心腹,第一得用之人,说他有二心,简直就是对蒯彤人格的侮辱。
既然走露消息的可能性不大,那么,病重的皇上,怎么玩起了这么一出?还扬言说病好了,韩信不信,跟萧何,以及满朝文武一样,不相信。
不过,既然圣旨已经到了,韩信也不能不参加,毕竟,密谋之事才刚刚开始,并没有充分的准备,不能贸然行事,另外,也要探一探皇上的虚实,看一看,他是真的好了,还是另有其他原因。
于是,满朝文武大臣,各怀心事,揣着满腹疑虑,身穿庄重的朝服,一个个席地而坐,按照品阶,依次排列,都怀着强烈的好奇心,等待着皇上的出场。
养心殿中,美味飘香,忙忙碌碌的太监宫女们,把美食和美酒,一一摆放在文武大臣面前。
皇上宴请大臣,可以称得上是大汉王朝最高规格的宴席,什么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应有尽有,也都不新鲜,就连大秦王朝珍藏了十几年的御用佳酿,都被搬了出来,看得出,皇上对这场宴会的重视。
然而,大家的注意力,并没有被这美酒佳肴吸引住,所有人最关注的,是这场宴会的主角,大汉皇上刘邦,以及他的病,圣旨上说的已经康复了的病体。
尤其是心怀鬼胎的韩信,心里早已经打上小鼓了。
终于,随着几位太监的脚步声响起,刘邦终于在所有人的注目下,粉墨登场了。
“皇上驾到!!!”随着一声高喊,大汉皇帝刘邦,款款走了进来。
只见他身穿黄色龙袍,头戴象征着九五之尊的王冠,脸上还泛着一圈明显的红晕,精神抖擞的迈步走上台阶,坐在龙椅上。
这是大病初愈吗?这是昨天还下不了床的皇上吗?这哪里是病重,更不是大病初愈,反而比生病之前,还精神了许多。
按照大汉礼仪,原本不能正视皇上面容的群臣们,也顾不上什么礼仪了,更顾不上为臣之道了,大家不敢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