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庶女当家 >

第33部分

庶女当家-第33部分

小说: 庶女当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保护的是什么东西了。”
王行脸色有些发黑,在千头万绪之间,他终于还是作出了决定。他缓声道:“这样的你,我真好奇你是不是会有真心想要保护的东西。这一点上,你连一个普通人都不如。”
凤临渊扯了扯嘴角,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道:“不要试图激怒我。我凤临渊看不是什么普通人,不需要有要保护的东西。那种事情,会让人懦弱,如同你王玉衡一样,一击即退。”
王行回他一笑。“就是懦弱,我也甘之如饴。”他停顿了一会,道:“把他们送回去吧,凤熠晨明天就要去请旨了,我也要回去、好作些准备。”
凤临渊听得他那一句“甘之如饴”,不禁冷笑一声,捻了捻手指,曼声道:“你这么做可不厚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又怎好将他们撇开呢。”
** ** **
不知不觉中自然醒来,李元熙觉得头脑有些昏昏沉沉的,撑起身子四下里一看,发现自己置身在一间雅致的厢房之内。床前不远处的一个脚架上放着尚在燃烧瑞脑的博山炉。李元熙愣愣地看着袅娜的烟从香炉镂空的顶部飘然升起,有些懵了。
昨晚她跟凤临渊、王行几人在小酒馆里喝酒,怎么一觉醒过来,却是在这种地方。谁把她带到这里来了?
李元熙掀开锦被下床,自己一身衣裳褶皱不平,发髻也没有拆,十分凌乱难看。她走到镜台前坐下,忽然听见腰间有些异样,低头一看,不知道什么时候腰带上竟多系了一块玉佩,她解下一看,上头简单地雕刻着“流云百蝠”,玉质浑浊,顶多值个二、三十文钱,无疑是街边货。李元熙举着这块玉佩失笑半晌,心想他凤临渊之前故作神秘,原来就只是为了赠她这么一件小物事么?李元熙噙着笑打散了青丝,拿起台上的玉梳细细梳理了起来。就在这个时候,她身后忽然有些清咳了一声,吓得她连忙回过身来。
看见眼前之人时李元熙着实惊讶不已,不得不搁下玉梳,拱手笑对来人道:“我本来还在想究竟是何人把我送至这里呢,没想到却是五公子。这里可是府上?”
刘敏之回了一礼,仍旧用一种探究的眼神细细打量着李元熙,须臾收回了目光,道:“敲了好一会子门没有人应,于是便贸然进来了,实在是孟浪,还望你原谅则个。不过不是我将你送到这里来的,而是临渊——这里是二皇子殿下的别院。”
李元熙听得奇异,问:“那厮怎么把我送到殿下别院去了。不知王大哥和元俊现在何处?他们昨夜是与我在一起的,都喝醉了酒。”刘敏之道:“玉衡一大早便和临渊一起进宫了,元俊则还未醒来。殿下吩咐我留在这里等候你和元俊二人醒来,再到花厅静候消息。”
“这……到底是何事?”
刘敏之看了看李元熙浑身褶痕的衣裳,笑道:“他们可能没那么快回来,你还是先换身衣裳再说吧。”说罢自说去叫醒李元俊,让她待会让丫鬟带路到花厅一聚。见刘敏之这么说了,李元熙只好压下好奇,将他送出了房间。
待穿戴齐整,李元熙出门叫来了一名丫鬟,请她带路。很快丫鬟便把她带到花厅,刘敏之还没有回来,李元俊也没有到,丫鬟替她上了茶,她便一个人坐在里头等候,一面考虑着眼前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不得不说,整件事透着一股子诡异。凤临渊属于大皇子一派的,凤熠晨却似乎对他没有多少排斥之感,近日过从甚密,居然还把她和李元俊两个异姓王之子带到了皇子别院下榻,说出去实在惹人非议。如果说这样还不奇怪,那么她一个并无官职又无影响力的王爷庶子竟然能掺一脚进来,那就实在太让人怀疑了。好像无论怎么想,应该都与她无干才对吧?
李元熙想到此处颇觉苦恼:这趟浑水怕是得一趟到底了。
又等待了一会儿,刘敏之带着一脸疑惑不解的李元俊走进了花厅。李元俊一见李元熙,顿时笑逐颜开,快步上前:“大哥!”他就仿佛是那个与父母失散了的孩子忽然见到了亲人,脸上透露着依赖与信任的神色。李元熙内心一暖,真心笑道:“元俊,你来啦。头疼么?有没有喝过醒酒汤?”
刘敏之一旁看着,感觉到李元熙笑容的真挚,微微一愣,继而淡淡一笑。
李元俊感动得一塌糊涂,告诉李元熙他已经喝过醒酒汤了,没有什么事。交代完毕,才转头询问刘敏之:“小舅舅刚才不是说,等到了花厅就告诉我们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吗?现在可以讲了么?”
刘敏之颔首。“其实,玉衡他们是和殿下一起进宫,请旨剿匪。”
  第六十二章、夫妻相肖 第六十二章、夫妻相肖
敖王府后花园的凉亭中,有两人相对而坐,正在促膝谈笑。另有两名衣着华贵的妇人坐于不远处花间的凉席上,浅尝着甜酒欣赏时花,间或说些家长里短,却正是刘氏姐妹二人。
这时刘氏抬头看看天色,皱着眉头对刘夫人低声埋怨:“都午初(早上11时)了,怎么还未回来?元俊如今凑着那个李元熙,连我的话都不听了。彻夜不归不止,刚刚你也听见的,太学的博士都已经遣人过来责问了,若不给他一个合理解释,今日的小考肯定就不通。一说就让人生气!我的希望都放在他身上了,他再继续这样胡闹下去,那还了得?!”
刘夫人点头应和,见远处的二人没往这边过来,放心地道:“不单只如此,婷儿这一两日怪怪的,都是因为那个庶子。可是除了你我之外,又有谁懂得那个庶子的险恶用心?”
刘氏深以为然道:“那个贱种,自从回来之后就哄得王爷和元俊晕头转向的,连番夺我的权、上我眼药,弄得他们对我都没有以前那般信任了。”刘氏想了想,道:“你帮我想个好法子吧,我现在苦恼着呢。”
刘夫人冥思了许久,迟疑地道:“要不,你让他赶快分家出去如何?”
刘氏摇头,“不可。若要让他分家出去,还得先将他手上的外事权夺回来才行,不然等同于放虎归山,要想牵制他就更难了。”
刘夫人眼中闪过一丝厉芒。“这样不行,那不如还像上次那样,一了百了。”
“自然应该这样做。只是不能再托上回那个什么狐眼了。他曾暗示过我,要是我再敢买凶,他就先害元俊。”刘氏有些疑虑地道,“这件事迟些再说好了,等婷儿嫁过来才好动手,毕竟这种事不太不吉利。”
两个人刚商量好,便听见背后传来一阵脚步声。回头一看,见一名脸生的丫鬟带着一名婆子朝这边走来。
“奴婢红玉见过王妃、见过刘夫人。”丫鬟恭敬地行礼道,原来此女就是掌着小库的姚瑞姚总管的孙女姚红玉。
刘氏听见她自称红玉,方才记起她是谁,正奇怪着掌管小库的她何以会跑到这里来,但一听她称呼自己为“王妃”顿时心里舒畅,也就不计较了。当下她正襟危坐,瞄了红玉身后的婆子一眼,道:“这人是谁?所为何事?”
红玉忙道:“回王妃的话,她是金匠的妻子,日前王妃曾命人去找金匠打造首饰,她今日是带图册给您和刘夫人过目的。”婆子见红玉给她使了个眼色,一脸讨好笑容地行礼道:“民妇参见王妃,参见刘夫人。”
刘氏总算记起来这事来了,她的确是前两日吩咐叫人打造首饰来着,怪这些天忙得昏头转向,都把这茬给忘了。红玉是掌小库的,首饰衣物等一应物事均由她管着的,联络金匠之事向来是她负责的。
“都吩咐好些日子了,怎么到现在才来?”刘氏不咸不淡地道。
“王妃恕罪,王府常用的那位韩金匠接下了单子之后,本已打算带图册过来给您挑选式样了,但家里突然出了事故,迫于无奈要举家离开京师,他在临行前举荐了另一位吴金匠,而她正是吴金匠的妻子。”红玉解释道。
刘氏拂拂衣袖,“罢了,起来吧。让我看看都有些什么款式?这都是最新的?”吴家的连忙笑应着将图册双手呈上,刘氏瞄了红玉一眼,红玉机敏地接过来递给她,吴家的见她这种派头,神色越发恭敬了。
刘氏满意地扬了扬下颔,吩咐红玉:“去将表小姐叫过来。”红玉应了,快步离去。
刘夫人在一旁不语,见刘氏一副贵不可言的作态,不禁抿嘴笑了一笑。
过了一会红玉回转,却是一个人过来,刘氏面色微沉,这时听得红玉回报:“回王妃,表小姐身上不太爽利,正在床上躺着,奴婢过去的时候正好喝了药睡了。”
刘氏道:“既然如此就让她好好休息吧。”她见已经挑选了好一些,遂吩咐红玉将金匠家的媳妇带走。红玉还未退开去,远远一名管家娘子朝这儿赶来,见有陌生人在,行至十步左近便停下来垂手恭立。
红玉带着人往回走,刚好与那媳妇子打了个照面,两人点头而过。
“有什么事?”刘氏沉声道。
媳妇子心中一突,走上前躬身行礼。“王妃万福金安,刘夫人万福金安。二皇子殿下遣来信使,给王爷传了口信,但因为有女眷在此,门公不好靠近,让奴婢过来替他禀报一声。”
刘氏的面色在听见又一声“王妃”后,总算缓和了下来,闻言却有些纳罕。他们家与二皇子凤熠晨素无往来,他为何会给王爷传口信?
“你去给王爷禀报此事吧,我们回珍玉园去了,若王爷有何事要吩咐,你就过来跟我说上一声。”媳妇子嘴上爽快应了,心中却腹诽不已。王爷有事要吩咐也不是她这个小小的管家娘子能左右的,信使禀事就更不是她这个小小的管家娘子能听的了。夫人就是夫人,偏偏要别人叫她“王妃”才展颜,也不想想,正经王妃是她这种庶出的女儿能做的么。果然异姓王不外乎是个暴发户一般,规矩都是乱的,哪及得上真正的王族。
媳妇子一面腹诽,一面走到李敖面前,面色恭敬禀报了情况,然后功成身退,哪管她刘氏那个不知就里的吩咐。
** ** **
听罢二皇子的口信,送走了信使,李敖抚须长笑,感觉十多年遭圣心弹压、郁郁不得志的阴霾都一扫而空。张清平拱手祝贺道:“恭喜襟兄,元熙元俊有乃父之风,今日竟得圣上青睐,得意双双随同二皇子殿下出京剿匪,真可谓是英雄出少年。”
“承襟弟吉言,我平生以封王为傲,却不成想一步错步步错。本以为自己今生出将无望,儿子之中也无继承我志者,心中颇觉戚戚。未料到今日两个儿子双双受君上垂青,虽只是剿匪,但经此役后要从军入伍也轻易得多了。”李敖感慨地道。
张清平闻言不敢苟同,只是碍于李敖的脸面,不肯当面指出。心里叹了一声,心想襟兄这是想得太过了:试问你一个靠军功受封的异姓王,圣上怎么可能不会猜忌?你当初走上那一步,确实已经是先帝仁慈,是交上了天大的好运了。要不然,你怕是连给你清明节上香扫墓的子孙也没有呢。眼下即便圣上要重用你那两个儿子,也不可能是让他们走你的老路,能有分派到清贵的官职就已不错了。
张清平摇了摇头,到时候再劝劝吧,若他真的一意孤行,那么他也就只有放弃李元俊另觅佳婿了。
 第六十三章、毛遂自荐
凤熠晨向皇帝请旨剿匪,得到准许后马上出宫回到别院和刘敏之会合。一想到李家兄弟要一同随行,也要争一份功劳,他就分外厌恶。可是他却没有丝毫办法——王玉衡坚持要他们去,凤临渊更狠,索性在面圣之时就提出要他们随行,圣旨下来了,大家都有份,他能怎么办?然而凤熠晨也不笨,王玉衡和凤临渊这样不约而同的拉拢他们,莫不是他们有什么长处?
凤熠晨越想越觉得有这样的可能,决定要试探一下。
再说李元熙他们得知要去剿匪,而且是马上启程,不禁面面相觑。李元俊更是犹疑再三,道:“怎的这么急,眼看都将近午时了。还有,我们要到什么地方剿匪?远吗?要是远的话,就要收拾行装啊。我还得回家一趟报个信呢。今天都没来得及回家,爹娘怕是担心坏了。还有啊,惨了,我忘记了今天太学要小考呢。罗博士肯定要生气了。”
听见李元俊的叫嚷,凤熠晨不耐烦地道:“真是麻烦死了,收拾什么行装啊,身上带着钱就够了!当年玉衡就在这京畿附近出事的,自然不需要远行,你说你要报信,我叫人到你家里报信那总可以了吧?都下了圣旨让你随行剿匪了,你还担心你小考会不通?”
凤临渊斜乜了凤熠晨一眼,笑容十分可恶。凤熠晨觉得他再这么看下去,连他自己都会以为自己真的出糗了。这时凤临渊收回了目光,笑嘻嘻地道:“殿下,我知道你心急为玉衡作主,但是也不能在毫无计划之下就去剿匪吧?至起码得先知道贼匪的老巢在哪里,人数有多少啊。”
凤熠晨对此没有一点经验,听他这么一说不觉已有些尴尬,这些事他根本都没有想过,他以为只要往那儿一站,自然就会有人来指挥官兵剿匪,过后功劳自然就属于他的,哪里会想到还需要他筹划这许多东西。这时见凤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