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奇门相师(全本) >

第42部分

奇门相师(全本)-第42部分

小说: 奇门相师(全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惜这里防卫紧密,不然能够再里面装几个窃听器。”孙刚感觉有些可惜,在如此严密的防卫下,很难获得更多的消息。
“咦,快看,有发觉了。”
孙刚的音量猛然提高,叶琼连忙拿起望远镜,正好看到麻生长鞭在看一张地图:“秦学兵得没错,这些家伙果然是找东西来了,不定与我们一样。”
“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地图劫走?”孙刚又**了下**,他很有兴趣做这种事。
“不要打草惊蛇,这些人只是一部分,就算我们拿到地图也明不了什么。”叶琼并不喜欢鲁莽行事,就像当初在大青山,如果不是秦学兵放倒美女蛇,她也不会拔枪,而是不断潜伏下去。
“可惜了,只是一张残图。”麻生长鞭叹了口气,他知道这张地图关系着上千亿倭币,可是这张地图除了山川就再没有其它图标,想要凭此找到宝藏根本不可能。
白了,就是上头根本不信任他,只是让他过来踩点,找出相应的地形图,然后才会展开寻宝计划。而像他这样的队伍还有好几支,麻生家族的几个分支都已经行动起来了。
“秦学兵,正事谈完了,该谈谈那几件哥窑了吧?”叶梓菁绝不相信秦学兵会无缘无故收购仿品,那根本不是秦学兵的性格。
以她对秦学兵的了解,秦学兵在古玩市场上只会买两种东西,一种是像缺角大齐、成化斗彩鸡缸杯这类的绝世精品,自己珍藏。另一种则是捡漏,能够实现经济利益。
所以秦学兵根本不可能花钱买既不在珍藏之列,又不能实现经济价值的仿品哥窑。
“我也看不准,只是有种感觉就买下来,回去让**掌掌眼吧。”秦学兵当然清楚那三件哥窑的底子,但以他的眼力要鉴定哥窑就显得困难,不知道该如何表达,所以干脆把事情推到**手上。
“看不准你会出手?故弄玄虚。”叶梓菁嘀咕了一声,抱起盒子就往外走,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这些哥窑有何玄机。
“**,我们带了几件好东西回来让您掌掌眼。”叶梓菁把三哥盒子放到桌子上,打开其中一个,正好是哥窑玉壶春瓶。
“哥窑,你们才出去一会就弄回这么好的东西?”**揉了揉眼睛,感觉有些不可思议。
“是哥窑没错,但那个年代就不知道了,得靠您老人家断代。”叶梓菁笑着道。
“那敢情好,我倒是希望能看到一件南宋哥窑。”
**笑了下,然后又摇了摇头:“可是我的愿望落空了,这件明显不是南宋的哥窑,应该是雍正时期仿制的,多少钱收的?”
叶梓菁白了秦学兵一眼,伸出三根手指:“三百万,不算亏,但也没多少赚头。”
“你这丫头片子境地就是不如小秦,这是文物,怎么能老是用钱衡量呢。”**玩笑道,他跟老叶家交情不俗,如果不是在京大任教,叶梓菁又正好在京大上学,都得喊他一声黄爷爷。
“**,您就别给他戴高帽了,这家伙就是个古玩贩子。”
叶梓菁嗤笑道:“我敢肯定,等回京了,这家伙一定会把这件玉壶春瓶卖掉。”
“只需不出境,在谁手里不都一样。”**笑了下,他倒没有钟院长那么偏执,恨不得把所有古玩都收进故宫博物院。
“得,还是您老境地高,那就在看看这件。”
叶梓菁打开另一件盒子,把哥窑笔洗拿了出来,这一下**眼睛都直了:“不会吧,又是哥窑,而且这件看起来成色很正啊。”
“成色很正,你是真是一件真正的南宋哥窑器?”叶梓菁睁大眼睛,愈发感觉不可思议,这可是宋代五大名要啊,价值数千万呢,秦学兵竟然用一百万就买来了。
“还不确定,得细看之后才知道,不过就算是真正的南宋哥窑,这件也只能算作次品。”**叹了口气。
“组织上已经传回消息了,对方的身份已经确定,倭国麻生家族旁支成员,麻生长鞭、麻生小野,分别是这一分支的家主和承继人。”叶琼看着电脑屏幕念道。
“原来是麻生家族的人,那这些人就留不得了。”孙刚又**了一次**,只是这一次眼中嗜血的光芒更盛。
世界上流行着一句话:麻生家族,财富带着血腥味。
现任麻生家族家主麻生太郎的高祖父,是大名鼎鼎的大久保利通(“明治维新三杰”之一)。大久保利通的儿子牧野伸显,官至外务大臣、内大臣,其女婿便是前首相吉田茂。吉田茂把女儿许配给了麻生多贺吉。
麻生多贺吉的父亲麻生太吉,是倭国著名的“煤炭大王”,依靠榨取韩国、朝鲜以及华夏劳工的鲜血而发家。麻生太吉靠着这些带血的钱当上议员,并同后来成为日本首相的吉田茂攀上了亲家。
麻生家族也是典型的影片成员,在二战时期摧残了无数国人,其二战的家族二把手麻生直郎更是个疯子,对参加战斗不断有一种莫名的狂热,最终投笔从戎,成为“神风敢死队”的一名队员。1945年5月,在冲绳,一群倭国飞行员奉命驾机起飞,在空中高呼“效忠天皇”的口号,向米国的军舰冲去,企图与对方同归于尽。麻生直郎正是其中的一名“自杀性袭击者”。然而,他的飞机还未靠近美国战机,就被炮火击中,机毁人亡。
经过倭国方面的宣传,麻生直郎很快就被塑形成一名“战斗英雄”,灵柩也被搬进了靖国神社。有倭国媒体分析,正是麻生直郎的死,才让麻生太郎的父亲成了麻生家族的掌门人,并传衣钵于他。感激、惭愧、尊敬……对叔叔的这些复杂的情感,让麻生太郎在靖国神社问题上表现得格外强硬。而且,他在很多问题上的观点态度,都与麻生直郎极其类似。
而在当代,倭国政治问题专家岁川乔雄曾:“一谈到麻生太郎,我们就会想到他在外交上的失礼。”是典型的影片,仇视华夏。
“没那么简单啊,这次麻生家族有大动作。”
叶琼盯着屏幕继续念道:“他们是通过旅行团入境的,现实上这个旅行团就是麻生家族扶持起来的,而云月旅馆的老板也是麻生家族留在华夏的一颗棋子,由此能够看出,麻生家族为了这次寻宝已经准备非常久了,绝对不可能只派出这么点人。”
(。。 )
  
  
  
第六十章:准备出发
  
  
  
  
  
第六十章:准备出发
从发过来的情报分析;这家赴华旅行社成立已经五年;云月旅行社的成立时间也正好是五年;也就是麻生家族五年前就开始准备这次行动。
一项需要五年时间筹备的行动又岂会孤注一掷?相信大多数多有能力的组织都不会;除了这支队伍;麻生家族肯定还有后手。
“来越多越好;正好一并杀了。”孙刚嘿嘿地笑着;眼中嗜血的光芒越来越盛。
孙刚;民国第一高手孙禄堂的后人。
孙禄堂;清末民初蜚声海内外的著名武学大家;堪称一代宗师;在近代武林中素有虎头少保;天下第一手之称。
孙禄堂天资聪颖;勤奋好学;9岁丧父;家中一贫如洗;由老母抚养成人。他喜爱武术;曾拜一位江湖拳师学习少林拳术;时间虽短;但他好学苦练;练得一身好功夫。11岁时背井离乡;去保定一家毛笔店做学徒。
13岁时孙禄堂拜河北省名拳师李魁元为师;学习形意拳;同时文武兼学。两年后;孙的武艺出类拔萃;李魁元便把他推荐给自己的师傅郭云深继续深造。不久他便把形意拳的真功学到手。
然而他并不满足;还继续寻师学艺;到京城跟八卦掌名师;程廷华学艺;由于孙禄堂本来功底深厚;又得程师竭力指教;苦练年余;尽得八封掌的精髓。为使他经风雨见世面;广识神州武林各派之精华;追本求源;挣脱师法樊篱;日后自成一家;便诚恳地劝他离师门去四海访艺。
1886年春;孙禄堂只身徙步壮游南北11省;期间访少林;朝武当;上峨嵋;闻有艺者必访之;逢人较技未遇对手。1888年他返归故里;同年在家乡办了蒲阳拳社;广收门徙。孙禄堂早年精研形意拳;师从李魁元;复从郭云深;共十一年;其间又得宋世荣、车毅斋、白西园诸前辈亲授;加之孙禄堂天资弥高、性情恬淡;故孙之形意拳功夫能超逸前代;功臻冲空化境。继而孙禄堂为了研究拳与《易》之关系;又从程廷华研习八卦拳数月;多有心得;技艺精深;但丝毫无自得之意。年余后;程廷华称赞道:“吾授徒数百;从未有天资聪慧复能专心潜学如弟者。吾与弟意气相投;故将余技尽传之。弟生有宿慧始能达此。
1907年东三省总督徐世昌久闻孙禄堂武功绝伦;由此聘他为幕宾;同往东北;1909年孙随徐返回京城。
1912年孙禄堂在京城遇太极名家郝为真。郝将自己所习太极拳之心得传于孙禄堂。此时孙禄堂武功卓绝;德高望重;誉满京城。1918年孙禄堂终于将三家合冶一炉;融会贯通;革故鼎新;立了孙氏太极拳;卓然自成一家。
同年徐世昌请孙禄堂入总统府;任武宣官。1928年3月;国术馆成立;孙受聘为该馆武当门门长;7月;又被聘为苏江省国术馆副馆长兼教务长。
孙禄堂晚年;正值列强环伺;国力衰微;民族危亡日趋严重;在外侮面前;孙大义凛然;在他年近半百时;曾信手击昏挑战的俄国著名格斗家彼得洛夫;年逾花甲时;力挫倭国天皇钦命大武士板垣一雄;古稀之年;又一举击败倭国5名技术高手的联合挑战;故在武林中不虚有虎头少保;天下第一手的美称。
孙刚是孙禄堂的后人;自幼学拳;早已摸到拳法精髓所在;加入特殊部门后;转战四方;杀敌无数;也是一位让人闻风丧胆的高手。
因为家族的关系;再加上进入特殊部门;孙刚对倭国人;尤其是倭国鹰派极为仇视;现在麻生家族的人送上门来;他自然不会气。
“还得向总部请求情报支援;看看麻生家族最近都有什么大动作。”叶琼的手指不断地敲打键盘。
“天南这边的同事也快要过来接班了;准备一下跟头报导吧。”孙刚虽然嗜血;但也保持着足够的冷静;否则他也不可能活到现在。
“黄教授;咋样;到底是不是真的南宋哥窑?”叶梓菁催促着问道;其实她自己的眼里也不差;只是这件哥窑有些古怪;一时间也难以做出精确判断。
“那就当它是真的;你来?”黄教授有意考校叶梓菁;看看这丫头对瓷器的掌握程度如何。
“要是这样都被您难住;那我也不好意思再在古玩圈子里呆着了。”
叶梓菁拿起笔洗;道:“就从裂纹起;也就是众所周知的金丝铁线;如果这是一件真品;那就只能这是一件较差的真品;因为裂片太小、太碎了;简直就是百裂纹。”
在当今古玩圈子里对哥窑价值的评判是有一定规则的;大器开小片或者小器开大片都比较珍贵;而像这件笔洗则是小器;碎片开得很小很碎;价值自然要相对低一些。
当然;只要这是一件真正的南宋哥窑;即使价格差了些;也不会低于千万。
“从釉色来看;真品的可能性也比较大;感觉就是肥厚。”
叶梓菁继续道;宋代哥窑施釉往往很厚;一些部位甚至与胎壁一样厚;而这样的厚度也出现了一个问题;就是釉里头会出现气泡;但这种气泡不但不会破坏瓷器的美感;反而会让哥窑变得更具美感与价值;行家称之为聚沫攒珠:“不过这件笔洗的气泡显然少了点;果然应了您那句话;就算是真正的南宋哥窑;那也是其中比较次的一件哥窑。”
“没错;这就是一件真正地南宋哥窑;开裂小是因为当时的各种需要;气泡的产生不适人为可以控制;所以能得到一件真正的南宋哥窑已经非常难得。”
黄教授最终点头;算是给这件哥窑验明正身:“小秦;用梓菁这丫头的话;你的运气也忒逆天了。”
“这个你们羡慕不来的。”
秦学兵玩笑了一句:“倒是我的藏品又丰富了;过一阶段;不定可以自己办个展览。”
“你还真敢想;办展览不但要质量;还要数量。”叶梓菁不否认秦学兵的藏品无比珍贵;可谁会为四五件藏品专门跑一趟?殊不知;故宫里精品多得是。
“所以;我又多了一个收藏目标;不但要集齐五十名珍;还要集齐宋代五大名窑。”秦学兵并没有谎;自从收购哥窑那一刻起他就有了这种想法。
宋代五大名窑;每一种的存世量都无比稀少;在市场上有价无市;如果能够集齐一套;不也很有成就感?
对秦学兵来;中低档古玩是用来实现经济价值;高档古玩则是用来收藏;满足自己的喜好;也满足那点点虚荣心。
“真是越越没谱了。”
叶梓菁没好气;就算他们老叶家也没有齐集五大名窑:“黄教授;您在看看最后一件;哥窑的碗;不知道是那个年代的。”
叶梓菁正要打开盒子;叶琼和孙刚回来了;把事情了一边;美女蛇便皱起眉头:“麻生家族;这可不是一个好相与的家族;事情恐怕会很麻烦。”
“我已经向总部申请情报支援;或许能够捕捉到一些蛛丝马迹。”
叶琼道:“不过我们这边必须要加快步伐了;要是让他们抢先一步;哪怕并没有破坏宝藏;也会造成难以估计的损失。”
“你怎么看?”美女蛇望向秦学兵。
“加紧搜查国内的;如果是在国外;恐怕要增加人手;争取一次搞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