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掌事 >

第150部分

掌事-第150部分

小说: 掌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九品小吏这下受宠若惊,说话结结巴巴,“下官……下官怎敢高攀大人?”

墨紫耳里听得一字不漏,在那儿独自腹诽,别自作多情,人家用小恩小惠收买你呢。

“江大人近日可忙?他刚走马上任,想来公务繁多,前几日我来,正逢你休沐,帖子送进去就原封不动递回来,说江大人没空,不见不相干人等。”

元澄语气中似有一丝担忧,“若江大人真不方便,我可改日再来,别让魏大人你难为。”

小吏四下看看,目光在墨紫身上停留一会儿,最后确定她是元澄的亲信,于是压低声音说道,“哪里忙?跟元大人说实话,这位江大人傻哈哈的,初来乍道,不懂得跟上官和同僚们招呼应酬,一有外头的人送礼上门就摆个冷脸,不管三七二一一轰出去,上回对元大人你,不也是极不客气的?”

墨紫心想,大周官场果然也黑。

“新官上任三把火,我倒是不介意。”

元澄再提三把火时,状似无心,看身边听得专心的墨紫一眼,唇角勾了起来。那小吏见元澄这么一笑,呆了呆,愣了愣,之前只觉得他斯文有礼,相貌却普通,如今才发现这位生得竟是极好。

“不过是五品的官,放什么火,还三把?”小吏嗤笑一声。

“那位多半是外放久了,不知道上都为官的规拒。这里比他大的官多了去,他逞强给谁瞧?便是皇上亲点升上来,考绩也捏在上官手里,是好是坏由别人说了算。他一来就得罪人,以后还怎么混?”

“刚来不习惯,过段待间就好了。”

近墨者黑,元澄相信这位江大人同流合污是迟早的事。

“正如元大人说的,江大人今一早就让大监叫去说话,回来虽然面色不好看,还是接了您的帖子,我瞧着,是想明白点了,估计今日您的事应该能解决,不说他傻都不行,尚书大人和大监都准了的事,他一个人较什么真?”小吏讨好地笑着,就到了一问大屋子前,“元大人您稍候,我去通报一声。”

元澄让请。

墨紫皱皱眉,“我看这人说赴汤蹈火的,全都是敷衍谄媚之辞,完全是收了你的好处,才这般讨好你,关键时候派不上大用场。”

“小用足矣。”元澄并无所谓的神情,“我记得,你是不信发誓的。”

墨紫眼内有些漠然,“我是不信,因为究竟能不能实现承诺,不用说的,而用做的,世上,口不对心的人太多。”

“我也不信,心意若诚,什么话都不必说,心意虚伪,才要发誓,蒙骗自己和别人,说愿意为我赴汤蹈火的,不计其数,一见我落难倒霉就撇清的,也不计其数。官场就是如此,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说话三分心里七分,此时伙件彼时对手,永远要警醒,莫睡高枕无忧觉,皇帝英明,如此;皇帝不英明,更是如此。”官场多年,二十五岁都不到的元澄,被洗炼得老气横秋。

“你累不累?”墨紫看着他,就有点不忍心,本来可以像萧三那样当个任性大少爷的吧?

“与其说累,不如说有趣。”元澄对她一笑,右掌向上,缓缓握空了,“至少,以前我是这么觉得的。”现在,没她有趣。

怪才!她白白不忍心。对方却似乎如鱼得水,大概天生爱兴风作浪?

“待会儿见到那官儿,我怎么说?”要用求的吗?她就算不愿意,也得为船场里那些没户籍云的船工们考虑。听闽松说,工部定期会派官员到各个船场查户本,没有户本的要被赶出去之外,船场的主人也会被罚重金。

元澄张张口,一个字还没说。

墨紫一摆手,“美人计这种话就不要再重复了,认真点行不行?”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们见招拆招。”认真点,可以。

“元大人,里面请吧。”

小吏匆匆跑出来,面上带笑,“江大人心情不错,让我好茶招待。您先进去,下官这就叫人沏壶上等龙井来。”

元澄微笑谢过,进了大屋子。墨紫跟进去一看,正中一排排木架子。放得不是书,而是一本本蓝皮簿子。堂屋两边各有一门,元澄门里一间屋,正方四边形,跟书屋的摆设差不多,还有一张长桌,四张长凳,似乎是待客用的。

书桌上,一人在埋首翻册,待不时嘟嚷些让人听不清的自言自语。

看上去,一颗头,大得出奇。

“江大人,元某有礼。”

这个主簿,正五品,而元澄是六品,所以要行弯身长揖。

“嗯!坐。”江大人头也不抬,手中毛笔尖指指长桌。

墨紫随元澄坐下,等了一刻,姓江的没理人,不由心道,这官挺不会做人的,按理,即便元澄低他一级,也不该这么对待,一朝为官,低头不见抬头见,但元澄慢条斯理地喝茶,她也捧着茶杯,一口口啜饮。

小半个时辰后,茶都喝到第三杯,江大人才再开口,“元大人,你替人申请的临时户本不合章 程,我不能给你,请你通知那船场的东家,让那些人离开,大周户部明文制定,在当地居住一年以上者,有保人,有上税,方能拿临时户本,你这些,我都查过了,大半没有住满一年,虽然有保人,却不曾给大周缴过一文钱的税,户部那边不知是出了纰漏,还是元大人有能耐,可我却不能拿国家的俸禄马虎办差,对不住。”说完,大头终于抬了起来。

墨紫啊一声。面上的胡子好像总是刮不干净,脑袋大眼睛大,鼻孔朝天,扇风耳,一双红艳艳的小嘴巴,这么奇特的组合,她是不可能忘记的,那是把她官债的主意偷过去,而开仓放粮的鹿镇县令,也因为这副长相,很不幸与探花郎失之交臂的优屋进士——
“江涛。”禁不住,叫出他的名字。

元澄看向她,江涛也看向她。
“认识的——”元澄语调刚要上去,疑问。
“菩萨!”江涛一下子站了起来,椅子在他身后乱晃。
“认识的——”墨紫语调刚要落下,肯定。

“呃?”她照着江涛指的方向,转头看身后,以为有什么菩萨像佛龛之类的,“菩萨在哪儿?”虽然不知道江官突然这么激动喊菩萨的意义所在,不过有求于人,就得顺毛捺。

就算是元澄,也要叹口气,有时她聪明得不得了,有时她迟钝得不得了,“我想江大人是说你,你是菩萨。”

“我是菩萨?”丈二摸不着头脑,墨紫满脸打问号,“我怎么不知道?”泥菩萨吧!过江,自身难保。

江涛从书桌那头绕过来,快步走到墨紫跟前,上下打量她,“姑娘不是菩萨,也不是神仙?”

墨紫笑开来,说道,“废话,我要是菩萨神仙,还来这里办事?”

江涛铜铃眼眨了好几十下,差不多要生风的时候,整个人向后一倒步,“你是人啊!”

“关于这点,我有证人。”墨紫拉拉坐在身旁看热闹的元澄,“江大人可以问他。有血有肉,挨了刀子不小心就会一命归西,结结实实的凡人。”

元澄本不想理墨紫这番胡说八道,却看江涛挺一本正经等他开口,失笑之余,点头作证。

“江大人,我可以保证,这位姑娘是人,凡人。”这两人什么渊源?墨紫居然成了菩萨?好奇好奇!有趣有趣!

江涛揪揪他的扇风耳,原地转了两圈,“想不到,想不到,官债之说,竟是出自一个姑娘之口。”

元澄听到官债二字,神情肃起,轻问墨紫,“鹿镇的官债是你提的?”

墨紫不想承认,却又不得不认,“是,不过,我也是迫不得已,当时的情况紧急,我想不出别的法子。”

“好。”元澄看着她,目光温和,“挺好。”

“不,不好。”墨紫小声说,“官债若让贪官利用,会搞得一团糟,后患无穷。”就大周如今的官场,还是能免则免。

“你是说我吗?”元澄笑了。

墨紫脑袋嗡嗡,“该不会?你该不会已经打什么主意了吧?”

这时,江涛猛地序住,面朝向墨紫,“墨紫姑娘,请受我江涛一拜,替那些因此而能活下来的玉陵,不,现在是我大周的百姓了,多谢你。”

江涛,还是那个江涛,心系百姓,赤子之忱,可她,要走他的后门哪!怎么弄法?


  ●● 第242章 双簧来唱

遇到熟人,就一定好办事么?

大错特错!

在听了江涛从头到尾解释一遍申请临时户本的正确章 程之后,墨紫笑容已经发僵,这个江官,是对待菩萨的态度吗?他要跪,她都好心算了。

“江大人,你不是要谢我?不用请客吃饭,把你扣下的户籍本给我就行了。”他分明就是没事找事,管什么申请的章程啊!户部都把户本发下来了。

“不行!墨紫姑娘解了江某的燃眉之急,救了上万人的性命,请客吃饭是小意思,不过,一桩归一桩。船业乃国之命脉,民间船场用人虽不像官船场那般严苛,但那是因为以往工部对你们限制较多,完全不允造官船的关系;然而近年官船量增长极快,只能分拨一些给民间船场。前不久更是拟定了官民合作的纲草,很可能于明年初,正式将拨定额船单给你们,其中甚至包括战船,如此趋势之下,江某虽说感激姑娘之恩,也不能因私忘公,将该办的章 程规矩抛诸脑后。边境尚有战事未可知,若混进不知底细的人来,危及我大周战力,还望墨紫姑娘体谅。”江涛说得煞是诚恳。

“官民合作?”墨紫一怔,一向捡点小鱼小虾吃的民间船场,终于要登上历史的大舞台了!

“朝廷治下的船场数量和资源皆有限,虽集中大多数的制船人才,浪费也极大。办事章 程繁杂,自上而下道道卡,出船速度竟不及民间船场。在官府的严控下发展艰难的民间船业,以往不论规模人力和各方面都与朝廷难以匹敌,但这百年间,大浪淘沙层层剥金之后,有不少船场已具有同朝廷船场相竞的实力,如上都日升,洛州盘龙,华州丹鹤,日益扩展,将民间船业整个带起。这样一股长势,若继续打击限制,只会影响到大周国力。官民合作,已是刻不容缓,绝对不能两眼装瞎盲目局限。”这番话却是出自元澄口中。

江涛大眼发亮,瞧着元澄说道,“原来元大人完全有真才实学,何必搞旁门左道送礼请客这套,让人觉得心术不正?”

因为,这人就是心术不正!而且所谓真才实学这种东西,和心术根本毫无关联,那些大枭雄大奸臣都是满腹经纶很有实料的,问题就在于他们不会介意别人如何看,不受道德规范的约束,只争取自己想要的,或财富或权势,以不择手段的方式。

“真才实学可换得到江大人所扣之户本?”元澄淡然而笑,“既然换不到,何用之有?当初我与皇上论国策,就提到船业矿业等朝廷重业采用官民合作一说,想不到工部此次决断如此之快,已进入草拟之段了么?”

“原来此策乃元大人所献?”江涛更惊讶,放在墨紫身上的注意力全转到元澄那儿,“涛此次入都为官,抱着为国为民效命之心,没想到歪风邪气横行,好不意兴阑珊,唯有皇上几道革政新旨,令我眼睛一亮,满心悦之,决意全力以赴,助其推广,以振我大周国运。听说,皇上新得一才华横溢之臣,常与皇上谈天说地,论国说策,莫非就是元大人尔?”

“不敢当,元某身居闲职,幸得皇上青眼,常常说说话罢了,君臣之间,不聊国事,又聊何事?”元澄在别人面前总是谦和的,谦和着谦和着,就什么都得到了。

当然看着简单,做起来复杂,不但耳听八方视线散布四周,要有极好的记性,还有十面玲珑的心思,对他人行为语言心理的精准揣测,立即能设定对应的策略,并同时行动,将场上的主导权在别人不经意间掌握过来,接下来就会让他牵着鼻子走。

墨紫自认没他那份本事,但顺势敲敲边鼓,帮腔帮调,还是拿手的。

“江大人,为国为民,不是一条直路,前头有山有水,有起有落。元大人不过与皇上闲话,就能推行革新之策,大人耿直,万事正经而行,却似乎处处碰壁,撞得头破血流,到最后一事无成也未可知,墨紫觉得总得试试走弯路,心正不怕身斜,只要能为百姓做实事,像大人这般拘泥于表面形式,还自认正直,在我看来委实可笑,我只知我船场里凭本事吃饭的工人工匠,可能因大人的正直,将重新去过颠沛流离的苦日子。他们的手艺本能为大周所用,却不得不埋没掉,到无需户本的地方去当苦力农人,卖自己给大户人家做随从仆人,从此再没机会拿起造船工具,也可能沦为乞讨,不知不久会病死在哪座破庙里,变孤魂野鬼。”

江涛呆愣,嘴巴动动,仿佛咀嚼着墨紫的话,“难道我还做了坏事不成?”

“难道是好事?”墨紫斜撇撇唇角,“且不说大人刚提的,大周正是缺船之际,才要官民合作,造更多的船出来,便需要身有长技的匠人;再不说大人越俎代庖,户本已发,按章程啊,规矩啊,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