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掌事 >

第259部分

掌事-第259部分

小说: 掌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诺,大求攻打南德时派兵助战,放弃分割南德的利益。”

“武承万为了当皇帝,还真是不遗余力。他怎么不想想,当玉陵,南德,以及大周一半的国土都归了大求,大求会让他保留剩下的一半吗?简直痴人说梦。”墨紫不太理解,就像她不觉得当皇帝有什么好一样。

“显然大求也有誓盟。他们以天神发誓,在武承万和他的儿子两代治下,决不进犯。但武承万需要称大求为母国,每年进贡,并开放边境所有物品的买卖,包括铁。而大周朝堂上必须设大求的监官,以监督和指导日常朝政。”元澄说到后面,声音轻了下去。

“我只能佩服武承万,这样的不平等条约也签得下去手。”墨紫叹息,“既然人证物证俱在,为何还说没有定论?”

“因为武承万不认。他不认,皇上就犹豫。他是皇上亲弟,用刑也有限。我们只能继续找更多的人证物证,直到他不得不认为止。”呼吸平稳,尾音几乎听不见了。

这时墨紫听到铭年在外面说,“姑娘,杨大人来接你入宫。”

她轻轻抽开手,起身走了两步,又回到卧榻那儿,为睡着的人披上丝帛被。

才要开门,后面传来元澄的声音,依然很轻,“在大求发生的事,我对皇上说了个大概,除了玉陵太子,金银和你大婚。你要小心斟酌。”

墨紫没回头,“睡吧。想那么多,事事要亲自打点,怪不得你睡不好。放心,皇帝那儿我会看着办的。”

元澄不再说话,只有翻身过去时,丝帛轻响。

墨紫随杨凌入宫,见皇帝的地方,却不是以往的御书房,而是西面的望山台。远远的,看到皇帝,还有一位宫装女子。两人有说有笑,边走边摘山台上的春花。一群太监宫女亦步亦趋。

“那个妃子很得宠啊。”墨紫对杨凌说。

“你也认识的。”杨凌笑了笑,“萧明柔。还跟你和悄儿一起射过铃。”

墨紫呵然,眯眼细望那个笑容灿烂的女子,“果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曾经宁可死都不嫁皇帝的人,如今一身雍容华贵,哪里还有半点颓丧的模样。

“你该说,不过如此而已。”杨凌本是极狂傲的才子,言他人所不敢言,“听悄儿说时,还觉得她有几分傲气,如今看来,也就是俗物。”

“比起你的失望,我却为她松口气。”墨紫见杨凌不解,便说道,“她既然无力反抗进宫的命运,何不让自己努力去适应?难不成进宫之后,整日以泪洗面,对皇帝不假辞色,让大大小小的妃子们欺负,最后冷宫了却残生,这样的她就值得我们钦佩?这样的她就是不俗,脱俗之人?你看她,适应了,能笑了,倒是她对命运的不屈。而你焉知她对皇帝没有一点真心真情?在这后宫之中,能努力生存并争取让自己欢笑的女子,只要还未泯灭良知,就不应由我们这些隔岸观火的人去评断。”

杨凌看向墨紫,神情肃然起敬,“久闻墨紫大人心中有一片天,广阔无垠。今日见识,胜读十年书,杨凌受教了。”

“个人所感罢了,杨大人不必如此。”墨紫微微一笑,招一小公公去给皇帝通报。

皇帝便瞧见了他们,但又拉着萧明柔的手,亲密说了好一会儿话,才笑着放开了。这样的举动,按理是不应该的,可见皇帝对萧明柔的喜爱,还像年轻人热恋似的难舍难分。

萧明柔让宫女们簇拥着走过来,看清是墨紫时,不由一怔,脚步停了下来。

杨凌作礼,“参见辰妃娘娘。”

墨紫跟喊了一声。

萧明柔淡淡说道,“两位大人免礼。”

墨紫直起身望她。

远看雍容,近看明丽。一身烟绿孔雀翎裙,镶八宝彩珠翠鸟羽,流金丝腰绦,腕上一串蓝玛瑙雪里金白兰花链。眼若春水,唇如相思果,双颊淡金粉上桃花色。美得令人无法移开视线。

“墨紫大人。”萧明柔也望着她。

“是。”墨紫道。

“多谢你了。”萧明柔说完这句话,便走了过去。

杨凌奇怪,“她谢你什么?”

墨紫想了想,“也许是谢射铃那会儿我骂了她?”

“那她是说反话,其实是要报复你?”杨凌立刻盘磨着要告诉元澄。

这时,小公公跑过来,说皇上让他们过去。

皇上心情显然很好,“丫头,朕每回瞧见你,心里就特别高兴,你说这是为何?”

墨紫笑意盈盈,“多是因为我看上去特别老实,特别好欺负。不过,这回可不是我让皇上高兴的,是皇上掳获美人心,心满意足。此乃辰妃之功。”

杨凌听得暗自乍舌,这位的口才,跟皇上斗起来什么都敢说,如今奉承起来也肉麻,功力高深,自己难望其项背。

“你这丫头,当朕听不出这是奉承话?”虽然这么说,皇帝却哈哈大笑,其实就是很受用。

但他再一句,表明受用归受用,心里明白得很,“船两个时辰前靠岸,你怎得晚了这许多?”


  ●● 第397章 伴君伴虎

杨凌刚想认错,墨紫截了去,“在船上吃不好睡不好,怕样子邋遢宫门守卫不放我进来,所以我请杨大人通融,回去换了官服吃了东西,才来见您。”

皇帝便笑,“敢情是朕没考虑周全?”

“这我可不敢说。”墨紫如此回答,“说是,皇上您的好心情就没了,说不是,我又成了不听话的丫头。”

“你这丫头一张嘴,真是了不得,朕也说不过你。罢了。”皇帝话锋一转,“你这么聪明,可知朕为何找你?”

墨紫答道,“按理该是询问大求之行,密旨之事,不过皇上只找墨紫一人来,似乎另有他问。”

“你既然提到密旨,那朕就问问你,你等去大求何为?”皇帝此时面上仍笑,但眼中却无。

“救玉陵太子和二皇子。”墨紫看得仔细,暗自谨慎。

“那你们可完成了朕的旨意?”皇帝抬眉,“玉陵太子死了,二皇子让人劫,最后只救出了你的妹子。朕发觉,这一趟是专为你走的。”

皇帝似乎已经知道了大求的事。是这两个时辰内问过了萧维魏佳,还是早有别人给他报了信?墨紫心想,皇帝宣她入宫大有文章。是什么?

她面上镇定自若,“玉陵太子死时,墨紫在场。他被大求王的侍卫误杀,墨紫势单力孤难以阻止。至于二皇子楚毓,由玉陵军劫走。当时对方几十艘船包围前后,不放楚毓,死的就是我们。决定并非由我一人所作,而是大家商量的,萧将军也点了头。皇上,楚毓答应将来必会答谢您的救命之恩。若有机会,也想与您亲口言谢。墨紫以为,玉陵想要复国,道路漫漫,兵力不足,武器不精,与大求对抗,必须借助大周之力。既然如此,那么将楚毓直接带回大周已经行不通的情形下,做个顺水人情,也显得大周坦荡磊落,不似大求虎狼,并建立互相信任的合作基础。墨紫也不算空手而归,夺得大求战船一艘,配备精良,构造和武器上远超大周战船,是大求对玉陵战中制胜的关键所在。大周若据此改良自己的船,假以时日,不用再担心大求进犯。”

“朕倒以为丫头你造的船远胜大求,毕竟大求船不是照你的主意造出来的吗?宋氏墨紫,其父宋玉连朕都想请来为大周造船,却不知,父有名无实,皆是女儿之功。”皇帝冷哼一声,“宋墨紫,你可知罪?”

杨凌立刻惊了,赶紧看墨紫,却见她面色如常。

墨紫刚刚就猜到皇帝找她来是知道了过去那点事,反正在宫里命不由她,所以也不紧张,撩衣摆,不慌不忙跪下,“皇上恕罪。”

皇帝并不让她起身,“丫头何罪之有,说与朕听听。”

“墨紫隐瞒了自己的从前过去,未在见到皇上的时候,把家谱背上一遍,童年趣事一一道来,因此此罪欺君。”墨紫跪着,上身笔直,神情如水静。

皇帝让她讲笑了,“说着欺君,朕却听出不服之意。跪却似崖松,傲气十足。起来吧。”

墨紫起身,“皇上,墨紫虽然曾是大求人,乃父亲所属,并无可以选择的权利。父亲是宫中匠人,墨紫从小耳目渲染,对木工极为感兴趣,后来专与造船。大求战船虽然用了我的主意,却是他们偷过去,我从未允许。因父兄出入宫廷,墨紫得以结识当今大求王。我不否认喜欢过他,只是大求好战野心,与我的意愿背道而驰,最终导致决裂。大求派我父兄去玉陵为内应,墨紫那时不知,不过庆幸能离开大求,而且那以后三年未画过一幅船图。这段过去,我不会否认,但也不会对外大肆渲染。谁人心中没有秘密?皇上您不曾问过墨紫,墨紫自然不会主动说。若为欺君,其实有些冤枉。”

杨凌听得冷汗直流,暗暗叫苦,心道,认罪就认罪吧,还说冤枉?

“谁人心中没有秘密吗?”皇帝重复了这句话,“你说得对,朕身边这些人,心里都有秘密。只要他们不说,朕永远也不会知道。而你,至少朕问了,还算如实回答。只不过——”

墨紫神情无惧。

“朕不追究,满朝文武大臣会追究。大求一旦捅破你的身份,硬要为他们的王讨回你这个国后,你就无法置身事外。”皇帝是个温和的人?

“墨紫明白。”如今,下一步该如何走?

“墨紫听旨,杨凌你记下。”皇帝说道。

墨紫再跪。

“宋女官从即日起,免大司正船司走动之权,剥俸。官级和大匠师之名暂留。无朕旨意,不得出上都。出府须千牛卫跟从。若有违此旨,严惩不殆。”软禁了。

这虽是墨紫早有的心理准备,但来得这么快,始料不及。

“皇上,墨紫有一事相求。”她接了旨,谢恩免了。

“朕又不是要你性命,求何事啊?”温和的性情,但出生天家,人命在他们眼里都算不上什么,更何况只是软禁。

“墨紫请皇上维持船司和船场现有的班底。代司正齐修博学多才,为人正直,且经验丰富,代掌事秧不争虽大器晚成,技艺超群,也是十分值得重用之人。只要这两人在,造船之事,皇上便可无忧。”墨紫对事不对人。

皇帝仔细看着她,“朕剥了你的官权,你不但不怨,还为朕着想。丫头,你放心,将来群臣若对你发难,朕会尽力保你。如今,只是让你远离是非的权宜之计。为了礼王之事,朕已下旨宣三王和将军们入都,便是边境知道你的事,暂时也传不过来。”

“谢皇上。”墨紫这回谢了。

“杨卿家,此旨暂不外宣,收中书省。若有人问起,只说宋女官过度疲累,朕暂时让她歇一歇,船司和船场维持不变。”皇上又命杨凌。

杨凌说是。

墨紫出宫时,皇帝派了二十名千牛卫,由两名正副将带领,分别叫胥羊庚我,紧随她的马车。

两个人进去,二十四个人出来,驾车的赞进睁了睁眼。

墨紫什么都没说,直接回府,元澄又已出门,她干脆睡了大半日的觉,把这几日的紧张一口气休息平顺。

第二日用早膳时,元澄已从杨凌那儿得知皇上的旨意,跟她一样不愠不火,“虽说不外宣,不过六部的官员该知道的都知道了。因为对杨悄也有一道旨,众人多以为只是恢复常态,对你不再走动之事并无太大波澜,倒是对船司船场维持原状颇有微词。”

“对杨悄也有旨?”墨紫不知道。

“是杨侍郎上了一道疏,说他既已辞官归乡,想女儿已到出嫁之龄,希望能在此之前,多享些天伦之乐,但杨悄是朝官,不能随意出都城,因此请皇上体恤,收回杨悄的礼部之职,让她能回家乡去。皇上允准了。”他笑看她胃口奇佳得要再添一碗粥,知道她睡过了晚饭。

墨紫又听到惊讶的消息,“杨侍郎辞官归乡?他五十还不到。”仕途正要进入黄金期的年龄。

“听说是腿脚的老毛病,北方天冷,难以调养。”这是官方说法。

墨紫已经深谙为官之道,就是对一切披着寻常外衣的不寻常,抱以先怀疑,再认证,从而消除怀疑的态度,“元澄,这事你有没有份?”

“间接的。”元澄承认,“杨凌想跟着我。”

就这一句话,全部明了。杨凌要跟着元澄,而元澄要帮金银复玉陵,玉陵和大周的关系会如何,还不得而知。所以,杨家必须先退出大周朝堂,为将来随时抽身做好准备。

突然,墨紫想到了杨悄,“我想去看看悄悄。”

“去吧,横竖你如今闲着,四处走亲访友,正是好时候。”元澄为她夹一筷菜,“不过,杨姑娘这会儿住江府,你还可以见到白氏。”

她承认她水上待太久,和岸上脱节了,“杨悄为何住在江涛家里?”

“杨凌把杨府卖还给户部,杨姑娘只能暂时借住。”看她胃口好,他也吃得多些。

“走得真彻底啊。”墨紫叹道,“可是,魏佳和杨悄怎么办?”

元澄没说话。

他不说,她也没再问。因为,没必要再问,能不能成为一桩佳话,已经不是两情相悦就可以的。有家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