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穿越之农家乐 >

第15部分

穿越之农家乐-第15部分

小说: 穿越之农家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荣新笑道:“走吧!正好我也要回家拿几件换洗衣服!”

兄妹三人相跟着,走了一个时辰,回到江家大院时,正赶上三家人吃午饭。

郑氏见宝贝儿子回来了,不由得喜出望外,忙放下饭碗,到厨房里扎上围裙,给儿子做好吃食去了。

采星采月见哥哥回来了,也很高兴地围着哥哥问长问短,不一时,郑氏从厨房里端了一大盘香葱炒鸡蛋回到了饭桌前。

荣新早就饿了,便拿起筷子狼吞虎咽起来,两碗米饭落了肚,郑氏问起儿子为什么这个时候回来,荣新才把方才的情形一五一十告诉了母亲。

郑氏一听,就炸了毛了:“什么?这两个小妮子,居然自己开口叫男人送她们回家?岂有此理,咱们江家的脸都被她们丢尽了!这要传了出去,采星和采月都要受她们连累的,不成,不成!我得找你爷爷奶奶去!”

采星和采月听哥哥说楚钊如果帮助采莲宣传金银花露,如何害怕她们遭受危险,而要护送她们回家 ,心中早就醋意满满了,见母亲这般说,便也火上浇油道:“娘!她们这般不知廉耻,真玷辱了咱们江家的门庭!”

郑氏想起自己的采星被楚钊拒婚之事,心中越发的嫉妒,便站起身来:“我现在就去找你们的爷爷奶奶去!这下,饶是她采莲再怎么牙尖嘴利,只怕也避不开礼法这两个字!”

此时,北屋丁老四家中,一家四口刚吃完午饭,就见郑氏推门而入,气色不善。

丁老太想起前日珍珠之事,心头依旧有火,便没好气地问:“这大中午,热天热时的,你不在家睡午觉,来这里做什么?”

“婆婆!儿媳哪里睡得着!这件事情,婆婆若是不管,只怕咱们家就要被人笑话死了!”郑氏一脸痛心之状。


作者有话要说:呵呵,古代的农村,也还是比较重视名声的哦。




、父母之心

上回说到,郑氏嫉妒楚钊护送采莲姐妹的事情,便冲到公婆房中,没头没脑地说了一句话。

这句话把江家老夫妇和江老四两口子听得一头雾水。

丁老太见大儿媳脸上神色异常,便问:“到底出了什么事情?惹得你这般着急上火?”

郑氏便将从儿子那里听来的事情,添油加醋地渲染描摹了一番。

江老头一听之下,便将眼睛瞪得老大,伸手往桌子上一拍:“岂有此理,这还了得!丫头们居然这般无法无天了!”

“公公,你先消消火,此事,怕是有什么隐情的,采莲那孩子一向稳重守礼,断不会——”赵氏一向喜欢采莲,急忙上前替她说好话。

“这事是荣新亲眼所见,还能有假么!公公婆婆,你们也素来知道我家荣新的性子,那孩子虽说顽劣些,可却是从来不说谎的!”

“大嫂,荣新虽然不说谎,可是护送的说法,也许是那位楚相公提出来,别人误传到荣新的耳朵里呢?”赵氏又质疑道。

“我说四弟妹!”郑氏冷笑道:“我知道你一向偏爱采莲,可女孩子家,名声最为要紧,你这般帮她遮掩,不是帮她,而是害她啊!”

听到这里,江老头便冷着脸对江老四道:“去叫老二两口子来!”

江老四无奈,只得迈步来到南屋。

南屋厅堂中,江老二在墙角编竹席,陈氏坐在桌边捡豆子,采莲和采玉围坐在母亲对面描花样。

见四叔进来了,采莲急忙站起身,将自己方才坐的板凳让给了他:“四叔快坐”

“二哥二嫂,爹让你们去北屋一趟呢!”江老四叹了口气道。

见弟弟面上神色有异,江老二不解地问:“怎么出什么事情了?”

江老四顿时觉得有些难以启齿,支吾道:“是大嫂——听了荣新回来说的事情,爹有些恼莲儿了。”

采莲一听,立时便明白了,这位大伯母总是时时刻刻不忘为难一下自己一家人。

见爹娘面面相觑的模样,她镇定地道:“爹,只是一件寻常小事,我随你们去跟爷爷奶奶说去!”

一家三口连同江老四来到了北屋的厅堂里。

江老头不好抱怨儿媳妇,便冲二儿子嗔道:“小子!你倒是勤快,整日闷头干活,连孩子都顾不上教导了?”

“爹,莲儿她,究竟闯下了什么祸?”

“不但莲儿,还有玉儿,两个大闺女,出去卖东西就不说了,毕竟庄户人家没那么多讲究,可要人家年轻后生荒山野岭的相送,这可就要惹人笑话了,咱们家世世代代都是规规矩矩的人家,教导出来的孩子,岂能不守规矩!”江老头往椅背上磕了磕布烟袋,威严地说。

听了公公一番言辞,郑氏嘴角泛起一丝得意的笑。

江老二冲女儿瞪起了眼睛,厉声道:“莲儿!可有此事!”

“爷爷,爹,事情不是你们想的那样,你们听我慢慢跟你说!”

采莲上前一步,不慌不忙:“那想要护送我们的楚公子,便是上次为我们村子驱逐狼群的张钱家的内侄楚钊,他的人品,村里人都是交口赞誉的,对不对?”

江老二一听说是楚钊要护送女儿,那一腔怒火早就飞到瓜哇国去了,取而代之的是油然而生的骄傲和喜悦。

“采莲,那楚钊人品再好,也不该去招惹良家少女呀!”郑氏立刻反驳侄女。

“爷爷,那楚公子是我们村的大恩人,他来买我的金银花露,我自然是要少收钱的,作为江家村的一份子,我应该感谢人家,是不是?”采莲对郑氏的话恍如未闻,郑氏讨了个没趣,将嘴一撇,扭头看向窗外,耳朵却高高地竖了起来。

江老头见孙女如此发问,便点了点头:“楚钊那孩子仁义忠厚,少收他些钱,也是应该的,这个爷爷不怪你,可是再好的后生,毕竟是个后生,你们姑娘家,怎可与他走得那么近,传了出去,岂不坏了你们的名声!”

采莲微微一笑:“爷爷!正因为他是个好人,所以,我少收了他的钱,他便觉得我有惠于他,而他那日正好要来咱们村探视他姑妈,见我们姐妹俩个上路,怕遇见野兽坏人,便顺道护我们一程,这岂不也是人之常情吗?”

“怎么,他是来看他姑妈,顺道跟你们一起的?”听到这里,丁老太问道。

采莲暗想,今日不撒几句谎,是难以洗脱了。

于是点了点头:“奶奶!比起我们遇见危险来,他跟我们同路,又算得了什么?何况,他也是个谨守礼法的君子,对我们说,他在前面开路,我们跟在他后面几十步远,这该不算走得近吧?”

“不对!你哥哥回来,可不是这样说的!”郑氏忙道。

采莲冷笑一声:“大伯母,这是我们和楚公子说好的,大哥怎么会知道,我们有必要跟大哥说吗!”

丁老头素来看不惯大儿媳,见采莲这般说,心中早已深信采莲了,便打了个哈欠道:“好了好了!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老大家的,莲儿和楚钊都是乡邻们眼中的好孩子,这两个孩子的名声,累不着你家的两个丫头,天不早了,你们都回去午睡吧!”

郑氏吃了个瘪,心中恼火,当着公婆,也不好发作,便站起身来,一声不响地自出屋去了。

见她出屋,赵氏忍不住道:“这大嫂自己三个儿女的心还操不够,又操到二嫂上来了!”

江老头又对孙女道:“这次的事情虽然不怪你,可以后也要注意些,到底是个姑娘家,别给人落了口实,你大伯母一向争强好胜惯了,若见了你的把柄,岂有不抓的道理!”

采莲抿嘴笑了。

赵氏见哥嫂站在公婆面前,心中过意不去,便去卧房搬了两张杌凳给了江老二夫妇。

陈氏将凳子搬到婆婆一侧,弯腰坐下,发髻上的金簪上的绿宝石被午后阳光一照,只见光彩夺目。

赵氏哎呦了一声:“大嫂,你这头上戴的簪子好漂亮,要不少银子吧?”

陈氏嘴角忍不住轻轻上扬,喜滋滋地道:“这是莲儿和玉儿卖了金银花露,在板桥镇上为我买的!”

赵氏听了,忍不住上前一步,将簪子从陈氏头上拔了下来,细细地端详,嘴里啧啧感叹:“我要是也能生个跟采莲这般能干的女儿就好了!”

江老头老夫妻两互望一眼,也是笑嘻嘻的,颇为自己有这样能干的孙女高兴。

江老二见状,心里突然想起一事,便对采莲道:“我和你爷爷奶奶还有事情商议,你先回房去!”

采莲走后,江老二便道:“爹!莲丫头今年已经整整十五岁了。”

“老二,你想说什么,直接跟爹说,爹听不懂那些拐弯抹角的话!”江老头靠着椅背,眯着眼睛看着儿子。

“儿子是说,莲儿打小就是个聪明懂事的孩子,上次宋家来提亲,儿子打心底不能乐意,宋家那孩子太平凡,配不上莲儿!这四里八乡的后生,儿子冷眼瞅去——”

见儿子说到这里,就打了顿,丁老头笑道:“老二,你看上谁家的后生了?”

江老二憨憨一笑:“论聪明才干及前程,那楚钊在一带谁人能及?”

江老头怔了怔,随即笑道:“那姓楚的后生,确实不错,可是,上次张钱家的为你侄女采星提过这门婚事,被楚家给拒了,采星与采莲是亲叔伯姐妹,姐姐说不成的,怎么能再说给妹妹呢!”

江老二听了,犹如兜头被人泼了一盆凉水,心里失望异常,待要再说,却被妻子轻轻拽了拽衣角,只得罢了。


作者有话要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呀!




、拾地皮

一夜南风起,小麦覆垅黄,五月正是收麦子的季节,整个江家村的人都陷入忙乱之中,家家户户的男女老少一齐出动,女的割麦,男的将割倒的麦穗用板车拉到打谷场上,用石头碾子将麦粒从麦穗中挤压出来。

老人和孩子以及少女们就忙着做饭,给地里的大人们送饭送水。

江老二家种了二十亩麦子,由于今年雨水充足,麦穗分外厚实,两口子一起上阵,割了足足有三天,才将二十亩麦子割完。

然后,就开始了异常辛苦的搬运过程,将麦子捆成一小捆,然后抱到平板车上,再用一头老黄牛将车子拉到禾场上,这样一车一车的搬运,又用了整整两日功夫。

最为繁重的一道工序,是麦粒打出来以后,用木锨将麦粒一掀一锨扬向空中,麦粒在空中飘扬的过程里,夹杂着的那些麦秸的碎屑随风飘走后,落下来的就是结实饱满的麦粒了,这是一项纯粹的体力活,一般的女人都是做不来的。

这日正午时分,采莲挎着一个篮子,篮子里一个青瓷瓶儿,一个绿瓷罐子,瓶子里装的是鲫鱼蛋花汤,罐子里装着香米饭,这种香米产量太低,她们家一年只种几分地,原是留着卖钱的,可今年采莲见父母收麦子实在劳累,便煮了点香米饭,给双亲送到禾场上来。

此时天气以及开始炎热,村里的树木却生长得越发葱茏,到处一片深绿,家家户户的禾场上,都是压碎的麦秸和成堆的小麦粒,江家的禾场在村子的东头,方圆十丈大小,江老二夫妇正包着头帕,用力将木锨上的麦子扬起,在刺目的阳光中,碎雨般的麦粒便直落了下来,撒了采莲一身。

见女儿送了饭来,江老二便嗔怪妻子:“瞧你!你看见莲儿来了,还扬那一木锨,闺女头发都要被你弄脏了!

“爹!反正我今日也要洗头的,你们快些来吃饭吧!”采莲将饭菜拎到禾场边一株柳树底下,又去附近的小溪边搬了两块青石板回来,好让父母坐着吃饭。

陈氏打开饭罐,一股清香扑鼻而来,定睛一看,是油亮亮的香米饭,便责备女儿:“这香米可是很值钱的,你怎么这般糟蹋东西!”

“娘!你们太辛苦了,可恨我不是男儿身,不然,也好能分掉你们身上一些担子!”

陈氏低头,叹了口气,对丈夫道:“可恨我这身子骨不争气,自打生了玉儿以后,就不再有消息,咱们这辈子,注定要劳累到老的了!”

看着母亲脸上黯然的神色,采莲心里也有些难过起来,在这个社会,没有儿子,那就注定要被人欺负,大伯母之所以屡次欺压自己家,也就是仗着自己有个儿子,娘的身子骨,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好了!就你话这么多!咱们虽说没儿子,可如今趁着年轻多赚点银子,老了以后把地租出去,每年收点口粮,也满可以过得!愁些什么呢!”江老二劝慰妻子道。

此时采莲已经装好了两碗香米饭,分别递给双亲,心里却在默默地想,得想个什么点子,赚点钱,多买些田地,留给二老养老才是!

整个麦收时节,天气都异常晴好,过了麦收以后,却下起了连绵的阴雨来,庄稼人都在拍额庆幸,老天爷总算开了眼,让他们平安地度过了整个麦季。

劳累了多日的江家村的人,闲在家里,除了蒙头睡觉之外,也开始了庄稼人独有的娱乐活动,几个凑在一起谈古说今,男人们谈三国水浒,女人们谈白娘子七仙女。

另一个重要的娱乐活动就是吃,想着点儿,变着花样做好吃的东西,再穷的人家,麦收时节,也能用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