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王家有女 >

第111部分

王家有女-第111部分

小说: 王家有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庶子,可也挂在她的名下,也归大房,他也有两个女儿,段婷又怀着一个,而与此相比,周硕和周颂却都只是一个儿子,三房没有儿子,就更别提了。
早就在把他们叫过来前,岳氏就与四个儿媳妇说了:“我知道你们手里都不缺钱花,老太太的嫁妆说少也不少,说多也不多,二房三房四房都需要咱们贴补,我就想着咱们多少挑点东西寄托哀思。是个意思,其余的就贴补给其余三房了,你们觉得如何?”海氏是长子媳妇。第一个道:“娘做主就是了,我们都没有意见。”
海氏敢这么替妯娌做决定也是经过思量的,曲卿和王蘅合伙做生意,每月银子流水似的进项,断不会在乎这一点半点东西,而段婷更是嫁妆丰厚,且她如今怀着身孕呢。也对这事不怎么在意。
儿媳妇没意见,岳氏就大大方方的做了好人。从面上看东西是一人一份,可十几二十个孩子呢,分开来一人也没多少,可给大房孩子的东西就多是不值钱的盆景。花瓶,摆设之类的东西,而金银首饰,古董古玩值钱的大项,就都分给了二房三房四房的孩子。
二夫人三夫人还等着挑岳氏的错呢,见她这么大方,就有点心虚,而四夫人却觉得不安,想推辞。又怕惹得二夫人三夫人不满,想了想也只得收下,领了岳氏的这份情。
自打分了家。周家四房的联系自然不如住在一起时亲密,但好歹有曹氏呢,二夫人三夫人她们也时不时的过来请安,走动的也算频繁,可如今曹氏也去世了,这四房只怕是越发的远了。
岳氏如此感叹。王蘅却忙着招呼齐家的人。
曹氏去世,齐老夫人上了年纪。没来,但齐老爷和齐夫人却是亲自过来的,千里迢迢来了,就在京城住了一阵子,又去登州看望了齐媛。
这些年,齐家也添丁不少,齐咏娶了蓝氏后,生了长子齐柏,次子齐松,一个六岁,一个五岁,齐真嫁给周方儒后,生了一儿一女,儿子周世英,十三岁,女儿周世莲,十一岁,而齐媛嫁给刘少恭也是一儿一女,儿子刘澄,今年七岁,女儿金姐儿,才五岁,倒是齐鸣,与卫氏仍然是一子,便是楠哥儿,都十八岁了。
前两年,刘少恭曾经和齐媛一起带着孩子进京住了一段日子,两家来往很是亲热,这次上京,齐老爷和齐夫人却只是带了齐楠一个人,一来他大了,也该出来见见世面,二来也是怕一大家子都带过来,即便是吊唁也没有这样的,倒显得失礼了。
王蘅见了有些腼腆的齐楠就忍不住笑,想当初他还是要被奶娘抱在怀里的小孩子呢,一眨眼就长这么大了,真是不敢想,原先那样的调皮,如今却眼观鼻鼻观心的给她行礼,称呼为表姑母,倒是与齐鸣那四平八稳的性子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齐老爷也上了年纪,这次若不是齐老夫人吩咐,又是周家的丧事,他还不一定出这个远门呢,见了王澜便笑道:“我这些年都享惯清福了,两个儿子帮衬着我,生意上的事我是一点都不管了,闲了就教孙子念念书罢了。”王澜笑道:“我倒是想过你这样的日子,只可惜啊,我这样的年纪,到现在还没有个孙儿。”齐老爷道:“怎么,芹哥儿那边还没有动静呢?”
提起这个王澜就忍不住苦笑,王芹成亲都四五年了,刚成亲头两年,儿媳妇肚子里没动静,王澜也没说什么,可后来罗姨娘着急了,给王芹纳了两房妾室,可还是没动静,一直到去年,王芹房里光姨娘都四五个了,他也烦了,请了大夫来瞧,结果人家说不是妻妾身上的毛病,是他自己不能生。
这可真是个晴天霹雳,罗姨娘当时就病倒了,王澜虽然难过,倒也没有强求,只安慰了王芹一番,可王芹却是受了打击,现在也不爱出门了,整天憋在家里,四五个姨娘都叫他给打发了,若不是娶来的媳妇不能休,估计他连媳妇都要打发了。
这事除了王家没人知道,齐老爷也是听齐媛隐晦的提了一下,也不禁替王澜觉得难过。
因为这件事,王澜这些年做官是越发的超脱了,别人拼了命的往上爬是为了给子孙后代留条路,可他就要绝后了,挣那么多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又有什么用,就是他做官坐到了当朝一品又如何,还不是死后声名万事空?倒不如不争不抢。
不过这倒是因祸得福,因为他如此做派,在朝中的声望反倒越发高了。
三月底,赵凌忽然提出进攻西域,并要御驾亲征,雷厉风行,震惊朝堂,许多大臣上书,说攻打西域没什么可说的,可这御驾亲征就未免太严重了,万一在战场上有个好歹,这天下可就乱了,可赵凌却一意孤行,还把大皇子赵青带了去,留了二皇子赵雪在京城,在高之雅和封若山的辅佐下代理政事。
叫大儿子跟着自己去打仗,反倒叫小儿子理政,赵凌的这番举动更是让大臣们摸不着头脑,可旨意已下,再多说也没什么用了,只好妥协答应。
三月中旬,赵凌便带领文武大臣出京了,都说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其实早在两个月前,赵凌就开始准备粮草的事了,因此他提出这件事时,就已经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也有大臣因为这个上书,说准备的太过草率,赵凌也没有理会,只是命令大军迅速赶往西域,务必要打西域一个措手不及。
赵凌一走,朝中文武大臣跟着走了一多半,京城顿时安静下来,大家都把目光放在了这次的战事上。
说起来,大家都挺奇怪的,没头没尾的,忽然就要打仗,可这样的国家大事大家也不敢放在明面上来说,不过背地里嘀咕几句罢了。
王蘅却是心知肚明,知道周旭在西域的动作必定起了效果,所以赵凌才会出兵,一面求菩萨保佑周旭平安无事,一面又希望这场战事早些结束,周旭能够早些回来。
周旭当初带着人快马疾行去了西域,是伪装成了运货的商人,又有他的人在西域接应,很快就见到了西域王庭的几位王爷。
说起来,西域的首领可汗也是个英雄,把大大小小的西域国家尽收囊中,只可惜他立下这一番功业,临了却在立继承人的时候被活活气死,首领可汗有七个儿子,其中长子和第三子是大夫人,也就是嫡妻所生,其余五个都是庶出,但被首领可汗认为有资格做继承人的却是第六个儿子,因为这事,这兄弟七个分成两派,斗得你死我活,后来六王爷死了,大王爷成了可汗,这事原本就消停了,可大王爷却心胸狭隘,非得要把当初追随过六王爷的人给治死,这么一来,六王爷的同胞兄弟五王爷和七王爷就难逃一死了,他们虽然面上求饶,但背地里却对大王爷心生不满,这次大王爷提出进攻赵国边境,需要五王爷和七王爷出力,这才宽恕他们,可心里的芥蒂到底还在,周旭不过简单一挑拨,五王爷和七王爷就起了反叛之心。
接到赵国要进攻的消息后,大王爷就慌了手脚,他这边还没做好准备呢,怎么对方就来了呢?五王爷和七王爷也暂时放下了隔阂,要一致对外了,周旭则带着人退回了商馆暂避,这个时候他若是强出头反倒惹得人疑心了。
周旭做的隐蔽,谁也没有注意,如今且等着前边的战事消息了,若是胜了倒罢,若是败了,少不得他再出面,不过以赵凌的本事,周旭相信还是胜得可能性大。
前线的战事且不提,京城一下子少了那么些王公大臣,许多人家都闭门谢客,等待西域战事的消息,而有一些魑魅魍魉就趁机钻出来惹是生非了。

☆、第一百六十八章

四月中旬,一直在翰林院参与修书的周宁回家了,他主要是负责修前朝的燕史,有时候忙起来,三五天不在家也是常事,他突然回来了,段婷就很是惊喜,挺着肚子亲自出去迎接。
周宁赶忙快两步上前扶住了他,道:“你身子重,就别讲这些虚礼了,我得了两天假,正好能陪陪你。”
段婷笑道:“书可修完了?”周宁提起这个也是笑:“快了,就剩一些校对工作了,要不然掌院也不能放我们假。”
跟往常一样,周宁换了衣裳去岳氏那儿请安,岳氏也像往常一样说了几句场面话,让他回到家就好好歇歇,然后又问段婷的身子怎么样了,好不好之类的话题,等到了晚上,大房四家人聚在一起吃顿饭也就罢了。
今天晚上,岳氏仍旧把大家叫了来团聚,大人们分男女坐了两桌,孩子们坐了一桌,把整个侧厅挤得满满当当,不知道有多热闹,可饭吃到一半,就有丫头慌慌张张进来报信儿:“老爷,夫人,有衙差上门,说要找四少爷。”
大家都是一愣,看向了周宁,周宁更是摸不着头脑,周经略也皱着眉头起身道:“我去看看。”
周安也赶忙起身跟上,周宁想去,却被周惠拉住了:“先看看是什么事再说,你最近做错了什么事没有?”周宁也非常纳闷:“没有啊,我一直在翰林院修书呢。”段婷比周宁更着急。忙道:“是不是书出了错?”周宁道:“修书出了事也该翰林院找我,哪里需要惊动衙差了。”
大家都是一头雾水,胡乱猜测着。却都觉得不大可能,自打周家被夺了爵位,就一直低调低调再低调,很少与京城的权贵有什么牵扯了,即便周宁是段青山的女婿,段青山也没有说帮着周家恢复爵位什么的,所以说周家得罪人的可能性很小。
过了约莫半个时辰。周经略和周安脸色难堪的回来了,岳氏忙道:“老爷。到底出什么事了?”周经略许是气急了,好一会才从嘴里蹦出来一句话:“有人告发老四借修书之名,行造反之实,说他的书中有一些拥护燕帝。贬低当今皇上的言语,被视为反书。”
周宁惊呼道:“不可能!我写了什么我自己清楚,绝不会有这样的话。”
周安无奈道:“那些衙差奉了顺天府的命令,坚持要把你带走,咱们家现在没有爵位,也不好拒绝,四弟,你先跟着去,只是什么都别承认。我们马上去找人问个清楚。”
事到临头,周宁反而镇静下来了,点了点。看了看段婷,出去跟着那些衙差去了,周安自然免不了塞银子,上下打点一番,而周惠已经出门去段家报信了。
发生了这样的事,也只有段家能帮着辩一辩。只可惜段青山不在,段夫人虽然着急。却也只能差了段大爷去顺天府把事情打听清楚,又把这件事求到了高之雅和封若山那儿。
高之雅和封若山都是段青山的好友,出了这样的事,自然不遗余力的帮忙,他们一出手很快就弄清楚了,去顺天府告发的人是林淑妃的娘家,林家的大少爷。
这一下才算弄明白背后搞鬼的人是谁,自打林淑妃便贬为贵人,一直没有恢复位份,林家就怀恨在心,一直想把周家整倒,可周家兄弟虽多,却没有作奸犯科的,周安在家里打理庶务,最是小心谨慎,周惠放荡不羁,但人缘极好,他的朋友遍地都是,周旭更是泥鳅一样滑手,周硕和周宁虽说做了官,却也是小官,周硕耿直讲义气,周宁又因为是段青山女婿的缘故无人敢欺,一时间还真是找不到把柄。
退一步说,即便找到了把柄,还有皇上护着周家呢,林家一时间也不敢动手。
如今皇上不在京城,段青山也跟着走了,京城空了一大半,剩下的都是小虾米,谁敢不买林家的面子?就是不看着林淑妃,也要看着大皇子了,因此林家才决定动手。
高之雅和封若山打听来打听去,也就是周宁在写燕帝传记的时候多发了两句感叹,说了两句英年早逝,天不假年的话,就被人断章取义给挑了出来,说周宁是在怀念燕帝,是对皇上的不忠,更是引申为又反叛之心。
虽然这是个很小的事,但高之雅和封若山也知道,哪怕是芝麻大小的事呢,但凡和谋逆反叛之类的话题沾上边,就都成了大话题,越是这样的时候,他们越是不能出面了,倘若他们一求情,林家更要说他们结党了,为今之计也只有拖,封若山是刑部尚书,把周宁的案子从顺天府移交过来,把周宁看管在刑部大牢,等到事情水落石出,或者等到赵凌回来,这事就有了转机,不过就是要周宁多吃点苦头是了。
周安和周惠这几日跑前跑后,总算是把事情弄明白了,回来告诉岳氏和段婷,好让她们放心,又收拾了东西,使了银子去给周宁送去。
海氏,曲卿和王蘅都去安慰段婷,她现在正怀着身子了,可经不起打击,万一想不开,伤了身子,可是没地方说理去,可段婷却笑着让大家别担心,道:“我知道轻重,就是杀人也要皇上御笔朱批呢,这也不是一件小事,外头的事我也帮不上忙,也只有照顾好自己,让他放心了。”
海氏道:“你能这么想就好,四弟虽说是在牢里,可也有封大人关照着,咱们又送了吃的喝的铺盖进去,断不会叫他受罪,等事情查明,四弟自然就能回来了。”
曲卿道:“说到底,这是小人作祟的事,咱们知道了背后主使者是谁,总比两眼一抹黑强。”
段婷原先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