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王家有女 >

第43部分

王家有女-第43部分

小说: 王家有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蘅摇头,把上次和萧婵娟的恩怨说了,又把萧明月登门致歉的事说了,道:“若说是为了道歉,这礼也太重了。”
齐咏嘿嘿笑道:“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你可要小心了。”
被齐咏这么一说,王蘅反倒开始忐忑不安了,忽然想起之前萧明月非英王爷不嫁的传言,又想起自己家隔壁便是英王爷的别院,王蘅有了一丝了悟,难不成萧明月竟是打的这个主意?
似是在验证王蘅的猜测一般,没隔几日萧明月又派人送了东西来,又说过几日登门做客,她好像是在慢慢拉近和王蘅的关系,这让好为她以后频繁进入王家做铺垫。
王蘅想明白了这一层,被利用的感觉自然不好,心里便有些不高兴,可再一想,萧明月要来,她还能把人拦在外头不成?再换个角度想一想,若是萧明月真的俘获了英王爷的心,也不失为一件好事啊。
萧明月通过一次次的登门,慢慢和王蘅熟悉起来,直到进了七月,她第一次提出去隔壁别院拜访:“听说英王爷别院的蔷薇花开的最好,不如你陪我去讨要两支来。”
王蘅自然应了,只是自己并不出面,只吩咐什锦带着萧明月从后门敲了隔壁的门。
赵凌本人在不在王蘅不知道,不过既然萧明月去了,想来是打听了他在的吧,王蘅等了约两柱香的功夫,便看到萧明月喜气洋洋的回来了,亲自抱着一篮子娇艳欲滴的蔷薇花。
什锦跟在后头,也抱了一篮子,笑道:“英王爷说,这篮子花是给大小姐赏玩的,还说若是喜欢这花,以后只管去摘。”
王蘅笑着应了,对萧明月道:“我在这儿住了这么久,也没见英王爷这么大方啊,今日可是托了你的福了。”
这话萧明月听着顺耳,想起刚才英王爷不仅亲自见了她,还十分和气,便万分甜蜜,也没心思和王蘅应酬了,直接抱着那花,跟宝贝似的回了家。
萧明月一走,王蘅便问什锦在隔壁的情况,什锦笑道:“郡主一报名字,不多时王爷便出来了,和郡主说话,谈笑风生的很是和气,后来又亲自带着郡主去摘花,说了许多客气话。”
王蘅道:“不是说英王爷不在这边住了?怎么又回来了?”
什锦摇头:“奴婢也不知道,估计是想起来就来住几日,正好赶巧碰上了呗。”
王蘅点点头,让什锦把那篮子蔷薇花分给几个丫头戴。
晚上齐咏满面笑容的过来:“才刚接着信儿,父亲他们的船明日中午就到了,我要去通州接人,你去不去?”
王蘅也十分高兴:“自然是要去的,只怕父亲也要去的。”
两个人去找王澜说起这事,王澜也很是高兴,让小厮传话,请冯若谷帮自己告假,明日去通州接人。
第二日一大早,王澜便带着王蘅和齐咏出了门。
齐家举家来京城,还带了一部分来贺喜的王家族人,因此浩浩荡荡的雇了四五条船,这次王澜去接人,光载人和拉行李的马车就预备了二十多辆。
在通州等了半天才等到船,齐咏跑过去和最先下船的齐鸣拥抱,齐鸣笑着来给王澜请安,王蘅则跑去给齐老夫人请安。
虽然才分别几个月,可不管是王蘅还是齐老夫人都觉得分开了好几年似得,大家好一番挈阔,又是哭又是笑,小厮下人,丫头婆子们则急急忙忙的搬运行李。
待到所有人都上了马车,一辆接着一辆,头一辆车走了半个时辰了,最后一辆车还没出发呢,浩浩荡荡,惹得整个通州码头的人都来瞧热闹。
还未进京城,王澜就碰到周旭和两个哥哥周安和周惠带着家人出城迎接,齐老爷对周旭如此知礼识趣很高兴,周旭却笑道:“不知道舅舅大驾光临,没有前去亲自迎接,真是失礼了。”
齐老爷赶忙把他扶了起来;“这都是虚礼,不必讲究这些。”两队合为一处,一起进了城。
周惠和周安虽然跟着来了,却是为周旭做面子的,因此也只是齐鸣齐咏陪着说话,周惠往后看了一眼绵延不绝望不到头的队伍,偷偷对周安道:“看来五弟的运气可真好,娶了个这么有钱的媳妇。”
周安赶忙示意他噤声,这话若是被王家人或者齐家人听到就不好了,毕竟周家定下王蘅不是看中王家的家财,这话没得叫人误会。
可周安回去后却把这事告诉了岳氏:“只怕弟妹的嫁妆少不了。”
周惠也跟着凑趣:“我可就瞧了一眼,一辆车上少说堆了十几个大木箱,一辆接着一辆,竟然望不到头,都是从杭州运来的嫁妆,说是一早准备好的,那地上的车辙印都有一指深,啧,依我说,等弟妹嫁过来,咱们家可要多准备几个护院才成。”
岳氏又是高兴又是担心,笑道:“你们就别打趣了,王家嫁妆丰厚和咱们也没关系,只是你看齐家对待小五如何?可有不满?”
周安笑道:“齐老夫人和齐老爷都很喜欢五弟,齐家二少爷跟二弟都成了至交好友,更别提对五弟了,就是刚见面的齐家大少爷,为人沉稳持重,也很是好相处。”
岳氏这才放下心来,道:“能教出如此优秀的孩子,齐家也是难得,这也是小五的福气。”
因此越发的盼着儿媳妇进门。
再说王家,因为齐家的人来的多,王家的宅子一时也住不下,就先去了齐咏来京后置办的宅子,只和王家隔了两条街,一应铺盖及使唤的人手都是王蘅亲自准备的。
王澜叫王蘅陪着齐老夫人先到宅子里歇一歇,待到晚上再去王家做客,王蘅应了,亲自服侍齐老夫人洗漱更衣,祖孙俩亲亲密密的说着话。
齐老夫人先前还骂周旭坏了王蘅的姻缘,如今不成想他竟然成了王蘅的夫君,也颇为感慨,面上不显,背地里却问王蘅:“你可心悦他?愿意嫁给他?”
王蘅对着别人可能害羞难为情,对着齐老夫人就挺坦然的,道:“有陈家那档子事在前头,我也灰了心,说什么如意郎君,能过日子就成了,原先父亲定下他,我也是无可无不可,后来又发生了几桩事,我看他挺维护我的,想来成亲后应该相处的不错。”
齐老夫人满意的点点头,道:“日子都是人过出来的,越是咱们这样人家的女儿,越是忌讳眼高手低,说什么王侯将相,尊贵人多着呢,咱们要去攀高枝也攀不过来,即便如今没有差事,没有前程,只要人踏实能干,就是不愁的,咱们又不缺银子花,那些事也不过是锦上添花,有固然好,没有也不要强求。”
王蘅笑道:“外祖母的话我都记得,不贪慕虚荣,不贪慕权力,我就是我,只要安安心心的把日子过好,就比什么都强。”
齐老夫人越发怜爱,摸了摸王蘅的头,道:“你这么懂事,你娘在天上看到了也只有高兴地。”又叫王蘅去找齐媛和齐真玩儿去。

☆、第六十八章

齐家姐妹两个正在屋子里好奇的围着炕看,见王蘅来了,齐媛先笑道:“这个倒也有意思。”
王蘅忍不住笑,她们都是生在江南,长在江南的,对于北方人惯用的火炕的确不怎么习惯,她刚来的时候也觉得很惊讶,后来就觉得也挺有意思的,她笑道:“等到天冷了,把火炕烧起来,咱们坐在上面说话,又暖和又方便,可好玩了。”
齐媛笑着点头,道:“我发现北方的屋子就比南边的要高阔宽敞。”
齐真也道:“有点空荡荡的感觉。”
王蘅带着她们里外转悠了一趟,帮着安置东西,忙了半日又去给齐夫人请安,一起坐了马车去了王宅。
彭氏挺着个大肚子,跟在王澜后头迎接齐家诸人,王蘅是齐家的表小姐,也是王澜的岳家,又正值王蘅出嫁,不管怎么着,都要客客气气的把齐家人给应付过去。
彭氏想着容忍齐家人,齐老夫人也在想着容忍彭氏,她已经接着王蘅的信儿,知道了彭氏在京城的所作所为,心中十分不喜,觉得彭氏到底是小门小户出身,没什么大见识,若是寻常还好,一遇到事就不顶用,现原形了,因此对于彭氏张罗王蘅出嫁的事,她是没抱什么期望的,但到底顾忌她是王蘅的继母,少不得指点些。
两边都有心退让,席上的气氛就很是热闹,都是一家人,也没什么避讳,直接分成两桌把饭摆在了大花厅,王澜陪着齐老爷和齐家兄弟,彭氏则陪着齐老夫人和齐夫人并齐家姐妹。
席上说起王蘅的嫁妆,齐老爷道:“我看库房里还有一批古玩瓷器,生怕路上运送的不周到,反倒毁了东西,就整理出来交给了瓷器行的老董,他过了中秋就要来京城,到时候一起捎过来,也耽误不了时候,运送的人有经验,也坏不了东西。”
王澜笑道:“舅兄这么做极为妥当,只是那些古玩也都是充当门面的,我想给蘅儿新制一批瓷器,家常用,也不知道来不来得及。”
齐鸣笑道:“这个姑父倒是不用担心,卫氏的舅舅在京城附近有个瓷窑,改天我去一趟,妹妹要什么瓷器只管告诉我,权当是我给妹妹的添妆了。”
卫氏在那一桌听了赶忙道:“正是这话,都是自家人,请舅舅先把妹妹要的烧制出来,也用不了多长时间。”
王澜笑着颔首,道:“那我就把这事交给你们俩了,要用银子只管去账房支去,咱们虽是亲戚,却也不好为这个事叫他吃亏,你们代我送一份厚礼去。”
齐鸣笑道:“姑父这话就太客气了,只怕一说是给妹妹的嫁妆,舅舅他一分钱不收呢,改天我去送张喜帖就罢了,他也常来京城走动,也有铺子在东西大街,舅舅帮衬些就够了。”
王澜自然欣然应允。
彭氏一直微笑着听齐老夫人问王蘅的嫁妆准备的怎么样了,一一的回答了,可齐老夫人却没有露出满意的神色,反而和齐夫人说起当初齐氏嫁给王澜时的嫁妆规格,道:“咱们南边人嫁姑娘,向来是十里红妆,如今虽是在京城,这规矩也不能破了,蘅儿是王家的大小姐,又是我的外孙女,她的婚事更是关系着王家和齐家在江南的脸面,宁愿铺张浪费些,也不能叫人家指着脊梁骨说咱们落魄了,连嫁女儿的钱都没有。”
彭氏一听这话,不是指责她小气么?脸上的笑容都快挂不住了,王澜听了笑道:“倒不是怕花钱,咱们这样的人家,不愁没钱花,只愁钱花不出去,只是到底要顾忌周家的面子,还要比着周家大少奶奶的嫁妆,蘅儿嫁过去跟她是妯娌,做弟妹的总不好越过嫂子去,到时候生了嫌隙,吃亏的也是蘅儿,我就想着大面上的东西按着京城的规矩来,为着写在礼单子上好看,至于私底下贴补的东西,咱们愿意给多少是咱们的事,周家也管不到了。”
齐夫人笑道:“妹夫这话不错,毕竟要顾忌亲家的面子,再者说,即便蘅儿出嫁了,也是王家的大姑奶奶,难不成出嫁后就再和王家没关系不成?妹夫有了好东西,还不是给女儿女婿外孙留着?”
齐老夫人笑起来:“这话倒也是。”又对彭氏道:“你待蘅儿如何我也明白,蘅儿这丫头难缠的很,你也费了不少心思吧,你且放心,等你肚子里的孩子生下来,我也当成亲外孙外孙女一样疼爱,给蘅儿多少就给她多少,绝对不偏不倚。”
彭氏勉强笑笑,摸着肚子没吭声。
等吃过饭,齐老夫人又去看了彭氏和王澜在京城给王蘅预备的嫁妆,又叫齐夫人把齐家给王蘅的添妆整理了送过来,又对王澜道:“说句不怕你恼的话,彭氏身子重,在这婚事上头就算再用心也有限,叫老大媳妇得了闲过来帮衬些,也叫彭氏歇歇,至于蘅儿,我们娘儿俩许久没见了,叫她过去陪我住一阵子,等到出嫁了,想再这么亲香可就难了。”
王澜自然答应了,彭氏却如同泄了气的皮球,心中五味陈杂,又不敢赌气使性子,齐夫人过来时又每每不空着手,都是给她补身子的一些珍贵补药,说话也客客气气,行事也周到,最关键的是王澜敬重,府里上下也都服气,彭氏也就灰了心,真的撒了手,任由齐夫人打点王蘅的婚事。
齐夫人一出手就不凡,看了嫁妆单子后,又让齐咏透过周惠弄来了周安的妻子海氏的嫁妆单子,两边一比对,减去了一些古董花瓶和盆景,添了七八套或金或银或宝石或珍珠的头面,四季衣裳也按着最时新的做了四大箱子,连打发赏人的荷包也从原来的五百个添到了一千个,又叫人预备了十几篓子新制的黄澄澄的铜钱,预备着婚礼那天到城中各处散发。
彭氏不知道这些,彭妈妈却亲眼见了,回去说给彭氏听:“光那几套头面就有一万两银子,是在城东的珍宝斋打制的,听说珍宝斋的掌柜是齐夫人的娘家兄弟,一听说是为大小姐出嫁预备的,还特地前来拜访老爷,只留了工钱,那些头面权当是给大小姐的添妆了。”
彭氏冷笑:“还不是想靠上老爷这个官身,以后做生意方便么?这天底下可没有白得的好处,她倒是会为自己娘家兄弟筹谋。”

☆、第六十九章

彭妈妈道:“哪个出嫁了的姑娘不偏向娘家?这也是人之常情。”
彭氏却越想越不忿,她多回娘家几次王澜就不高兴,如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