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妇人大全良方 >

第37部分

妇人大全良方-第37部分

小说: 妇人大全良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琥珀地黄丸 治产后恶露未尽。胸腹作痛。或小便不利。
琥珀另研 延胡索糯米同炒赤去米 当归各一两 蒲黄四两炒香 生地黄研取汁留滓 生姜各二斤研取汁留滓生姜汁用银石器内炒地黄滓以地黄汁炒生姜滓各乾为末
右为末。炼蜜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当归煎汤化下。
治血虚惊悸少寐。及产后败血停留。少腹作痛等证。
辰砂另研 琥珀 没药并研细 当归为末等分
右为末。每服二钱。空心。日午三次。用白汤调下。
产后惊悸乱语。精神不定。用好朱砂为细末。酒调服钱许。附方
局方妙香散方见三卷第十三论 茯苓补心汤方见三卷第十论 十全大补汤 加味归脾汤二方见二十四卷第四论产后中风心惊方论第三
产后眼张口噤。肢体强直。腰背反偃。言语错乱如癎者。此气虚风邪所伤而成痉也。
愚按、仲景先生云。有汗为柔痉。用桂枝汤。无汗为刚痉。用麻黄汤。然产后得此。血气俱虚之败症也。不可与伤寒例看。丹溪先生云。产后当大补气血为主。可用十全大补汤。以补元气。如不应。急加附子。更不应。是药力弗逮。仍用参附汤多服。余尝治太虚之症。参耆数觔附子数枚。方应。附治验
一产妇患此。不省人事。言语妄甚。恶风寒。喜热饮。形气倦怠。脉虚浮无力。余谓血气虚寒。用十全大补汤。二十余剂。不应。又二十余剂。稍缓。乃渐加附子至一钱。服数剂。诸症减一二。又二十余剂。十退三四。乃去附子五分。数剂。诸症顿退而安。后又发。仍服前药。加附子三五分而愈。
茯苓散 治产后心虚忪悸。言语错乱。健忘少睡。或自汗盗汗。
人参 甘草炒 芍药炒黄 当归 生姜各八分 远志去心 茯苓各一钱 桂心六分 麦门冬去心五分 大枣二校
右水煎服。
抱胆丸 治产后遇惊发狂。或遇经行发狂。
水银二两 黑铅二两五钱 朱砂一两细研 乳香一两另研
右将黑铅入铫内。火镕。下水银。结成砂子。下朱砂乳末。乘热用柳木槌研匀。丸鸡头子大。每服一丸。空心。薄荷汤下。得睡忽惊。觉来即安。妙香散亦善。附方
妙香散方见三卷第十三论 十全大补汤方见二十四卷第四论 参附汤方见后第六论产后中风恍惚方论第四
产后恍惚。因元气俱虚。心经血少。或外邪所侵。以致心神恍惚。怔忡不宁。
愚按、前症当大补血气为主。而佐以后方为善。盖风乃虚极之假象也。固其本源。诸病自退。若专治风。则速其危矣。附治验
一产妇患前症。盗汗自汗。发热晡热。面色黄白。四肢畏冷。此气血俱虚。用八珍汤。不应。更用十全大补。加味归脾二汤。始应。后因劳怒。发厥昏愦。左目牵紧。两唇抽动。小便自遗。余为肝火炽盛。用十全大补加钩藤山栀而安。再用十全大补汤。辰砂远志丸而愈。
辰砂远志丸 治产后中风惊狂。起卧不安。或痰涎上涌。
石菖蒲 远志去骨同甘草煮 人参 茯神去木 辰砂各二钱 川芎 山药 铁粉 麦门冬去心 细辛 天麻 半夏汤泡 南星 白附子各两
右为末。姜汁糊丸。绿豆大。别以朱砂为衣。每服三十丸。临卧。姜汤调下。附方
八珍汤 十全大补汤 加味归脾汤三方见二十四卷第四论产后虚极生风方论第五
产后生风。因去血过多。气无所主。以致唇青肉冷汗出。目眩神昏。急服济危上丹。若投以风药。则误甚矣。
愚按、前症若心脾血气俱虚。用十全大补汤。如不应。加附子、钩藤钩。若肝经血虚。用逍遥散加钩藤。经云。脾之荣在唇。心之液为肝。若心脾二脏虚极。急用参附汤救之。附治验
一妇人患前症。或用诸补剂。四肢逆冷。自汗泄泻。肠鸣腹痛。余以阳气虚寒。用六君子。姜附各加至五钱。不应。以参附各一两。始应。良久不服。仍肠鸣腹痛。后灸关兑穴百余壮。及服十全大补汤方效。
济危上丹
乳香研 五灵脂 硫黄 玄精石同研极细 阿胶 卷柏 桑寄生 陈皮等分
右将上四味。入石器内。微火炒。再研入余末。用生地黄汁。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温酒。或当归酒下。
当归建中汤 治产后腹痛拘急。痛连腰背。自汗少食。
当归 桂心各三两 白芍药六两炒焦黄 甘草炙一两
右每服五钱。姜、枣水煎。入饴糖一匙服。如未应。加之。附方
香附汤方见本卷后 十全大补汤 逍遥散二方见二十四卷第四论六君子汤方见二十四卷第六论
独参汤 治一切失血。恶寒发热。作渴烦躁。或口噤痰鸣。自汗盗汗。或气虚脉脱。手足逆冷。盖血生于气。故血脱补气。阳生阴长之理也。方见三卷第十四论产后虚寒不止方论第六
产后汗不止者。皆由阳气频虚。腠理不密。而津液妄泄也。若遇风则□□变痉纵。虚乏短气。则身体消瘦。唇口乾燥。久则经水断绝。由津液竭故也。
愚按、前症属血气俱虚。急用十全大补汤。如不应。用参附、耆附等汤。若汗多亡阳发痉。尤当用前药。王海藏先生云。头汗出至颈而还。额上偏多。盖额为六阳之所会也。由虚热薰蒸而出。窃谓。前症当以部位分之。额左属肝。额右属肺。鼻属脾。颐属肾。额属心。治者审之。仍参三卷第六论附治验
一产妇略闻音响。其汗如水而昏愦。诸药到口即呕。余以为脾气虚败。用参、附末为细丸。时含三五粒。随液咽下。乃渐加之。至钱许。却服参附汤而痊。
一产妇盗汗不止。遂致废寐。神思疲甚。口乾引饮。余谓血虚有热。用当归补血汤。以代茶。又以当归六黄汤。内黄芩莲柏炒更倍加大人参、五味子。二剂而愈。
麻黄根汤 治产后虚汗不止。身热发渴惊浮不安。
当归 黄耆炒 麻黄根 牡蛎煅为粉 人参 甘草炒等分
右每服四钱。水煎。
一方。治产后自汗盗汗。胃气虚弱。服别药则呕吐不能入。
当归 黄耆各一两 麻黄根二两
右每服三钱。水煎。
治产后气脱。汗不止。小便短少。四肢难以屈伸。
甘草炙一两 附子炮五钱 桂心 芍药炒各两半
右每服三钱。姜、枣水煎服。虚甚更加。以效为度。
止汗散
牡蛎为末半两 小麦麸八两炒黄为细末
右每服三五钱。用猪肉汁调。
人参汤 治产后诸虚不足。发热盗汗。内热晡热等症。
人参 当归等分
右为末。以猪腰予一枚。切片。水二钟。糯米半合。葱白二根。煮取汁八分。入药三钱。煎服。附方
当归六黄汤 治气血虚热。盗汗不止。不应。加人参、白术。心血不足。加酸枣仁。炒
当归 熟地黄自制 黄耆炒各二钱 生地黄 黄柏炒黑 黄芩炒黑 黄连炒黑各一钱
右水煎服。
参附汤 治阳气虚寒。自汗恶寒。或手足逆冷。大便自利。或脐腹疼痛。吃逆不食。或汗多发痉等症。
人参一两 附子炮五钱
作一服。姜枣水煎。徐徐服。去人参。加黄耆。名耆附汤。
当归补血汤 治肌热躁热。目赤面红。频渴引饮。昼夜不息。脉洪大而虚。重按全无者。
当归三钱 黄耆炙一两
右水煎服。
十全大补汤方见二十四卷第六论
耆附汤 治阳气虚脱。恶寒自汗。或口噤痰涌。四肢逆冷。或吐泻腹痛。饮食不入。及一切虚寒等症。
黄耆一两 附子炮五钱
右作一剂。姜、枣水煎服。如不应。倍加附子。方得全济。产后冒闷汗出方论第七
产后忽冒闷汗出者。因阴血亏损。阳气郁暴故也。急吞鸡子三枚。未醒。饮童便。或时复发。宜服竹沥五合。
愚按、前症属大虚。宜固元气为主。其汗不止。必变柔痉。东垣先生云。妇人分娩。及半产漏下。昏冒目瞑。盖因血暴亡而火上炽。但补其血则神自昌。若常时血下。当补而升举其气。阳得血而神安。则目明矣。今立一方。以补手足厥阴之血。兼益阳气。名曰全生活血汤。
全生活血汤 治发热自汗盗汗。目目□巟目□巟。四肢无力。口乾头晕。行步欹侧
生地黄炒 柴胡 熟地黄 当归各一钱 川芎 藁本各一钱半 防风 羌活 独活 葛根 甘草炒各二钱 蔓荆子 细辛各五分 升麻 芍药炒各三钱 红花三分
右每服五钱。水煎热服。产后汗多变痉方论第八
产后汗多变痉。因气血虚损。肉理不密。风邪所乘。其形口噤。背强如癎。或摇头马嘶。不时举发。气息如绝。宜速灌小续命汤。若汗出如雨。手拭不及者。不治。
愚按、前症因去血过多。元气亏极。或外邪相搏。以致牙关紧急。四肢痉强。或阴火内动。或腰背反张。肢体抽搐。若有汗而不恶寒者。曰柔痉。若无汗而恶寒者。曰刚痉。出血过多。筋无所养。故伤寒汗下过多。溃疡脓血大泄多患之。乃败症也。急以十全大补汤治之。如不应。急加附子。多有复苏者。亦有六淫七情所致者。治法见第三卷第三论。附治验
一产妇牙关紧急。腰背反张。四肢抽搐。两目连劄。此去血过多。元气亏损。阴火炽盛用十全大补。加炮姜。一剂而苏。数剂而安。
余在吴江史万湖第。时将入更。闻喧嚷。询云。家人妇产后出直厨。忽仆而死。余意其劳伤血气而发痉也。急用十全大补加附子。煎滚。令人正其面。开其口灌之。久不能下。令侧其面而出之。换以热药。如此五次。方得下咽遂苏。
小续命汤 治刚痉。或脚气痹弱。不能转舒。行步欹侧。或口眼㖞斜。牙关紧急。角弓反张。
麻黄 桂心 甘草各半两 防风三两 芍药炒 白术炒 人参 川芎附子炮 防己酒拌 黄芩炒各等分
右每服五钱。水煎。入姜汁少许。温服。若自汗为柔痉。去麻黄。有热去附子。减桂一半。盛冬初春。去黄芩。
十全大补汤方见二十四卷第四论产后口噤腰背反张方论第九
产后口噤。由血气虚而风邪乘于手三阳经也。盖手三阳之筋。循结于颔。得风冷则筋急。故致口噤。腰背挛急。角弓反张者。是风邪入于诸阳之经也。
愚按、前症因血气耗损。腠理不密。汗出过多而患之者。乃虚象也。宜固气血为主。佐以本方。丹溪云。产后当大补气血为先。虽有他症。以末治之。如恶寒发热等症。乃气血虚甚之极也。宜大剂参、耆、归、术、肉桂、以培养之。如不应。急用炮附子。再不应。用人参一两。炮附子二三钱。名参附汤仍犹未应。乃药力未能及也。宜多用之。
愈风散 治前症用荆芥略焙为末。每服三钱。豆淋酒下。童便亦可。其效如神。牙紧。灌口鼻。
清顺散 又名交解散方见第二卷第五论
治妇人产后不省人事。吐涎瘈疭。
当归 荆芥穗等分
右每服三钱。水一盏。酒少许煎。灌下咽即苏。
愚按、前症如有未应者急用大补气血为主
产后中风白癣皮一两。或共独活三两。酒水煎服。
张仲文用白术四两。以酒煎顿服。
小续命汤 治产后口噤。角弓反张。见前产后中风方论第十
产后中风。或血气未复。风寒所感。以致筋挛拘急。口眼㖞斜。或肢体缓弱。入脏则恍惚惊悸。郭稽中云。产后强力下床。或误入房。或忧怒内伤脏腑。陈无择曰。当以脉辨而治之。若努力下床。月内入房。忧怒着艾。非中风类。乃蓐劳火邪之症也。
愚按、前症果外邪所属。形气不足。病气有余。当补元气为主。稍佐以治病之药若强力下床。月内入房。属形气病气俱不足。当纯补元气。多有复苏者。若误投风药。乃促其危也。仍参照第三卷诸论主之。
治产后身背拘急。妄言发热。四肢拘挛。不时惊悸。
川芎 羌活 羚羊角屑 酸枣仁炒 芍药炒黄各四两 桑白皮六分 防风五分
右水煎。分三服。
治产后中风。唇青鼻黑。用小续命汤。连进三服即愈。
产后中风烦渴。用红花子五合炒研水煎。徐呷之。
独活寄生汤 治前症亦良。仍与第三卷中风类通看。方见后产后四肢筋挛方论第十一
产后中风。筋脉挛急。乃血气俱虚。或风邪客于皮肤。则顽痹羸乏。若入于筋脉。则四肢挛急。皆由大经空虚。风寒乘虚而渐入也。
愚按肝属木而主筋。前症若肝经风热血燥。用加味逍遥散。如不应。当用六味地黄丸。以补肾水。经云。风客淫气精乃亡。邪伤肝也。仍参第三卷诸论主之。附治验
一产妇筋挛臂软。肌肉掣动。此气血俱虚而自热也。用十全大补汤而安。
一产妇手麻。服愈风丹。遍身皆麻。神思倦怠。余谓气血虚弱。用十全大补汤加炮姜。数剂渐愈。去姜又数剂。及逍遥散而痊
治产后气血不足。风邪所袭。肢节挛痛。背项强直。
防风一两 赤芍药炒 桂心各半两 羚羊角 川芎 羌活 当归 酸枣仁炒 牛蒡子炒各三钱
右每服四钱。水酒煎。
愚按、前方如未应。当用八珍汤。更不应。用十全大补汤。
加味逍遥散 十全大补汤二方见二十四卷第四论 六味地黄丸方见三十四卷第十一论产后瘈疭方论第十二新附
窃谓。瘈者。筋脉拘急也。疭者。筋脉张纵也。经云。肝主筋而藏血。盖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