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妇人大全良方 >

第48部分

妇人大全良方-第48部分

小说: 妇人大全良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参 白术各二钱 黄耆炙二钱半 茯苓 当归 陈皮各一钱 升麻三分 五味子四分杵 炙甘草五分
  右姜水煎服。
  人参平肺散 治心火克肺金。患肺痿咳嗽喘呕。痰涎壅盛。胸膈痞满。咽嗌不利。
  人参 陈皮 青皮 茯苓 天门冬各一钱 知母 地骨皮四钱 甘草炙五分 五味子十粒杵 桑白皮炒二钱
  右姜水煎服。
  竹叶石膏汤 治胃火盛而作渴者。
  淡竹叶 石膏煆 桔梗炒 木通 薄荷 甘草各二钱
  右姜水煎服。
  竹叶黄耆汤 治痈疽气血虚。胃火盛而作渴。
  淡竹叶二钱 黄耆 麦门冬去心 当归 川芎 甘草炒 黄芩炒 芍药炒 人参 半夏 石膏煆 生地黄各一钱
  右水煎服。
  二陈汤方见本卷第五论 六味丸方见本卷第十一论 补中益气汤方见本卷第十论 四物汤 六君子汤二方见本卷第六论 十全大补汤 八珍汤二方见本卷第四论妇人肠痈方论第十三
  妇人肠痈。经因行产后瘀血。或七情饮食所致。其症小便如淋。发热恶风。身皮甲错。腹皮肿急。按之软如肿状或腹胀大。转侧有水声。或绕脐生疮。或大便出脓。其脉迟紧者。脓未成。用活命饮以解其毒。脉滑数者。脓已成。用云母膏以下其脓。若二年间遍身微肿。大肠与脐出脓。此息积之症也。多致不救。内经云。肠痈为病。不可惊。惊则肠断而死。其坐卧转侧。宜徐缓。时尝少饮薄粥。静养调理。庶可保生。附治验
  一妇人小腹肿痛。小便如淋。此毒结于内。用神效瓜蒌散。二剂少愈。又薏苡仁汤二剂乃痊。
  一妇人小腹痛而有块。脉芤而涩。此瘀血为患。以四物加玄胡索、红花、桃仁、牛膝、木香。二剂血下而愈。
  一妇人小腹胀痛。大便秘涩。转侧有水声。脉洪数。以梅仁汤一剂。顿下诸血。诸症顿退。以薏苡仁汤二剂而瘥。
  一妇人小腹胀痛。小便不利。脉滑数。此脓已成也。服太乙膏五钱。脓下甚多。胀痛顿退。以瓜蒌散、蜡矾丸。托里药而安。
  一妇人因经水多。服药止之。致腹作痛。以失笑散二服而瘳。又用加味逍遥散数剂。而经调。产妇恶露停滞。小腹作痛。服瓜仁汤。下瘀血而痊。凡瘀血停滞。急宜行之。缓则腐化为脓。最为难治。若流注关节。则患骨疽。多为败症。附方药
  瓜子仁汤 治产后恶露未尽。经行瘀血停滞。小腹作痛。或成痈患。
  薏苡仁四两 桃仁去皮尖 牡丹皮 瓜蒌仁各一两
  右每服五七钱。水煎。
  败酱散 治脉数。身无热。腹无积聚。按之软濡。此为肠痈。久积阴冷所成
  薏苡仁二两半 附子炮半两 败酱草一两二钱五分
  右每服四钱。水煎。以小便利为度。
  牡丹汤 治肠痈腹软而痛。时下脓血。
  牡丹皮 人参 天麻 白茯苓 黄耆炒 薏苡仁 桃仁去皮尖 白芷 当归酒炒 川芎各一钱 官桂 甘草炙各五分 木香二钱
  右水煎服。
  大黄汤 治肠痈小腹坚肿。按之则痛。肉色如故。或煟辔⒅住P”闫凳:钩鲈骱B龀俳簟N闯膳д摺R朔
  大黄 朴硝各一钱 牡丹皮 瓜蒌仁炒 桃仁去皮尖各二钱
  右水煎服。
  梅仁汤 治肠痈壅痛。大便秘涩。
  梅仁九个去皮尖 大黄炒 牡丹皮 芒硝各一钱 冬瓜仁研三钱 犀角镑末一钱
  右水煎。入犀角末服。
  神仙太乙膏 治一切痈疽。不问脓之成否。并宜贴之。更作丸服。
  玄参 白芷 当归 肉桂 生地黄 赤芍药 大黄各一两 净黄丹十三两
  右用麻油二斤。入铜锅内煎。黑滤去查。入黄丹十二两。再煎。滴水中捻。软硬得中。即成膏矣。如软更加丹云母膏固效。卒难修合。太乙膏亦可。
  神效黄矾丸 最解毒止痛。
  白矾末一两明亮者 黄蜡半两黄色者熔开一方用七钱
  右和众手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滚汤下。如服金石发疽。更用白矾末一两。作三五服。以温酒调下。若遍身生疮如蛇头。服之尤效。此药能解毒气内攻也。须多服方验。亦治蛇咬。熔化乘热。滴伤处。毒即出。痛即止。仍服两许。
  失笑散 治产后心腹绞痛。或血迷心窍。不知人事。及寻常腹内瘀血积血作痛
  五灵脂去砂土炒 蒲黄炒各等分
  用为末。每服一二钱。汤酒调。
  活命饮方见本卷第五论 神效瓜蒌散方见本卷第十四论 四物汤方见本卷第六论 加味逍遥散方见本卷第四论乳痈乳岩方论第十四
  经云。乳头属足厥阴肝经。乳房属足阳明胃经。若乳房忽壅肿痛。结核色赤。数日之外。煟凑屠!3砼в砍觥EЬ《4耸舾挝溉榷尽F罩汀C蝗橛浮N字稳舫跗鹉诮嵝『恕;蛉绫钇遄印2怀嗖煌础;暝陆ゴ蟆f岩崩破。如熟榴。或内溃深洞。血水滴沥。此属肝脾郁怒。气血亏损。名曰乳岩。为难疗。治法煟春取R朔⒈砩⑿啊V谉{痛甚。宜疎肝清胃。或不作脓。脓成不溃。宜用托里。或肌肉不生。脓水清稀。宜补脾胃。或脓出反痛。恶寒发热。宜补气血。或肿煟魍础j稳饶谌取R瞬挂跹;蛞成偎肌J弊髋煌隆R瞬刮钙;蛞衬鸦P剐焊雇础R瞬蛊⑵;蚶吐抵淄础R瞬蛊E粗住R搜窝I鞑豢捎每朔ブ痢8瓷似⑽敢病H檠页趸肌S靡嫫偬馈<游跺幸!⒓游豆槠ⅰ?梢阅谙H粲眯衅蒲痢T蛩倨渫觥8街窝
  一妇人内热胁胀。两乳不时作痛。口内不时辛辣。若卧而起急。则剂下牵痛。此带脉为患也。用小柴胡加青皮、黄连、山栀。二剂而瘥。
  一妇人因怒。两乳肿。兼头痛寒热。此肝经气症也。用人参败毒散二剂。表症已退。用小柴胡加芎、归、枳壳、桔梗。四剂而愈。
  一妇人久郁。右乳内肿硬。此肝经血症也。用八珍加远志、贝母、柴胡、青皮。及隔蒜灸。兼神效瓜蒌散。两月余而痊。
  一妇人先热渴。至夜尤甚。后两乳忽肿。肝脉洪数。乃热入血分。用加味小柴胡汤而愈。
  一妇人因怒。左乳作痛发热。因表散太过。肿热殊甚。用益气养荣汤数剂。热止脓成。因不即针。益肿胀热渴。针之脓大泄。仍服前汤。月余而愈。
  一妇人因怒。左乳作痛。胸膈不利。此属肝脾气滞。以方脉流气饮。加木香、青皮。四剂而安。
  一妇人脓清肿硬。面黄少食。内热晡热。自汗盗汗。月经不行。此肝脾气血俱虚也。用十全大补。加远志、贝母。及补中益气。各三十余剂。外用葱熨法而消。
  一妇人脓成胀痛。余欲针之。不从。至数日。针出败脓三四碗许。虚症蜂起。几至危殆。用大补之剂。两月余始愈。
  一妇人素弱多郁。患时疫后。脾胃愈虚。饮食愈少。因怒右乳胁红肿。应内作痛。或用炒麸皮熨之。内痛益甚。服加减四物汤。肿势愈大。胸胁背心相引而痛。余谓病后脾弱。怒复伤肝。用八珍加陈皮、黄耆、柴胡、山栀、白芷。八剂稍愈。去白芷加青皮、木香、桔梗。又六剂而安。
  一妇人左乳内肿如桃。不痛不赤。发热渐瘦。此肝脾郁怒也。用八珍加香附、远志、青皮、柴胡。百余剂。又兼神效瓜蒌散。三十余剂。脓溃而愈。
  一妇人久郁。左乳内结核如杏。三月不消。心脉涩。脾脉大。按之无力。此肝脾气血亏损。以八珍加贝母、远志、香附、柴胡、青皮、桔梗。五十余剂而消。
  一妇人禀实性躁。怀抱久郁。左乳内结一核。按之微痛。此皆气血郁滞。以连翘饮十余剂。少退。更以八珍加青皮、香附、桔梗、贝母。二十余剂而消。巳上皆乳痈
  一妇人右乳内结三核。年余不消。朝寒暮热。饮食不甘。此肝脾气血亏损。内服益气养荣汤。外以木香饼熨之。年余血气复而消。
  一妇人乳内结核年余。晡热少食。余谓此血气不足。欲用益气养荣汤。彼反服行气之剂。溃出清脓而殁。又一妇乳内结核如栗。亦服前药。大如覆碗。坚硬如石。出血水而殁。巳上皆乳岩附方药
  神效瓜蒌散 治乳痈及一切痈疽初起。肿痛即消。脓成即清。脓出即愈。
  瓜蒌一个烂研 生粉草 当归酒洗各半两 乳香 没药各一钱
  右用酒煎服。良久再服。若肝经血虚结核。久而不消。佐以四物、柴胡、升麻、白术、茯苓、甘草。若肝脾气血虚弱。佐以四君、芎、归、柴胡、升麻。若忧郁伤脾。气血亏损。佐以归脾汤。
  玉露散 治产后乳脉不行。或身体壮热。头目昏痛。大便涩滞等症。
  人参 白茯苓 桔梗炒 川芎 白芷 当归 芍药各一钱 甘草五分
  灸肩尖肘尖二穴图即肩髃肘髎
  此穴治瘰疬之秘法。盖瘰疬属肝胆二经。故患耳前后项腋之处男子多因恚怒亏损肝经之血。阴火内作。或不慎起居。耗损筋脉。不能生肝血妇女多因恚怒伤肝。火动血燥。或郁结伤脾。火动血耗。或患于胸乳间。亦属于前经。此症若因恚怒伤肝。气血壅遏不愈者。宜灸此穴。疎通经络。若因久于郁怒。元气亏损而不愈。当审其所属而调补化源。如取其穴。当以指甲掏两肘两肩四所。以便觉酸麻。方是其穴。男子治验见外科编要妇人见校注妇人良方小儿见保婴撮要
  (缺图)
  校注妇人良方终


四明宋氏女科秘书序

          余先世居郢州之湘。即今商邱邑也。唐开元时始祖广平公璟。精于医门。吏有疾。见之堂下。察色而知之。审治之。若中鹄也。世莫不称神焉。夫人余氏。窃其术以行于世。虽闾阎小民之妇。靡不被其泽。而其传耑于妇女一科。宋建炎初。有祖讳钦者。由进士。任七子城。使扈驾南迁。卜居四明。嗣后有以科名并于朝者。有以医术鸣于时者。医与政。若院使。世世相承。代不乏人。至于菲才。碌碌小业。举子弗售。盖欲以觅蝇头之利于世者。殆四十余载矣。虽不敢自谓能发前之所未发。然举其耳目之所睹。而生平之所经验者。笔之于书。其有词句。岂曰小补云乎哉。岁月蹉跎。有志未逮。兹因邰郡乐清邑。承君之请。遂不自揣。乃摘其大旨。书为一帆。名曰女科秘书。盖加其志。录其所藏。以广其传也。若妇人杂症。与男子治法不同。有志者。于全书加之意焉可也。若曰兹录也。不过采集群书之英粹者耳。非家秘谱也。噫。但车同轨。书同文。索隐行怪。非吾之所敢知也。试与诸书而并观辟之。乌鹭同栖。皂白攸分。泾渭同流。清浊自别。余不赘为序。万历壬子五月朔。宋广平公二十七代孙。六十老翁。林□'□□白□(□□□)'□□□谨撰。
          附诗一首。术通数代溯流远。唐宋元明世济深。勘破玄机如中鹄。勿劳歧路问亡羊。一丸娱老心存济。半胙幽晟瞥ぁP恿珠倬猿录!I欣涤喾贾值滦隆
          宋林'□□ 白□(□□□)'□□养吾生题。


四明宋氏女科秘书凡例

——女科之书。自产宝全书而后。间有发明。亦多挂漏。是编务去陈言。独存精义。意简词该。使学者一览无余。更不必他求矣。
——病机论赋。璟公集群经。创论于前。林公采名论。补遗于后。参以己见。更加圈点。具眼者。自能鉴也。
——医方。古人有险僻相类者。均为删去。兹特撮其灵验切要者。二百二十六道。载在各症条下。任其选用。并按加减禁忌。以戒妄投。
——药性泡制。分两轻重。皆斟酌尽善。一无遗憾。其中偶有未谙泡制。未计分量者。此在临症时。贵乎权变得法。以备妙用。
——字句用夹圈者。是大主脑。用紧圈者。是认法。用单圈钩点者。是要诀。使阅者醒心快目。语语分明。庶免迷津之失矣。
——症下无汤散名。只有药味者。俱璟林二公。生平自创。历验始载。一切奇异之方。概置不录。
——是编原为妇人而设。虽言语反覆。不厌烦絮。以期于畅。然亦恪遵古训。非创为异说也。
道光十三年岁次癸巳首夏月
翼山后学王署香僭注拜读


四明宋氏女科秘书

          四明宋氏女科秘书
          宋林□(□□白□(□□□))□□□述■病机赋
          窃闻医虽小道。实寄死生。最当通变。不宜固执。欲明药石治病之理。必悉望闻问切之情。药推寒热温凉厚薄之气。辛甘淡苦酸咸之味。升降浮沉之性。宣通补泻之能。脉究浮沉迟数滑涩之形。表里寒热虚实之应。呵缓嫩柳之和。弦钩毛石之顺。药用君臣佐使。脉分老幼瘦肥。药乃天地之精。药宜切病。脉为血气之表。脉贵有神。”病有外感内伤。风寒暑冷燥火之机。治宜宣通补泻。滑涩燥湿重轻之剂。外感系乎内伤。风寒不同温热。外感宜泻。而内伤宜补。寒症可温。而热症可清。补泻得宜。须臾即愈。温清失度。项刻人亡。”外感风寒。必分经而解散。内伤饮食。可调胃以消镕。肺阳主气。司纳受阳常有余。脾阴主血。司运化。阴常不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