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四念处 >

第14部分

四念处-第14部分

小说: 四念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例如,四个参学的架构和四圣谛,虽然它们就跟我们在一起,我们却浑然不觉,就像从未见过一般。我们听着比丘们说法,却幻想着遥远的事物,比我们耳、目所及的范围更遥远。我们从未想到去参学这些攸关自己内在的教导——法义的集中点。当比丘们的说法结束时,结果可能如是:「我们没有到达法义的能力,因为它们太深奥而且太微妙了,法义解说了,而我们听众却处于相反一边的世界。」我们全部——老师们和听众们都一样,从未想到,我们是在四个参学架构和四圣谛的同一个世界里,那些所解说的事情,完全都是我们自己的事,没有丝毫的偏差。诸如此类的误解都会发生在我们每个人身上。

但是当真相——例如四个参学架构——在我们的修习过程中,开始显露它自己的时候,这些教导逐步地成为心意的蓝图。我们看到身体、感受、心意、和法相,它们就像一张画上标帜和符号的地图,告诉我们前进的道路,以便得到痛苦和烦恼的解脱。参学的架构和圣谛,内在的和外在的,成为全方位为心意显示前进路线的标帜和符号,它们似乎在说:「快点,跟随着这些箭头,它们显示着安全之道,敌人正在这附近疯狂地搜寻着你,到处埋伏等待着你。不要松懈地认为这里的每个地方都是安全的,你只有赶快穿过这个丛林,才会到达安全的地方。」我们在修习上的坚毅于是增强,伴随着念住和辨识智,我们学会以参学的架构和圣谛做为我们的砥砺和道路。过去我们所不稳定地、不平顺地观察思惟的身体、感受、心意和法相,现在成为共同层次的法义,全部都可予观察思惟,以便整合和统摄于纯法相的观察思惟层次之下。

当心意把法相的观察思惟做为本身的参学架构,直到它熟练而且完全地相信它自己时,法相(法义)的观察思惟转向专门地处理心意的事务。在这个阶段,你可以说法义成为心意,或心意成为法义。一旦心意已经纯净地进入法相的思惟,外在的因缘——色相、声音、气味、味道、碰触和观念,伴随着视觉、听觉、嗅觉、味觉、感受和思想,过去就像一座坚硬的岩石山,障碍着心意以致于找不到出路——凋萎而从想象中消失。身体(色)、受、想、行、识,就像浮云遮蔽着心意,现在一点一滴地从它的轮廓——传统实体的臆测——中,被念住、辨识智、信心和坚毅的强风吹散了,直到它们消褪得几乎无影无踪。剩下来的只是从心里生起的空幻的烟雾:这是尚未被摧毁的法相层次,但是它无法再公然展示自我了,因为强壮的念住和辨识智已经包围了它,并且全程不断地侦察着去摧毁它。最后这个层次的法相——心意的无明——彻底地被念住和辨识智所摧毁,运用的乃是法无我——法相非我——和所有法相都不值得执着的真理。有情、人、我或其它的观念,当他们不再有任何传统的臆测可作为庇护所了,现在就必须自行飘散了。

当念住和辨识智已经对参学的架构完成其任务的时刻,一种特别而令人讶异的自然本性全面洋溢着。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没有任何机会再继续下去了,因为积蕴和心意之间的因果都已经到了全面的和永久的停息。即使它们仍然住在一起,也不再像过去那样互相争论了。各别与其实相一致解脱了。所谓『事物的如实知见』——就丛林法义的理解来说,意指在积蕴与心意之间,世间与法义之间,内在与外在之间,都没有疑惑了。心意和任何地方的事物都不再像过去那样是敌人了,而心意现在能够善加处理所有的事物了。

我要求你们全部,身为比丘和禅思者,注意听以便直入心意,并努力奋斗直到你的修习也直入心意为止。对那些专心作意的人而言,所有的这些法义就像心里无限价值的财富,没有什么可以分开它们的。就像佛陀,这些努力成就了一项光荣的胜利——一种世间无与伦比的胜利——也就是胜过自己的努力,如巴利圣典所言:

可贵的是胜过自己。
到目前为止,似乎解释得很充分了,所以现在,在这次谈话结束的时候,我请求三宝的力量庇护你们每一个人,让你们身心安和,让你们在戒、定、慧上有所进步,直到你们能够克服所有通往安全与宁静之境(亦即涅盘)的障碍为止。
一九九五、一、十二译于台中远离轩


 


 
八、出入息观修持法要

 

泰国佛使比丘的著述
中译(大陆用语):哲智明陀比丘
词汇修饰(台湾用语):曾银湖

 出入息观修持法要


「出入息观」(又称安那般那念)的修持,全程完全在呼吸上修行,不用作任何变更及移动,从始至终运行呼吸一直达到涅盘境界为止,是最方便不过的一种修法,不必依靠外物,如遍处轮与尸体之类,再者其法温柔,不激烈,不紧张,不可怕。不如「不净观」一般的难为。所以没有害处,绝对不会伤及身体。问题只在能够修行与否﹖如果不能修行便不能修行,伤害绝没有。如果有人说修持出入息观会引起发狂,那是无稽之谈,说这话的人也许误认旁门别教的出入息观,以为是本佛教的出入息观,那并不是佛世尊宣说而记载于巴利圣典上的真正佛法,如本书所根据讲解的一般。本门出入息观绝对无害,如果修行的人真的发狂的话,那个人必定先有狂病,而动用心神时抵触神经发作。另一个原因便是其人修行的目的并不在断灭烦恼,而只妄求神通法力,希图财利,这是会引起狂病的。

所以发狂的原因有二:一乃居心不正,违反修行定止正法,妄修旁门「利欲邪法」,导致邪魔附体;一乃其人已经有狂病在先,习法时动用「心神」而引起狂病发作。
至于普通的人【注一】修行真正佛门出入息观,是不会发生狂病的。这是习法的人所必须知道的一般情形。
现在,再来研究出入息观十六阶的内容,本佛门出入息观一定要有十六阶,无论载在那一部经典都是一样,也许有其它不同方式的出入息观,但那并不是佛世尊所传,是属于旁门别教的,真正出于巴利圣典的出入息一定有十六阶。学者必须知道这十六阶的内容,究竟修的是什么﹖第一段最初四阶是修心使达到禅定,在这四阶上学习调节呼吸,平衡气息,结果进入禅定,这是第一段初四阶的概况。接下第二段四阶,是观察由禅定而生的「喜乐」感受,使其知道这些都是思想的来源,促使心情荡动不安,而明白什么在支配着心,其有四阶,即第五阶至第八阶,成为一段。至于第三段乃观察心的变化,而试行御心达到种种所需的意境,也有四阶为一段,即第九阶至第十二阶。到了最末的第四段,乃观无常,属于慧而不止于定,要用智慧观察无常,直至心生厌念,离贪欲,结果得到解脱。这是最后一段的概况。至于详细内容解释如下:
第一段:身观念处
第一段调节呼吸亦即调节身体,使心平定,称为「身行定止」而达到「三摩地」(禅定)。因身行定止而达到禅定,便立刻得到安乐之果,但是暂时性的,其课程分阶如下:


一、认识长呼吸为一阶。二、认识短呼吸为一阶。三、认识呼吸支配身体为一阶。四、调节呼吸使其逐渐平息,而结果达到禅定为一阶。必须根据这四阶要点学习修行,一直达到闭眼即得的地步。即第一阶要学习观察长呼吸每一角度的一切详情,如什么是长呼吸﹖发生时有什么感觉﹖对身体有什么影响﹖等等。这是第一阶应学的课程。


第二阶同样的观察短呼吸的一切详情,在运气、感觉及对身体的影响等方面,与长呼吸作一番比较。两种呼吸反复运行,互相比较,结果便会洞识呼吸,明了呼吸,知道呼吸的因,知道呼吸的果,知道呼吸的影响力,必须如此认识呼吸。因为眼前我们对呼吸认识还不够,所以应该和它打交道,与它混熟。第一阶便是和长呼吸混熟,第二阶也和短呼吸混熟。


及至第三阶,便观察这两种呼吸对身体的关系,称为「身行」即身体的支配者,与身体有连带关系。如果呼吸粗急,身体也跟着粗急即局促不安;如果呼吸温柔,身体也跟着温柔,即寂静安定。呼吸长是正常的表现,故长呼吸能助身体进入正常;呼吸短是不正常的表现,当身体不正常如发怒、疲劳、心情冲动时,呼吸便跟着短促,反之呼吸短促不正常,身体也跟着不正常,知道这些呼吸一直支配着身体的秘密,为第三阶应学课程。巴利圣典称为「知道一切身」,便是知道呼吸支配身体的一切情形与原理。肉体称为身,呼吸也称为身,两者不能分开,必须知道两种身的一切,才可称为「知道一切身」。而且每一种身中又分出种种相,必须每一项都详观明察,直到明白开悟这两种身同属一体的真谛。在每一呼每一吸上运行观察,完成第三阶课程。

至此便可继续修持第四阶禅定。第四阶之所谓「身行定止」,便是调节呼吸使其逐渐逐渐的平息,在每一呼每一吸上用功修行,呼吸逐渐平息,身体也跟着逐渐静定,心因此而达到禅定。
这一阶藏有秘诀比别阶殊异。第四阶修行方法也可称为秘诀或善巧,亦即现代之所谓技术,乃用技巧而使呼吸逐渐逐渐地平息。
其法便是在开始运行长短呼吸时,对它慎密地监视,好像在跟随着它走一样,知觉一直紧跟着气息上下奔走不离。设定两个距点,上方在于鼻端,下方在于肚脐,这只是假定而已。我们吸气进时气息从鼻端进入一直达到肚脐,以此为终点别处不管,呼气出时气息又从肚脐开始走出鼻端,以气息上下奔走摩擦所得的感觉作为追踪的目标。这样便可得到两点知识,即吸气以何处为起点何处为终点,呼气又以何处为起点何处为终点。这样坐观一段时间,好像追走一样。

气息走进时知觉也跟着从鼻端走到肚脐,气息走出时知觉也跟着从肚脐走到鼻端,假定有一条空管从鼻端通到肚脐,气息在这条空管里来回奔走,知觉也紧跟着气息来回奔走,这样设想就不会感到困倦。
开始学习的人大都会用力呼吸,起初发出「嘶!嘶!」的声音,及后声音慢慢减低,最后只剩丝微鼻声而已,在旁的人可以听到,其息如何均匀。这可以辨别工夫之深浅,凡属行家都会这样。这叫作「跟走」,即知觉观注着气息一呼一吸的来回奔走,好像紧跟着随走一般。如果能修到知觉紧跟着气息不放,坚定不移,不会走失,便算是完成了「跟走」的一步。

接下来一步叫作「守观」,即知觉不再跟着气息上下奔走了,只坚守在一个适当的地点观望。这个适当的地点就是鼻端或鼻门,知觉在鼻门守观,气息走进鼻门时便立刻知道,但并不跟着走,坐着观望而已。气息由肚脐走出鼻门时,也同样守在鼻门观望,不跟着走。如此知觉也不会走失,只要守观得定。不过有一段时间必须注意,便是在气息走进鼻门到终点而还没有呼出之前,有一个停顿时间必须提高警惕,以防知觉走失,呼气时也一样。不过在「跟走」的一步锻炼得好便无问题。如果第一步锻炼不好,下一步也跟着不好。所以最要关键在于每一阶每一段都要循次熟练,不可马虎,才能获得良好功果。这是学者所极需知道的。现在已经停止跟走,只在鼻门守观,应如守门人严坐执行职守一般,瞪眼观察出入门户的人,瞬眼不离。气息运行时,粗也知其粗,细也知其细,进也知其进,出也知其出,这便是守观。

第一步「跟走」。
第二步「守观」。
如此分步已够。如果要再详细的分析也可以。不过不需要。
守观的一步练习纯熟了,便可继续修持观照相境。以内眼观视鼻端。不过以前观察的是气息,现在心已经坚定了,在鼻端逐渐浮现出相境,代替气息的存在。但这相境只是幻相而已,有的如珠球,有的如日月,只要能够凝构容易观察,什么相体【注二】都可以。而且这些相境随人而异,有如闭着眼睛时所见到的光影一般,有种种的形色,有的好像一粒日光下的露珠,有的好像一面光网,有的好像一片白云,有的好像一轮月亮,不一而足。这些都是心造的幻境,并不是实体,作用在于训练心的定力。如果修到了这个阶段,表示气息已经十分柔微,身体也更加定静。试从头作一番比较,当我们修「跟走」一步,知觉跟着气息走,心已经定静了一个程度,再修「守观」的一步,知觉集中在一点,心身更加定止高一级,现在能够凝构相境,那便愈更定止了。这就是秘诀或技巧,引导心逐步逐步的定止,而达到了「取相」【注三】的阶段。

接下去便是运心变化相境,达到随心现化的地步,称为「似相」【注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