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西岭雪探秘红楼梦 >

第46部分

西岭雪探秘红楼梦-第46部分

小说: 西岭雪探秘红楼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曲子,眼看着芳官不语。”——此处,芳官又与宝钗重影儿了。
    令人感叹的是,最初同宝玉讲解《寄生草》,引动他“悟禅机”的人是宝钗;此处令芳官唱《赏花时》,再次让宝玉感慨不语的还是宝钗。
    夜宴之后,芳官因醉酒,被袭人扶在宝玉之侧躺下,遂与宝玉有“同榻”之份,且不论被诬陷也好,无心也好,总之是实实在在地“在石兄处挂了号”,虽不似袭人的肌肤之亲来得实在,却也可媲美晴雯与宝玉“渥被窝”的情分了。然而,终究是“假凤虚凰”,“枉担了虚名”而已。
    如此种种,都似在影射宝钗与宝玉的姻缘,只是“空对着山中大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一场镜花水月缘而已。
    此前宝玉和芳官划拳,众人笑说“他两个倒象是双生的弟兄两个”,而宝玉亦曾将芳官扮男装,芳官的结局又是出家为尼,似乎又暗射了宝玉未来出家为僧的光景,这样看,芳官又成了女版的宝玉化身了。
    洪秋蕃更将前回《史湘云醉卧芍药裀》与《寿怡红群芳开夜宴》对看,指出芳官乃湘云投影:
    “盖上文湘云醉眠一回笔墨深隐,犹恐读者不能领悟,故特写一芳官以衬托之。湘云先拳,芳官亦先拳;湘云酒醉,芳官亦酒醉;湘云醉眠,芳官亦醉眠;湘云眠石,芳官亦眠石,石即玉,玉即石。特特相犯,可知专为衬托前文。然则此回书仍是写湘云,不是写芳官,故标目略之。”
    在上文中,还可以再加一句:“湘云扮男装,芳官亦男装”。湘云占花名得签“只恐夜深花睡去”,黛玉打趣,不如将“夜深”改“石凉”,是提醒看官注意“眠石”之举,而芳官自称姓花,可见这一句又是双关二人之事。
    这样看来,说芳官是湘云投影,殊有道理。然而周汝昌据此便认定湘云将来与宝玉有夫妻之份,可以同榻共枕,未免断章取义了。
    因为芳官如果真是湘云的替身,那么她的结局——出家为尼——也该是照应湘云的未来才对。湘云的判词中说“终究是水涸湘江,云散高唐”,暗喻春梦成空,万事虚化之意。
    前文说湘云已有了婆家,回目中有《因麒麟伏白首双星》的句子,众专家都将“双星”解作牛郎织女星,认为这回目说的是湘云和宝玉因为麒麟而结为夫妇。然而脂批说得好:“金玉姻缘已定,又写一金麒麟,是间色法也。何颦儿为其所感?故颦儿谓‘情情’。”
    我等不是颦儿,又何必“为其所惑”,强行将用来“间色”的金麒麟与“金玉姻缘”相提并论呢?
    可见史湘云的那颗星另有所指。
    脂批又说:“后数十回若兰在射圃所佩之麒麟正此麒麟也。提纲伏于此回中,所谓‘草蛇灰线,在千里之外’。”
    答案揭晓,原来那麒麟落在了卫若兰手上,那么“因麒麟伏白首双星”的也只能是史湘云与卫若兰了。然而这湘云若能与卫若兰白头偕老,也就算不得薄命了。
    因此,我猜“双星”的解释并非是牛女二星,而是参商二星。“参商”,分别出现在一早一晚,比喻永不相见。曹雪芹在书中似乎很喜欢用这两个字,例如第五回开篇说宝黛两个“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息同止,真是言和意顺,略无参商。”第十五回中说:“不想如今后辈人口繁盛,其中贫富不一,或性情参商。”而宝玉悟禅机,续庄子时,也曾写道:“彼含其劝,则无参商之虞矣,戕其仙姿,无恋爱之心矣,灰其灵窍,无才思之情矣。”——可见“参商”二字时刻在作者心中,反而“牛女”二星在文中从未得见,如此,众人又何以将“二星”强解作牛女呢?
    “白首双星”,很可能暗示湘云虽已订了亲,或许就是卫若兰吧,然而因为世事变幻,两人离散,直至白头亦未能相见。湘云的一生,虽未居寡,却也如出家了的一般,终身孤独。
    除了“白首双星”一词外,《好了歌注解》中,“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一句旁,脂批“宝钗、湘云一干人”,亦可见宝钗和湘云都活到了白头之时。宝钗的结局是因宝玉出家而守了活寡,湘云呢?
    一回《开夜宴》,一曲《赏花时》,将宝钗、湘云、芳官三个人的命运连到了一起,既然芳官和宝玉的结局都是出家,宝钗的未来是守寡,那么湘云也不可能改嫁宝玉、白头到老什么的,而只能是孤独终老,一世凄凉的吧。

☆、十一、小荷才露尖尖角——白玉钏

    1。又副册里的金玉姐妹
    玉钏其人,在书中的地位作用似乎仅是作为金钏之妹,衬托姐姐的存在,在玉钏生前,玉钏并不见得出戏,直到姐姐死后,方有机会偶露峥嵘,其实也都与金钏有关。
    她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只是在贾环拿腔作势地抄经时提了一笔,“一时又叫玉钏来剪剪蜡花,一时又说玉钏挡了灯影。”其作用只是点名,说明玉钏与金钏同为王夫人的丫鬟而已。
    接着就是王夫人撵玉钏时,叫玉钏:“把你妈叫来,带出你姐姐去。”
    这时候我们才知道玉钏和玉钏是姐妹。虽然她到这时仍然没有一句对白,但名字却已经被读者记下了——自然是沾了姐姐的光。
    她的真正戏目是在第三十五回《白玉钏亲尝莲叶羹
    黄金莺巧结梅花络》,为宝玉想喝荷叶汤,“王夫人回头见玉钏在那边,便令玉钏与宝玉送去。”于是玉钏便与莺儿同往怡红院来:
    袭人、麝月、秋纹三个人正和宝玉顽笑呢,见他两个来了,都忙起来,笑道:“你两个怎么来的这么碰巧,一齐来了。”一面说,一面接了下来。玉钏便向一张杌子上坐了,莺儿不敢坐下。袭人便忙端了个脚踏来,莺儿还不敢坐。宝玉见莺儿来了,却倒十分欢喜;忽见了玉钏,便想到他姐姐玉钏身上,又是伤心,又是惭愧,便把莺儿丢下,且和玉钏说话。袭人见把莺儿不理,恐莺儿没好意思的,又见莺儿不肯坐,便拉了莺儿出来,到那边房里去吃茶说话儿去了。
    这里麝月等预备了碗箸来伺候吃饭。宝玉只是不吃,问玉钏道:“你母亲身子好?”玉钏满脸怒色,正眼也不看宝玉,半日,方说了一个“好”字。宝玉便觉没趣,半日,只得又陪笑问道:“谁叫你给我送来的?”玉钏道:“不过是奶奶太太们!”宝玉见他还是这样哭丧,便知他是为玉钏的原故;待要虚心下气磨转他,又见人多,不好下气的,因而变尽方法,将人都支出去,然后又陪笑问长问短。那玉钏先虽不悦,只管见宝玉一些性子没有,凭他怎么丧谤,他还是温存和气,自己倒不好意思的了,脸上方有三分喜色。宝玉便笑求他:“好姐姐,你把那汤拿了来我尝尝。”玉钏道:“我从不会喂人东西,等他们来了再吃。”宝玉笑道:“我不是要你喂我。我因为走不动,你递给我吃了,你好赶早儿回去交代了,你好吃饭的。我只管耽误时候,你岂不饿坏了。你要懒待动,我少不了忍了疼下去取来。”说着便要下床来,扎挣起来,禁不住嗳哟之声。玉钏见他这般,忍不住起身说道:“躺下罢!那世里造了来的业,这会子现世现报。教我那一个眼睛看的上!”一面说,一面哧的一声又笑了,端过汤来。宝玉笑道:“好姐姐,你要生气只管在这里生罢,见了老太太、太太可放和气些,若还这样,你就又捱骂了。”玉钏道:“吃罢,吃罢!不用和我甜嘴蜜舌的,我可不信这样话!”说着,催宝玉喝了两口汤。宝玉故意说:“不好吃,不吃了。”玉钏道:“阿弥陀佛!这还不好吃,什么好吃?”宝玉道:“一点味儿也没有,你不信,尝一尝就知道了。”玉钏真就赌气尝了一尝。宝玉笑道:“这可好吃了。”玉钏听说,方解过意来,原是宝玉哄他吃一口,便说道:“你既说不好吃,这会子说好吃也不给你吃了。”宝玉只管央求陪笑要吃,玉钏又不给他,一面又叫人打发吃饭。丫头方进来时,忽有人来回话:“傅二爷家的两个嬷嬷来请安,来见二爷。”
    ……那玉钏见生人来,也不和宝玉厮闹了,手里端着汤只顾听话。宝玉又只顾和婆子说话,一面吃饭,一面伸手去要汤。两个人的眼睛都看着人,不想伸猛了手,便将碗碰翻,将汤泼了宝玉手上。玉钏倒不曾烫着,唬了一跳,忙笑了,“这是怎么说!”慌的丫头们忙上来接碗。宝玉自己烫了手倒不觉的,却只管问玉钏:“烫了那里了?疼不疼?”玉钏和众人都笑了。玉钏道:“你自己烫了,只管问我。”宝玉听说,方觉自己烫了。
    这是相当完整的一段戏,也是玉钏在玉兄处挂号的正目。从送汤、吹汤到烫手,从“满脸怒色”、“丧谤”到“不好意思”、“脸上方有三分喜色”,直到“哧的一声笑了”,玉钏的情绪极有章法,而宝玉对其一味赔笑,虚心下气,不过是因为“见了玉钏,便想到他姐姐玉钏身上,又是伤心,又是惭愧”。
    这一段戏中,宝玉同玉钏虽有交集,甚至同碗喝汤,却并没有多少情分。而玉钏虽然一笑,也并未因此就原谅了宝玉。
    隔了几日是凤姐儿生日,宝玉不去赴宴,却换了素服出门来,带着茗烟往水仙庵祭奠。回来时,在廊下遇见玉钏正坐着垂泪,一见他来,便收泪说道:“凤凰来了,快进去罢。再一会子不来,都反了。”宝玉赔笑道:“你猜我往那里去了?”玉钏不答,只管擦泪。
    原来这日也是玉钏的生日。姐妹情深,玉钏一边思念姐姐,一边在心里也就仍然怨恨着宝玉。大观园歌舞怡人、箫管喧阗,她却伤心人别有怀抱,而此时,只有宝玉同她的心思是一样的。然而两个人,偏偏不能彼此见谅。
    这之后,玉钏的戏份减淡,虽有“瞒赃”一幕,但与其说是写玉钏,不如说是写彩云、写平儿,甚至是写五儿,倒见不出多少宝玉与玉钏的情分来。
    然而《红楼梦》中姓名里带有“玉”字的绝不该是等闲人物,她和宝玉之间的交集也绝不应该就此而止,林红玉尚有“狱神庙慰宝玉”之举,后四十回中的玉钏,又会有些什么表现呢?倘或玉钏亦有情缘,又将会属意于谁呢?
    我以为,玉钏与玉钏的关系,正如黛玉同宝钗的关系。
    在十二钗正册中,钗、黛的判词为同一首,暗寓钗、黛合一,黛死钗继。
    而玉钏、玉钏姐妹也是一样,两人二而一,一而二,实为一体。只不过正册的金玉姐妹,是玉亡金在;而又副册的金玉姐妹,则是金亡玉在。
    可惜的是,那玉钏的故事只如“小荷才露尖尖角”,前八十回已经结束了,后面的故事,只好凭人猜测了。
    2。玉钏为何吃双份
    紧接着《白玉钏误尝荷叶羹》一幕后,忽有一段关于月银的讨论:
    这日午间,薛姨妈母女两个与林黛玉等正在王夫人房里大家吃东西呢,凤姐儿得便回王夫人道:“自从玉钏姐姐死了,太太跟前少着一个人。太太或看准了那个丫头好,就吩咐,下月好发放月钱的。”王夫人听了,想了一想,道:“依我说,什么是例,必定四个五个的,够使就罢了,竟可以免了罢。”凤姐笑道:“论理,太太说的也是。这原是旧例,别人屋里还有两个呢,太太倒不按例了。况且省下一两银子也有限。”王夫人听了,又想一想,道:“也罢,这个分例只管关了来,不用补人,就把这一两银子给他妹妹玉钏罢。他姐姐伏侍了我一场,没个好结果,剩下他妹妹跟着我,吃个双份子也不为过逾了。”凤姐答应着,回头找玉钏,笑道:“大喜,大喜。”玉钏过来磕了头。
    王夫人问道:“正要问你,如今赵姨娘周姨娘的月例多少?”凤姐道:“那是定例,每人二两。赵姨娘有环兄弟的二两,共是四两,另外四串钱。”……(王夫人)半日又问:“老太太屋里几个一两的?”凤姐道:“八个。如今只有七个,那一个是袭人。”王夫人道:“这就是了。你宝兄弟也并没有一两的丫头,袭人还算是老太太房里的人。”……王夫人想了半日,向凤姐儿道:“明儿挑一个好丫头送去老太太使,补袭人,把袭人的一份裁了。把我每月的月例二十两银子里,拿出二两银子一吊钱来给袭人。以后凡事有赵姨娘周姨娘的,也有袭人的,只是袭人的这一份都从我的份例上匀出来,不必动官中的就是了。”凤姐一一的答应了,笑推薛姨妈道:“姑妈听见了,我素日说的话如何?今儿果然应了我的话。”薛姨妈道:“早就该如此。模样儿自然不用说的,他的那一种行事大方,说话见人和气里头带着刚硬要强,这个实在难得。”王夫人含泪说道:“你们那里知道袭人那孩子的好处?比我的宝玉强十倍!宝玉果然是有造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