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野火集 >

第30部分

野火集-第30部分

小说: 野火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纯粹以关心或爱心为出发点,却不愿意支持专家呼吁的保护方法,甚而错
听了非专家的理论,造成爱之反而害之的恶果。
这两类的人最容易被对立的利益团体丑化与攻击。
同时,由于环境问题变成了最容易引起共鸣,每一个人切身的问题时,
环境问题很容易成为政治反对者,在他提出其他社会改革口号,过于空洞而
引不起群众关注时,所剩下来最大的本钱。也有些人,以阶级仇恨的心理来
看利益团体。当然也有不少人是真正的“受害者”,这几种人反对的力量可
能最为猛烈,但他们反对的效果却不一定卓越,有时他们的反对,反而造成
一种反效果。
在这样错综复杂的环境中,我们一些看法相同的朋友,觉得自己像斗
鱼,也许是好斗成性使我们仍坚持立场,但是我相信,除了嫉恶如仇外,一
定还有些什么,除了做斗鱼之外,一定应该还有一些更人本思想的目标。
龙年我也尝试看在想,什么才是更高层次的奋斗目标呢?我把龙应台
为《烟幕》所写的序文再拿出来看,前半部是一个六岁印度小孩拉吉夫的故
事,一开始拉吉夫已经被永备化工的氰酸毒气毒死,他身为洗槽工人的父亲,
在泄气的当时,已先拉吉夫而亡。这样的故事与相同的感动,我曾在读《野
火集》时感受到,特别是读到《不会“闹事”的一代》。这篇文章刊出时,
我并不在台湾,几乎是同时,我也经历了这篇文章一开始,引述自《纽约客》
上的一个故事。
我的故事则发生在旧金山,站在渔夫码头附近的戏院前,挣扎着该不
该进去看那部叫《龙年》的电影,看看电影的海报,中国人的形象已经有改
善,不再是福满州或陈查礼之类的妖怪,然而骨子中应该仍是一部辱华电影,
脑中闪过的是昨天电视新闻,此间华人抗议的画面,不看是敌忾同仇,看呢?
回台湾后多一个吹牛话题,因为台湾势必是会被禁演的。最后我还是决定不
看。
我很庆幸我的决定,而后我看到《不会“闹事”的一代》时,激动地
流下了眼泪,有学生一次又一次花钱买票进场去抗议,在纽约抗议南非的种
族歧视,一次又一次被观众嘘,被警察架出去,故事的结尾最为感人:“观
众的情绪还没有完全稳定下来,一个廿来岁,一脸胡子的小伙子在后排突然
站了起来,说:“不不,我跟他们不是一道的;我跟你们一样买了票纯粹来
看戏的。我只是想到,或许对于这样一个影响千万人一生的问题,我们应该
有个坚定的道德立场,而不只是追求消遣而已。如果五十年前的人也像刚刚
这几个人这样对被迫害的犹太人执著的话,我的祖父也许可以活到今天,不
至于死在德国的煤气房里。”然后我就听到一个非常熟悉沙哑的声音突然响
起:“他说的一点不错;你可别想叫我闭嘴!”我发觉我六十四岁的老母亲站
了起来;她全身在颤抖。”虽然龙应台在后面的文字中,表示她自己可能会
基于自由自主的原则而反对这些学生强迫向别人推销自己的理想,但她肯定
可以做出这样行为的人,至少先具备了关心此界,有价值判断及充分的道德
勇气。不然他们大可拿这买票的五块钱去溜冰或吃掉。
现在想来这一番文字用来形容龙应台也是颇为恰当,她关心世界,有
价值判断及充分的道德勇气,否则她一定是吃撑了,她何不挟着她现有的优
越条件,和和稀泥在纽约安享荣华富贵。
一九八四我也曾经问过她写这些文章的动机,她并没有正面的回答,
只是说,有些事现在看起来,好像没有什么,但只要一些不合理的现象存在
一天,这些东西可能会在一夜之间变得声势浩大。
如果做一个简单的抽样调查,知识分子的心中最大的恐惧,很可能都
是不愿意生活在如欧威尔所描写的《一九八四》的生活中,龙应台写下了《欧
威尔的台湾?》期盼一个健康的民主制度,希望有理性及面对事实的勇气。
这是《野火集》中唯一一篇没有刊登过的文章,显然现实与她所期盼的理想
之间,还是有距离,这个距离本质上即是一种危机。
生态学上一个故事,正可以来说明这种危机:假设布袋莲生长的速度
是每天一倍,而有一座池塘会在三十天内长满。那么在第什五天时,布袋莲
还只占了整个池塘的三十二分之一,对很多人来说,可以根本不觉得池塘中
生长着布袋莲,即使到了第二十九天,还有半池塘的水面,只是再过一天,
就完全没有水面,全是布袋莲了。
极权的势力只要存在一天,就如同那株小小的布袋莲,无声无息地在
那里滋长,如果没有人一再地提醒,或者把这种恶势力铲除,它就会像布袋
莲那样突然之间,不声不响满布着整个池塘。
救赎龙应台回台湾后没多久,我们就在一个饭桌上碰面,她正好坐在
我的旁边,瘦瘦地,也不大说话。没有几个月,就看到她以胡美丽为笔名所
写的文章,金恒炜说我可能是台北最后一个知道胡美丽就是龙应台的人。接
着《野火集》在“人间”副刊开始连载,第一篇的题目叫做《中国人,你为
什么不生气》,文章从一个反对消费者保护运动的立法委员,在电视中说:“你
把检验不合格的厂商都揭露了,叫这些生意人怎么吃饭?”令龙应台觉得恶
心开始。
看到了摊贩占据骑楼,半夜的喧哗吵闹、垃圾往淡水河中倒,道路上
车辆争先恐后,塞成一团,瘦小的龙博士真的生气了,她还大声地问别人,
为什么不一起来生气,大家一起争取比较好的生活环境。
这把野火烧得的确声势浩大,据说《中国时报》刊出《野火集》的当
天,报纸的零售可以增加数万份,学生把文章剪下来张贴,也有人影印了分
送给大家。去年十二月《野火集》出版就卖了十四版,到现在,发行总数已
超过十万本了。龙应台受到的支持是空前的,然而她所受到的压力却也相当
巨大。
其实她是我看过最婉约的一位反对者,她之所以能引起广大的共鸣,
除了她文字平铺直述,条理分明外,她关心的题材是非常非常生活层面的,
与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想更重要的是,她文章的里面,包藏了
一颗救赎的心,也只有这种“真”心,才能感动所有的人。
如果没有关心,她大可以高高在上地继续当她的博士、教授,她有美
好的家庭,与她一般聪明杰出的丈夫,可爱活泼的儿子,高收入而安定的工
作,她为什么要来趟这趟浑水,遭受这么多恶毒的漫骂。
※※※
我又想起在禅寺中吃着剩菜的老太太们,她们曾经令我感动,而她们
的救赎行为却是消极的,她们可能并不贪恋尘世的荣华富贵,却无补于尘世
的苦难。
庆幸的是每个时代,总有些傻子,关心世界,有判断的能力,且有批
判的道德勇气,不愿安享荣华富贵,却愿以自己做代价,谋求全体人类更多
的幸福快乐。不论你同不同意这些人的价值观,他们都值得我们最高的尊敬。





〃     ! 本文件仅供学习使用,请勿传播!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