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科幻恐怖电子书 > 逆袭书中人 >

第41部分

逆袭书中人-第41部分

小说: 逆袭书中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可以为你做个媒,为你找个好女子。”小米提议。

    杨大人总算抬头了,“好女子啊,那要女红好,像你这样,我见过你绣给孩子的东西,尤其是桌屏上的字,如同毛笔写的。另外还要会持家,像你这样;另外,还要对孩子好至于模样,也不用天仙似的,清秀佳人即可,不过要有一双大眼睛,要有菱角一样的嘴唇”

    “好了,你可以走了。我不留你了,头疼了。”小米开始撵人了。

    “是因为崔家那老妇人给你下的毒,是不是?”杨大人说起来,义愤填膺,“崔家是个火坑,害了你的身体,耽误了你的青春。你嫁给我,我什么都依着你,你救了我,我会报答你。”

第121章 【121】下堂妇逆袭:散财的妇人() 
小米叫婆子,“喊管事过来,送杨大人出去。”

    杨大人不死心,“你知道别人说你什么?说你傻!崔家老婆子都下毒害你了,你还替他家操持家业。你这不是贤德,是愚蠢!我从没见过比你更愚蠢的人!”

    小米冷脸对着他,“请您以后不用再来了,您该找位夫人了。”

    “我家中只有一妾,你若来了,我就打发了她。我这些年,一直在等你,我不信你不知道。”杨大人固执地站着不走。

    “您的家务事与我无关。我还要照顾孩子,不送了。”小米转身就走,杨大人再要上前就被管事拦住了。

    管事笑眯眯地说,“大人,您请回吧,我家夫人就是心善,就是傻,不然也不会救了您呐?您说是不是。”

    “这冷心无情的妇人。”杨大人佛袖而去,管家在身后嗤之以鼻,心说,救了你反被你纠缠,真是恩将仇报。

    但是,他们没想到的是,不日,就传来崔聚山牺牲的消息,在崔家族中传的沸沸扬扬的,就有族人上门问询。

    小米让他们稍安勿躁,毕竟没有兵部的正式通知,小米一边让人到兵部问询,一边让人暗中调查是谁在推波助澜。

    一查,杨大人。他最近升了户部六品主事,也算是有实权的人了。

    小米一边安抚族人和家人,一边让管事上门去跟那位生事的大人说道说道。

    管事委婉地说起来意,“近日,有些传言,说我家大人的死讯是您让传的,兵部都不知道呢,虽然边关打了败仗,可是兵部并没有认定我家大人身亡,我家夫人名小人前来告知大人,外面有些谣言。”

    “如果不是谣言呢?你家大人确实凶多吉少。我有些担心,就跟人议论了下。不过你家夫人也该早做打算,难道守活寡还不够吗?”杨大人面无表情地说着,仿佛在谈论一件普通的事情。

    管家气结,人家根本不在乎你质疑。

    小米听了管事的转述,也就安心了,原来是这姓杨的在胡说。她很担心,如果崔聚山死在边关,她要如何为沈明珠完成逆袭。那就相当于任务失败,她要在这里待着,一辈子,多麻烦。

    家里的孩子都有些担心,连崔顺才这个样子都夜不成寐,只有小米像没事人似的,族里就有人议论说,“这妇人真是个冷心的,相公生死不知,她倒是该吃吃,该喝喝。”

    小米知道这些议论,就让管事拿了100亩田地的地契给族长,说是捐钱出去,为夫君买平安。然后又捐了200两给寺庙,买了长明灯。

    小米捏着寺庙主持给的平安符,看了看,心想,不管有用没用,让崔聚山戴上吧,有总比没有好。除了平安符,小米的信中还写了,为了乞求平安,舍了些钱财,给族人的祭田,给寺庙的香油钱,庙里的长明灯还需要不断供养,希望夫君不要怪罪,家里的孩子们也非常惦念,把私房钱都拿出来给父亲买平安了。

    大手笔的散财让族人彻底没话说,人家不是不担心,只是没有像寻常妇人那样啼哭抹泪罢了。收了好处的人,自然四处说崔夫人的好话。

    就连边关的崔聚山看了信都很感动,十多年没见,本来跟家人已经没什么情分,但是看到自己的死讯被误传,家人竟然这样担心,还是感到熨帖的。而且,前几日,在战场上真的遇到过凶险,好容易才回来,现在想想,也许是夫人和孩子们在家乡祈福,感动了上苍?

    崔聚山拿着平安符嗅嗅,似乎还有寺庙的香火味道,可是生了儿子的姨娘却气坏了,那都是她儿子的财产,那姓沈的女人拿钱去慷慨,还要丈夫感激她。

    “相公,你看这女人,乱花家里的钱,那都是咱们儿子的。”小妾哭得梨花带雨,可是这一次崔聚山却并不怜惜,“附近有座庙宇,去拿200两银子来,给京中的夫人和孩子们祈祷平安,也请几个平安符回来。给她们寄过去。别忘了给崔顺才也算一份,他都是举人了。”

    小妾惊呆,眼泪居然没了用,将军还要给他们花钱,“将军,前几天给您抓药,家里没什么钱了。”

    崔聚山黑了脸,“什么?你再说一遍。”

第122章 【122】下堂妇逆袭:女助教() 
崔聚山质问妾室,把钱都弄到哪里去了,为何不给京城中的主母祈福用。妾室借口给儿子补身子用了。崔聚山无话可说,他常年在外,也不知家中用度如何。

    只是,他再不能信任这个妾室,就把家中的产业交给一个无子女的妾室管着了。这个妾室倒还老实,乖乖地上香祈福。

    叮,获得丈夫的关心,任务完成度20%,新增积分20000。

    小米听了系统的提示,终于放了心,她还以为系统坏了,十几年了,一点动静都没有。

    经过了捐出财物的事情,人人都说她贤德,但也有人打蛇随棍上,比如说族长。

    “我看你培养两个族中子弟,都成才,崔顺才就不用说了,若不是在你家,未必能读书。就连我家那孙子也勉强中了个秀才,起码家中的产业不用再交税了,而且他见官不拜,如今也有些体面了。不易啊。”

    小米心想这族长想说什么,该不是让我把其他族中子弟也管起来吧。

    还真是,族长说,“我看你很会教导子弟,族中的人来求我,想把读书的子弟送到你家来,你放心,请先生的钱族里出,你只平日无事,多少看顾些。”

    “您是要把族学放到我家吗?这,可承担不起啊。”小米犹豫了,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好管教的。

    但是族长就是不走,小米只好硬着头皮接下,不过有言在先,“若是不成,我可再不揽这事。”

    族长见她肯松口,大喜过望,立刻通知族人去了。

    送走了族长,小米冷静心里想,如果族学在此处,就安置在最东边的院子,到时候那姓崔的回来,再带来一堆妾室,地方可就不够住了,看他们怎么办?

    这么一想,小米心里很欢乐,索性,再拨出一个旁边的院子做了藏书院,到时候所有的妾室就都挤在一起好了,呵呵。

    小米尽快布置好了院子做了族学,还火速买了各类书籍,将藏书院也布置起来。族人听说她竟然分出两个院子给族中子弟用,格外高兴,不时有人上门来看,回去就说,“她家果然是正经要办学的样子,布置得极好。”

    族中子弟原先是零散读书的,有的家中请了先生,有的在别家附学,也有的上着学堂,但是这次听说要有族学了,都是自家人,多热闹,就激动起来。

    等小米布置好学堂,一直教导崔顺才的陆先生说每日只能过来教一堂课,他还要盯着崔顺才考进士呢。陆先生荐了他的好友一个考了多年进士都没考上的赵举人来做先生,这样学堂里就有两个先生了。

    赵举人人有些呆,但是对学问很严谨,他一直读书,不事生产,家中用度不足,便出来做个先生。

    族学终于开了,族人都来相贺,族长特意放了鞭炮,陆先生叫了崔顺才来勉励堂弟们。族学每日只有半天上课,但是赵先生治学严谨,总有些淘气的孩子没听成课,或者有的确实愚笨的,赵先生会留下他们,多讲一会儿。

    小米在旁边看,这是一个好先生。赵先生吃午饭的时候,有个小学生还在旁边用功,但是确实不会,直抹眼泪。独自一个被留下,好丢脸。小米让厨房给他饭吃,他也不吃,问他叫什么名字,说叫崔顺生。

    小米看他可怜,就开始教他,结果这孩子居然明白了,高兴地教了课业回家去了。

    经过了好几次类似的事情后,赵先生都惊奇了,“夫人是有教学之才能啊!我是肚子里有十分,能教会学生一分。夫人是有一分,能教会学生三分,他们经您点拨,就能举一反三了。”

    小米起初还客气,后来发现真是这样,凡是先生教不会的榆木疙瘩,就中午留下,小米来指点,结果基本都会了,即便是还没彻底会的,也会说“好像明白了,回家再想想。”

    于是,对学生上心的赵先生就索性拿小米做了助教一般,一有教不会的就打发去找小米,慢慢地族人就知道了,原来崔将军夫人还有教学之能。

    后来居然有其他人家送孩子来附学,而且多是笨的,不知是谁传出去,说这里的赵先生和陆先生能点拨通愚笨的孩子,原先在学堂垫底的孩子如今也通了诗文了,变得有灵气了,进步很大。

    陆先生和赵先生自然知道这是谁的功劳,但是这位夫人却不许他们外传,也就硬着头皮承受了旁人的恭维。

第123章 【123】下堂妇逆袭:少年进士() 
崔顺才22岁的时候中了进士,少年进士殊为难得,再加上他眉眼周正,性情温和,一时间,成了京中贵女眼中的金龟婿。

    小米想法托人情,让崔顺才被选为太仆寺主簿。

    来说亲的媒人都踏破了门槛,可是小米说,“我不是他亲娘,总要他自己愿意才好。”于是,请新科进士去赴宴、赏花、诗会的帖子就越来越多。醉翁之意不在酒。

    小米让书童墨染紧随着,千万别让崔顺才落了单,被人陷害了清白,被迫娶了个什么女人。崔顺才听了养母讲的很多阴谋诡计,也是有些担心,所以出门非常谨慎,连酒都不敢喝,只说最近在为边关的崔将军祈福,禁了酒。再逼得急了,他就说头痛要回家,别人也拿他无法。

    可即便如此,他还是差点着了道,工部夏主事的儿子请他参加诗会,席间他去更衣,路上被个女子拽住,那人是夏主事的女儿,非说他调戏女子。

    明眼人都知道崔顺才这是被夏主事家赖上了,可是谁也没有亲眼目睹,不好给他作证。就在崔顺才被夏家逼着娶女儿的时候,湖阳郡主出现了,“我刚刚累了,就在花丛后歇息,看见这夏小姐摔倒了,想让路过这位大人扶她一下,哪知道这位大人急着赶路,不曾理会,夏小姐恼了,就怨恨他无礼。夏小姐,你说是不是?”

    夏主事不过六品官,如何得罪的起郡主,只得带着女儿匆匆离去。

    崔顺才感激郡主仗义执言,回家跟婶娘兼养母的小米说了这事。小米第二天领着崔顺才去王府拜谢。

    郡主就把小米叫到一边红着脸跟她说,“崔顺才如果答应我永不纳妾,我就嫁给他,一辈子对他好。”

    回家后,小米把这意思转告了崔顺才,看见他红着脸扭捏不说话,就知道他是愿意的。不过小米有言在先,“你答应了不纳妾,就得做到。不可出尔反尔。”

    崔顺才发誓说,“我要是对郡主不好,就让我仕途尽毁,只是郡主也得答应我,不能仗着娘家欺负我。”

    小米又跑腿一趟,转告郡主,郡主大喜,但是也嗔怪起来,“他日后是我夫君,我哪里舍得欺负他,看他把我说成什么,真讨厌。”

    王府特意造了郡主府给他二人居住,但是小米还是花钱把崔顺才父母留给他的小宅院翻修了一回,告诉他,“日后郡主若欺负你了,你就住回父母家,或者在咱家住,不然无家可归,太可怜。”

    崔文君几个做堂妹的也说,“哥哥,日后你受了气,就回来住,咱家永远留着你的院子。”

    崔顺才突然觉得不太对,为何家里人都觉得日后自己是受欺负的那一个。

    小米替崔顺才准备了还算像样的聘礼,王爷知道崔顺才的家底,也不挑剔,毕竟普通人家不能跟王府比。婚后,小两口住在郡主府,但也时常回来探望崔家人。崔家的院子并不大,但是有不少新奇玩意儿,郡主也不见外,和崔文君几个很谈得来,尤其郡主发现崔夫人培养的孩子个个成才,人人都有特长,就觉得崔夫人一定是善于教子。就和崔顺才商量,以后他们的孩子也让婶娘教导吧。

    六年过去了,快到了崔聚山回归的日子。

    此时,崔家学堂已经有上百的学生,成了京城有名的学堂,总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