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西凉铁骑 >

第537部分

西凉铁骑-第537部分

小说: 西凉铁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荣示意胡准坐下,摸了摸有些扎手的胡须,说道:“此次召你前来,就是和你说说开荒地的事情,你把那些会耕地的百姓召集起来,而且还要让他们带着耕地的农具,我会派官员、士兵协助你,怎么样?”

    胡准从座位上一跃而起,倒地拜道:“卑职一定完成任务,请太守大人放心!”自从贾荣说封他为耕地的小指挥之后,胡准厚颜向一个书生请教在太守的面前应该如何说话,为此,可没少下功夫。

    贾荣点点头,对着旁边的侍卫说道:“召集五十名士兵,让张立派遣一名官员跟着胡准,一路上要听胡准的吩咐。”百姓和百姓之间的沟通才是最直接的,摆官架子只会让百姓敬畏的同时心中排斥。

    胡准兴奋之色溢于言表,抓抓头说道:“大人,俺不会指挥人。”

    贾荣不以为然的笑道:“谁也不是天生就是将军,我相信你能把这件事办好。”

    胡准激动的脖子上青筋鼓起老高,嘭的一声跪倒在地:“多谢大人,俺要是办不好这件事,就不活了。”

    听说是太守大人相召,那些百姓纷纷加入到胡准的队伍中,派去的官员并没有起什么作用。

    贾荣将这两千多名百姓平均分成四部分,浩浩荡荡的开始了开荒大业。

    为了勉励三军,贾荣更是亲自上阵,看着挥汗如雨、干劲十足的贾荣,此间的不少百姓留下了感动的泪水,何曾有一个朝廷的官员这样设身处地的为他们考虑,他们也明白了,贾荣让他们在太守府登记领取的土地来自何处。

    几个双鬓发白的百姓在胡准的带领下,慌忙的赶到贾荣身边,跪倒在贾荣身边,异口同声的说道:“大人不可如此!。”

    看着如此长者跪在脚边,贾荣心生不忍,急忙伸手去扶,奈何突然间一阵头晕目眩,而后倒地不省人事,也不是贾荣干不了这活,而是贾荣刚刚接手犁具就健步如飞的向远处跑去,一时间身体消耗跟不上,又突然停下,急切之间,就是再结实的身体也扛不住。

    晕倒的贾荣被光荣的安置在太守府内,更是有士兵亲自看守、照料,北地郡虽然贫瘠,这年代所谓的大补之物在贾荣的床前随处可见。

    这些士兵哪一个不是铁血男儿,看到他们的将军亲自拉地,而且累的晕倒,强忍着眼中的泪水,使出浑身的力气,拉着犁具向着远方奋力跑去,看着比耕牛拉地更快的士兵,百姓急忙掌好犁具。

    两行清泪顺着百姓们的眼角流了下来,他们能够真切的感受到贾荣的心意,一个为了百姓宁愿亲自拉地的太守,不说后无来者,肯定是前无古人的,从这一刻,百姓的心中也真正的接受了这位太守大人,这位年轻的将军,年轻力壮的青年更是自发的拉地,军民之间配合的十分默契。

    贾荣的事迹迅速传遍了北地六县,甚至附近的郡县都在流传。

    北地郡的所有士兵都发疯了,即使再累,也不肯歇息片刻,仿佛眼前的土地就是他们的仇人,一个又一个的士兵因此累的晕倒,始终阻挡不了这种趋势,最后还是在贾荣的一再制止下,这种风气才被压了下去。

    百姓更是将家中好吃的都带到了开荒的地点,慰劳那些军士,一时间,军民和谐,整个北地郡充满活力,就连最难管理的羌人居住的郡县,与北地郡的士兵也是十分的配合。

    贾荣整日躺在床上享受着那些大老粗的伺候,心里别提多憋屈了,几次要求前往开荒地点,均被这些平时老实的士兵强行按在了床上,被人当成病好伺候真不是好事。

    太守府来了一个商人,贾荣终于摆脱了这群大老爷们,整理整理衣衫,信步迈向招贤堂,自从当上了北地郡太守,贾荣很少穿戎装,腰悬佩剑,一袭黑色官府,颇有几分风度。

    招贤堂内,一个商人正在来来回回焦急的踱步,通红的眼睛,凌乱的发丝,衣服上有隐隐的血迹,衣服的布料也是最上层的,贾荣料想此商人前来目的绝对不会简单。

    贾荣温和的招待这名商人坐下,示意侍卫上茶,眯着眼睛看着眼前的商人。

    商人却是坐不住了,跪倒在贾荣的面前,声泪俱下的说道:“求太守大人救救我儿子!”

    “哦,此言何解?”贾荣将商人扶起,轻声问道。

    商人将自己的遭遇详详细细的给贾荣说了一遍,苦苦的哀求贾荣能够出手相助。

    招贤令上明明有鼓励经商,这一个多月以来却始终没有一个商人登门,贾荣也知道北地郡贫瘠,吸引不了这些商人,终于来了一个商人,却是求救的。

    原来,这名商人在路上遇到了马贼,劫掠了货物不说,还将商人的儿子带走,声称让商人带足够的钱来,他们才会放人,和后世绑架不同的是,马贼没有说什么不要报警,太不专业了,没有一点觉悟。

    贾荣端起桌上的茶水,而后闭目,似是在品味茶中滋味,这一切落在商人的眼中可不是那回事了,商人以为贾荣这是在坐地起价,跪地求道:“只要大人能够救救小人的儿子,大人要多少钱都可以,即使万金也不吝惜。”

    贾荣并不做解释,缓缓睁开眼睛,说道:“放心吧,此事发生在北地郡,本太守肯定不会不管,至于酬金,我也不会要。”

    商人感激涕零的再三言谢,看向贾荣的眼神充满异样,仿佛眼前年轻的太守不接受自己的酬劳是多么值得好奇的事情。

    只有商人才能加快一个郡城的繁华,贾荣是想着怎么才能够让眼前的商人心甘情愿的为北地郡的繁华奉献一点,可北地郡的现状却是不容乐观,没有吸引商人的地方,这样头疼的问题,只有交给那些商人来思考了,商人逐利,只要有利可图,天下商人肯定会趋之若鹜。

    明日网页精选,大家鼓足了劲儿的向前冲,争取上榜!我们的目标就是将铁骑推上新高!铁骑永远是最强的!大家都给力哦,准备好红票、收藏,尽情的砸向铁骑!

第八十八章:糜竺【求收求红】() 
    看着一脸焦急的商人,贾荣问道:“你叫什么名字?是什么地方的商人?”

    商人急忙行礼答道:“小人糜竺,徐州人,此番前来乃是贩卖马匹,没想到碰到这种情况。”

    贾荣强压住内心的激动,吩咐侍卫将糜竺带下去休息,端起茶杯的右手忍不住一哆嗦。

    难道真是上天眷顾,自己是上天的宠儿,怎么好运一个接一个的来,碰到的尽是些三国的知名人士,若是在未来世界,贾荣恐怕早就兴奋的去买彩票了。

    翻来覆去的想了大半夜,始终想不到如何从糜竺身上榨到最大的利润,只得沉沉睡去。

    次日,贾荣带领三百亲卫骑兵,在糜竺的带领下,来到的离贼巢二十里的地方。

    对于这些不依靠自身的劳动力生存,靠打劫卫生的强盗,贾荣不存有任何的怜悯之心,前世的农村出身、李家村被劫掠的种种让贾荣恨不得将所有的劫匪、马贼全部绳之于法。

    没有过多的考虑,贾荣带领三百骑兵直接冲向贼巢,喊杀声、求饶声、马鸣声充斥着这片罪恶的天地,只有那淡淡的血腥味证明着刚刚的确有人死亡。

    这些马贼所犯下的罪,唯有用他们的鲜血方能洗刷。

    糜竺的儿子得救了,看着父子二人激动的泪流满面,贾荣露出会心的笑容,虽然自诩不是什么好人,但是做好事的感觉就是不错。

    糜竺拉着脱离危难的儿子来到贾荣的面前,跪拜道:“多谢大人救命之恩,以后大人但有吩咐,糜竺万死不辞。”商人逐利不假,但对于救命恩人,商人却是不会吝啬什么,就像之前的卫灌,祖传宝剑都给了贾荣,不排除贾荣使用的小伎俩。

    急忙将下跪的二人扶起,谦虚的说道:“不过是举手之劳,何足挂齿,反倒是你们在北地郡遭受到马贼的劫掠,是本太守的过失。”

    仔细打量之下,发现糜竺的儿子比糜竺长的还要壮,糜竺没有后世的商人那样大腹便便,而是给人以健壮的感觉,这一刻,贾荣想到是不是自己认错人了,商人怎么会这副模样,说是武将还差不多。

    糜竺起身之后,指着旁边的一脸青肿的儿子介绍道:“这是家子糜威。”糜威对着贾荣又施了一礼。

    看着糜威脸上青肿的於痕,嘴角隐隐的血迹,发丝凌乱但却挡不住双眼中锐利的光芒,七尺身材,丝绸锦衣上破烂了几个大洞,以及一脸桀骜的神情和举手投足之间给人的干净利索的感觉,贾荣赞许的点点头,此子放到战场上也是一员虎将。

    回北地郡的途中,贾荣对着一脸欣喜的糜竺问道:“不知糜兄在何处经商?”

    糜竺于马上行礼答道:“启禀大人,小人字子仲,大人称呼我子仲即可,小人家世代居住在徐州。”

    肯定了心中的想法,贾荣的心中也是格外的愉快。

    历史上的刘备若是没有这位徐州大商户的支持,肯定不会崛起的那么快,而且糜竺、糜芳不仅是商人,还是武将,糜家世代经商,说一句富可敌国也是不过分的,贾荣现在想的就是怎么能将糜竺这个大神留在北地郡,那么北地郡的这个冬天就会好过许多。

    贾荣笑道:“子仲兄不必在乎那些虚礼,我姓贾名荣字志远,子仲兄以后称呼我志远即可。”

    听着贾荣的语气行为不像是做作,糜竺拱手答道:“大人盛情,糜竺心领了,只是礼不可越。”

    旁边的糜威接口答道:“大人,你可是率领五百骑兵,连破羌人骑兵的贾将军吗?”

    贾荣呵呵一笑:“那是外人讹传了,哪有他们说的那么厉害。”内心却是小小的得意了一把,咱也是名人了。

    糜威激动的说道:“大人果真就是,这一路上可没少听别人提及大人威名,此番得见,果然是人如其名。”

    贾荣心中一动,从这个糜威的神情之上不难判断出,他也是个好战分子,若是从糜威这条线下手,难保糜竺不会就范。

    看着满脸崇拜之色的糜威,贾荣笑道:“糜威啊,我观你身姿提拔,雄姿伟岸,也是练习过武艺的,不知你武艺如何?”

    糜威将身子正了正,说道:“大人,一以当十未有不可!”

    从糜威身上传出的浓浓的自信,让贾荣赞许的点了点头,“真乃虎将也!”

    得到崇拜之人的认定,糜威的脸上不禁露出喜色,平时就是喜欢习武,对家族的经商提不起任何的兴趣,自己不像父亲糜竺那样习武是为了强身健体。

    糜威强压着内心的欢喜,抱拳回道:“多谢大人夸奖!”

    贾荣进一步试探道:“大丈夫当学卫霍,远击匈奴,踏平贺兰山阙,战场杀敌,博取功名,如今正是我大汉内忧外困之时,血性男儿皆思报国,彼时,功名在身,光耀门楣封妻荫子,名留青史,何等荣耀!”

    身后的骑兵轰然应道:“誓死追随将军!”

    三百骑兵的吼声,令糜威不禁热血沸腾,贾荣的一番话对他的刺激也很大,抱拳回道:“大人所言甚是,吾尝思报效国家、战场杀敌,却是苦无机会。”说完,一脸遗憾之色。

    糜竺何许人,常年经商在外,心思细密,看着儿子经不起贾荣的三言两语的挑拨,就少年狂劲又上来了,不过贾荣所言却是让他本就不沉寂的心一阵激荡,这时一种不好的感觉涌上心头,呵斥道:“大人面前不可胡言乱语。”

    糜威反驳道:“孩儿所说句句属实,哪像父亲整日习武只是为了强身健体,却又不想孩儿从军,若不是父亲,孩儿早就加入徐州的军队了,何必整天看那些官员的脸色,若是有朝一日孩儿成为朝中大将,看那些官员还不争相跑到府中献媚。”连带着对父亲以往的不满都被糜威连根带地的抖露了出来。

    糜威的话让糜竺无从反驳,气的胡子直翘,大骂一声:“逆子。”

    贾荣急忙出面当和事老,毕竟事情是自己挑拨出来的,“子仲兄不必生气,孩子的话哪能当真。”

    而后对着一脸不满的糜威笑道:“糜威啊,本太守打算组织军队清扫这些活动在北地郡的马贼,现在缺乏猛将,不知…”

    糜威听完兴奋的差点从马上蹦下去,十分配合的行礼道:“大人但有差遣,糜威万死不辞,糜威的一条命也是大人救的。”言下之意,就是即使是他老爹发话也没用,自己是报恩来着。

    糜竺冷哼一声,将头扭向别处。

    贾荣正容道:“很好,我大汉男儿若都是如糜威这般何愁内贼不定,外敌虎视!”

    糜威激动的脸上的肉一抖一抖的,眼中透露出灼灼的光芒,能得到贾荣的如此夸赞,糜威感觉自己以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