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西凉铁骑 >

第68部分

西凉铁骑-第68部分

小说: 西凉铁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众人紧张兮兮的脸se,贾荣笑道:“吃饭住宿的钱就是你们明年建造房屋的工钱了,到时你们可要好好干活,不然我可要向你们要回来。”

    一些百姓将胸脯拍的山响,“大人尽管放心,到时谁要是偷懒,小人也不会放过他。”

    一名胆大的百姓上前问道:“大人,我们北地郡还招士兵吗?”不少青壮年投来了热切的目光。

    “兵肯定是要招的,到时外贼来犯,还是要靠我们本土的百姓杀敌!到时你们中的人,就是我们北地郡的兵源,保卫我们家园的责任也落在了你们的肩上。”贾荣缓缓说道。

    不少的青壮年脸上露出向往之se,就连一向畏惧官府征兵的老者,也不断的鼓舞那些年轻一辈的加入贾荣军中。

    将百姓的食宿问题安排好之后,贾荣离开了大营。

    此次雪灾,造成了几百户百姓流离失所,无疑给本已捉襟见衬的北地郡加上了一层霜,其余各县均有房屋坍塌事件,得到贾荣指示的各县县令将受灾百姓聚集在一起,提供住宿。

    患难见真情,贾荣现在的付出增加了所有百姓的归附心,即使外兵来犯,也敢于悍然拿起农具反抗,这都是后话。

    整个北地郡的难民聚集起来大概有五千多人,若不是暂时傍上了糜竺这个富翁,恐怕北地郡这次冻死饿死的百姓不在少数。

    仅仅过去一个月,各县粮食告罄的文书纷纷发往北地郡太守府。

    而北地郡的四大世家巴不得看贾荣的笑话,怎么可能会施以援手,在这些世家的眼里,他们的家族才是第一位,而国事被放在第二位。

    与此同时,一些百姓家中也没有了粮食,有的百姓甚至已经一天没有吃过饭了,现在大汉的赋税是十税一,赋税比较重,再加上收成不好,许多百姓家中都没有了余粮,巡逻的士兵将这个情况反应过来之后,又不知愁掉了贾荣多少头发,现在北地郡的粮食仅仅只能坚持七天,七天后,所有的百姓、士兵就要喝西北风度ri了。

    即使饿死,也要全郡的人一起饿死,以后这些百姓吃什么,所有的官员就跟着吃什么,这是贾荣下达的最后命令。

    当这条命令传遍北地郡上下的时候,不少的人潸然泪下。

    兄弟姐妹们,为了铁骑,站起来!推荐周,大家一起努力将铁骑推向新高!喜欢本书的记得收藏一下哟!

第九十五章 :求粮【求收求红】() 
次ri,北地郡各县皆设有粥棚,虽然碗中的粥清澈的能倒映出人影,百姓却没有丝毫的怨言,因为各县的县令就在粥棚旁边,喝着那清澈的米粥,吃着粗干的面饼。

    即使再节俭,北地郡的米粮也只能坚持四天,整个北地郡彻底断粮了,如今北地郡的仓库已经空了,粮米全部发往诸县,而此时糜竺还没有传来任何的消息,派往附近郡县求粮的士兵也都没有返回,难道所有的士兵、难民喝西北风度ri?

    张立听闻贾荣相召,放下手中事务急忙赶来,看着贾荣坐在椅子上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张立不禁佩服不已,若是自己面对如此囧境,脚上的鞋子都能扭烂几双,想起贾荣前些ri子提及自己处理事情应该稳重一事,张立整了整衣袖,施礼之后,在贾荣的示意下坐到了下首位置上。

    看似贾荣轻松无比,实则内心早已是焦急不已,直入主题说道:“子荣,如今城内断粮,以子荣之见该当如何?”

    张立略一沉思回道:“主公,北地郡四大世家,主公应该知道吧?”

    贾荣不解的问道:“先前不是子荣提起那些世家实则是在我们的对立面,怎么如今提起四大世家?”

    张立缓缓说道:“主公,目前为止,我们于四大世家没有什么冲突,只要主公肯放低姿态,四大世家还是会卖给主公一个人情的,到时也能等到糜竺的粮米到来。”

    贾荣拿起面前的茶杯,在手中反复转来转去,良久之后,将杯子轻轻的放到桌子上,长叹一声说道:“就以子荣之见,只要能救那些灾民,付出再大的代价也在所不惜。”

    张立感动不已,若大汉官员人人如斯,何愁海内不定,外夷不服,张立也明白大汉世家不是目前的北地郡所能撼动的,大汉的官员基本上都是世家中人,世家就是大汉的重要阶层,贾荣的一系列治理方案极大的削弱了世家的利益,但二者没有起冲突,深知世家影响力的张立自然希望贾荣与世家的关系缓和起来,那样,自己回到家族之后也好说话。 。 。

    一顶四人抬的轿子离开太守府,向着不远处的四大世家居住的地带缓缓行去,四大世家分别居住在城池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贾荣一袭黑se官服端坐于轿内,面无表情的反复抚摸手中的青釭剑,贾荣也不知从何时起养成了每当有事的时候抚摸青釭剑的习惯。

    贾荣先去的是四大世家之一的王家,王家是北地郡四大世家老大,无论是财力、关系皆在其他三大世家之上。

    四大世家世代扎根北地郡,任何一点风吹草动也瞒不过几大家主的眼睛,得到消息的王家家主王古早就等候在门外,大开中门迎接贾荣。

    贾荣是一方太守,封疆大吏,王家只是北地郡的一个世家,虽然前者贾荣发布的诏令损害了王家的利益,双方相处的还是很和睦的,如今贾荣亲自上门拜访,这意味着太守大人已经发出了何解的信号,王家家主王古自然是欢喜异常。

    轿子走的很慢,,一刻钟的路程硬是走了半时辰。

    贾荣掀开轿帘,走了下去,王家的举动早就被侍卫传告给了贾荣。

    “王古恭迎太守大人!”随着扑通扑通的响声,王家上下几十口全部跪倒在地,看着跪倒的众人,贾荣也有些飘飘然,你王家就是再牛叉见者本太守还不是要三叩九拜。

    贾荣故作姿态的将王古扶起,笑道:“王家主不必如此客气!”

    王古热情的将贾荣迎进屋内,庭院的布局别具一格,建筑格调颇有些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味。。 。

    将贾荣迎进府内之后,王古立即命令家人设宴。

    王家的宴席真是丰盛,让久违鱼肉的贾荣大快朵颐,吃的满嘴流油亦不知觉,所有王家的家人敬酒,贾荣也是来者不拒。

    王家的一名后辈敬酒,左手拿着鸡腿撕咬了一口,右手端起杯子一饮而尽,砸吧砸吧嘴,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看着贾荣这副模样,王家的人纷纷放下手中的筷子,静静的看着贾荣一个人表演。

    贾荣并没有感觉到不好意思,吃饱饭才是最重要的,反正这些世家和自己也不对头,多吃多喝让他们心疼去吧,贾荣想了一个弱弱的理由安慰自己。

    宴席终于结束了,除了王古还有贾荣,其他人迅速逃离了宴席现场,大汉自称礼仪之邦,这样的极品太守整个大汉难寻第二个。

    贾荣似乎喝晕了,说起话来语无伦次,王古在一旁乐呵呵的和贾荣聊东扯西,语气恭谨,让人挑不出任何毛病。

    突然,贾荣拉住王古的手说道:“王家主啊,是不是你们世家都恨我这个太守啊?”

    看着贾荣醉眼朦胧的模样,王古隐晦的一笑,说道:“太守大人说笑了,世家是支持太守大人的!”

    “真的?”贾荣追问道。

    “千真万确!只是……”

    “只是什么?”

    王古长叹一口气说道:“不说也罢!”

    醉酒的贾荣被王古提起了好奇心,怎会罢休,紧紧的拉住王古的衣衫,言道:“不说不行,你我同为北地郡人,理应相互扶持的,有什么就说什么。”贾荣武将气质毕露。

    王古内心一阵窃喜,支支吾吾说道:“太守…大人的诏令…让…我们…这些世家…在北地郡…寸步难行啊!”

    贾荣脚步摇摇晃晃,大吼道:“此事好办!你们世家在北地郡的生意等各方面的事情太守府不会参与,只要你们不与太守府唱反调就行。”贾荣说完大手一挥,豪迈无比,只是从嘴里喷出的酒气让人不敢恭维。

    王古长舒了一口气,最近家族收缩势力就是怕贾荣趁机向世家发难,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王家不比那些大世家,也只是边郡的一个小世家,贾荣初上任时北地郡是一个空架子,官员里没有世家的影子,这也是大汉的唯一一个特殊的地方。

    人在屋檐下这句话也适合现在的贾荣,如今北地郡断粮,不ri这些世家得知,坐地起价,恐怕会付出更大的代价,只好暂时妥协,贾荣也是说的含糊,什么不与太守府唱反调,只要向整治他们,随便拿一个理由就行了。

    王古以为贾荣喝多了,说的不清楚也没有什么,惊喜的冲刷下,也没有了以往的jing明,一个劲儿的向贾荣献媚,看着贾荣不断的得意大笑,王古的眼中闪现出轻视的目光,人人都说这个太守大人蛮横不讲理,如今一看,小菜一碟,莽夫一个。

    “太守大人以后有什么要求尽管提,王家一定鼎力支持太守大人!”王古笑呵呵的说道。

    贾荣拉住王古干瘪的双手,问道:“王家主此言当真?”

    王古稍一迟疑,还是点了点头。

    贾荣说道:“王家主忠心可嘉,此前北地郡粮草尚有缺欠,不知家主可否资助一些?”

    四大世家涉足粮米方面的交易,自然不会缺少米粮,不过也不能让贾荣抓住了小辫子,王古难为的说道:“王家上下几百口,无法拿出太多的粮米…”

    贾荣打个哈哈说道:“如今太守府的功曹尚还缺少几位。。。。。。”

    王古听罢激动不已,能让家族之人在太守府担任职位,对家族的益处多多,当即说道:“大人放心,王家必定倾尽全力!”

    “那王家主yu捐助太守府多少米粮?”贾荣醉眼朦胧的问道。

    王古稍作思考,回道:“王家愿意捐米粮五百石!”

    见贾荣愣愣的看着自己,一言不发,王古还以为是贾荣嫌弃捐的太少,为了家族的未来,王古咬咬牙说道:“王家愿意捐米粮一千石!”

    贾荣哪是不满意王古捐的太少,而是吃惊于王古一次xing捐助这么多的米粮,听到王古说捐助一千石米粮,贾荣还是没反应过来。

    王古苦着脸说道:“大人,王家只能捐助这么多了。”

    贾荣一拍王古的肩膀笑道:“王家主慷慨解囊,忠心可嘉,过几天家主可让族中后辈到太守府报道。”

    王古激动的跪地拜道:“多谢太守大人!”看着贾荣也是越看越顺眼。

    贾荣故意左右晃了几下,笑道:“今ri是喝多了。”

    在王家丫环的搀扶下,贾荣一步三摇的上了官轿,四个大汉抬着轿子向太守府行去,王古见官轿走远,才一脸欢喜的转身走向屋内。

    轿内的贾荣眼神清澈,哪还有刚才的醉步颠颠、语无伦次,眉头紧皱,不断的思考刚刚的王家之行。

    经过这次王家之行,贾荣的内心再一次掀起惊涛骇浪,世家的力量实在太强大了,强到让人无法想象的地步,仅仅一个边郡的世家就能出口拿出一千石粮米,若是与这些世家走向了对立面,即使统一了天下,也很难治理,大汉的地方治理官员百分之九十五都是世家中人,在世家林立的大汉帝国,得世家则得天下;深入一想,冷汗浸湿了衣衫,如此情况让贾荣很难对世家生出抵抗之心。

    喜欢本书的,记得收藏一下!

第九十六章 :世家() 
大汉的朝纲由世家左右这句话也不是没错的,看来以后要适当的改变措施,不能与世家的关系搞得那么僵,只等养jing蓄锐,有足够和世家抵抗的实力,再拍案而起也未尝不可,还是自己太稚嫩了。' 。 '

    自己为天下黎明百姓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也要有足够的实力,一味的不自量力只会让这个嫩芽被扼杀在摇篮里。

    次ri,王家将粮米送往太守府,看着白花花的大米向各县运去,贾荣长长的出来一口气,即使米粥再稀,掺上野菜一煮它也是粥,能保住百姓的xing命。

    将近中午时分,官轿又一次从太守府摇摇晃晃的抬了出来,这一次去的是刘家。

    得到消息的刘球,早就带领家人在门外等候,贾荣去王家的事情刘球昨ri就已得知,只是刘家向来与王家不对付,四大世家里面王家与姚家关系比较密切,刘家与李家关系好,所以也就不知贾荣具体到王家发生了什么事,只知道贾荣离开后王古很高兴,而且贾荣是醉酒离开的。

    不同昨ri在王家一般,此次宴席仅仅刘球一人作陪,那刘球也自知酒量不行,没有反复的劝贾荣饮酒。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贾荣单刀直入的说道:“太守府的粮米恐怕无法坚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