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断层线 >

第5部分

断层线-第5部分

小说: 断层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济增长和技术进步的过程中落在后面的人提供宽松的信贷资金。于是,美国在教育事业上的失败以及公民因机会难寻而产生的焦虑情绪都被间接地转化成沉重的家庭债务,也最终成为了这次金融海啸的震源。大部分观察家都忽视了这些因素之间的关联,恰恰说明了这些断层线隐藏之深,危险之大。
收入不平等的加剧
美国收入水平的不均衡状况日益加剧。工资是收入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工资金额排在美国总人口的的前10%的人(即比美国总人口中90%的人工资要高的人),在1975年到2005年间,其工资的增长额要比排在后10%的人高出65%。(这一差异被称为90/10工资鸿沟。)在1975年,前者的平均工资比后者多三倍,到2005年,则多出五倍。这种增长主要体现在极高收入人群中:中等收入者和低收入者之间的分化并没有同高收入者之间的分化那么严重。
很多来自学术界和大众媒体的评论人士比较关注前1%甚至是0。1%的精英人士的薪水,或许是因为人们总是喜欢往上看。我认为美国目前最令人担忧的趋势就是90/10和90/50工资鸿沟,这些差异真正地反应了普通美国人的生存状态。
90/10工资鸿沟的产生的原因可基本归结为经济学家口中所说的“大学升水效应”。拥有本科学历者的工资同只拥有高中学历者的工资之间的比值自1980年以来稳步上升。美国人口普查局2008年进行的人口调查结果显示高中毕业生的工资中值为27963美元,而本科毕业生为48097美元——比前者高出将近72%。拥有专业学历的人(如医学博士或工商管理硕士)的薪水则更高——工资中值为87775美元。“大学升水效应”同样也能解释为什么50/10工资鸿沟并未迅速扩大,因为中等收入者和低收入者都没有进过大学或没有完成大学学业。实际上,中等收入者的队伍主要由像简和她的同事一样的白领工人构成,这些人受到技术变革的冲击是最大的。
为什么“大学升水效应”会日益显著?有一种观点认为技术的发展要求工人拥有更高水平的技能,反映了经济学家所提出的“偏重于技能的技术变革”。但是戈尔丁和凯茨指出,科技的进步会对技能提出更高的要求,但是二者之间的相对发展速度的是稳定的:在20世纪初,车辆和飞机的对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影响不亚于出现在20世纪末的互联网和组织结构变革。真正发生改变的是受教育者的数量。在1930年到1980年之间,30岁或30岁以上美国人的平均受教育时间每隔十年增长一年。到1980年,美国人接受教育的平均时间比1930 年多4。7年。但是,在1980年到2005年间,这种增长十分缓慢——整整四分之一个世纪中仅增加了0。8年。
人才输出减速的部分原因是高中毕业率的停滞不前。尽管回顾历史,美国高中毕业生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曾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一比重自1980年以来一直岿然不动,但是其他国家却已经了赶上并超越了美国。而且,尽管现在有越来越多处在20岁到24岁这个年龄阶段的美国人正在接受大学教育(这些人占该年龄段总人口的比率从1980年的44%上升到2003年的61%),毫无疑问,这得益于潜在高薪的吸引力,但是大学毕业率的提高却跟不上这个速度:尽管“大学升水效应”日渐显现,但是很多像简一样的学生还是选择了从大学退学。7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的大学毕业率比40年代的高不了多少——当我们联想到现如今大学毕业生的需求量与日俱增这个事实时,就不能不感到震惊。
教育发展停滞不前的一个合理解释是一国国民所能接受的教育总量或许是有着内在限制的。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写出一篇博士论文的潜质。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就只有美国受到了限制,其他国家似乎并未受制于此。尽管美国历史上曾领先全球,如今却在四年制大学毕业率上落后于其他12个富国。我们要是也注意到美国的高中毕业率在富国排名中位列倒数第三,那么我们就会明白为什么美国不仅输给了自己的历史也输给了竞争对手。
话说回来,工资并不是收入的唯一组成部分。总收入应该包括来自股票和债券的收益,并从中去除去所应缴纳的税金。很有趣的是,在20世纪末,美国前0。01%的最富有人士的收入中有80%来自工资和自营产业,只有20%是来自金融投资。这一比例同20世纪早期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反差,那时富人的收入多数是来源于资产。现在的富人都是勤劳致富——不管是比尔盖茨一样的企业家还是像高盛集团的劳尔德?布兰克费恩(Lloyd Blankfein)一样的银行家——而不是坐享其成。这是一个有了好工作就能致富的时代,但是对于很多美国人来说,这甚至是不幸的,因为他们缺乏良好的教育背景,只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被那些能带来财富的好工作拒之门外。
尽管我一直都在用“教育”这个词,但是有时我所指的也包括就业的能力,其实一个更好的说法是人力资本,即广义上的能力,包括健康,知识,智力,态度,社交能力和责任感,正是这些素质让人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一份子。传统教育或许在培养个人人力资本的过程中最为关键,但是家庭,社区和雇主所发挥的作用同样不可小觑。在后面的内容中,我将继续关注教育的话题,但是其中也包含着上诉其他因素。
教育不仅仅能够帮助人们增加收入,拓宽就业前景,它的意义要远胜于此:教育通过其内在的价值让人们充分利用自己的潜质。此外,据研究表明受教育者通常情况下更关注保健,参与犯罪活动的可能性更小,更愿意参加公益活动和政治活动。而且,他们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下一代,从而让子孙后代从中受益。因此,随着美国教育的衰退,整体社会的质量也每况愈下。
为什么美国会落后?
为什么美国的教育体系令人失望?美国的大学教育体系仍可称得上世界一流,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莘莘学子,所以问题显然不是出在大学体系上。其实,我在前面的论述中已经提到了三个很显著的问题。首先,很多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经历极其糟糕,很多学生没等高中毕业就退学了。其次,即使在那些能够从高中毕业的人中,仍有很多人没有准备好接受大学严格的环境。最终,随着“大学升水效应”的增加,高等教育的学费也在不断攀升:这是一个由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提供的一项服务,但近些年来这项服务并没有多大改进。(通信技术有很大的提高并没有让芝加哥大学的班级规模显著的扩大,尽管学生的学习体验或许有所改善)。尽管美国有意扩大对学校的经济支援,但是把子女送到私立大学接受高质量的教育甚至对中产阶级家庭来说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随着各州预算吃紧,连州立大学也在大幅度地增加学费。
当然,在学校的学习并不是唯一接受教育的方式。在营养摄取,学习环境和行为期待值方面的差异使得每个孩子在童年时代就显现出不同的学习能力。家庭至关重要,同时,孩子们渴望效仿的对象以及朋友们的看法也会产生关键性影响。我女儿所在的大学附属中学里,班级里一个最聪明的孩子总是出类拔萃,尽管她不是受欢迎的那种,但却是其他孩子秘密崇拜的对象。拔尖的学生在高中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学习大学的课程,甚至和教授签约进行项目的研究。然而,在美国很多学校中,聪明极有可能意味着危险,因为孩子们总是对那些敢于跳出低期待值陷阱的孩子充满怨恨。还是这个道理,强者总是越来越强。富人们能够住在体面的街区,为孩子提供充分的健康护理和营养,使得他们能够健康地成长,功课若是掉队了,家长也能出钱给他们请家庭教师和学习助手。如果父母有钱的话,即使是残疾对于孩子来说也不会像它看上去那么痛苦。正如政治分析家劳斯?多尔特(Ross Douthat) 和赖安?瑟拉姆(Reihan Salam) 所说:“康涅狄格州预科学校的孩子抽着大麻却仍能像他们的父母一样去读大学;印第安纳州农村的孩子吸食冰毒并且辍学;纽约南布朗克斯的孩子吸食可卡因最终死于流氓斗殴中。”
家庭的不稳定对穷孩子的伤害也更大。贫困且受教育程度低的夫妻关系破裂的可能性更大,一旦离婚,经济的担子要比富人沉重的多:因为他们需要同时维持两个家庭,轮流照看孩子,这些就要花去他们收入中的一大块,使得其他基本需求都很难得到满足,就更不用想给孩子请辅导教师帮助孩子渡过难关了。因此,在穷人的家庭中,离婚对孩子的健康和教育所产生的影响要远大于富人的家庭。在这种社会环境中,不平等往往会愈演愈烈。
我们并不需要触及那些极端不平等的例子中所引发的道德问题就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多么令人厌恶的现象。大批的人因无法接触到优质的教育资源而不能够实现自身的发展,这显示出社会严重的低效性。对头脑的浪费是一件极为可怕的事情,美国已经浪费掉了太多。
造成不平等的其他原因
在日新月异的技术革新对劳动者技能提出更高要求的大背景下,受教育程度的差异只是造成不平等日渐严重的原因之一。还有其他原因也助推了这一问题的加剧。在过去三十年中,日趋严重的不平等问题又偏逢美国放宽管制期。激烈的竞争确实加大了对人才的需求,与此同时拉大了美国人口的工资差距。激烈的竞争提高了歧视有才能的穷人所要付出的代价,本应该有助于缓解不平等的现象,但是总体来说,不平等仍然加剧了。放宽管制也增加了企业的经营的灵活性,放大了员工的工资的涨落幅度:一个企业家在经过若干年的颗粒无收之后突然赚了上百万,这会增加收入分布曲线最顶部和最底部的分布范围。(对于一个后来成为一位收入颇丰的教授的穷学生来说也是如此!)这些影响要为不平等现象的加剧负三分之一的责任。
更大规模的移民和贸易也在这个问题上难辞其咎,因为移民直接参与到非技能性工作的竞争,而远在其他国家的非技术性工人也通过贸易间接地参与到竞争之中,两者共同压低了美国非技术性工人的工资。大部分研究认为这一因素的影响比较小。然而,非技术性移民只是通过一种不同的方式助长了不平等。他们基本上是位于收入分布的底端,从而使收入差距拉大的现象更加严重了。矛盾的是,尽管他们在美国的收入要高于在自己本国的收入,但是他们仍然成为美国贫困人口的一员。
战后惩罚性边际税的削减(在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期间,最高税率曾高达91%,后来经过一路的起起伏伏,到我撰写本书时,已经降到了35%)刺激了人们去追求更高的收入,可能也促进了更多的企业家精神的以及更大的不平等。尽管放宽对竞争和进入的管制以及通过进口所带来的间接性的竞争是造成很多工会成员失去高薪的工作的主要原因,但是工会的软弱也削弱了那些受教育程度不高的工人进行讨价还价的能力。尽管只有一小部分的美国工人领取最低法定工资,但是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最低工资标准相对保持不变就意味着实际最低工资必然要下降(这样一来也能够确保那些有可能没有工作的人能够找到工作)最后,妇女也入到劳动力的大军中来,这也会对不平等性产生影响。因为具有有广泛社会关系且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更愿意相互结合,这种类聚婚姻也是导致家庭收入不平等的原因之一。
造成日益严重的不平等现象的原因是究竟是什么,毫无疑问,这是一个被热议的话题。在我看来,一些最具说服力的证据表明,最令人担忧的不平等,即90/10工资鸿沟,主要是由市场对高度受教育人士的供求关系失衡所致。继罗纳德?里根总统开始执行反劳工政策以来,该政策一直都得到了在他之后的共和党政府的延续,其中,革新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保守派则通过倡导压制工资的方式来支持罗斯福提出的反竞争政策。然而,这两派都不否认教育的不平等是导致不平等问题的重要原因。
对待不平等的态度
美国人历来不太在意经济上的不平等,除非这一现象走向极端——像十九世纪末所发生的那样。通过采用包括反托拉斯法和房产税在内的多种方式,人们确信由公司所有权所创造的财富并没有高度集中到能够左右政治力量分配的程度。为限制银行的权利,政府曾进行了多次的干预——这体现在安德鲁?杰克逊(Andrew Jackson)为关闭美国第二银行(Second Bank of United States)而作出的斗争(在此之前,他指责该银行干涉政治领域),1913年美联储的建立,让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