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隋唐之李家庶子 >

第43部分

隋唐之李家庶子-第43部分

小说: 隋唐之李家庶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邱行善“哦”的因了一声,又继续闭上眼打起瞌睡来。

    司马潘仁海眼神闪烁的道:“在我们的威逼利诱之下,那李隐不可能不答应我们的条件吧!”

    陈孝义道:“这可不好说,具我得来的情报来看,这人是属于油盐不进的主。”

    雅间中的众人又是一阵讨论,最后都将目光看向一直没说话的王僧辨。

    王僧辨面无表情的说出了一个字:“杀!”

    这正是陈孝义等人想要的答案,所以听后都纷纷点了点头,都不再说什么了。

    “鹰扬郎将李大人到!”回雁楼门口的小厮喊了一声,雅间之中,除太守邱行善外,这些各怀心思的人都站了起来。

第83章 别用心思() 
“李郎将真是年轻有为啊!”当众人互相见过、并在雅间坐下后,陈孝义一脸赞赏之色的说道。

    李隐道:“年轻是真的,有为却不敢当。”

    陈孝义哈哈一笑,“没想到李郎将还是风趣之人!”

    “哈哈,哈哈!”雅间中的潘仁海等人也都随之哈哈笑了起来,李隐实在没弄明白笑点在哪里,所以感到十分尴尬。

    陈孝义向在远处站着的回雁楼掌柜点了点头,回雁楼掌柜立即会意,前去指挥着人将食物一一摆了上来。

    “终于可以吃东西了?”太守邱行善睁开眼睛,抹了抹嘴角的口水说道。

    在来的路上,李隐已听周安说起,这位太守大人脑子似乎不好使了,现在看来,似乎是得了老年痴呆症似的。

    众人一边吃着东西,一边与李隐尬聊着,酒过三巡菜入五味后,陈孝义再次露着笑脸看向李隐,“我们这边塞之郡,也没什么好厨子,做的菜只怕与中原差远了。”

    “还行。”李隐随意的回了一句。

    陈孝义感到一阵语塞,自李隐进来后,他原本想好的话就一直没机会用比较委婉的话语说出来,这时索性也不再饶弯子了,于是拍了拍手,几个汉子立即抬了一箱东西走了进来。

    箱子打开,里面全是白花花的银子。

    李隐面无表情的看了一眼那些银子,问道:“陈郡丞,这是什么意思?”

    陈孝义笑道:“这些都是众位同僚对李郎将到任我们雁门郡,表示的敬意,还望郎将大人务必要收下啊!”

    李隐道:“无功不受禄,大家的心意我心领了,这些东西还是收回去吧!”

    陈孝义的脸色顿时变得不怎么好看了,盯着李隐道:“郎将这么做,岂不是寒了大家的心?”

    “是啊,是啊,郎将大人还是收下吧!”其他人也跟着劝到。

    李隐又推辞了一番后,才说道:“既然这样,那我就收下吧,刘宏,将东西拿下去吧!”

    在李隐身后站着的刘宏听后,立即走上前将那箱银两扛在肩上,“蹭蹭”的走了下楼。这箱银子刚才可是要两个壮汉合力才抬进来的,没想到刘宏一人就弄走了,许多人看到后都惊呆了。

    “李郎将的手下,真是卧虎藏龙啊!”陈孝义奉承道,他因为李隐收了银子,便是会与他们一起做那些见不得人勾当,所以心情大好。

    下楼去的刘宏很快重新返回,再次铁塔般的站在了李隐的身后。

    陈孝义咳嗽了一声,终于将宴请李隐的目的说了出来:“雁门郡物资匮乏,将士们过得十分艰苦,所以我们这些做上官的,就只好像商贾一样,做起了买卖,有钱当然是大家一起赚,李郎将你看我们将赚来的钱,分给你多少合适?”

    李隐作为雁门郡的最主要官员之一,瞒他是瞒不住的,所以索性便邀他一起入伙。

    李隐听了陈孝义的话后,略感诧异,怪不得一直觉得这些人古里古怪的,没想到竟是在做这种事情。

    郡丞、虎贲将军都不算是小官了,能让他们铤而走险的买卖,只怕是有着惊人的利润在里面。

    李隐不动声色的问:“你们都在做什么买卖?”

    陈孝义正要回答,却见王僧辨给他使了个眼色,陈孝义只好笑了笑,吞吞吐吐道:“这个……这个,额,李郎将就不要细问了,坐等收钱,岂不是更好?”

    李隐别有心思的点了点头。众人见此,都觉得达成了件皆大欢喜的事,神情都放松了下来。

    宴会过后,王僧辨在窗边看着李隐离去的背影,微微的皱起了眉头。

    陈孝义问道:“王将军,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吗?”

    王僧辨道:“就怕他是说一套,做一套。”

    “那我们该怎么办?”陈孝义说着来回走动起来。

    王僧辨道:“现在先不要轻举妄动,等我派人观察他们一段时间再说吧!”

    陈孝义眼露寒光的道:“要是他李隐真的有什么别的心思,可就别怪我们心狠手辣了!”

    ……

    李隐回到鹰扬府军营后,刚刚坐下,便向身边的一个亲兵道:“去把傅鹰给我叫来。”

    傅鹰便是之前在“卢公”郭方预军中,只要负责情报事宜的人,济水之战的时候,他眼看着郭军已是必败无疑,于是便率先逃走了,不过最终还是被李隐的部下给擒住了。

    李隐是研究过郭方预军在济阴郡的大小战斗的,知道他们之所以能在济阴郡屡战屡胜,很大的一个原因便是似乎知道郡兵的虚实,所以便将这傅鹰留在了自己的军中。

    傅鹰很快来到李隐的营帐,“郎将大人,你找我?”

    李隐点了点头,“这雁门郡的官员也不知在做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你去查清楚了,小心点别被人发现了。”

    傅鹰领命而去,没多说一句废话。

    一旁的张亮道:“郎将,依我看啊,猜也能猜到那些人在做什么事情。”

    李隐道:“哦?那你不妨说说看吧。”

    张亮道:“以他们的地位,一般的买卖也看不上,能入他们眼的,肯定是朝廷禁止的东西了,这其中的利润才大得足够让人铤而走险,此地又是北塞边疆,所以我猜他们定是将盐、铁等东西卖给突厥人,从中谋取暴利!”

    李隐听后沉默了一会,才点了点头:“你说的有道理,他们要正是这么做,那正是胆大包天了。”

    盐是朝廷禁止私人贩卖的,铁作为军用物资,自然更是不能贩卖的,何况是卖给突厥人?

    突厥人全民皆兵,只要有铁,就能打造武器,只要有武器,就能装备出一个善于杀敌的战士来,此时隋朝的实力已逐渐衰弱,北方的突厥人自是虎视眈眈,南下只是迟早的事情,到时雁门郡肯定是首当其冲。

    如果雁门郡的官员,真是是将铁卖给突厥人,岂不是给敌人以武器吗?

    “希望他们没那么短视吧!”李隐如此想到。

    然而,李隐很快会发现,他实在是高估某些人为人处事的底线了。

第84章 傅鹰之所见() 
由于中原各地战乱,使得雁门郡这个边塞之地,多了许多逃难的人。雁门郡耕地有限,雁门关以北之地只适合放牧,只有雁门关以南的一些谷地才适合耕种作物。

    逃难来的人大都得不到耕地,坐吃山空自然不是长久之计。

    雁门关南门外,是商旅的集散之地,现在也成了逃难到此处的人,寻找营生门路的地方。

    衣着破烂的傅鹰,这时走到一个堆人群中,跟其他人一样拼命往前挤去。

    在最前面,一个衣着光鲜的发福中年人,在一群壮汉的护卫下,向众人喊道:“王大善人又招人搬运重物了,身体健壮的来,管晚上一顿饭,做得好的还有工钱,先到先得喽!”

    “我来!”

    “招我,招我!”

    “我不要工钱,管饭就行!”

    四周的人都疯了一般,大声喊着往起挤去,要不是有那些护着,那个身体发福中年人说不定都要被他们给挤扁了。

    “一个个来,不要急!”中年人脸带微笑的道,因为他时常带着笑脸,又给大家带来吃得上饭的活计,使得大家在背后都称他为笑脸佛。

    这个中年人的笑意确实是发自内心的,要是在以前天下还太平的年月,他这种又累又苦的活,花大价钱还不一定请得到人帮忙呢,现在就好了,只要给几个发霉的馒头就打发了,工钱?不存在的。

    傅鹰费了好大的劲终于挤到了最前头,他长得十分健壮,毫无意外的被选上了,等选够五十人后,便一起被人带着某处走去了。

    当众人被带到一处庄院外头的时候,领着他们来的那人神情严肃的道:“你们都给我听好了,进去里面以后,就给我安安静静做事,不许交头接耳,更不许打听搬运的是什么,否则,小心小命不保!”

    那人说完后,这才将众人带到庄院门口,交由另一个人将众人带进庄院,来到一个大仓库外,让众人将大仓库中一包包不知装了什么的大麻袋,扛到庄院的另一个出口的木车上,由一群精悍的的人不知运到何处。

    麻袋里面的东西虽然看不见,但心细如发的傅鹰,还是从一些蛛丝马迹中,将袋中之物猜了个八九不离十。

    麻袋中的东西分为两种,一种细小,一种像石头一样,这傅鹰搬运了几次后便察觉出了。

    每个麻袋都十分清洁,似乎在装运前被人特意弄干净过,让人找不到任何线索,但是傅鹰却在仓库的几处门缝中,都看到了一点点细小的白色颗粒和几乎没人会留意到的些许铁屑。

    两相结合,傅鹰基本可以肯定这些麻袋中装的东西,便食盐和铁矿石!

    虽然已心中已有主意,但傅鹰为了不引起他人的注意,所以并没有急着离开,与其他人一起做到晚上,吃过又冷又硬的馊馒头后,这才打算离开。

    就在这时,有个胡子发白的人从庄外匆匆走了过来。这个庄院的主事,也就是招傅鹰他们到这里来做事的那个发福中年人,立即迎了上前,与胡子发白那人小声嘀咕了一会。

    中年人咳嗽一声,向正准备离开的人道:“现在涂管事那里需要大量人手,谁愿意去帮忙的?给二十文钱!”

    有钱赚,众人当然是想要做的,但无奈大家这个时候,基本都疲惫不堪,走路都有些吃力了,实在是没那个力气再做事了,所以答应的并没有几个,傅鹰虽然也很疲惫,但他总觉得这事有些不平常,于是也跟着答应了。

    于是傅鹰与其他几人,被那胡子发白的老头带出了庄院,并被蒙上眼睛,用简陋的马车快速的送到了另一个庄院中,离这个庄院还有段距离的时候,傅鹰便听到了响亮的打铁之声。

    “老吴,我有找来了几个人手,你看够了吗?”胡子发白的老者一边说着,一边带着傅鹰他们走了进去。

    傅鹰立即发现,这个庄院竟是个武器制作的工坊!四处都在紧张有序的制作着各种各样的武器,而且做得最多的武器,还是突厥人最常用的弯刀!

    “不仅卖盐铁,这还直接卖武器给突厥人?这胆子也太大了吧!”傅鹰一阵惊疑不定。

    这个地方的管事老吴,立即将傅鹰等人安排到各处帮忙,之后向胡子发白的人道:“上头突然加大制作量,还让我们限时完成,这些人还是不怎么够啊,你再去找些人来吧!”

    胡子发白抱怨道:“要是早上,要多少人都有,这个时间人不好找,我尽力吧!”

    ……

    傅鹰白天做了一整天的重活,这时在这工坊中的活也不轻松,身体实在是有些吃不消,忙活到半夜的时候,没能撑住,竟晕了过去,管事老吴立即让人将他仍到了一处荒郊野外。

    等那些离开后,傅鹰慢慢的醒了过来,看了看自己的狼狈样,不由的苦笑一声。

    此时天寒地冻的,傅鹰不敢久留,见到一处微弱的灯光后,便朝着那里走去。走近后发现,原来是一间小破庙,大殿中央烧有柴火,火堆四种,横七竖八的睡了许多同样衣着破烂的人。

    傅鹰找了许久后,终于找了个小空地,勉强躺下,很快就睡着了。

    清晨,傅鹰还未睡足,便听到有人在大声喊着什么,他起身走到破庙外,见许多人正围着个吐沫横飞的人。

    只听那人说道:“卖身给大户人家为奴,虽然不自由,但不愁吃不愁穿,睡的也是干净的屋子,这机会可不是什么时候都有的,各位要捉紧了!”

    傅鹰听到是大户人家招奴仆,本没在意,正要离开时,却听得一个老汉拉了拉身边一位蠢蠢欲动的青年,低声道:“去不得,咱走吧!”

    那青年一脸不解的道:“阿爹,为什么去不得?”

    “我说去不得,就是去不得!”老汉说着,神色紧张的拉着青年往后他处走去了。

    傅鹰觉得事有蹊跷,于是便悄悄的跟了过去。

    当那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