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宅师 >

第359部分

宅师-第359部分

小说: 宅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道路畅通,速度自然不慢,一个多小时之后,一家人就在乡村门口停了下来。这里就是婚宴的目的地,大表哥世代居住的龙燕村。

    “龙燕村。”知道村名之后,方元也有几分迟疑:“好像听说过……”

    “废话,你肯定听说过啊。”方母顿时白眼道:“龙燕村的附近就是龙潭村,当年你外公就住在龙潭村,才多少年而已,你就忘记得一干二净了?”

    “啊。”方元一拍脑袋,恍然大悟:“我说这路怎么这样熟悉……”

    其实也不怪方元健忘,主要是他的外公只有两个女儿,一个是他母亲,另外一个就是大表哥的母亲,他大姨了。

    外公没有子嗣,姥姥也比外公走得更早,那么等他逝世之后,这一支亲戚,就不可能再走动了。逢年过节的时候,连探望的人都没有,不走动了很正常。

    唯有在清明、重阳之际,方元父母或许还来扫下墓,但是也不让方元跟随。毕竟那时方元还在读书,父母自然不强求他一起去。十几年过去,他自然淡忘了这里的事物。

    人的大脑就是这样奇妙,一些常不接触的事物,很容易遗忘。但是一经提醒,一些埋藏起来的记忆,猛然就如潮涌般浮现。

    比如说现在的方元,就是这个样子,一拍脑袋之后,立时笑道:“妈,我可没忘,我还记得在外公家的附近,好像有个寺院,对吧。”

    “那是龙潭寺。”方母眉头一皱:“自从寺里的和尚换了一拨之后,就不是什么好人了。”

    方元一怔,不解道:“为什么这样说?”

    “阿元,也不知道。”方父解释起来:“龙潭寺,也算是千年古寺了,据说是在唐代贞观年间就开始修建的,一直传承到现在。”

    “前几年,不知道是谁考证到了这一段历史,直接上报到县城领导那里。那些领导研究之后觉得,寺院有潜力可挖,说不定能够带动附近乡村经济发展,当下拨专款修路,并且翻修寺院,让县里的有钱人来这里烧香拜佛,吃吃喝喝。”

    方父轻声道:“也真别说,有钱人就是信这个。没几年,龙潭村就发展起来了,龙潭寺也成为了县里扶持的项目之一。”

    “有政府的拨款,又有有钱人捐献的香油钱,寺里的和尚发达了,也野心勃勃的想要扩建寺院,然后就看中了你外公家,想把你外公家买下来,改建纳为寺院的一部分。”

    说到这里,方父皱眉道:“不过你也知道,你外公的坟茔,就在他家里。那些和尚想把那里买下来,那我们就势必要迁坟。”

    “我和你妈,还有你大姨商量之后,觉得这事还是算了。你外公这一辈子也不容易,好不容易安稳下来了,我们也不能为了一点钱,就打扰他老人家的安宁。”

    说话之间,方父又摇头道:“不过那些和尚却不依饶的,找县城领导告状去了。然后某个干部出马,居然打算强拆。幸好你大表哥在当地也有些威望,闻讯立即纠集一帮兄弟过去护着,这才没有让他们得逞。”

    “县里的干部,也害怕形成群体性事件,不敢再动手了,这事就不了了之了。”

    一边说着,方父也忍不住骂道:“果然,人有钱了就容易变坏,那些和尚也不例外,还是修佛的呢,一个个都钻进钱眼里了。为了利益,居然想挖人家的坟,也不怕断子绝孙。”

    “爸……”方元小声提醒道:“成了和尚,貌似就要断子绝孙了。”

    “天真。”方父瞥眼道:“你以为那些是真和尚?”

    “呃?”方元一愣,随之反应过来:“职业和尚?”

    “废话。”方父哼声道:“你妈不是说了么,寺里的和尚已经换了一拨,真正的和尚已经被调走了,换上的和尚据说是县城领导亲戚子侄什么的,只不过是剃短了头发,披上了僧衣袈裟冒充和尚而已。”

    “我去看了一下,发现他们连念经都不会,直接放录音带。等到夜里寺门一关,就直接换了衣服,开车返回县城花天酒地去了。”

    方父不屑道:“不要看寺里现在香火鼎盛的模样,那不过是虚假的繁荣罢了。附近百姓哪个不是心知肚明,压根没有去上香拜佛的。只有一些比较远的,慕名而来的人,才会上这个当。当然,那些有钱人却心甘情愿上这个当,不会错过这个巴结领导的机会……”

    “唉。”方元叹气起来,难怪常说山高皇帝远,确实也是。主要是偏远的地区,由于种种限制,监管不到位,自然容易滋生各种问题。

    “好了,不多说了,省得心烦。”就在这时,方母摆手道:“走,进村吧。”

    方元自然没意见,立即提着贺礼亦步亦趋地跟着父母来到村里大表哥家。

    此时此刻,大表哥家的门前屋后,可谓是张灯结彩、锣鼓喧天,一片喜庆之色。许许多多的客人,就聚集在屋里、天井、门前坪地之间,三五成群谈天说地,欢声笑语此起彼伏。

    “老表来了。”三人才到门口,一对老夫妻就迎了过来,两人满头银发,但是精神焕发,红光满面,正是方元的大姨,还有大姨夫。

    说起来,尽管方母亲与大姨是姐妹,但是两人年龄相差十几岁。当年方元姥姥去得早,方元母亲可以说是大姨一手拉扯长在的,名副其实的长姐如母。

    这种情况下,方元父母的礼数自然十足,口中道贺的同时,大包小包的礼物就塞过去。一时之间,四人也聊得火热。

    长辈聊天,方元这个小辈,自然插不上话,只能干站在旁边看热闹。

    乡村的婚宴,也是比较传统的。颜色以红为主,红布红纱悬挂了屋里的每个角落,红包装的喜糖喜烟,还有红瓜子什么的,就搁在一张张桌子上,随便让大人小孩取用。

    在门前坪地一角,还有几个人在敲锣打鼓,吹着唢呐喇叭,声音激昂,节奏感十分强烈,处处充满了浓浓的喜庆气息。总之就是一个词,热闹。

    人多,喜庆,热闹,这是传统婚礼的印象。

    所以祼婚什么的,基本上很少在乡镇出现,毕竟在老辈人的观念之中,结婚证就是一张纸而已,没什么意义,唯有举行过婚礼了,才算是真正的夫妻……

 第493章 阴阳先生

    看到热闹的场面,方元也感觉到一阵亲切感。

    毕竟在小的时候,能够无拘无束的嬉闹,而且各种糖果管够,随便拿来吃也没人阻止。这样的好事,也只有在婚宴上才会出现。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此了。

    那个时候,方元曾经憧憬,如果天天有人结婚,那该多好呀。在他追忆往事的时候,就听见母亲招呼道:“阿元,走了,去看看新娘子。”

    “哦。”方元从善如流,随大流走进房屋之中。

    房屋是上下两层结构,新娘子的待嫁闺阁就在楼上,现在已经梳妆打扮好了,就等新郎过来迎接。方元跟着众人上楼涌进房间一看,发现自己的表侄女挺漂亮的,也难怪未曾见面的表侄女婿在他母亲的挑剔下,居然能够一直坚守爱情……

    不是方元腹黑,主要是觉得在这浮华的社会,所谓的爱情,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以至于许多人不相信爱情了。特别是一见钟情,不过是看脸罢了。

    在方元默默吐槽的时候,一帮男性同胞,就被轰出门去了。毕竟是女子闺房,他们也不好赖得不走,只得嘻嘻哈哈的下楼而去。

    就在这时,方父拍了拍方元的肩膀,轻声道:“走,趁着现在还有点时间,带你去你外公家看看。”

    “好。”方元没有理由拒绝,自然随行而去。龙潭村就在龙燕村附近,不过是十来分钟的路程。方父驾轻就熟的带路,很快就抵达地方了。

    站在村口,方元瞄了一眼,立即发现这个村子,与他记忆之中变得完全不一样了。龙潭村他还有点印象的,村子很大,但是村中建筑以泥砖瓦房居多。

    可是现在,一眼望去,一栋栋红砖水泥房林立,特别是在村子旁边的山脚下,更是有一些金碧辉煌的建筑,显得十分的豪华。

    至于记忆中屹立山头的破旧寺院,这个时候也焕然一新,在飞檐斗拱的烘托下,也多了几分庄严肃穆的气息。

    一路往山上而去,方元也看到村中的道路平整,铺了比较高级的沥青路,路面整洁干净,两边还有一家家店铺。不用多说,那肯定是村民自家经营的生意。

    不得不说,抛开其他因素不提,县城的领导也不纯粹是酒囊饭袋,起码一手扶持龙潭寺这个项目,的确带动了村子的经济发展。如果没人在其中大捞好处,那就完美了。

    不过可惜,世间从来没有两全其美的事情。有得必有失,或许村民心里也明白,所以在得到实惠的情况下,对于寺院里的事情,干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人心就是这样功利,趋利避害,这是天性,不用站在道德制高点去予以苛责。

    片刻之后,两人来到了山脚下,然后绕行上山。方元外公的住宅,就在山头一侧,与寺院算是邻居。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寺院和尚在大兴土木的时候,发现旁边还有一栋破破烂烂的民宅,肯定觉得十分碍眼,想要盘下来改建,这也是人之常情。

    不过这事站在方元父母的角度来说,就是非常过分的要求了。立场不同,看法自然不同,发生冲突也很正常。

    对于方元来说,这事也不需要考虑谁是谁非,反正肯定是站在父母的一边,义愤填膺的强烈谴责寺院和尚的横行霸道……

    谴责之中,两人也爬上山了,再往底下一看,旁边有一个大潭。龙潭村、龙潭寺之名,就是源于这个大潭了。

    相传在贞观年间,寺中高僧在潭边说法,有蛟潜伏潭中聆听。后一夕大风雨,蛟跃潭面,化龙飞腾空中而去。从此以后,村子就更名为龙潭村,寺院就成为龙潭寺了。

    这个大潭是村中的饮水来源,所以保护得很好,水质干净清澈,在阳光照射下泛出碧蓝色的光泽,同时把山势倒映在平静的潭面上。山青、水秀,好风光啊。

    方元稍微打量,也有几分感叹。随即目光无意中一瞥,他就愣了一愣,连忙注目细看,脸上悄然浮现一抹惊异之色……

    “发什么呆。”与此同时,方父招手道:“你这是什么体力,怎么连我都不如。赶紧跟上,再有几步路,就到地方了。”

    “……就来。”方元又多看了一眼,这才收拾心情,跟上父亲的步伐。在山上小路一转,绕过几棵稀疏的树木之后,眼前豁然开朗,出现了一个山势平坦的地方。

    方元外公的住宅,就坐落在这里。住宅其实挺不错的,青砖黑瓦,占地面积不小,也算是比较宽敞。不过毕竟好久没有人居住了,自然荒废了下来。不仅杂草丛生,屋檐更是结了许多蜘蛛网,充满了败破的荒凉之意。

    来到这里,方元目光又是一闪,脚步慢慢停了下来。

    此时,方父取出钥匙,打开了保存比较完好的大门。他顺手一推,门扉吱呀一声,缓慢的敞开了。方元顺势看去,只见屋里是过道,再前面一点是天井。在天井的右侧,就是宅子的厅堂了。

    “进去吧,顺便给你外公上炷香。”方父开口道,表情多了几分肃然。

    方元点了点头,也跟了进去。走进天井,再往厅堂一看,只见厅堂的屋顶已经被拆开,可以看到朗朗青天。另外在厅堂里头,并没有桌椅板凳什么的,反而是一座坟。

    没错,方元外公的坟茔,就是在厅堂之中。这件事情,他也是知道的,据说这是他外公在临终之时,亲自给自己定下的坟地。

    毕竟外公无子继承家业,两个女儿也嫁了。在传统观念之中,嫁出去的女儿,就犹如泼出去的水。所以他把家里值钱的东西,包括田地都分给女儿、女婿,至于这栋老宅,就陪同他一起送葬吧。

    对于老人的决定,方元的父母、大姨、大姨夫,也没有什么意见。毕竟他们各自有家,也不缺这栋宅子。既然这是老人临终遗愿,为人子女的肯定要顺从。

    许多年前,方元就知道这事了,而且还随父母来过这里扫墓上香。然而今时不同往日,当现在再次来到坟前,仔细观看这里的情况之后,他眼中惊异之色愈加浓郁了。

    “怎么又发愣了。”这时,方父在旁边抽取一束香点燃,然后递给了方元:“快去,给你外公敬香。”

    “嗯。”方元顺手拈香,毕恭毕敬礼拜起来,顺便磕头叩首,这才把香枝插在坟前。

    上香之后,方元站了起来,迟疑道:“爸,问你个事。”

    “说。”方父随口道:“什么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