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愤怒的两晋南北朝 >

第150部分

愤怒的两晋南北朝-第150部分

小说: 愤怒的两晋南北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暗中有了别的打算。

    桓玄的旧部王稚徽,正在巴陵驻防,派人报告桓振说:“桓歆已攻克京口,冯稚已攻克寻阳,刘毅各军,都在中途溃败,上天注定大楚要振兴了。”

    桓振大喜过望,迅速集结党羽二百人,袭击了江陵,桓谦很快也起兵响应。

    闰5月3日,两人攻陷江陵,桓振到骑马闯进司马德宗的行宫,飞舞长矛,大声问:“桓升在哪里?”

    此时巴蜀的军队早已闻风而逃,司马德宗哪能明白这种事,就算明白也说不出来,身边的人悄悄告诉桓振,桓升已经遇害。

    “我们桓家有什么地方对不起晋国,而竟被屠灭成这个样子!连几岁的小娃都不放过!”桓振顿时情绪失控,准备要杀了司马德宗,以解心头之恨。

    他固然感觉委屈,却丝毫没有意识到桓玄对司马家族做了什么事,一报还一报,只是时间来得太快了。

    琅邪王司马德文一直在旁侍奉老哥,赶紧挡到前面解释说:“处死桓升,岂是我们兄弟的意思?”

    桓谦也苦苦劝止,桓振才勉强下马,怒气稍为平息,几天后发布了桓玄的死讯,举行哀悼仪式,定桓玄的谥号为武悼皇帝。

    闰5月7日,桓谦与桓振思量一番,终于下定决心,率领文武百官把玉玺还给安帝司马德宗,一脸恭敬地说:“陛下本有尧舜之德,而今楚国福分终结,民心复归大晋。”

    司马德宗一脸木然地盯着玉玺,感觉很这东西何其眼熟,却始终想不到哪里见过了。

    东晋虽然得以延续,但在江陵,桓振和桓谦才是真正作主的人,联合以司马德宗的名义下诏任命琅邪王司马德文,兼任徐州督导官,桓振为八郡军区司令长官、兼荆州督导官,桓谦官复原职,即高级咨询官、首都卫戍司令官,并再加授江豫两州督导官。

    桓振从小就是一个品行不端的少年,桓玄从不把他当作自己的侄子,态度十分冷漠,但如今反倒是他收拾桓玄的残局,有次对身边的人发牢骚说:“叔叔从前就是因为不能早一点重用我,才使大局溃败成如此,如果叔叔仍在,我担任先锋司令,天下很容易平定,可惜现在我势单力孤,哪里才是归宿啊!”

    既然回天乏术,桓振索性破缺罐子破摔,拼命饮酒、玩弄女性,肆无忌惮地疯狂杀戮,桓谦劝他带着皇帝率军东下,而由自己镇守江陵,也许还有当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际遇,但桓振一向瞧不起桓谦,拒绝接受。

    即便桓振拥立司马德宗复位,勤王军仍未放弃剿灭桓氏家族,西征军统帅、冠军将军刘毅,进抵巴陵,斩了王稚徽,何无忌和刘道规,进攻桓谦驻守的马头和桓蔚驻守的龙泉,也全都击破。

    何无忌打算乘胜直指江陵,刘道规劝他:“兵法中说顺利和不顺利都有一定条件,不可以心存侥幸,桓家几代下来,住在故楚西部,人民对他们效忠,已成习惯,桓振勇冠三军,很难在战场上夺取胜利,应该养精蓄锐,慢慢用计谋制服他,不怕不能攻克。”

    何无忌不肯接受,与桓振在灵溪展开战,勤王军果然大败而回,退守寻阳,桓振则受到鼓舞,任命桓蔚为雍州督导官,镇守襄阳,决心与刘裕一决雌雄。

    败讯传到下游,刘裕因为刘毅是统帅的缘故,暂时免除了刘毅青州督导官的职务。

    6月,益州督导官毛璩终于也出手了,派将领攻击汉中,斩了桓玄任命的梁州督导官桓希,然后自兼梁州督导官。

    身为勤王军首领的镇军将军刘裕,搞这些兼职就便利得多,随随便便就混了个青州督导官的职务。

    他们各自得意悠闲的时候,勤王军西征大军则还在与桓振血拼。

    晋陵郡长刘敬宣率军驻防寻阳,聚集粮秣,修建船舰,后勤工作做得十分完善,所以何无忌虽然吃了败仗,并没有一败不可收拾,很快就重振军威,向敌人发起新一轮的猛攻。

    桓玄的侄子桓亮自称江州督导官,试探性地攻击豫章,被刘敬宣击退,刘毅、何无忌、刘道规,则再度从寻阳出发,驻军夏口。

    荆州督导官桓振也进入状态,派镇东将军冯该,据守长江东岸,扬武将军孟山图,据守鲁山城,辅国将军桓仙客,据守偃月垒,军队共有一万人,水陆呼应。

    双方兵力人数并没有太大差别,但勤王军士气高昂,交战之后,实际差别迅速突显,刘毅攻击鲁山城,刘道规攻击偃月垒,何无忌则监视长江中游,三人分工明确,从早晨激战到中午,鲁山城和偃月垒相继崩溃,孟山图和桓仙客遭生擒,冯该逃奔石城,被追军击杀。

    至此桓振的声势彻底被攻陷,苟延残喘了几个月,于次年正月,挟持安帝司马德宗,出江陵城,进驻江津,派使节晋见刘毅,表示愿意把安帝送还,但条件是割让荆江二州,并保证桓家人的人身安全。

    刘毅果断拒绝了这一异想天开的提议,继续率军攻打,一路势如破竹,直逼江陵城,桓谦心胆俱裂,直接弃城逃奔后秦,部属卞范之等人,全被刘毅斩首。

    看着江陵城上空火光冲天,桓振意识到城池已经沦陷,瞬间没了指望,仓惶逃往涢川,不久又集结残余部众准备偷袭城池,被刘毅的将领斩杀。

    讨伐桓玄虽是刘裕发起的,但真正平定桓玄的却是刘毅,刘裕通过镇压孙恩之乱而声名雀起,刘毅也因为消灭桓玄并为司马家族复位而声威日增,再加上一个刘穆之,东晋末年的朝局终于被三刘左右。

    益州的毛璩当然心有不甘,毕竟他才是第一个公然反对桓玄的人,而且桓玄的人头也是他的人砍的,然而也就是这股争强好胜的劲头,把他推向了毁灭。

    (本章完)

第283章 西蜀兴起() 
刘裕当然很清楚益州的局势,也确实并没有忽略毛璩的功劳,任命毛璩为征西将军、益梁秦凉宁五州军区司令长官,毛璩弟弟毛瑾为梁秦二州督导官,毛瑷为宁州督导官。

    但毛璩自恃先辈的光辉,不想委屈在刘裕这种平头百姓之下,于405年2月,率军三万人,顺长江东下,让弟弟西夷保安司令官毛瑾,蜀郡郡长毛瑷,沿外水进发,军事参议官巴西人谯纵、侯晖则沿内水进发,准备借着讨伐桓振的名义,准备到下游分一杯羹,因为大军出动之前,桓振还没死,所以表面看来倒也极具正当性,没什么让人怀疑的。

    但巴蜀士卒却普遍对于此次远征心存怨恨,但他们的意见注定不会被领导采纳,想要称心如意,似乎就只有一个办法了。

    大军抵达五城水口时,侯晖与阳昧密谋发动兵变,因为谯纵性情和蔼谨慎,大家对他十分敬爱,因此逼迫谯纵当他们的盟主。

    谯姓是蜀中的大姓,三国时期有过一个大儒谯周,谯纵虽不是其直系后裔,但都是同族,在当地很有名望,而且为人也很儒雅,听说要造反,坚决不肯接受,甚至当场逃跑,在发现摆不脱追兵时,更是纵身投江,准备自杀以保全名节,但在士兵眼皮底下,是无论如何都死不掉的,被绑到轿子里带回营地。

    现在终于有了带头的人,虽然他不怎么情愿,但也算有了号召和精神领袖,侯晖和阳昧便带着部队偷袭了毛瑾驻屯的涪城,将毛瑾斩杀,然后推举谯纵为梁秦二州督导官。

    毛璩已经抵达略城,得到兵变的消息,立即奔还CD派军事参议官王琼,率军讨伐。

    然而毛璩手下的士兵也都不想远征,听说谯纵起兵反抗后,都心向往之,士气低落,被谯纵的弟弟谯明子击败,军队阵亡的十分之八九。

    于是益州彻底陷入混乱,大营军管流犯李腾,打开城门,迎接谯纵的大部队,一瞬间军民齐心,斩了毛璩和毛瑷,并屠灭毛氏全族。

    兵变进展神速,大事既成,谯纵只得接受眼前的局面,在部属的簇拥下自称CD王,任命堂弟谯洪为益州督导官,弟弟谯明子为巴州督导官,镇守白帝。

    五胡十六国时代的少数汉人政权之一的西蜀政权就此建立。

    刘裕得知此事,心情是很复杂的,既忧心混乱造成的恶劣影响,又庆幸毛氏一族提前覆灭,可说喜忧参半。

    但西蜀并不是东晋的唯一威胁,沿海路进入南海郡的变民首领卢循,以及他的姐夫徐道覆,已开始兴风作浪,挑战晋王朝的权威。

    变民集团首先攻击番禺,广州督导官吴隐之登城抵抗了一百多天,最初于10月9日深夜,被攻陷,吴隐之被生擒,城中所有官舍民宅全都化为一片焦土。

    攻城略地本属寻常,只不过成功之后又对城池做出这种丧尽天良的举动,可知卢循与孙恩都是一样的残暴,而向来暴虐的人最后都不会受到温柔的对待。

    清理完了晋政府的残余势力,卢循自称平南将军,主持广州各项事务,把官民的尸体骨骸聚焦在一起火化,并在小岛上建立一个庞大的坟墓进行安葬,仅人头就有三万多颗,又让徐道覆进攻始兴,并生擒了始兴郡长。

    因为东晋刚刚复国,各地人心惶惶,刘裕还腾不出手镇压卢循,暂时任命卢循为广州督导官,徐道覆为始兴郡长,先把这个祸害稳住,时机成熟了再出手,而卢循为了避免过早被讨伐,也派人到建康进贡,以求短暂的和平。

    但双方都清楚不久的将来就会爆发激烈的冲突,实际上就在双方友好和谈的背后,就已经开始各种较量了,卢循在进贡的时候,让人给刘裕送了一枚益智粽,刘裕则回赠卢循一碗续命汤。

    粽子和汤本没什么特别的,但文字游戏倒是令人忍俊不禁。

    刘裕忙着稳定朝局,卢循则把一门心思在广州发展壮大,可是看着手底下这帮乌合之众,不要说有得力的谋士,就连识大字的也没几个,为了让集团早日步入正轨,便下令在当地寻找愿意效忠的士大夫。

    司马元显时期被流放至此的前琅邪郡长王诞,没多久便被请到了卢循的府上,卢循任命他为平南将军府秘书长。

    王诞虽然对政府颇有微词,可也不想跟一帮野蛮人为伍,游说卢循:“我并不是军旅出身,留在这里也没什么用处,刘裕对我一向很好,我如果回到北方,一定会委派我官职,你在京城也能有个耳目,如果遇到机会,一定会报答你的大恩。”

    卢循对此不禁表示怀疑,可是仔细想想,拼拼运气倒也不错。

    就在王诞临行前,刘裕的信使到了,说要让卢循遣送前广州督导官吴隐之回京,卢循本要拒绝,王诞再次游说:“你今天扣留吴隐之,对你并没什么好处,但反而会让刘裕提前对你下手,倒不如送他回去,刘裕虽不致感谢你,但起码还能维持现在的平静,等你真正强大起来了,想留谁还不是一句话的事。”

    这番话让卢循十分受用,于是把吴隐之和王诞同时送还建康。

    广州目前总算也拥有了短暂的和平,其他地方则持续动荡。

    桂阳郡长、章武王司马秀是桓振的妹夫,担心受到牵连,所以和益州督导官司马轨之提前出动,发动叛变。

    桓家的余党桓亮、苻宏等人,仍手握部分兵权,也不断出击,与司马秀遥相呼应,被侵扰的郡县多达几十家。

    不过这些人已是强弩之末,左将军刘毅、辅国将军刘道规、军事参议官檀祗,分两路出击,很快就把他们全都消灭,荆州、湘州、江州、豫州全部平定。刘毅因功获任淮南五郡军区司令长官、豫州督导官,何无忌则被擢升为江东军区司令长官、会稽郡长。

    于是东晋国内便形成了三股明显的势力,一是卢循的变民集团,二是谯纵的西蜀集团,三就是刘裕的北府集团。

    因为刘裕有司马德宗这张王牌,还有国内最精锐的北府兵团,未来的路是很光明的,不过走起来也算不上轻松,毕竟在内忧外患之下,接手的又是一个烂摊子,会有很多危机和挑战迎接他。

    (本章完)

第284章 又见金刀() 
东晋虽然复国,但司马家族的气运早已终结,存在的意义只是让国民聚拢起来,共抗外侮,共抵内患,实际国家的权力已经转移,等到内患平息,外侮驱除,终究要迎来改朝换代的命运。

    刘裕的出身和遭遇,决定了他并不是一心报国的人,与前辈们有着很大区别,他做的所有事,唯一关注的只是自己的切身利益。

    虽然任何人都不免会为自己考虑,但不可否认祖逖、桓温之流,多数想的还是国家大局,有生之年的所有努力当然也要为自己留后路,但绝大部分的计划和实际过程都不是以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刘裕与他们都不同,他不是名门望族,虽号称西汉景王的后代,但到了他这一辈,早就与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