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愤怒的两晋南北朝 >

第237部分

愤怒的两晋南北朝-第237部分

小说: 愤怒的两晋南北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爬到了他的头上。

    换作旁人,心里也是会有诸多不快的,而沈攸之盘据荆州,兵力雄厚,自然有更大的资本表示不服气。

    刘昱被杀的消息传开,荆州州政府主任秘密宗俨之和人事官臧寅,都劝沈攸之抓住这次机会起兵勤王,但沈攸之因为长子沈元琰还在建康担任宰相府左秘书长,所以没发动,而萧道成很快便掌握权柄。

    萧道成也担心沈攸之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为表示安抚,特意派沈元琰带着刘昱杀人剖腹的凶器,请沈攸之过目。沈攸之对儿子说:“我宁为王凌,讨伐逆贼而死,也不愿做贾充,投降叛逆而生。”

    王凌因反抗司马懿专权,事败自尽,贾充因讨好司马昭,位居高位。

    雍州督导官张敬儿到任之后,一直努力结交沈攸之身边的人,军政官刘攘兵就是其一,张敬儿怀疑沈攸之将要发动兵变,派人秘密询问刘攘兵,刘攘兵为了避免麻烦,没有说话,只送给张敬儿一只马镫,张敬儿立即领悟,暗中加强戒备。

    沈攸之却一直把张敬儿当成自己人,动员军队发出政治号召之后,还派人邀请张敬儿和豫州督导官刘怀珍、梁州督导官范柏年、司州督导官姚道、湘州总部行政官庾佩玉、巴陵郡长王文和等人一同起兵。

    结果张敬儿、刘怀珍、王文和全都诛杀沈攸之的使节,然后快马奏报朝廷,其他人则持观望态度,并没有明确表示拥护。

    但这丝毫不能妨碍沈攸之的满腔热情,477年12月12日,率大军前后相继,顺长江东下。

    军队出发前,沈攸之写信给萧道成:“幼主荒淫凶暴,你应与三公高官秘密商议,共同报告太后,然后下令废黜,怎么可以勾结左右侍从,犯下轼君的大罪,甚至不肯早日入殓下葬,以致尸体生蛆,爬到门户之上!你还把朝廷旧臣逐一驱除,全都安置你的党羽,宫殿的门禁钥匙,也由萧家的人掌管,霍光诸葛亮的遗训,难道就是这样?”

    信件送至建康,萧道成不敢大意,亲自入宫坐镇,让次子萧嶷代替自己镇守东府,三子萧映镇守京口,下令内外戒严,改任郢州督导官、武陵王刘赞为新任荆州督导官,接替叛臣沈攸之,任命首都西区卫戍司令官黄回为新任郢州督导官,率前锋各路人马,前往讨伐。

    萧道成的长子萧赜肩负的任务更重。刘燮调任京畿卫戍总司令之后,萧赜改任首都东区卫戍司令官,奉命与刘燮同时东下。

    当时豫州督导官刘怀珍提醒萧道成说:“夏口位置重要,应该有恰当的人选驻守。”

    萧道成于是写信告诉萧赜:“你既然来京师,应该物色一个文武全才,而又与你见解相同的人,把你走后的大事委托给他,如此方能免除后顾之忧。”

    萧赜于是推荐了刘燮的军政官柳世隆代替自己,萧道成便任命柳世隆为刘赞的秘书长、兼郢州总部行政官——即萧赜的原职。

    萧赜动身之前,已觉察时势的变化,特别叮嘱柳世隆说:“沈攸之只怕迟早就要叛变,万一让他顺长江东下,就很难控制,最好能把他引到郢州城下,诱他攻城,然后你我内外夹击,一定可以解除威胁。”

    沈攸之起兵的时候,萧赜刚走到寻阳,部属们都建议加倍速度赶往建康,萧赜不以为然:“寻阳位居长江中游,接近京师,我们如果留下来据守湓口,对内可以作朝廷的屏障,对外可以援助夏口,我们恰好路过这里,全是上天安排。”

    大战在即,大家各怀心思,当然最多的还是担心失败,多数人都认为湓口城池太小,难以坚守,可能真的会导致失败。

    左翼禁卫指挥官周山图分析说:“我们据守长江上游,声援四方,不可以把这种小事,当作困难,只要万众一心,到处都是城池!”

    不知道的还以为周先生是思想政治老师呢,但其实信念的力量是很伟大的,当全身心地相信一样东西,总有美好的事情发生,反之,如果持着半信半疑地态度做事,第一不会开心,第二也很难爆发真正的潜力,那也更不用奢求美好了。

    萧赜很欣赏周先生的态度,对他寄予厚望,把军事要务全都交给他处理。

    周山图于是对未来更加充满信心,浑身充满干劲,下令封锁长江,掠取民间行旅的船舶上的木板,用来建造军舰,树立水中的木栅,前后不到半月的时间就全都完成。

    萧道成接到报告后,高兴地对身边人说:“萧赜真是我的儿子!”特别任命萧赜为西部剿匪总司令,萧赜又推荐周山图为副总司令。

    江州督导官、邵陵王刘友,正在寻阳驻防,萧赜认为寻阳城池不够坚固,上疏朝廷让刘友与自己在一起共同镇守湓口,而留江州督导官胡谐之驻防寻阳。刘友不过是个孩子,胡谐之则不一样,正当壮年,颇有才干,且很有名望,足够应对突发状况。

    常言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想取萧道成性命的人,不只有沈攸之,而突发状况也不仅限于上游。

    湘州督导官王蕴因为母亲去世,辞职回乡守孝,也对萧道成的专权很不满意,打算趁萧赜前来吊丧的时候突下杀手,然后占领州城,响应沈攸之。

    遗憾的是萧赜因为着急回京,并没有前往吊丧,王蕴的计划落空。

    但他没有放弃,以国内局势紧张为由,回到建康,前往东府报道,打算趁萧道成出来吊丧的时候下手。

    结果萧道成也拒绝出门,王蕴无奈之下,只好与袁粲、刘秉等人,秘密商议其他办法,黄回、任候伯、孙昙瓘、王宜兴、卜伯兴全都参与其中。

    并非这些人不识时务,其实谁当权本来是没关系的,只要同享富贵就好了,但萧道成显然在这方面做的不够出色,门户之见太重,对待亲疏的态度也过于苛刻,终于失去了大批支持者。

    至于本来就拥护刘氏的那些人,对萧道成更是恼恨,

    萧道成的出发点自然还是为自己夺权开辟道路,而在夺权这条路上,萧道成表现得极为谨慎,但凡有半点值得怀疑的人,一定不用,杜绝未来可能出现的任何隐患。

    袁粲一向与皇室亲近,萧道成是知道的,所以自掌权以来,与袁粲一直保持着适当的距离,而经常与褚渊共商大事。

    沈攸之起兵的消息,算得上是名符其实的大事了,萧道成向褚渊请教对策,褚渊说:“西夏闹事,一定不会成功,你应该戒备的,是内部。”

    萧道成立即心领神会,当天便派带兵官苏烈和薛渊,率军前往石头增援袁粲,又让骁骑将军王敬则为直閤将军,与卜伯兴共掌禁军。

    薛渊临行前,痛哭流涕地向萧道成辞别,萧道成问他:“你到石头,近在咫尺,早上去晚上就能回来,何至如此悲伤,又何至要这么正式地辞行?”

    薛渊说:“不知道你能不能保全袁粲一家,这次我奉命前往,支持他,则辜负你,反对他,则立刻就会被杀,怎么能不难过?”

    萧道成露出一脸的慈祥,说道:“之所以派你去,正是要你随机应变,让我没有西顾之忧,只管尽力,不要多说。”

    薛渊是薛安都的侄子,当年一同投奔北魏,后来南下归附萧道成,是萧道成的心腹爱将。

    西方大战尚未爆发,京城率先陷入混乱。

    袁粲计划假传太后的命令,派刘韫和卜伯兴,率领宫廷禁军攻击萧道成,黄回率军作为后备,刘秉和任候伯则同时前往石头——约定12月23日晚,一起发动。

    若是计划顺利,有这些猛将的配合,萧道成免不了应付大堆麻烦,但历史到底站在了萧道成这里。

    刘秉一向懦弱,遭此变故,惶惶不可终日,当天中午刚过,便吩咐仆人收拾行李,等到临出发时,因为紧张过度,饭都吃不下去了,越想越是不安,天还没黑,就用车马装载妇女和全部财产,投奔石头,随行的私人卫队数百人,挤满了整条街道,车马喧哗一路。

    本来是一项秘密的计划,刘秉却搞得尽人皆知,到达石头后,袁粲既无奈又无语,悲愤地说:“大事去矣!”

    刘秉此时倒摆出一副大义凛然的模样:“能见公一面,虽死无怨。”

    袁粲心想你是无怨了,我……

    孙昙瓘得到消息,也急忙投奔石头,终于掀开了建康之乱的序幕。

    建康市政府秘书长王逊,第一时间把叛徒的动向报告给萧道成,萧道成立刻通知王敬则,按照预定计划展开行动。

    当时宫门已关,王敬则拿锯把木墙锯了一个大洞,带人跑了出去,然后冲入监察院。

    刘韫已经做好战争的准备,院内火把通明,突然看见王敬则出现,慌道:“老兄有什么急事,怎么晚上来了?”

    王敬则骂道:“好小子,你竟敢作贼!”

    刘韫知道事情已然败露,猛地抱住王敬则,示意左右的随从把他制住,但王敬则的反应速度简直到了非人的地步,挥拳朝对方的脸发起连环猛击,不等其他人围上来,已先把刘韫弄死。

    道不同不相为谋

    (本章完)

第420章 建康内乱() 
长官既死,周围的奴仆、侍从和卫士们全都傻了眼,在当地不敢动弹,后堂的卜伯兴跑出来叫道:“愣着干什么,快杀了他!”

    但大家一来因为起兵叛变而心虚,二来也畏惧王敬则的威严,面面相觑,都不肯向前挪步,王敬则乘胜出击,一刀砍了卜伯兴。

    王蕴在听说刘秉的作为之后,就已觉心灰意冷,如今又连失两名队友,更加绝望,非常狼狈地集结部众数百人,也往石头奔去。

    因为天色太暗,而两方势力已经公开较量,城外一时难以分辨敌我,王蕴惊慌之中发现薛渊竟在城楼上指挥作战,以为袁粲已经被捕,于是带着部众四散而逃,后被生擒斩首。

    与此同时,萧道成再派出一名带兵官戴僧静率数百人前往石头协助苏烈,联合攻击袁粲。

    袁粲方面的孙昙瓘,十分骁勇善战,大战之初,力挫萧道成军的声势,但因敌我力量悬殊,终究不能扭转乾坤,只是达成对峙的僵局而已。

    戴僧静意识到这样不是办法,所谓迟则生变,朝廷军若是迟迟不取胜,难保一些别有用心的家伙不会跳出来横生枝节,经过简单的部署,最终选出一小队威猛的汉子,前往焚烧袁粲总部的西门。

    袁粲正与刘秉在总部的东门城楼指挥作战,忽然望见西门起火,不禁大惊失色,当即返回总部坐镇,而刘秉则与两个儿子直接跳墙逃走。

    看着刘老弟远去的背影,袁粲忍不住老泪横流,指望这么不靠谱的盟友,能成功才怪了,下城后,对儿子袁最说:“我本就知道一根木头绝不能支撑大厦不塌,但为了名誉和道义,才走到今天这一步,现在败局已定,我死不足惜,你快快逃命去吧。”

    袁最坚决不肯离开,父子俩纠缠了好一会儿,丝毫不觉戴僧静竟已翻墙跳了进来,提着大刀在旁虎视耽耽。

    “袁先生,别来无恙?”戴僧静冷笑着打起招呼。

    袁最发觉不对劲,赶快用身子挡住父亲,戴僧静也是痛快人,不等袁粲回话,直接挥刀就砍,袁粲已然脸如死灰,绝望地看着血泊中的儿子,悲愤地说:“我不失为忠臣,你不失为孝子。”

    戴僧静又是一阵嘲讽的笑,把袁粲也砍死。

    民间听说此事之后,为表示哀悼,还编了一首短小精悍的挽歌:可怜石头城,宁为袁粲死,不作褚渊生。

    萧道成、褚渊、袁粲本是当朝的三巨头,袁粲始终忠于刘姓皇帝,但褚渊却和萧道成结盟,图谋改朝换代,民间百姓对于事不关己的事件,总能表达“客观公正”的评判,认定袁粲是大忠臣,而褚渊是大奸臣、走狗。

    褚渊既得萧道成的信任,当不会在意民间这种言论。

    刘秉父子三人最终也没能逃出萧道成的手掌心,只赶到额檐湖,就被官军追到,当场斩首。任候伯、黄回等人都还出手,袁刘两名大佬、集团的领袖,居然双双毙命,所谓的“勤王行动”已然提前落幕了。

    萧道成为了避免更多麻烦,假装不知内情,对于参与这项计划的其他人全不追究,建康城重回平静。

    477年12月26日,也即事变的三天后,刘宋中央政府进行一番洗牌,政府副行政长官王僧虔改任左副行政官,新任立法院总立法长王延之改任政府右副行政长官,政府财政部长张岱担任文官部长,政府文官部长王奂改任建康市长。

    这些人自然是亲萧派——起码不是反萧的。

    萧道成并没有因此放轻松,威胁仍然存在,那就是沈攸之,两个老朋友之间总归也是要有个了结的。

    处理完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