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异界大明帝国 >

第77部分

异界大明帝国-第77部分

小说: 异界大明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刚开始的八枚炮弹平均一发就能够带走七八条人命,而现在的落到城墙上的炮弹,平均一发只能带走不到一两条人命了。

    不过,随着不断地炮击,火炮的精度也在不断的矫正,命中率开始逐渐提高,后来基本能够稳定在五成的命中率上下。

    朱鸿信的位置,距离炮兵阵地尚有些一里多地的距离,但即便如此,连绵不绝的火炮轰鸣声依旧如同滚雷炸响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朱鸿信没有带耳塞,此时耳朵竟然隐隐的感觉到有些作痛,无奈之外朱鸿信只好和那些炮团士兵一样带上了耳塞。

    转眼间一个小时就过去了,低烈度的炮击火力并不是很密集,但接近四百门火炮的数量,弥补了速度上的差距。短短一个小时,便足足有五千多发炮弹发射了出去,整个阵地上此时已经是硝烟弥漫,上空如同乌云密布泰山压顶一般。空气中硝烟味混杂着汗臭难闻无比。

    太阳已到中空,大地上滚滚的热浪让人的视线都变得扭曲起来。眼看时间已经快到十一点,马上就要来到一天之中最热的时候,朱鸿信便让冯士骐暂停炮击等到下午五点的时候,在继续炮击。而中午最热的这段时间,呆在炮兵阵地上,真的是挥汗如雨,折磨煎熬。

    五千多发炮弹,落在城墙上的也差不多两千多发,虽然守军已经尽可能的寻找掩体保护自己,但依然出现不小的伤亡,两千多人在这次的炮击中失去了继续作战的能力,其中超过一半人,都长眠在这段长长的城墙上了。

    他们想过暂时撤下城墙,但他们能想到,朱鸿信自然早也就想到了,所以他安排了两个卫的兵力,逼近北城墙,作势要直接攻城的样子,让守城的官军不好轻易的走下城墙,只能在城墙上面被动挨打。

    炮兵在疯狂的倾泻火力的时候,其他人也没有闲着,包括三万民壮在内的接近五万人的大军,迅速的开始在周围砍伐树木,建造攻城器械。

    攻城战朱鸿信也经历过几次了,手下的士兵对于建造攻城器械也是越发的得心应手起来。同时有着几万民壮的协助,预计两天时间,就可以建造出初步满足攻城的器械数量。

    彭世玉虽然尽量在心中高估了朱鸿信不少,但等到朱鸿信摆开阵势准备攻城的时候,他才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许多。他最没有预料到的,便是朱鸿信火炮的数量。

    在这方面不得不说朱鸿信做的非常好,火炮的数量,一直保密的非常好。上次阅兵只出动的两个营的火炮,而其他的火炮一直隐藏着。同时大军出发的时候周围也是哨探密布,彭世玉派出来的探子根本接近不了朱鸿信的大军,所以朱鸿信的火炮直到在北城墙外面全部展开后,彭世玉才知道是四百门,而不是一百门。

    如果说一百门火炮,他还自信凭借坚固的城防,能够支撑两个月的话,那么现在在四百门火炮的压力面前,他就不敢如此的自信了,他甚至觉得,可能一个月的时间,都撑不下去。

    而且似乎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范文芳支援过来的十万大军,也被朱鸿信派人给堵在了丹靖城西北几百里外的地方。失去了这十万人的支援,彭世玉的心再次的往下沉了不少。

    想起朱鸿信火枪兵对阵官军的战绩,彭世玉不禁打了个冷噤,犹豫再三后,他还是趁着月黑风高,从城墙上放下去了十几个斥候,带着他的求援信,四散而出。

    彭世玉之所以会这么犹豫,主要是他已经抽调过一次援军了,如今再次向周围的府县求援,实在是有些过于丢脸。只是他也没有办法,因为大夏国的应急制度就是这样,因为地域广阔,寻常的州城距离各府县都非常得遥远,想要等州城派人支援,恐怕到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地方上出现叛军的时候,周围每个府县都有权利和责任酌情扩军剿灭叛军,待叛军剿灭之后,同样也得削减军队到正常数量。当然这种情况,只是应对一般中等规模的叛乱,比如现在朱鸿信这种还在一个府之内活动的叛军。

    如果叛军规模持续增大,那么州城才会出动大军前去围剿。而大夏国真正的军力,也都集中在十个州城和两个都城里面。这些地方的军队,占据了大夏国整体军力的百分之八十以上。

第113章 血腥() 
茫茫的大洋深处,波涛汹涌,狂风呼啸。如果正好遇到一次飓风,那它掀起来的巨浪能够达到几十米之高。

    一般的木头船不管他建造的有多么的坚固,在这种巨浪下面,都只是粉身碎骨的下场。

    然而此时在波浪滔天的海面上,暴雨的冲刷下,却正有着三艘钢铁巨舰一往无前的在起伏不定的海面上穿梭着。

    这三艘钢铁巨舰,正是维希尔帝国的远东探索舰队。在这三艘巨大的战舰后面,还有七八艘小上一号的木船,它们被用铁链连接在前面的三艘装甲舰上。此时这些木船早已经千疮百孔,似乎随时都可能解体一般。

    他们已经在大洋上航行了快两个月了,还好他们准备的物资足够多,否则现在就要想着压缩物资的供应了。

    虽然到现在为止,这三艘装甲舰给他们提供了很好的保护,让他们能够在巨浪之间穿行。但距离找到东方的那个夏洲,依然还遥遥无期。

    大海上的气候变幻无穷,上一刻还狂风暴雨,下一刻就雨过天晴。

    舰队司令麦勒斯站在维希尔号的前甲板上,举起手中的单筒望远镜,如同雕塑一般一动不动的看着远方。除了他之外,甲板上还有些许多的人,也在目视着远方。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的激动的神色,许多人还互相拥抱在一起。

    是的,在经过无数次的狂风暴雨之后,麦勒斯和他的舰队,终于看到了一片巨大的看不到边的陆地。

    一路上他们虽然也看到过不少的陆地,但那些都只是些小的不能在小的小岛而已,,根本没有任何价值。

    但这次,麦勒斯可以肯定这不是一个小岛,而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岛屿,甚至,它就是一片大陆。

    怀带着激动的心情,继续硬是了两个多小时,舰队才算是在一处海滩上抛锚停了下来。

    乘坐着几艘小船上岸后,踩在坚实的土地上,麦勒斯几乎激动的快要哭出来了。虽然他们坚信只要一直顺着太阳升起得地方前进,就一定能寻找到传说中的夏洲大陆。但两个月海上持续的颠簸,依然消磨了大部分人的锐气,让他们变得如同行尸走肉一般,只知道机械的操控着船只前行。

    不过身位舰队司令,此时该做什么,他还是知道的。

    返回旗舰维希尔号后,他便立即下令,让另外两艘装甲舰分别沿着海岸往两边行去,以此来大致测绘这片陆地的形状面积等等。同时也往岛内派出了五百名荷枪实弹的士兵,探索这个被他们发现的岛屿。

    麦勒斯本来以为,这个岛屿和以前遇到的那些一样,也是个无人岛,但仅仅只是往里面探索了十多公里,他就完全知道,自己的想法是错的,而且错的很离谱。

    在一处不大不小的谷地里,麦勒斯和他的五百士兵,遭遇了一个上千人左右的部落。他们同样有些坚固的土墙房屋,只是明显要低矮破旧不少,之所以说这里是一个部落,是因为他们大多穿着的都是用兽皮制作的衣物,非常像他们以前在往南方扩张的时候,发现的那些岛上部落。

    不同的是,这个岛上的人,居住的地方比起以前的那些人,要好上许多,至于其他的,除了肤色有些许的不同外,几乎都一模一样。

    然而语言的不通,以及麦勒斯这群人天生的高傲和优越感,使得双方很快便爆发了冲突。

    一个土著上前拍了一下一个士兵得肩膀,在这里表达的是欢迎的意思,然而在维希尔帝国,这样做却是一种挑衅的意思。于是这名士兵恼火了,抓起手中的步枪,一枪,便在这个土著人头上开了个窟窿。很快,冲突便迅速蔓延开来,最后为了自保,麦勒斯只得下令自由开火。

    于是,一场血腥的屠杀,开始了。满怀着怒火的士兵们,开枪射杀着眼前能够看得见的土著,挥舞着长矛的土著,在热兵器前面显得弱小无比。只是半个小时的时间,地上便躺满了土著人得尸体,空气中也弥漫着浓烈的血腥味。

    麦勒斯没有去责怪那名引发冲突的士兵,因为如果是他自己处在这个位置,同样会这么做。只是他不知道的是,那名土著人的本意,仅仅只是表达一下他们的欢迎而已。

    虽然维希尔帝国这些年不断地海外扩张的时候,也是同样的野蛮不堪,但像这次一见面就屠杀的情况,还是少之又少的。麦勒斯最后皱了皱眉头,没有管这些人的死活,而是把自己的士兵集结了起来,然后返回了旗舰。

    继续探索,已经没有必要了,他已经确定这座岛屿,不是个无主的岛屿,剩下的,便是等另外两艘铁甲舰,探明这座岛屿到底有多大,然后记录好数据,等返航后交给帝国政府。

    他们只是探索者,不是征服者。征服这座岛屿的事情,不需要他们来完成。虽然从维希尔帝国来到这里并不容易,但帝国能够建造维希尔号这样的强大战舰,后面必然会生产更多的装甲舰,那么征服这里,只是迟早的事情。

    到时候,作为第一个发现这里的人,他麦勒斯也有些不菲的奖励。

    然而,这一等,却是六天的时间过去了。待另外两艘装甲舰返回这里的时候,已经是第七天的中午了。

    而简单测绘的地图,也让麦勒斯着实吃了一惊。这座岛屿,比他预想的,还要大上不少,按照图纸上的数据,粗略估算,这个岛屿的面积肯定超过了七万平方公里。

    这个面积,比起他们维希尔帝国里的最大的一个行省,还要大出许多。麦勒斯非常的开心,这样大的岛屿,到时候他得奖励肯定会更加的丰厚。

    不过,这个岛屿再怎么巨大,却也不是他们此行的目的地。

    在这里休息了两三天的时间,麦勒斯便下令拔锚启航,绕过这座孤岛,再次向着太阳升起得方向驶去,在这片汪洋的彼岸,才是他们此行最终的目的地。

第114章 弹雨() 
在抵达丹靖城的第三天上午,朱鸿信这里终于连夜建造了三十座箭楼以及五十架的云梯,虽然这些数量对于这么长的城墙来说只是杯水车薪,但同样敌军也没有有效的方法来摧毁箭楼。

    所以朱鸿信便下令开始组织进攻。丹靖城的城墙比起朱鸿信之前攻打的县城来说,要高上两米左右,所以箭楼也得建造更加高一点,随之而来的便是每座箭楼能够容纳的人数有限,只有二十人左右。

    三十座箭楼全部铺开,也仅仅能够覆盖一公里多一点的城墙。对于长达七公里的北城墙来说,给守军的压力实在是太小了。

    不过即便是这样,朱鸿信也只能梗着脖子上了,因为时间不等人。越往后拖,府城得到支援的可能就越大,而朱鸿信现在算是全部身家都压在这一战上面,后面已经在没有多余的兵力了。所以早一点消耗敌军的实力,那么能够打下丹靖城的机会,便又上升一些。

    连续三天的炮击,除了给守城的官军带来了五千多人的伤亡之外,便是把整段城墙上的墙垛集体给削低了一大截。

    火炮对城墙的伤害,比起直接造成的伤亡,对朱鸿信来说更让他觉得高兴。因为没有的城墙上犬牙交错的墙垛的掩护,自己的火枪兵就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事实上也是如此,这些攻城器械,朱鸿信全部摆放在主攻的北城墙外,而另外三面城墙外分别只放了一个卫的兵力进行牵制。

    这次只是试探性的进攻,担任主攻的,是王岳的白登卫和杨青山的蒙仓卫。李易带领金鼓卫依旧守卫在炮团旁边,而宋向天的新塘卫以及李汉炳的青河卫,则作为预备队,在后方守卫粮草物资。

    似乎是发现朱鸿信这边的箭楼开始慢慢的往城墙靠近,守城的官军也迅速做出了反应,很快城墙上面便出现了大量的弓箭手,只是弓箭的射程毕竟比不过朱鸿信手中的火枪,大多数的箭矢最后都只能无力的掉落在箭楼之下。

    而箭楼上的士兵就舒服多了,没有了墙垛的掩护,两百米的距离上,这些士兵完全不需要顾忌城墙上守军发射的箭矢,只需要全心全意的瞄准射击就行了。

    但炎热的天气,却给他们的射击造成了许多麻烦。但即便如此,六百多人的火枪手依然完美的压制了正面城墙上的守军。趁着城墙上守军弓箭手被压制的抬不起头的时候,王岳和杨青山迅速组织了两个营的兵力,架着云梯往城墙冲了过去。

    虽然箭楼正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