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长相思 >

第2部分

长相思-第2部分

小说: 长相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罢,像是终于放下了心中头等重要的大石一般,低头狼吞虎咽。
念樵望她许久,方觉好笑。沐纤瑶,原来并不是个寂寂无名的女子。这几个字,就连他这等不好是非之人也是听过的。想她出身草莽,但沐家却是个难得的布衣名门,好几个武将出身的世家公子都爱上了她的好颜色,却又怕了她身上那一股子江湖习气,因此一个个蠢蠢欲动等着下聘,却又始终前思后想,至今踌躇不前。
只是那些,与自己亦无干系。因此站起身来,对她道:“吃饱了你就去客房休息,我晚些回来,你别乱跑。”
“去哪?”纤瑶闻言,立时抬起头来,她望他时的眼神,总会令念樵生出一种错觉,像是才出生不久的幼兽依恋母亲的眼神,叫他总不忍拂逆了她的心意。
“去见一个故人。”他只淡淡开口。
“那带我去不行吗?”
“不行。”
天色渐晚,此刻又蒙蒙下起了小雨。
一路往深巷而去,走得愈久,雨水中夹杂的酒香便愈发浓郁。不同于普通的米酒,似乎夹杂着些许花香,又有几分药香,是兰叶并着紫苏,调在陈缸的龙岩酒坛里,经年不散,叫人几乎只闻着那香气,就醺然不知世事了。
走过巷子,前方是条小溪,溪上有座小街桥,桥后便是那座四海名扬的烟雨小楼。而那个人,便在那里。
想到这里,即便淡漠如苏念樵,嘴角也不意的闪过了一丝喜悦的弧度。肩上布衣已湿,他举手去拂,就在那抬眼的片刻,望见了桥上一人撑伞,紫衣黑发,隔了好远那一身袅娜也甚是鲜明,似是已在那里站了颇久。
他忽然愣了,停住,又疾走几步,直至她面前。
她也随着愣了半晌,连表情都不知该要如何控制,弯了嘴角作势要笑,眼中晶莹却已是一涌而出:“我以为,你再也不会来了。”
他也跟着一笑,却不同于她刻意的轻描淡写,而是颇为艰涩而又心疼的口吻,轻轻为她拭去泪花,隔了半晌才道:“那你又等?”
不远处纤瑶将一切都看在眼里,不知为何,竟也觉得胸腔之中一阵空乏,宛若被谁掏了一个干净,失落之情,无可言喻。
倒是双眼红得像只兔子一般的紫衣女子见了纤瑶,初时的十分喜悦竟是倏地黯了三分,不动声色的向后退了一步。念樵见她神色有异,不禁顺着她视线回望,方知不知何时,纤瑶已在那里。
三人彼此相顾,倒似是有些什么难以名状的尴尬横在中间,一时却无话了。
烫了一壶酒,三人便在烟雨小楼中坐了。因是阴雨天气,此刻楼中除了他们三人,也并没有别人。紫衣女子先时那一点眷恋依赖的神色此刻已收回得妥当,为纤瑶倒了杯酒,才悠悠笑了:“奴家是这烟雨小楼的老板,姓鄢,名唤语瑟,与念樵……算是有个青梅竹马的情分,他可怜我父母早逝无依无靠,十年前许了人家又被毁亲,不得已客走他乡,在这乡间僻壤置了一间小小的酒坊。念樵每年过来看我,我也视他为至亲手足,除此之外,便没有什么了……”
说罢,便抬眼细瞧纤瑶面目,虽没有倾国倾城的姿色,却也是一等一的清秀可人,更难得的是她手上那一把大好的韶华时光……她鄢语瑟也并不是从不曾有,只是十年前,自己还像眼前少女这般年岁的时候,她所心爱的那个人遇上了真正倾国倾城的女子,于是绕床弄青梅的过往种种尽成一场少不更事的玩笑嬉戏,多讽刺,多难堪!
握紧酒杯的指节已在不自觉中用力,直至隐隐泛白,念樵见了,悄无声息覆上她手,轻声道了句:“鄢儿,还有我在……”
十年来,只有他在,只有这一句话在,然而女人却都有种难以名状的直觉,鄢语瑟不说话,却在不动声色间抽出了自己的手。
屋内气氛,尴尬已极。
窗外雨势渐减,念樵便携了纤瑶起身告辞,语瑟并不多留,于是才送了几步,前方似有一人策马而来,渐渐能够看见一个黑色人影,而还未近得身来,却忽而摇摇晃晃,竟是自马背上直直跌了下来,再不动了。
念樵一惊,忙踏上桥栏,借力飞身向前,扶起那人才知对方身中剧毒,血自七窍汩汩而出,早已污了一身,根本看不出本来面目,见了念樵也无力问他身份姓名,只拿手指比着自己胸口,嘶哑着声音用尽全身力气开口,含糊不清的反复念着:“曲……曲……非陵……曲非陵……”
话音未落,人已气绝而亡。
念樵望了那死尸一时,只觉这人像是刻意隐藏着身分一般,中等身高,中等体态,衣裳是纯黑的布衣,并无任何花色配饰,腰边虽配了一把刀,也是集市上百余文随手可得的寻常物件,若是有人寻他,可是半点说不上他的形貌特征。可是,如此隐于人群之人,却偏偏骑了一匹纯白的昆仑宝驹,这样的良物,如今放眼四海之内,怕也数不出十匹来。如此低调却又张扬,实在令人费解。于是念樵心生疑惑,便毫不迟疑撕开他衣襟,果然见了封信,苍劲草书写着“洛阳曲氏非陵先生敬启”,落款是三个字:思无邪。
里面薄薄一层,不知写了什么,只是搁在手里捻着,竟像是空的。
念樵站起身来,淡淡道:“鄢儿,你可知这曲非陵是何许人也?”
“不知,”鄢语瑟摇头,“不过,开封府宣知萧敬初萧大人的老家便在洛阳,我若记得不错,他家祖上的坟冢似乎就叫做非陵,在这城外十八里处,不过,若无萧家首肯,似是无人可以接近,念樵,依我看,我们还是先报了官,再从长计议,方是妥当……”
“那便迟了。”念樵忽而站定,回望二女,“鄢儿,你去报官,阿瑶就在烟雨小楼等着,我自有办法,去探一探那萧家祖坟非陵的深浅。”
“我跟你去,”纤瑶却是不容分说站在了念樵身边,“这里又冷又黑,你要我守着一个死人,我怕不等鄢姐姐回来,我也成了吓死鬼了,你说过无论去哪儿,都会带着我……”
不等念樵反驳,语瑟已是先开了口:“沐姑娘说的不错,一个死人,还怕他做什么手脚不成?这里有我便是,你们去吧。”
念樵并不分辩,于是拉了纤瑶道:“事不宜迟,那我们便分头行动吧。”
纤瑶点头,便跟了念樵一路朝进城的方向而去。

(三)久病

绣楼上的丫头掌了灯笼,远远见了大门口那一袭青衫,便什么也不顾似的大声喧哗起来:“门房大叔,快瞧瞧来人可是苏公子?”
那门房听见,忙披了蓑衣开门去看,瞧定了才回身喊道:“就是你这丫头眼尖,实在是小姐肚子里的蛔虫。”
丫头一听,喜不自胜,也不管门房的大叔如何挖苦自己,身形一晃,已是转身进了绣房。不多时,一个女子,披了厚厚的锦袍,便几乎是一路跑着,匆匆下了楼来。
跑到门口方才站定,手里拿着帕子捂住心头,不时掩口轻声地咳嗽,脸色原本是不甚康健的苍白,此刻却因为跑得太喘或是别的什么原因,竟泛出了几许潮红。
“多日不见,小镜又清减了许多……”苏念樵悠悠站定,望着眼前女子,细细看她脸色。
而那被唤作小镜的女子便也低头笑了:“大哥今年迟了,小镜还在担心,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大哥好得很呢,小镜的病不好,大哥怎么能让自己出了事?”念樵抚上女子秀发,颇为宠溺,“总不能耽搁了小镜出阁,到头来怨恨大哥。”
“是呢,”小镜又是一笑,才见了苏念樵身边的纤瑶,“这位姑娘美得很,怪不得大哥都忘了咱们约定的日子,只是,鄢姐姐……”
“小镜,咱们先说些正经事,”念樵皱眉,便故意打断了小镜说话,拉着她手便往门里去,“你家和萧家有亲这事,可是真的?”
“大哥说的可是开封府宣知萧敬初萧大人?”小镜与念樵纤瑶入了厅中,又奉了茶,“没错,小镜的姑母岳如霜乃是萧大人的原配夫人,算起来,小镜本该称他一声姑丈,只是……”
“只是什么?”念樵听出她语气之中颇多隐忍,便追问一句。
“只是,萧大人之后狠命的恋上了山西平遥青山镖局唐家的女儿唐浓,而人家本不愿嫁,便推说不愿入府为妾,萧大人其时情到深处难自制,便硬生生将我姑母休妻改妾,才把唐小姐迎进门去。大哥也知道,妾不比妻的地位尊贵,既不能登堂入室,亦不能有丫鬟仆从,从此之后,小镜在礼数上,自然就失了称他为姑丈的资格了。而这件事,多年来我爹深以为耻,便不叫家人随意提起,因此大哥虽与我家相熟,你若不问,我也是不会对你说的。”
“这个我自然明白,如此说来,萧大人与那位唐夫人,该是夫妻情笃了?”听到这里,念樵才觉这事非比寻常,青山镖局?这次的赈银不正是青山镖局负责押送?不曾想这萧家与唐家,竟是姻亲关系,这事便有趣了许多。
“这却错了,”小镜却摇了摇头,“那位唐夫人过门之后,不知是抑郁太甚,还是身子本就羸弱,初为人妇不到半年,便故去了,又过半年,我姑母为萧大人添了一男一女一对龙凤宝宝,亦因出血太多无力回天,也不治而终,从此之后,萧大人便再未续弦,一直孑然一身,直至今日。”
“原来如此,”念樵听完,沉思良久。在他面前的这个女子名叫岳镜湖,乃是当地名门岳家的独女,其父岳如锋乃是镇守边关的封疆大吏,常年在外,不得归家。小镜自幼身患不足之症,而岳阳苏家以世代行医四海闻名,所以自十年前起,念樵便为小镜医治顽疾,也算看着她自小长大的兄长。
“那小镜可认得一个名叫曲非陵的人?”
“曲非陵?大哥问的是曲叔叔,还是曲姐姐,又或者是小镜素未谋面的曲爷爷?”小镜头一偏,似乎也看出了念樵眼中迷茫,便笑道,“难怪大哥不明白,曲家是世代为萧家守灵之人,他们并没名字,承袭者皆唤自己为非陵,四十年前,是位爷爷,直至两个月前,是位叔叔,如今,是位姐姐。”
“原来如此,你可有办法带我见她?”念樵拿出信函,简要与小镜述说,小镜听了却是惊呼不已,稳了稳心神才道:
“曲家世代守陵,日夜不离,怎么会与那些事扯上干系?这样吧,小镜也有许久没去给姑母上坟,不如明天清早,我便以此为由,带你们上山,如何?”
“如此甚好。”念樵闻言一笑,算作同意。
次日清晨,难得天气晴薄,朗无片云。
曲非陵接了那封信,看了看落款,又抬头望了念樵一时,方开口问道:“送信的人是何模样,可有什么特征,你们说来我听听,也好想一想是否家父的故人?”
说这话的那声音、语调,说不出的清冷,却与这声音的主人格外般配,曲非陵很美,而若说她与别人有什么格外的不同,那便是她的美不似真人,倒像个十足的偶人。
“人实在没什么特别,只是□那匹昆仑宝马,实在罕见。”念樵被纤瑶抢在了前头,便不说话,只是听着。
而曲非陵点了点头,“我不认得,想必是家父在世时的朋友,既如此,小女就做主把这封信转交给家父了,几位不介意吧?”
说罢,不等众人反应,曲非陵已是转身将信拿在了灵前香烛之上,不过顷刻,已成灰烬。
纤瑶不及阻止,已被念樵拦下,与小镜三人略坐了一时,旋即告辞。
回了岳府纤瑶忍不住责备:“你为什么不阻止她烧了那封信,说不定其中有什么线索呢?”
“那你说,会有什么?”念樵一笑,云淡风轻,“咱们不过是偶然路过那里,偶然撞见了一人濒死,偶然受他之托前往送信,至于收信之人如何处置,干我们何事?”
“可是,她是萧家的守陵人,难道不会和赈银失窃一案有什么牵扯吗?你来了洛阳便左右逢源,处处都是温柔乡,这样不顾正事,我奶奶何时才能沉冤昭雪?”说着说着,纤瑶的眼圈便又红了。
“你放心,”念樵却并不恼怒,反而安慰起来,“信既然已被烧了,那其中是什么,咱们不知道,曲非陵也同样不知道,我之所以去见她,就只是为了确定她看还是不看,若她拆信看了,我还得想办法去套出其中内容,她烧了,这其中谜团倒容易解了。”
“什么意思?”
“你记得那封信的落款是什么?”
“思无邪。”
“不觉得有些耳熟?”年樵似是不急说出答案,反倒绕起了弯子,“你在家时,可读过书认得字?”
“嗯,”纤瑶点头道,“不过只读了四书和孙子。”
“那《论语》中有一句,你可记得?”念樵起身行至窗前,悠悠吟道,“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诗?莫非那落款,指的是旧书《诗经》?”纤瑶一惊,却反而又沮丧起来,“孔圣人也说了,诗经共有三百零几篇,就算知道了诗经,也不知道讲得是什么意思啊?”
“你忘了,送信的人最让人记忆深刻之处,是什么?”
“白马?!”
“不错,《诗经·白驹》——”念樵双目忽然如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