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骑 >

第134部分

汉骑-第134部分

小说: 汉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好,有志气,有志气。”李信闻言一愣,最后哈哈大笑道:“我要去江南,不知道孙公子可以愿意随我走一遭?”他却是望着孙和鼎,他是孙元化的长子,有他在手,李信就不相信孙元化不会就范。

    “你。”孙元化面色一变,忽然冷笑道:“当初我为了制作西洋大炮,差点连我玉娃儿都给卖掉了,现在又何惧一个儿子呢?”

    “这位公子,你认识李信将军?”相反与孙元化,一边的孙和鼎却有些惊讶的问道,脸上露出一丝好奇之色。

    “不错。”李信点了点头,说道:“我也听说孙公子对火器之道深得令尊真传,不知道可是事实?”

    “公子说笑了。在下不过家父的笔记而已,算不得真传。”孙和鼎脸上罕见的有些害羞之色。只不过李信却知道,孙元化的一身成就最后继承者就是他的大儿子孙和鼎。

    “我对火器之道也了解一二,若是能和公子同行,也是一件让人快乐的事情。”李信笑眯眯的说道。只是在孙和鼎看来,李信此举就好像是一个狐狸一般,正在诱惑着自己。孙和鼎不知道如何是好,只能朝孙元化望去。

    “不知道孙大人可否愿意呢?”李信扫了四周一眼,笑道:“要知道,这里荒郊野外的,加上现在世上并不太平,乱贼四处都是,谁知道这昌平州周围有没有乱贼的存在。这些人可是胆大包天,他们可不会在乎大人的知府身份了。”

    “你。”孙元化气的嘴唇直打哆嗦,却是无可奈何。所谓秀才遇到兵,有理也说清,李信就是一个兵,而且是一个手握重兵的将军,一旦决定的事情,就再也不会改变,孙元化遇到这种人也只能算他倒霉。

    “这位公子,在下愿意跟随公子身边。”那孙和鼎显然也发现了眼下的局势,发现自己除掉跟随这个莫名其妙的公子之外,再也没有别的办法了。

    “和鼎,你?”孙元化闻言心中一痛,忍不住用愤怒的眼神望着李信,心中懊悔无比,早知道这样,就应该留在昌平,到时候,就算李信再怎么厉害,也不会在昌平做出这种强盗的事情来。可惜的是,现在却是迟了,李信身边的武士尽是虎背熊腰,精壮之士,这些人足以将他孙元化杀了一个来回。

    “孙大人放心,令郎我是不会杀的,最多半年,我就会将令郎归还。”李信笑呵呵的说道:“当然了,前提条件是你要在归化城老实点。”

    “你狠。”孙元化咬牙切齿的望着李信说道:“你怎么会知道我一定就犯?”

    “因为你没的选择。”李信笑眯眯的说道:“想来现在你也知道山东局势已经糜烂,这与你有着很大的关系,皇上待此事过后,肯定会找你的麻烦的,你只有去归化城,皇上才没有办法找你的麻烦。不知道我说的可有道理。”

    “不错。”孙元化点了点头,叹息道:“只是没有想到,我孙元化忠于朝廷,却败在识人不明上。活该有今天。”

    “孙大人,你可知道你这次犯的错误仅仅是此事吗?”李信不屑的说道:“你本就没有治理一方的本领,却偏偏要做一个登莱巡抚,如此也就算了,偏偏还从红毛那里买来大量的火炮,还铸造了一些,现在好了,这些大炮都落在孔有德等人的手中,恐怕你还不知道吧!这些家伙早就想着投靠建奴了,你可知道,一旦这些人投靠了建奴,连带着你的火炮的秘密都会为建奴所得,朝廷苦心经营的锦州防线乃是山海关防线都会暴露在建奴的铁蹄之下。”

    “这,这如何是好?”孙元化被李信说的面色大变,浑身颤抖,显然他未曾想到事情会是这样的结果。

    “他们既然造大炮,那大人为什么不可以造更多的大炮呢?”李信敦敦善诱道。

    “不可能。”孙元化闻言摇摇头,说道:“且不说,这造这么多的大炮需要多少钱财,就是需要锻造的铁器就是一个惊人的数字了。一尊大炮要花费银子万两之多,就算是朝廷,也不可能给我这么多的银子的。”孙元化满脸的苦涩,实际上,在他心里,更重要的是朝廷并不支持此事,否则的话,也不会造成,孙元化为了铸造大炮要卖儿卖女的地步了。

    “我想大人要是潜心造炮的,会有人支持大人的。”李信听了知道孙元化并没有放弃大炮理想,心中顿时一喜,在这个时代,若是最擅长大炮的除掉西方红毛鬼子,在东方就是孙元化和徐光启了,可是现在的徐光启已经垂垂老矣,恐怕命也不久了,可是孙元化就不一样了,他不过五十多岁,最起码还有十年的活头,若是一心造炮的话,也不知道能造多少大炮。

    “你是说李信?”孙元化望着李信,双目中一道奇光一闪而过。

第166章 白莲圣母() 
“不错。学生听说李信特喜欢的就是火器,大人若是能专心造炮,李信必定会奉大人为上宾。”李信双目灼灼生辉。

    “为李信造炮,难道让他打朝廷吗?”孙和京冷哼道。

    “住口。”孙元化面色一变,恶狠狠的朝孙和京望了一眼,吓的孙和京再也不敢说话了。

    “孙公子说笑了,李信乃是朝廷的游击将军,又岂会反叛朝廷呢!”李信深深的望着孙和京一眼,淡笑道:“他与建奴乃是生死仇敌,只会对付建奴,又岂会对付朝廷呢!”

    “哼,你不是李信,又如何知道他心中所想?”孙和京不屑的说道。

    “孙大人现在是无根之浮萍,无论是周延儒也好,或者是徐光启老大人也好,都没有办法帮助孙大人。山东之事一旦完毕,孔有德一旦逃出山东,就是孙大人下大狱的时候。孙大人,不知道我说的可对?”

    “你说的不错。”孙元化叹息一声,点了点头,说道:“山东之事总要有个人来负责的,我孙元化就是最好的人选。”

    “如此说来,大人除掉投靠李信之外,难道还有其他的选择吗?”李信笑眯眯的说道。能在这里碰到孙元化是他意想不到的事情,孙元化或许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但是绝对是一个优秀的发明家。李信虽然看不上现在的火枪等武器,但是对于火炮,还是极为喜欢的。孙元化就是一个制造火炮的高手。李信又岂会放过。这个时候的他已经看出来孙元化有些迟疑了。只是还没有开口而已。

    “云中府以前是林丹汗所呆的地方,虽然距离中原比较近,但是到底是边塞,不会有铁矿出现的。你认为,仅仅靠从中原走私一些铁矿就能满足铸造大炮的需求吗?”孙元化摇摇头不屑的说道。

    “那自然是不可能的。”李信想也不想就摇摇头,说道:“铸造一门火炮,需要铁矿数千斤,乃至万斤之多,单单靠走私显然是不大可能的。不过,归化城虽然是在塞外,并不代表着就没有铁矿。”李信想了想,从旁边取了一个树枝来。就在地上画了起来。

    孙元化心中好奇,也凑了上去,很快就摇摇头。李信笑嘻嘻的在地图上点了一下,说道:“这里是宣府,出了张家口向西两百里的地方,就是归化城,而归化城再向北的地方,就是河套地带,河套之中,就一个叫做包头村的地方,这个地方埋藏有大量的铁矿。我相信,依照孙大人的见识,肯定能很快就会找到这处铁矿的,还有煤矿,用这些煤矿,烧出的铁来,很容易锻造出火炮。”

    孙元化点了点头,虽然不知道李信为何这么能确定这个地方肯定有铁矿和煤矿,但还是摇摇头说道:“就算这里有大量的铁矿和煤矿,可是你不要忘记了,铸造火炮,不但需要这些东西,还需要大量的工匠,别跟我说,草原上有许多的工匠,这些工匠或许制作一些铁器,或者是弓箭刀枪能行,但是要铸造火炮,恐怕是不大可能的。”

    “那是自然,要铸造火炮,就需要工匠,而且是要非常熟练的工匠。”李信点了点头,笑呵呵的望着孙元化说道:“孙大人擅长铸造火炮,想来对火炮的每一个过程都明白,只要孙大人将这些过程都写出来,然后将这些过程和方法交给这些工匠就可以了。不要求这些工匠都熟悉铸造火炮的每一个流程,一人只要知道一个要点就可以了。这样一来,一人炼铁,一人打造模型,一人铸造等等,形成流水一般的作业,这样不但很快就能培养出大量的工匠,还能加快铸造火炮的速度,更重要的是能保密。孙大人以为如何?”

    “这,这倒是一个好办法。”孙元化神情一动,这个时候的他不得不承认李信这是一个好办法。不但能加快速度,更是能保密。

    “哼,公子说倒是轻巧,只是,这铸造每尊大炮,所需要的银两是何等之多,李信就算重视火炮,但是家父是朝廷派出的知府,李信又岂会信任?”孙和斗微微有些不相信的说道。

    “呵呵,如何消除李信的疑心,我相信孙大人一定能做到,就算是孙大人做不到的话,李信也会帮大人做到的。”李信笑眯眯的望着孙元化,说道:“孙先生以为呢?”

    “有公子这句话在,李信肯定会答应的。”孙元化也哈哈大笑道。却是让周围众人感到好奇。有些好奇的望着二人。

    “那是自然。”李信看了孙元化一眼,知道这个家伙或许已经认出了自己,也很大方的承认,让张武取了笔墨来,亲自写了一封信,交代孙元化之事,然后将信折叠好之后,交给孙元化,说道:“先生凭此信,可以见石元直,他会帮助先生的。”

    “临了临了,最后还是要找你啊!”孙元化笑眯眯的接了过来,说道:“公子此去可是去江南的?”

    “不错。”李信点了点头,问道:“先生可有什么吩咐的?”

    “我刚出京,就见田国舅领着大队人马出京了。”孙元化有所指的说道。

    “这个时候才出发?”李信有些好奇的问道。现在那是大明崇祯五年二月份,田云岫居然现在才出发,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葩。难道兵贵神速这个字眼不知道吗?

    “若非江南好风光,恐怕这位国舅爷去的更晚了。”孙元化不屑的摇摇头,大明朝就是如此,有田云岫这样的人物存在,焉能不败。

    “多谢先生指点。”李信点了点头,说道:“原本我还准备去京师一趟,现在看样子不用了,直接去江南就可以了。”

    “山东有白莲、河南有匪患。公子此去还是小心为妙。”孙元化有些感叹的摇摇头说道:“世人都说公子乃是世之枭雄,但是今日看来,公子却是英雄。”

    “有所为有所不为而已。”李信哈哈大笑道:“有些事情若是不做,我一辈子都都不开心。更何况,天下之大,又有何人能阻挡我。”

    “那元化就预祝公子一路顺风。”孙元化也为李信所感,罕见的拱手说道。李信却是哈哈大笑,两人也就一些火器交换了彼此的看法,李信也对孙元化所掌握的知识十分的好奇,而李信的种种稀奇的观点更是让孙元化惊讶不已,深受启发。

    次日的时候,李信扬鞭而走,从昌平绕过京师,直接进入保定地界。却是从陆路追赶田云岫。

    “父亲,为何和一个年轻书生如此恭敬的?”孙和鼎有些好奇的问道:“他写的这封信有用吗?”让孙和鼎好奇的是,李信并没有带走自己。

    “和鼎,你知道他是谁吗?为何当初要带走你?”孙元化骑在马上。扫了三兄弟一眼,说道:“他就是李信,云中都指挥使李信。”

    “他就是李信?”孙和鼎三人惊讶的说道。

    “若非如此,为何要带和鼎走,他是想作为人质,告诉我,让我不要在云中乱动。”孙元化摇摇头苦笑道:“实际上,为父去云中也不过是避难而已,他若是想杀了为父,恐怕朝廷还会高兴的。不过,李信就是李信,能为恩义亲自领军南下,此人若是这次能逃脱大难,日后必定有大成就。走,我们赶紧走,去云中,现在就走。”孙元化干瘦的身躯里罕见的爆发出一股力量,领着家小朝归化城赶去。

    且说李信风餐露宿,数十骑兵绕过京师,穿过保定,这一日来到德州,德州靠近运河,只是这个时候,山东有孔有德等人肆虐,不过索性的是,这个时候,建奴大军并没有像历史上记载的那样第二次入关。德州这个运河上的明珠并没有受到的任何的损伤。

    “公子,已经打听清楚了,昨天有钦差大臣路过德州。”运河边,一个酒楼上,李信领着几个侍卫端坐其上,半响之后,就见张武走了过来,轻声说道。

    “你确定是田云岫那个家伙?”李信扫了四周一眼说道。

    “正是那个家伙,听说没到一地,田云岫就四处搜刮,搞的沿途的官吏是苦不堪言。”张武不屑的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