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骑 >

第261部分

汉骑-第261部分

小说: 汉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上,既然要分化李信麾下,得派一个德高望重、机智过人的奇才前往,臣以为南京钱谦益可以胜任。”温体仁见崇祯已经开口,又赶紧说道。他低着头,双目中闪烁着一丝金光。

    钱谦益名头很大,尤其是在江左一带更是如此了。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学者称虞山先生。明万历三十八年一甲三名进士,他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说起来,这个人与温体仁积怨甚深,难怪温体仁到现在还记住他。

    在崇祯灭了魏忠贤之后,朝中官员缺乏。崇祯帝决定增补内阁阁员。崇祯元年冬,诏令会推阁臣。诏令一出,温体仁就开始打自己的如意算盘了,毕竟这内阁大臣是文官一生的荣耀,温体仁自然是想进去了,可是要进入内阁需要两个方面,一个就是圣眷,还有一个就是资历和声望。他猛的发现自己资历和声望不行,有这两条,就不能就不能进入内阁了。不过,他也发现自己的圣眷还是可以的。因为崇祯刚刚擢升他为礼部尚书,历届内阁中,礼部尚书都是有位置的,所以他认为自己有可能入内阁,只是没有想到的是,在会推过程中,温体仁一再受到冷落,终未能入阁,而江南才子钱谦益则私列第一,温体仁的如意算盘落空了。于是他就想办法毁了这次廷推。

    不得不说,温体仁这个人是一个天生的阴谋家。在会推的结果上,他发现声望和资历远在他之上,甚至还在钱谦益之上的周延儒也不在被推举的名单上,周延儒是什么人。周延儒为人乖巧。很善于察言观色,左右逢源,深得皇上宠信。在圣眷方面,无人能及。周延儒落选,温体仁揣测皇上必定要产生怀疑。果然,崇祯帝见名单上没有周延儒的名字,感到很是不满。

    温体仁认为这是翻案的大好机会。他和周延儒很快地勾结在一起,将矛头直接指向钱谦益。他们上书皇上,重新揭出了钱谦益关节受贿案,敦促皇上取消钱谦益阁臣资格。所谓关节受贿案,指的是天启二年钱谦益主试浙江时,收受童生田千秋的贿赂,以一句俗俚“一朝平步上青天”为关节,将他定为解元。这事后来被人告发。钱谦益受到夺俸、削职的处分。回到江南做他的礼部侍郎了,从此寄情与山水之间,知道南明的时候才得到重用。

    经此一战之后,周延儒、温体仁、钱谦益的关系恶化,尤其是温体仁和钱谦益之间更是如此了。钱谦益乃是江左文坛领袖之一,这些年在江左闯下了偌大的名声,而温体仁在江左士林尤其是在东林党人中的名声不好,他的所作所为为清流所鄙视,在温体仁看来,这不是他的人品问题,而是钱谦益搞的鬼。所以这次举荐钱谦益前往草原,就是要狠狠的报复他一下。

    “这个钱谦益能行吗?”崇祯皇帝还是记得这位礼部侍郎的,有些怀疑的望着温体仁,显然他听说过温体仁和钱谦益的关系,这个时候,难免就有些怀疑,是不是温体仁借机报仇。、

    “皇上可记得去年李信纵横江南的事情?”温体仁眼珠转动,很快就找到了理由,说道:“当初李信横扫江南,固然成就了他的名声,但是同样的,他在江南搞的那一套,也是得罪了江南的士绅,江南的东林党人将李信视为猛虎野兽,牧斋兄乃是江南文坛领袖人物,只要他率领这些文官们前往,才能帮助陛下监视李信,才能保证他们不为李信所拉拢。”

    崇祯很快被温体仁的话打动了,若是派了一个一般的官员前往草原,难免会被李信的高官厚禄所打动,可是钱谦益不同,他们与李信有仇怨,去了之后,只能会和李信作对,不可能投靠李信的。当下点了点头。说道:“先生的计策倒是不错,只是就如此轻松的将钱谦益赶到漠北去,难免李信会怀疑啊!”

    “皇上,臣想好,不用下圣旨,而是贬谪,将贬谪的官员尽数送到漠北。”温体仁听了崇祯的话,真的想哈哈大笑起来。瞌睡都送来枕头,按照温体仁的想法,这个钱谦益最好是死在漠北,从此之后,再也没有人会与自己争夺首辅这个位置了,周延儒刚刚下去,这个时候炮制此人恐怕会有人说闲话,既然如此,就让钱谦益先走就是了,将其贬谪,天长日久之后,也没有人记得他了,他都想好了,等钱谦益到了草原一两个月后,自己就让人揭露钱谦益已经投靠了李信,这样更是能彻底的解决钱谦益这个祸害。

    崇祯皇帝听了之后点了点头,他对温体仁说道:“你要对那些遭受贬谪的官员好生说说,只要他们去了草原,在征北侯麾下认真做事,为朝廷效力,在合适的时候,朕自然会招他们回来重用的。”

    “皇上仁慈。”温体仁眼珠转动,心中更是不爽了。他知道崇祯皇帝可不是说说这么简单。只要机会合适,这种事情他是绝对能做的出来的。

    “恩。”崇祯皇帝点了点头。温体仁这才小心翼翼的退了下去。

    片刻之后,被温体仁掌控的内阁,分别以圣旨和书信的方式,传递到南京和云中城,在明朝内部,一场声势浩大的京察展开,众多文人武将们心中惴惴不安,要知道,自从明朝中期之后,朋党产生,尤其是在严嵩、高拱那个时代开始,所谓的京察,就是朋党之战,这些都是内阁中的几位大佬攻击对手的最佳手段,眼下温体仁掌控内阁,无疑这次京察就是温体仁洗牌的最好的手段,温体仁的心思很大,不但要洗牌周延儒留下来的实力,更是要洗掉江南的东林党人,他要借着李信之手,将整个东林党人一网打尽。不得不说,温体仁这个人心胸虽然不咋的,可是这一手却是玩的漂亮,就是洗牌都是显的如此的光明正大。

    当内阁的书信传到李信手中的时候,李信正与石元直等文臣武将,观看者在云中场外原野上举行的马球比赛,马球源远流长,在唐朝就很流行,这不但是一种娱乐,更重要的是,这也是一种练兵手段。李信这个时候,正是积累自己实力,整军备战的最佳时机,自然这种训练手段也就拿了出来,不但李信来了,就是终日躲在后宅的董小宛、萧玉等人也都来了,甚至萧玉、囊囊福晋还挺了一个大肚子。经过李信的辛勤播种下,萧玉和囊囊福晋总算是开花结果了,这让李信的臣子们也算是安心了,虽然李信勇猛又年轻,可是在战场上,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这有一个万一,最起码李信的事业上也有了一个继承人不是。虽然这个继承人并不是未来的正室董小宛所出,可也算是一个盼头。

    “杨雄,你麾下的儿郎也不怎么样啊?距离我们的禁卫军可以差了五球了。”一个大大咧咧的声音传来,李信等人相视一笑,不用看也知道能说出这种话的必定是高猛,眼下球场是上正是高猛的禁卫军对阵杨雄的白虎军团,在李信的麾下当中分别有蒋毅的青龙军团、杨雄的白虎军团、何可纲的朱雀军团、陈汉的玄武军团,另外还有句突的黑蛇军团、赵广的白马骑兵和高猛的禁卫军。这七人组成了李信的征北军,一共十三万人。

    “哼,高猛,你也不要得意太早了,这场仗正在进行呢!”杨雄不屑的说道。他心中也是一阵恼怒,自己的球队虽然各个都是好手,但是比不上高猛的禁卫军,在众多军团之中,高猛的禁卫军无疑是精锐中的精锐,没办法,谁让禁卫军是李信的守卫大军,自然是挑选最厉害的了,七大军团中,每个军团都有各自的优势。

    “几位将军雄心万丈,主公,可喜可贺啊!”宋献策身材矮小,在石元直等人之中,显的是那么的别扭。

    “这些都是将军们的功劳。”李信心中也极为欢喜,最起码刚刚来到大明的时候,是何等的落魄,连生命都不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上,不过转眼之间,自己身边美女如云,更重要的是,麾下十几万大军,这还是李信本着走精兵路线的缘故,否则的话,麾下的大军就更多了。

    “主公,福生酒楼来信了。”就在这个时候,石元直身边忽然出现一个黑衣卫士,将一封信递给石元直,石元直只是看了一眼,赶紧将信笺递给李信。

    “温体仁这是想干什么?”李信撕开信封,看了书信一眼,就将信件交给众人,然后吩咐道:“你们继续进行。几位先生,我们回去再说。”说着就站起身来,一手牵着董小宛,一手却使搀扶着萧玉。

    高猛等人相互望了一眼,也都纷纷站起身来,望着李信的身影离去,却是没有紧跟上去,军中大将不得干涉政事,文官不得干涉武将之事,李信分的很明确,在李信手下,除非是石元直,否则的话,不可能出现文官统领武将的规矩。李信既然是叫了几位文官,武将们自然也不会跟上去的。

    “京察!”琉璃宫内,李信敲了敲桌子,对张春说道:“老先生久在朝廷,这京察有用吗?温体仁为什么要借助京察来帮我们。”

    “侯爷,这温体仁可不是在帮我们,或者说,不是有意在帮我们。他主要是除掉自己的政敌,顺带才帮我们的。”张春摸着胡须,不屑的摇摇头。

    “自从嘉靖之后,这京察就成了打击政敌的一种手段,想朝廷的那些大员们,哪个身边没点事情,又哪个屁股是干净的呢?一旦京察开始,朝廷的那些朋党们就开始争斗,争取将对方尽数驱赶出京城。”孙元化也是一阵冷哼。说实在的,他就是朋党之争的牺牲品,温体仁和周延儒两位大佬的争斗,若非李信,恐怕孙元化早就不在世上了,所以他对于朋党之争是深恶痛绝。

    “所以说,温体仁这是想借我之手,将他的政敌都赶到我这边来?”李信冷哼了一声,虽然他需要官员,尤其是文官,但是也不想得到这样的文官,这样的文官心思不在自己这边,甚至自己若是有什么动作的时候,这些文官们绝对是一个炸药桶。

    “朝政日益腐败,这个时候温体仁作为首辅,居然想的还是争权夺利,真是让人痛心。”张采摇摇头,现在大明朝内部有义军兴兵作乱,而在外面,建奴虎视眈眈,就是李信也逐步的夯实自己的根基,一旦在草原站稳了脚跟,按照张采的判断,他肯定会兴兵南下,夺取中原。温体仁作为首辅,这个时候就应该整顿朝纲,将朝廷的有志之士都聚集在麾下,辅佐崇祯皇帝才是正理,他却弄什么京察,明摆着要向自己的仇敌开炮。这一把火烧的不仅仅是官员,而是大明江山,真是愚蠢至极。

第354章 让开一条道() 
“主公,温体仁此人奸诈,这次奉了崇祯之命,进行京察,那些文官们恐怕也胆战心惊了,可以想象,肯定是有一批人会流放到我们这里来,不知道主公准备如何处置这些人。”宋献策有些迟疑的问道。

    “草原上读书人太少,让这些人去教书育人吧!”李信想也不想的说道。他对朝廷的文官们印象并不好,这些人表面上正人君子,实际上一肚子男盗女娼,在中原,他们祸害了崇祯皇帝,难道还要让他们祸害自己不成。干脆让这些人都去教书,重新拜读圣人经典,重新做人。

    “教书育人。”众人相互望了一眼,不曾想到李信会做出安排,想这些人都是东林党人,也都是曾经的朝廷命官,到了草原却只是用来教书育人。这样的反差实在是太大了。

    “这样不是很好吗?就算是我李信也想着多读一读圣人经典。”李信满不在乎的说道:“更何况,他们是官场上的失败者,被温体仁赶到这边来了,那就是在罪犯,既然是罪犯,我不让他们劳作就已经很不错了,难道还让他们与诸位一样,位列炎黄部落之上,管理着众多牧民不成?你们愿意,恐怕那些将士们都不愿意吧!”

    “主公所言甚是。”石元直等人连连点头。

    “弄不好,如此还能造就一批博学之才,那些大臣们重走读书路,也许能洗心革面也不可知。”宋献策哈哈大笑,言语之中甚是讥讽。张春、张采和孙元化三个人却是默然不语,不管怎样,这三个人以前也是朝廷中官员。眼下被宋献策如此鄙视,三个人脸上也是无光。

    “人性本善,在朝廷当中,那些官员们就算有几个还是有点良心的,但是看到周围人都是如此模样,就算是不贪污,也会被被人鄙薄的。”李信倒是很理解,只听他说道:“让他们来草原,就是让他们重新做人的。这样不是很好吗?也许许多年后,这些人还会感谢我的。”

    “主公所言甚是。”众人忍不住笑了起来,可以想象的到,那些官老爷们平日里高高在上,可是到了草原上,身边无仆役服侍,无美妾暖床,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做,还要去教书育人,所得甚少,恐怕这些人也会是苦不堪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