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风月天唐 >

第156部分

风月天唐-第156部分

小说: 风月天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浩自从当日从凤阳阁出来,就知道会有李泷选他为驸马一事。但是让陈浩始料未及的是,李忱竟然爽快的一口答应了,听着马元贽的口气,李忱当时似乎很是满意。也正因为如此,才使得陈浩迫切希望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未曾想张议潮的这道奏折来的甚为及时,于是陈浩才打算借此机会到河西任职。因为陈浩知道东都离京城很近,即便他离开京城回到东都也无济于事。

    正在陈浩苦思如何应对赐婚一事时,李忱突然问及他对治理淮河的看法。陈浩只得将此事暂搁一边,这才移步来到近前躬身回禀:“圣上,以微臣之见,雍王殿下可暂任工部尚书一职。殿下既然对治淮有如此策略,便足以见得殿下对河道事务颇为熟悉。方才崔阁老言及工部侍郎施行治淮之策,微臣却不以苟同,若是工部能够上行下效,又岂会治淮多年效果甚微,以至于洪水为患多年?”

    李忱听罢也是颇为认同的点了点头,对于工部在治理淮河一事上,李忱对此已经早有不悦。如今陈浩将此事提起,李忱觉得有必要整顿一下工部。

    “可是……”

    崔式正要辩驳却被陈浩打断道:“没有什么可是,殿下虽是驻外藩王,然如今正是用人之际,崔阁老岂能这般迂腐?孙大人身为工部侍郎,多年未能将淮河水务疏通,可见是能力有待商榷。若是仍由孙大人执掌淮河水务,岂能有效治理淮河?莫非因孙大人是阁老女婿,阁老才会如此袒护不成?”

    “哼!陈大人还请慎言,老夫为官向来任人举贤,岂会因有亲姻而私生袒护之情?”崔式见陈浩话锋犀利丝毫不把他放在眼中,于是便出言反驳道。

    陈浩对此只是揶揄一笑:“阁老所言极是,阁老用人向来举贤不避亲,下官对此可是深有体会!”说到最后陈浩故意将“深有体会”四个字拖音很长。

    此言一出李忱与群臣却不以为意,然而却让崔式与崔从二人脸色为之一寒。陈浩的话中之意他二人可是再清楚不过了,这是在隐射崔潼参与伏击一事。崔从脸色铁青的低着头,双目之中尽是愤怒之色。方才陈浩故意摸着自己左耳,就已经在无形的威胁他,因为当日收到陈浩的信中就有崔潼的左耳。

    见崔式沉着脸不说话,陈浩知道自己的威胁已经达到,于是躬身向李忱回禀道:“圣上,微臣以为阁老大人所言不无道理。此乃是功在当今利在千秋之事不可疏忽,方才雍王殿下的治淮之策工程浩大,须得调动兵士开凿沟渠……因此可任雍王殿下暂任工部尚书总理水务,由兵部尚书从旁协助,此事便可无忧矣!”

    “好一个功在当今利在千秋,陈爱卿所言有理,不知诸位爱卿还有何异议?”李忱对陈浩所谏很是认可,若此时有成定会造福百姓。

    对于方才雍王所言的治淮之策,崔式自然知晓此策的可施性,这也是崔式百般阻挠的原因。因为他知道若李渼将困扰多年的淮河治理完工,定会得到李忱的格外重视。届时雍王在朝堂之上,就有了与太子抗衡的基础。

    而崔式也未曾曾想到的是,陈浩会将这份功劳分享于崔家。崔式乃是精于世故之人,自然懂得陈浩此番的用意。权衡利弊之下也只能退了一步,于是便无甚异议的退了下来。

    既然整个朝堂无人反对,李忱便传旨任命李渼暂代工部尚书一职,为治理淮河总理水司。崔从则从旁协助,实施工程事务。

    陈浩之所以让雍王阐述他授予的治淮之策,实则就是为了能够让李忱重视李渼。然而陈浩也知道此事有崔式等人在,即便有崔潼在手也未必能够轻易让崔党退让。

    于是陈浩只能用‘胡萝卜加大棒’这种权宜之计,将这治淮大计之中加入了崔从这位崔家二把手,也算是对崔党的一种让步。如此一来双方得以双赢也是最好的结果,届时治理淮河之时也避免崔党暗中掣肘。

    李忱见此事已经得以解决,殿中的气氛也活跃了不少。于是便清了清嗓子,将目光落在了陈浩身上:“陈爱卿虽是年纪尚轻却功劳甚高,不知爱卿家中还有何人?”

    群臣微听不觉为之一愣,心道这圣上是闹得哪一出。若是换作他人或许不知尚可理解,然陈浩身世履历早已不是什么秘密。如今陈浩已然是大唐第一才子,因此陈浩身为太和县人氏,且父母早逝早已为众人所熟知。群臣虽然不明其意但陈浩却是心若明镜,陈浩知道今日的重头戏终于来了。

    “回禀圣上,微臣自幼双亲早逝,故此微臣孑然一身……”

    李忱深表怜悯地点了点头,随后面带微喜,示意身旁的王公公。王公公心领神会,冲着台下的陈浩艳羡一笑:“既然陈大人至今孑然一身,那便跪下接旨吧!”

    群臣一听王公公此话更是疑惑不解,然而陈浩却是心知肚明。既然陈浩已然知晓李忱此举的意图,那他就不能坐与待毙。于是郑重回禀道:“圣上,微臣尽忠职守不敢邀功,如今微臣身居留守一职已然诚惶诚恐,岂敢再求封赏,故此这圣旨微臣不能接!”

    陈浩揣着明白装糊涂故意混淆视听,以此托词拒接圣旨。然而李忱听闻陈浩此言,不禁欣然一笑道:“爱卿居功而不自傲实为难得,然朕今日所下旨意与此无关,而是为泷儿钦定驸马!”

第257章 恕难从命() 
嘶!

    李忱这句话引得群臣不禁为之愕然,未曾想李忱开年的第一个朝会竟然要钦定驸马。不过想想也实属正常,群臣看着立于殿中的陈浩,心道这般出众的人选,若是圣上不选做女婿倒是真成了怪事。

    整个朝堂之上的官员,几乎只要家中有女儿孙女的,曾经也都打过陈浩的主意。莫说这帮与陈浩无恩怨的官员有此念头,即便崔式也曾想过与陈浩联姻以缓解之间的恩怨。奈何陈浩对于此事一直闭口不谈,使得众人也只能怅然若失。

    崔式对此倒是未有过多的吃惊,当听罢李忱欲要钦定陈浩伟驸马时,崔式反而有了一丝的窃喜。陈浩若果真成了当朝驸马,以后的仕途也就有了节制。如此一来对于崔党而言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于是崔式眯着眼,一脸笑意的看向殿中的陈浩该如何应对。

    在大唐对于驸马都有一套礼制,当一人娶了公主以后,便会授予驸马都尉一职。一般来说,驸马与公主结婚后,都会立刻加上一个“三品检校官”的官衔。

    三品是个很高的职阶,一朝宰辅也不过是三品官。根据大唐惯例除非立下天大功劳者,一、二品的高官官阶是不会轻易颁赐的,所以三品官阶已是大唐最高的官阶。

    按理说这是一个仕途的终南捷径,然这“三品检校官”却并非如此简单。所谓“检校官”实则可以称之为员外官,是指原缺以外的官。也就是正式编制以外的官,只是个编制外的虚衔。

    凡是任何一人,甚是是上至宰相的大官,只要是加上“检校”两字衔头,就根本只是一个虚衔空位而已。所以驸马虽然有官衔,但也只是个虚的官衔而已,根本不能算正式官吏。

    如今陈浩而冠之年便已经是东都留守正四品官阶,可谓是前途无量。若是陈浩做了当朝驸马,也就意味着陈浩将止步于三品以外,因此这对陈浩的仕途将是一个不小的节制。

    居于殿中的陈浩此刻脸色有些阴沉,蚕眉微蹙甚是凝重道:“圣上,微臣出身微寒,此前乃是居于太和以行乞为生。与天家公主乃是云泥之别,岂敢有此妄念!?”

    “嗳!爱卿不可妄自菲薄,古语有云英雄无问出处,贤臣莫言草野。如今爱卿乃是我大唐第一才子,又岂能同日而语?”

    李忱见陈浩如此谦逊,让他对这个女婿很是满意。当日李泷乞求李忱钦定陈浩为驸马时,李忱之所以爽快的一口答应,其实是因为李忱要已将陈浩当做女婿。

    陈浩虽然未有经过科举,然如今的成就足以让众多科举状元望其项背。在李忱看来如今整个大堂能够比及陈浩者,想必打着灯笼也难找。相貌出众、智勇双全这些尚且不论,重要是自己的女儿钟情。

    自从当日李泷央求他放了陈浩,李忱便知道自己的女儿心中已经有了这个少年郎。若非如此也不会任由李泷出宫,之后也不会让其跟随雍王到东都。要知道宫中御医宫女可谓众多,随意一人也比李泷照顾雍王周到。

    陈浩见李忱执意要招他为婿,便郑重直言道:“圣上恩宠让微臣受宠若惊,承蒙圣上与公主厚爱,微臣本应遵从圣意。然微臣三月之后便要娶妻,故此微臣不能接旨!”

    此言一出使得朝堂之上一片哗然,李忱闻听为之一怔,迟疑片刻继而略带不悦之色道:“既然未有成亲又有何不可,爱卿务须推辞!”

    “虽未成亲但已情意彼此,圣上美意微臣不敢受!请圣上择他人为婿!”陈浩毫不退让的沉声回应。

    见陈浩言辞如此决绝,李忱却是脸色一沉,未曾想到陈浩竟然会当众驳回他的旨意,于是目露厉色冷声追问:“爱卿这是在驳朕的美意?”

    陈浩岂能听不出李忱此刻的冷意,但是他有着自己的执着,在婚娶一事上无论如何也不能退让。于是坚定回禀:“微臣不敢,然此事恕微臣斗胆不能从命!”

    “朕今日颁下旨意,你竟公然抗旨?”一向和善的李忱今日也格外的执拗,于是眉头紧蹙的冷眼看向陈浩。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若是圣上执意如此,那微臣也只得辞官受罪便是……”陈浩面沉似水未有丝毫情绪波动,说话之间便已将乌纱摘下放于手中。

    “你!……”

    李忱被陈浩如此执拗的脾气,气的是一佛出世二佛升天。本以为此事陈浩会欣然应下,却不想竟是这般局面。这时雍王李渼、于珪、白世言等人均前来劝说陈浩,希望陈浩以大局为重。然而陈浩依旧如此的执拗不予改变,使得众人皆是无计可施。

    最后白敏中见陈浩无意入赘皇家,况且他也不愿陈浩毁了大好前途,于是便移步来到殿中躬身劝谏:“启禀圣上,既然陈大人已有婚约在身,公主又岂能下嫁有妇之夫。依老臣看来,春闱之期已为时不远,届时必会有众多才子俊秀……”

    “白大人此言差矣,未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何谈婚约?未有拜堂成亲何谈有妇之夫?纵使我大唐才子尽数聚集京城,又有几人能及陈大人?能有陈大人才华出众?能及陈大人智谋之万一?能有陈大人丰神英俊?……圣上能选陈大人为二公主驸马,实乃天作之合佳偶天成!”崔式为促成此事,对陈浩毫不吝惜的尽数赞美之词。

    陈浩看着一旁口绽莲花的崔式,心头却是极为气恼。平日里倒不见这崔老头夸赞于他,今日倒真会口若悬河落井下石。

    “崔阁老,俗话说……”

    “够了!”白敏中正要给予辩驳,却被李忱的一声断喝给堵了回去。

    李忱强压心中怒火问向陈浩:“爱卿所娶是何家之女?”

    对于李忱有此疑问众人也是颇为疑惑,他们倒想知道陈浩娶得是李、郑、王三大世家中的哪家女子。因为在群臣看来陈浩能够抗命不娶公主,足以见得陈浩的要娶得是士族豪门之女。天下五大士族分别为崔、卢、李、郑、王,其中崔、卢两家与陈浩素有恩怨联姻的机会很小,因此也就剩下了三大士族。

    对于李忱的质问陈浩自然早有准备,于是将如今是太和县王百川之女林月瑶,江陵府岳乾之女岳梦琪与岳紫鸢一一向李忱说明。当陈浩将三女的家世悉数道来之后,让堂上群臣均是无法接受,无法接受大唐炙手可热的的陈浩,竟然娶得不是大族之女。岳家二女尚且说得过去,毕竟岳家也算是个中流家族。而让群臣无法接受的是,其中一女林月瑶竟然是县令之女。

    对于这个答案李忱更是恼怒之极,若是陈浩欲要娶了世家之女,李忱虽是不悦但也尚可接受。而如今陈浩娶得却是县令之女,这让身为天子的李忱如何能够忍受。心道莫非他的皇儿、当朝公主,比不上一个县令之女?

    李忱一脸阴沉的走下御台来到陈浩近前,深深的看了陈浩一眼这才沉声道:“陈浩,朕再问你一次,朕这道圣旨你接是不接?”

    陈浩深深的吸了口气,继而用坚定的口吻躬身回禀:“微臣心意已决,恕难从命!”

    自从心中有了决定后,陈浩就没有打算迎娶公主。陈浩对三女曾有承诺,定要将三人明媒正娶过门。然而若是当了驸马娶了公主,陈浩就不能明媒正娶三女,更有甚者连妾室都难尝所愿。

    因此陈浩不愿做那无信之人,若是对待一家之人尚且不能信守承诺,又岂能取信于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