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兴凉 >

第61部分

兴凉-第61部分

小说: 兴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子放心,我们就是拼了命也会护住你。”见熙承如此重情义,马二感激道。

    “我就不信四个大男人还会被一条孽畜打败!”熙承大喝道,语气中竟透露出睥睨天下的气势,令身边的马二张聪、宋顺精神为之一振。

    对面岩蚺喘着粗气,眼神慌张的盯着眼前四人。突然只见它凄鸣一声,竟缓缓地向后退去。

    这一举动,着实让已经准备好了拼命的四人大感意外。

    “这是怎么回事?”熙承疑惑的看了看周边三人。

    “这这我也不知道,据说岩蚺一旦出击,不得手是绝对不会罢休的,而这只岩蚺一看就知道是蛇中的王者,自然更有傲气,况且从刚才的战斗来看它显然还有战斗的力气,为何会突然退去?”马二也是一脸不解的神情。

    “不管它为何逃走,总算不要拼命了。”熙承吐出一口浊气,显然刚才他的心里也是极不平静。

    听到熙承如此一说,众人也是放下了心,张聪宋顺二人更是直接瘫坐在地上。

    熙承意识到远处王檀雅还在昏睡着,忙转身朝着王檀雅跑去。

    来到王檀雅跟前,见她还在熟睡着,熙承的心也是放了下来,正在想着要不要去惊醒她时,王檀雅却已然幽幽转醒。熙承轻笑着看着缓缓睁开双眼的王檀雅。

    只听“哇”的一声,王檀雅迅速扑到熙承怀里,大哭起来。

    “好了,大蛇已经离开了,现在没事了!”熙承轻抚王檀雅的香肩柔声安慰道。

    “嗯!我好怕!”王檀雅伏在熙承怀里,轻嗯一声道。

    感受着温热的泪水渗进自己的胸前逐渐变凉,熙承不禁加大了几分搂着的力道,让这么个娇柔不谙世事的女子经历这些着实有些残忍。

    “公子,我们该上路了,天黑之前必须找一块安全之处扎营。”却是马二找回了先前逃走的马匹朝着熙承喊道。

    王檀雅轻轻挣开熙承的胸膛,不好意思的望了望熙承。

    熙承用双指抹去王檀雅双颊泪痕调笑道:“我们赶紧过去吧,不然晚上就得在这过夜咯!”

    一行人终于再次跨上马匹,缓缓上路,至于王檀雅当然不会再自己骑马了,只见她依偎在熙承的胸膛,二人一骑的踏上路途。

    斜阳余辉透过树枝缝隙映红满山。

    “哇!好美!我从来没看到过这样的美景。”远方传来王檀雅痴痴的声音。

第80章 成汉行(三)() 
蜀国

    这里曾是大凉陇西西南军的统治地区,然而自从河内义军苏运攻破武安,宣告大凉彻底土崩瓦解后,各地政权纷纷自立,西南军作为西南的巨头自然也是自成一体,王秋趁势废除故主刘启自立,自号大蜀王,在西南一带的风头是盛极一时。

    襄武,是如今蜀国的治所,虽然各大势力名义上并没有称帝,但是他们的治所州府显然是按照国都规格来规划建设的,蜀地本就富庶之地,尽管大凉内地群雄争霸,战火纷飞,但是西南军除了内部的政变外,治土下并没有被战火所波及,所以襄武作为如今大蜀的首府,自然是一片繁荣的景象。

    锦绣殿是王秋平日里召集臣僚商议政事的地方。

    这日,只见锦绣殿内,蜀国文武臣僚有秩而列,王秋身着蟒袍,头戴平冕,只是他的冠冕却要比帝王的冠冕少了那一道道流苏。乍一看,这里俨然是一个另类的朝堂。

    “近日里,西鲜于屡犯我边,本王几次发兵往讨,征讨无用,孤这两日夜不能寐,当真是好生疲倦,不知列位可有主意?”王秋略显疲惫的声音在锦绣殿内响起,谁能想到昔日刘昭身后的小小参军,能有今时地位。

    “大王!西鲜于屡屡犯边,不过是觊觎我大蜀之富庶,想索取些金银财物罢了,大王若想熄两国边火,只需许一些好处给那日达木子便可!”一身材瘦小,鸢肩唇朱的男子走出谄笑道。

    “哼!郭大人出此言当斩!”只见一英武男子走出列质声道,此人竟是昔日熙承的贴身侍卫丁琼。

    “你你个凉廷旧臣有什么资格在我面前指手画脚的!”只见那姓郭的猥琐男子气的打颤道。

    丁琼瞥了一眼姓郭的男子道:“没想到在这大蜀的议政堂上,郭大人还有着分党立派的想法,将丁某划为凉廷旧臣,不知郭大人那一派又有什么代称?”此话虽然说得轻飘飘,看似也只是一句回击之言,但此话却回答的十分狠毒,要知道统治者们是最讨厌自己朝堂上出现结党之举的。丁琼的一言,已将姓郭的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

    “郭宏,还不快退下!”王秋威仪的声音响起。显然他已经听出了丁琼的话外之意,不过郭宏作为自己的旧臣,他自然要护住,但同时他也要仰仗那些后加入这个集团的新人,故而打着圆场,喝退郭宏!

    “不知丁将军如何看待这件事情?”王秋和声问道。

    “启奏大王,末将以为用金银贿赂来平息边地烽火,不过是郭大人一厢情愿罢了。”丁琼朝着郭宏看去大声道。

    “嗯!将军继续说下去。”王秋轻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以金银贿赂西鲜于,早在简文帝之时已经采用,当时是我亲自护送晋王前往和议的,对于日达木子此然自然更为了解,日达木子野心极重,绝对不是金银能填补他的欲望的,若是我方示弱,他们定然会提出更为苛刻的条件!”丁琼掷地有声道。

    “那以丁将军之意难不成继续开战?简文帝时大凉尚且与鲜于议和,何况而今我主不过只拥有西南的半壁!”却是本该退回去的郭宏忍不住出列道。

    “过大人此言差矣!简文帝时议和实乃无奈之举,当初简文帝一面要对付朝中梁党,一面还要出兵征讨当时的河内义军,实在是捉襟见肘,不得已而为之,况且若非当初东鲜于的投靠,和议能否达成还是两说,所以郭大人金银贿赂之举不过是一厢情愿罢了!”丁琼嘲讽道。

    “哼!说了半天丁将军倒是拿出注意啊?几次征讨无用,金银贿赂又不行,难不成就坐着看不成。”郭宏冷哼道。

    “不错,丁将军可是已有主意?说来听听。”王秋高坐上位问道。

    “大王,我大蜀拥兵四十余万,还惧怕一边陲小族吗?不过要想取得彻底的胜利,大王还需借鉴简文帝令晋王和议之时的方法。”丁琼朗声道。

    “莫非是结盟东鲜于?”疑惑道。

    “东鲜于虽然是个选择,但是而今大凉已亡,姚芊芊能否同意与我大蜀结盟还是两说,最重要的是与东鲜于与西鲜于内部牵连复杂,所以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丁琼分析道。

    “丁将军有何打算就快说吧,真是急死本王了!”王秋显得有些不耐烦道。

    “大王稍安勿躁,西鲜于除了与东鲜于相接之外还与哪国相接?”丁琼循循善诱道。

    “你是说成汉?”王秋沉吟片刻道。

    “大王圣明,正是成汉,汉主李怀野心不小,只是如今北齐势大,成汉不得将精力放于西北方向,臣前日接到北齐主萧子显病重的消息,想来现在北齐国内正乱作一团,成汉正可趁此喘息片刻。”丁琼说道。

    “听你这么一说,倒是可行!”王秋点首道。

    “还请大王深思,与北汉结盟无异于驱狼引虎之举啊!”郭宏再次走上前奏道。

    “哼!郭大人真是鼠目寸光,与成汉结盟后,便可不费一兵一卒震慑西鲜于,况且北齐怎能真正容许成汉坐大,这不过是达到一个制衡作用罢了,并不需要实质的动作。”丁琼呵斥道。

    “只是,丁将军说来容易,成汉又岂会做此等吃力不讨好之事?”王秋到底还是有想法的,不然也不会坐到如今位置,他问出了最关键一点。

    “所以此事还需陛下派一位舌辩之士,陈以利害,并许以一定的好处,定能成功,我们需要成汉,成汉又何尝不需要我们帮助?”丁琼朗声道。

    “好,就依丁将军之言,只是这舌辩之士又有谁能够担当呢?”王秋抚首为难道。

    “末将斗胆保举一人!”说话者却是与丁琼同属一列之人,只见他径自来到丁琼身边高声道。

    “哦?是石将军,快说来听听。”原来此人正是当初与丁琼一同来到西南的石杰。

    “臣所举荐之人是前大凉兵部尚书徐度!”石杰高声道。

    此语一出,满堂皆炸开了锅,王秋也是一脸震惊的望着石杰丁琼,紧邹眉头思量起来。

    “哈哈!我说今日是怎么了,一帮武夫竟然将形式,策略说的头头是道,原来是背后有人指点授意啊!”郭宏若有所指道。

    “郭大人有话外之意啊!”丁琼不善道。

    “哼!丁琼我早就觉得你出现在我西南军中不正常,如今更是向主公举荐凉廷旧臣,好家伙,竟然还是尚书这么大的职位之人,你有何意图?”郭宏大声质问道。

    “哈哈!郭大人想多了,俗话说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如今大凉已亡,群雄争霸,天下板荡,像徐度这样的凉廷旧臣能前来投靠,正是说明我主之圣明播于海内,将我大蜀治理的如此太平,徐大人能担任先朝尚书,自然有它的能力,到哪个地方不会被奉为座上宾?何故他能来投靠我主,反倒被你说成别有所图呢?你这话置主公于何地?”只见武臣之列又走出一英武不凡须眉豪气之人,朝着郭宏质问道。

    “唐烨,你究竟是哪边的人?”郭宏指着走出之人大喊道。

    “在唐烨心中只有主公,只有主公治下的大蜀,若是说丁将军与石将军二人别有用心的话,那我这个从小投身西南行伍,一路跟着主公走到今日之人说出的话也不可信吗?”唐烨质问道。若是熙承在此的话,一定对唐烨这个名字不陌生,此人正是当初简文帝交给他布帛上所列之人,也是当初熙承出使鲜于时在云岭关放他入关的那个城守。

    “你们不要再吵了,孤王心中已经有了主意,可否先将徐度宣上堂来?”王秋喝住下方的争吵,朝着丁琼道。

    “徐大人早已在外等候多时,大王直接宣入便可!”丁琼恭声道。

    “宣徐度上堂进谏!”王秋身边近侍洪亮的声音响起。

    俄而,只见一气息内敛,面色沉着的中年男子在周遭蜀臣的议论声中,缓缓走上大殿,不是徐度又是谁,三年的风雨,使得这位昔日熙承的近臣变得更加稳重了。

    “草民徐度叩见大王,大王千岁千岁千千岁!”徐度跪下喊道。

    “徐大人快快免礼,来人,赐位!”王秋吩咐道,

    “多谢大王!”徐度坐上位置道谢道。

    “徐大人不必多礼,徐大人能来我大蜀孤王甚是高兴,甚是高兴!”王秋笑道。

    “大王圣明远播四海,徐度慕名已久,今日晚来,还望大王不要怪罪!”徐度恭声道。

    “哪里话,来了我大蜀,便是一家,石将军向孤推荐大人之时,本王着实愣了许久,不知徐大人可否真的愿意代表我大蜀前往成汉!”王秋回道正题上道。

    “不错,徐某游历至此,听闻大王正为鲜于之事犯难,故而脱故人献上此策,不想竟真被大王采纳!”徐度恭声道。

    “好!本王就拜你为我大蜀使节,择日持节成汉!”王秋站起身道。

    “多谢大王信任!”徐度忙跪下拜谢道。

    “大王”一旁的郭宏还欲说什么,却被王秋喝止住。

    在排定好任务后,确定好出使日期后,并令人好生招待徐度,便宣布了散朝

    傍晚,丁琼府上

    “徐大人来得太及时了,我这刚接到明月山田阳昇的消息,得知陛下安然无恙,当真是天佑陛下!”丁琼神色兴奋道。

    “哈哈!我们这么多年的等待终于有了有了回报,柳三变、范清二人已经前往明月山了,如今陛下前往成汉,我此行正好与他相见!”徐度也是满脸激动道。

    另一方,熙承等人经过月余的艰难跋涉,终于快走出明月山脉了。

第81章 成汉行(四)() 
成汉开城,这里是成汉东部进入明月山脉的门户,也是成汉东部第二大城市。凭借明月山丰富的动物资源,成为成汉最大的皮革贸易市场。

    也正因为明月山的缘故,虽然与大凉云幽一样地处边陲,但是这里却没有常年的战火,反而由于皮革业的繁荣,这里吸引了各国的皮革商前来采购,成汉与北魏北齐都是后起的少数民族势力,虽然也受到了汉文化的熏陶,但是终归是自己的文化为主流,加上气候的原因,他们的服饰穿着主要还是依靠动物毛皮,这就自然而然的促成了开城的繁荣。

    经过四十多日的艰难跋涉,熙承在马二等人的陪同下,终于走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