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乞丐王 >

第213部分

大宋乞丐王-第213部分

小说: 大宋乞丐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少爷,老朽刚刚差过了,府里所有的木工都没有嫌疑。他们现在给少爷做活,吃喝都是韩府给的,每个月还有一笔不小的工钱,心里别提多高兴了,没人会为这事出卖少爷。”老丁头气喘吁吁的跑入厅内说道。
  老丁头是陈老汉的隔壁邻居,韩旭也认识,为人老实,木工手艺相当不错,于是被韩旭招为韩府的技术头子,也就是监工,不用干活,名义上挂了个“顾问”头衔。
  “知道了,老丁头你先下去吧!”吴师道点了点头,随即朝着韩旭说道:“旭哥儿,你看这事会不会是外人做的?”
  算盘这东西,没啥技术含量,只要是个木工,看上一眼基本就能仿制。
  韩旭之所以让老丁头去查府内的木工,也仅仅只是为了避免出内奸这种事,毕竟韩府招下人招得急,难免会出漏子。
  “老道你说的不错,这事很可能是外面人干的。”说着,韩旭突然面色一变,咬牙切齿的又道:“挡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老子不能就这么算了!老道,你让老秀才派人去查,查到是谁干的,老子要打断他的狗腿……娘的,和老子自己作对,活腻了不是。”
  吴师道赶紧点头应是,这些日子光是卖算盘就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他正为此事高兴得合不拢嘴。没想到,还没过几天,就有人开始仿制,抢韩府的生意了。这还了得,若说仿制这种事,爱财如命的吴师道心中的怒气绝不比韩旭少。
  “旭哥儿,依贫道看来还是得彻查一边,不仅仅是木工,其他的也要查一次!”吴师道想了想说道。
  略一沉吟,韩旭点了点头,说道:“这事你看着办,但最好私底下去查,不能让他们寒了心。那些来历不明的全部赶出韩府,老子要的是祖上三代都是清白之人。”
  “这个自然,老道醒得!”吴师道应道。
  ……
  此时,门口护卫突然来报:“少爷,工部侍郎苗大人求见!”
  “苗老哥来了还通报什么,赶紧请他进来。”韩旭笑呵呵的说道。
  心下却暗自琢磨着,自打石守信等人走后,这苗训已经好些日子没来了,今个怎的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苗训笑呵呵的走了进来,一番寒暄后,眼尖的苗训早已见到了桌上放着的那只漆红算盘。于是,端起茶杯啜了口,随口道:“韩老弟刚刚正在骂娘吧?”
  “骂娘?老子刚刚还……”韩旭怔了怔,就欲开口大骂。忽然间,发现苗训说这话时那若所指示的笑意,再看看身边放着的算盘,顿时明白了什么。语气一转,连忙哈哈大笑道:“骂娘?哪有骂娘,刚刚小弟正和吴老道拉些家常呢!”说着,不断的朝着吴师道使眼色。
  吴师道和韩旭早已心有灵犀,用韩旭的话说就是一对好基友。一个眼神,一个表情,均能猜到对方的打算。而且从苗训刚刚进来之时,吴师道似乎也想到了什么。于是,摸着下巴的山羊胡子,笑呵呵的说道:“不错,刚刚老道正跟旭哥儿讲解道家修行之法。”
  闻听此话,苗训微楞,随即笑吟吟的说道:“旭哥儿难道想出家?”
  “唉,世态炎凉呐!”韩旭顿发感慨,彷佛年过半百看透世俗的老人,叹道:“人生寂寞如雪,不如山林为伴,了却红尘俗世为好!”
  苗训傻了眼,他怎么也没想到韩旭会有如此的想法。
  可突然间,见韩旭说话时眼中一闪而逝的狡黠之色,顿时心下明白了几分,暗叹差点又着了这小子的道。
  随即,看着桌面那只漆红算盘,拱手苦笑道:“行了,老哥今日来也不会别的,正是向贤弟陪不是来着。”说着,起身深深的对着韩旭一揖,叹道:“这算盘贤弟也以见到了。说实话,正是出自圣上的授意,出自工部之手。”
  果然如此,韩旭和吴师道相视苦笑。幸亏刚刚没骂娘,不然岂不是辱骂当今圣上。
  “老哥也没办法,这事圣上交待下来的。”苗训说道:“圣上对贤弟制作的算盘相当的满意。当然,老哥对贤弟这神来之笔也是佩服之至。朝廷打算将此物推广至大宋的各行各业。”
  说到这,苗训双手一摊苦笑道:“但朝廷也不富裕,一打听韩府制作的算盘如此昂贵,只能放弃向韩府购买的打算。这不,圣上只有责令下官的工部负责此事了。”
  “那圣上有没有打算出一笔专利费?这东西可是小弟发明的呐!”韩旭不死心的说道。
  “专利费?”苗训疑惑道。
  “换个说法,就是赏钱,朝廷对小弟的发明有没有赏钱?”
  这回苗训算是明白了。不过,他却摇了摇头,笑道:“这个圣上还真没说。”
  “行了,我明白了!”韩旭郁闷得直想揍人。
  见韩旭丝毫没有留自己晌午饭的打算,苗训不禁苦笑连连,就欲告辞而去。
  然而就在这时,只见一老头兴奋的跑了进来,手里似乎还拿着什么东西。
  老丁头一见韩旭,立马将手中的东西递了上去,兴奋道:“少爷,成了,成了,终于烧出来了……”
  一听这话,韩旭大喜之下,却连忙阻止老丁头说下去。
  摇着八字步,笑呵呵的来到苗训面前,拱手道:“老哥,你也看到了,小弟有要事办,这就不留老哥晌午饭了!”
  虽说心下疑惑那下人说的“成了”是什么东西,但苗训对韩旭这赶人的作派倒也理解,毕竟工部得了人家这么多好处,却一毛不拔,换作是他自己也会生气。
  当然,苗训也不会对韩旭真的生气,当即笑呵呵的告辞而去。……
  
  第301章 活字印刷术(上)
  
  韩旭一马当先,急奔后院演武场旁,那里有专门为他“搞研究”开辟出来的一块空地。大批的木工,泥瓦工,以及其他手工业者。
  一入此院,只见大批人员聚集在一起,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的兴奋,激动的表情。
  老丁头脚下加快几步赶了上来,指着桌面上几十个印章似的东西兴奋的说道:“少爷,你看,胶泥配置成功了,刻上字体放入火中烧硬,没有一丝变形!”
  这东西说是印章,但看上去比一般的印章小一些。一般的印章都是用木石金玉所刻,但这东却似乎用胶泥类的东西所刻,而且每枚印章只刻了一个字。
  说着,老丁头将这些一个个印章排成排,放入一个特制的铜质框架中,框架的大小恰是一页书纸。排完一页后,将此版块放入火上烘烤。
  边做边说道:“铜框里放了松脂、蜡、纸灰等混合药剂,经过火烘烤后会变软;拿出来后,用平板这么一压,所有的印章就会变的平整,不再会有高低不平的问题;待得药剂再次冷却,这一版就做成了。”
  不一会,老丁头将铜框取出,压平。待得冷却后,刷上油墨,取了一张白纸小心翼翼的放了上去,微微用毛刷这么一刷,再次将白纸取下时,只见纸面上那一个个整整齐齐的字迹,一清二楚。
  “哈哈哈哈,活字印刷,老子终于成功了!”韩旭仰天大笑,双手颤抖的接过那张染了字迹的白纸,久久不语。
  多少天了,这活字印刷终于成了!
  这东西说起来简单,但第一次做起来才知道困难重重。韩旭只知道大概的方向,却不知道具体的操作。尤其是胶泥和药剂的配置。
  在用泥土刻制字体后,经火煅烧不是碎了,就是裂了。原本他们也想用木料刻制,可实际发现木质的印章不仅因纹理问题难以雕刻外,更因木头一旦遇水很容易就变形。至于用后世的铅制,那也只能想想而已,现在根本就无法实现。
  在经过数百次的试验后,他们终于找到了胶泥的制作材料和方法。而药剂的材料,更是试验了一次又一次,高温要快点融化,常温下又要能快点凝结。
  “活字印刷,好东西,好东西啊。”吴师道一看就明白了活字印刷的好处,激动道:“有了这东西,不用木板雕刻,印刷的速度简直翻了数倍;字体印章能长久保存,反复使用;更重要的大大降低了印书的成本。”
  “赏,赏,赏。”韩旭兴奋道:“老道,这里每人赏二十贯。”
  “多谢少爷”,“多谢少爷”
  手工匠们齐声高呼,个个兴奋不已。废话,有赏钱谁不兴奋呢?
  每人二十贯,差不多有二十多人,算下来就是四百贯,也就是四百两银子。刚刚还处于兴奋中的吴师道顿时苦了张脸,可是见周围所有人那欢呼不已的样子,再想这活字印刷的重大意义,咬了咬牙应承了下来。
  “少爷,我们先印什么书?”老丁头最想把这活字印刷尽快进入实用阶段,稍一静下心来,连忙问道。
  “印什么书?”韩旭摸着下巴想了又想,他想要印的书当然很多,可该先印哪一本呢?
  小侍女灵儿见韩旭拿不定主意,轻声说道:“少爷的诗词写得很好哩,上次蓉儿姐姐和我整理少爷的书房,发现少爷平日里已经写了很多诗词了,不如将其整理成册?”
  “对,灵儿妹妹说得对,我也同意。”蓉儿立刻笑嘻嘻的附和道。
  在韩府无聊之时,韩旭也会拿着毛笔附庸风雅一番,尤其是在灵儿和蓉儿这两个小侍女面前,红袖添香夜读书嘛。尤其在她们俩那崇拜的目光中,韩旭总能得到一种异样的满足。(不知是不是小人得志,嘿嘿!)
  “好,就这么办,老子就出这么一回诗词集!”韩大才子双手一拍,定下了这个出书的行动。
  ……
  不甘寂寞的韩大才子朝着平静的湖水中又丢入了一块小石头,汴京城再一次的轰动了。
  在韩旭的诗集出来之后,整个汴京城陷入了一片狂热之中。
  《隋唐英雄传》,《三国演义》,《西游记》这三本书的出版,原本就已经使得韩旭成为了大宋,乃至整个天下家喻户晓的人物。
  这三本书受欢迎的人群很广,上到官僚士族,下到走卒贩夫,凡能识字又稍有闲钱的,几乎是人手一本。而事实上那些所谓的才子大夫对此也只当茶余饭后的消遣,并未真正的将韩旭归为所谓的人文之列。
  如今韩旭这本诗集的抛出,他们不得不对韩旭再次做了重新的认识,甚至将其和大唐时代的李诗仙,杜工部放在了一起讨论。
  韩旭的诗词先前已有部分流传在大江南北,对此大部分人都已耳熟能详。此次系统化的将其归纳成册,顿时引来无数人的追捧。
  ……
  “挤什么挤,排队排队啊!”
  “我先来的,我先来的!”
  “掌柜的,给我来本韩旭刚出的诗集。”一名文人打扮的年轻人好不容易挤到柜台前,急吼吼的掏钱说道。
  “有有有,都有,这书多着呢,呵呵呵呵。”书店掌柜见此情景,早已是笑得合不拢嘴,连忙招呼着下人给书,收钱。
  ……
  一名穿着儒衫,儒衫上却打了数个补丁的年轻人,在书店门口转了又转,却始终没有跨进去。脸上那期盼,却又有点犹豫的表情,显示着他对书的渴望和不舍。
  看着一位位手拿诗集,兴高采烈的从书店出来的人,再摸了摸怀中仅有的几十个铜板,年轻人很颓然。
  良久后,又一名手拿韩旭诗集的人走了出来,他终于鼓足勇气走了上去,结结巴巴的说道:“兄台……你手里的……诗集……能否借在下一观。”说着,见那人快速的将诗集藏在背后,他急忙从怀中掏出了几十枚铜板,求道:“在下可以给你钱,四十文只求一观。”
  说完,年轻人早已面红耳赤,低下了他那原本不屈的脑袋。
  半响后,见对面之人没有丝毫的反应,目光中反而是一副不可置信之色。年轻人顿时大感羞愧,掩面就欲跑开。
  “等等。”对面那人一把拽住年轻人,没好气的说道:“兄台,你莫非消遣在下是吧?这诗集二十文一册,你竟然要出四十文借来一观?你钱多是吧?可看你这样子也不像呐。”
  “啥?你说这书才二十文一册?”年轻人一脸的惊异,但瞧那人似乎很认真的样子,心下顿时狂喜,一把挣脱那人的拉扯,飞一般的冲入书店。
  边跑边高举着手中的铜钱大叫道:“掌柜的,给我来一本!”……
  
  第302章 活字印刷术(下)
  
  “范爱卿,王爱卿,魏爱卿,来来来举杯,朕敬三位爱卿一杯。”赵匡胤笑呵呵的端着酒杯说道。
  “多谢圣上。”范质三人齐声道谢,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有道是胖子怕热,而今日天气微凉,微微发福的赵匡胤自然心情大畅,于是在御花园设宴款待三位宰辅重臣。
  向这样的设宴,他们已经好久没有参加了。他们当然明白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含义,虽说名义上三人还是大宋最高的朝官,但他们心底也清楚,这只是赵匡胤为稳定前朝官员实施的举措。
  如今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