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乞丐王 >

第282部分

大宋乞丐王-第282部分

小说: 大宋乞丐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399章 南唐求亲
  
  大庆殿,作为大宋皇城正殿,乃举行登基大典之类重大庆典的地方。
  一般的接待外国使臣在平日大朝会的紫宸殿即可,而此次赵匡胤接见南唐使者的活动却破规格的放在了大庆殿举行。无论是规模,还是气派,这所从后周崇元殿改名而来的大庆殿都是整个皇宫内最高的存在,远非紫宸殿可比。由此可见,赵匡胤此次算是给足了南唐面子。
  殿内文武大臣分别在赵普和赵光义的带领下站列齐整。韩旭依旧位列赵光义下首,只不过他的后面不再是潘美,而是一直在淮南巡视刚刚回来的宣徽南院使曹彬。因南唐使者沿运河水路进京,是以恰好在淮南巡视的曹彬被赵匡胤下令护送,跟着南唐船队一起回到了京城。
  曹彬还是作为监军时的老样子,在见到韩旭时,认真严肃的行礼,不卑不亢。没有因为韩旭如今的地位而溜须拍马,也没有因为和韩旭并肩战斗过而拉老关系。
  对此,韩旭也不在意。曹彬就是这么一个人,个性谨慎,治军严谨,没有公事基本不出门,从来不参加官员之间的交际。赵匡胤看中的正是曹彬这点从而委以重任。大宋第一良将的美名不是空穴来风,倘若曹彬一见面就像潘美那样老于世故,韩旭反而倒奇怪了。
  “宣南唐使者进殿……”
  “宣南唐使者进殿……”
  ……
  随着太监们接力般的话语传递,以齐王李从善为首的南唐使者,个个身穿隆重,缓缓步入殿内,朝着赵匡胤行臣子之礼,高呼万岁。
  赵匡胤一改往日对南唐进奏使那严厉的口吻,满脸笑意的接受着李从善等人的朝拜。
  和几年前相比,如今的李从善放下了对那皇位的觊觎,整个人如同焕然一新,更显成熟和自信。端得是风流倜傥,潇洒不凡,就连韩旭看了都有种自惭形秽的感觉。
  然而,与李从善的洒脱成鲜明对比的是韩熙载的肃穆。
  本该更加放荡不羁的韩熙载,此刻却一直眉头深锁,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金五万两,银十万两……”
  “绢五千匹……生丝两千斤……茶三千斤……”
  “粮二千石,牛羊百头……”
  “夜明珠百颗……”
  “景德瓷器,宣州纸笔,歙州墨砚,池州酿……”
  ……
  韩熙载手捧进贡清单,缓缓宣读。从金银到牛羊粮食,从南唐各地著名物产到奢侈品,从天然产出到精美的手工雕琢……
  在殿内满朝文武的瞠目结舌中,韩熙载竟然整整宣读了盏茶时间。直到他宣读完毕,所有人处在震惊之中,目瞪口呆的样子,如遭受雷击。
  南唐不是没有进贡过,但和此次相比,先前的那些大手笔反而成了小家子气。大江以南几十年无战事,南唐累积的财富将大宋的群臣吓傻了眼,就连赵匡胤这位大宋的皇帝都呆若木鸡的痴在龙椅上。
  片刻后,他们一个个喜形于色,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堂堂大宋朝的官员此刻倒像是成了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
  与殿内一片兴奋之色不同,韩熙载宣读的时候,韩旭分明听出来他语气中的一丝颤抖,显然他的内心极不平静。这份进贡清单,即便是以南唐的富有也是难以承受之痛。倒是韩熙载身边的李从善,再次让韩旭不得不从新认识一番。因为从始至终,李从善都保持着笑意盈盈的面容,淡然至极,仿佛韩熙载念的这一切都和他无关似的。至于两人身后的几名随从使者,表现倒是正常,一个个面色通红,低头不语。
  “咳咳……”
  赵匡胤轻咳两声清了清嗓子,又似乎在提醒自己的手下们别太丢人现眼。待得殿内恢复安静,这才笑呵呵的说道:“你们国主实在是客气,朕……呵呵……倒有点受之有愧呐!”
  韩旭微微抬头,瞧赵匡胤那美滋滋的那样子,心下不禁暗自诽谤:“哪有半点的受愧之色?这赵大老板就是讹人讹习惯了!以前是欺负自己,现在看样子是嫌弃自己没啥好讹诈的了,改头去讹诈李煜去了!”
  “外臣惶恐,这是做臣子应该做的!”李从善拱手道。
  一番客客气气的交流,赵匡胤大概的问了下南唐的近况,李从善言辞清楚,对答如流。对他不卑不亢的表现,赵匡胤似乎很是满意,不时的微笑点头。
  偶尔间,赵匡胤还不忘卖弄他年轻时候的游侠经历,回忆他当年游历南唐的所见所闻、风土人情,为满朝的文武展现一个开国之君的风采。当然,这自然少不了百官们对他“见闻识广”的一顿马屁。或许赵匡胤真的是受之有愧,言语中未提及一句李煜违抗圣旨之事。是以到目前为止,整个见面的过程也算得上其乐融融。
  言归正传,韩熙载拿出“国书”,并上进贡清单,递交到常欢手里。事实上,这也不能算是一份“国书”,只能算是稍微正式点的书信。作为大宋的属国,给李煜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以“国书”的形式和赵匡胤来个平起平坐!
  赵匡胤从常欢手中接过进贡清单和“国书”。清单已被韩熙载念过,简单的翻看两眼后就放到了一旁,随即笑呵呵的展开“国书”看了起来。
  李煜不愧为才子人物,一手字写得潇洒飘逸,看得赵匡胤眼前一亮,令他羡慕不已。
  然而,随着赵匡胤看下去,众人发现赵匡胤脸上的笑容不见了,面色渐渐变得严肃,眉头也越皱越紧。
  赵光义扭头看了看韩旭,嘿嘿笑道:“韩王爷,你猜李煜给皇上的书信写了什么?”
  以目前两人的关系,虽然还没密切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地步,但也没坏到老死不相往来的地步,至少赵光义想和韩旭交好的想法一直未变。
  韩旭没想到赵光义突然会在朝堂上问自己,微微一愣道:“或许他们想要回淮南十四州吧!”
  “韩王爷真会开玩笑!”赵光义莞尔笑道。
  他可不认为李煜真的敢提出这样的要求,淮南十四州无论是对南唐还是大宋都意义重大。后周时代好不容拿下淮南十四州,赵匡胤绝不会将它再送出去,无论是赵匡胤还是李煜都深知这一点。赵光义当然知道韩旭只是说笑,他开口问韩旭,只是想和韩旭交流交流而已。
  不久后,赵匡胤合上手中的“国书”,面无表情的看了眼李从善,问道:“这是你们国主的意思?”
  “回禀皇上,正是国主亲笔所书。”李从善认真的说道。
  赵匡胤眉头再次皱起,盯着李从善一字一顿道:“这里面的内容你都知晓?”
  李从善点头道:“国主所书之前,均已问过韩老大人和微臣的想法。”
  赵匡胤追问道:“这么说对里面所述之事,你是赞同的?”
  闻听此话,李从善第一次迟疑了,眼神流露出一丝茫然,但这只是瞬间之事。转眼间,李从善恢复那副云淡风轻的样子,微笑道:“身为臣子,一切谨遵国主的吩咐;身为兄弟,长兄为父。”
  两人一问一答,却未有丝毫的透露“国书”中的内容。
  满朝的文武顿时来了兴趣,李煜在“国书”中到底写了什么?
  赵匡胤不说话,眼神却朝着韩旭看来,难道“国书”中的内容涉及到平西王?众人不禁纷纷揣测,韩旭更是满头雾水。
  大庆殿内,一时陷入了寂静。
  所有人的目光都偷偷集中在赵匡胤身上,而赵匡胤的目光却在两人身上停留,一会看看李从善,一会看看韩旭……
  良久后,赵匡胤放下“国书”,想了想说道:“你们国主提及的两件事,朕还需仔细思量一番,改日朕会给你答复。”
  “这个自然!”李从善弯腰一礼:“多谢皇上。”
  “退朝……”
  ……
  韩旭如今是更摸不着头脑了,因为赵匡胤临走之时再次回头深深的看了他一眼,复杂的一眼。
  他心里总觉得那封“国书”对自己有点不妥,至少里面一定是涉及到了他,不然赵匡胤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看他,而且似乎有举棋不定的意味。
  来不及细想,身为大宋接待使,韩旭领着李从善和韩熙载回到了平西王府。
  赵匡胤这次对韩旭大方了一回,不仅从宫内拍出了御厨,就连给南唐使者的食材都有宫里备齐送到平西王府。
  吃着宫里御厨的美食,喝着宫里的御酒,韩旭举着酒杯笑道:“来,来,来,兄弟我借花献佛,给两位哥哥进一杯。”
  李从善和韩熙载早就看出韩旭非一般人,只是他们怎么也想不到如今的韩旭已经贵为大宋朝的平西郡王。两人均是感慨万千,虽然韩旭双腿残疾,可论地位韩旭已经可算是在他们之上。时过境迁,一杯水酒下肚,仿佛一口喝下数年的时光。
  韩熙载呵呵笑道:“韩王爷如今可以说是志得意满哦,老哥我真是羡慕得紧。满府美艳俏娘,就连杨大家都跟你来到了汴京,真是……”
  说道杨月蝉,只见李从善面色微微一变,低头叹息不已。当年在金陵城,杨月蝉可以说是李从善的红颜知己,而他也一直对杨月蝉抱有心思。在杨月蝉消失之后,他甚至派人找遍了大江南北,直到来到汴京平西王府,这才知道杨月蝉已成了韩旭的人。虽然心有遗憾,但要怪也只能怪造物弄人。
  在杨月蝉刚刚出来见两位故人的时候,韩旭就从李从善的眼里肯定了自己的想法,心下对杨月蝉更是情动。当年杨月蝉偏偏看不上身为南唐齐王的李从善,而心甘情愿的跟了自己,这怎能不让韩旭感恩呢。
  此刻,见李从善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于是岔开话题道:“不知两位哥哥今个给皇上上的那道信函说的是啥事?”
  韩熙载和李从善相视一眼,放下筷子,认真的说道:“这事也不是什么秘密,以韩王爷如今的地位,皇上想必也定然会宣韩王爷商量一番。”说着,整理了下思绪道:“韩王爷也知道咱南唐缺盐铁,这第一件事就是国主请求皇上能够放宽对江南的盐铁供应,也算是为南唐的百姓请求吧。”
  说到这正事,李从善终于开口了:“这点还请韩王爷在皇上面前多多美言几句。韩王爷作为兄弟我的老友,此次来京兄弟当然忘不了韩兄弟的。”
  这话的意思很明显,只要韩旭能替他们说话,一份重礼是少不了的。
  韩旭佯作生气道:“这个自然。当年老弟我在南唐还不是两位哥哥照顾的?”然而,他却心里乐开了花,凭李从善和韩熙载出手,重礼那定然是不简单喽。
  韩熙载暗松口气,有了韩旭这位郡王的话,或许能够不虚此行,于是笑道:“至于第二件事……”
  “第二件事,老弟我也答应了……”韩旭拍着胸口保证道,连听都没听韩熙载要说的是什么就直接给答应了。
  韩熙载看了看一旁苦笑连连的李从善,随即笑道:“韩王爷,其实第二件事倒不需要老弟帮忙,这全凭皇上的意思。”
  “哦?”
  “韩王爷也知道,齐王殿下至今未娶妻,国主的意思是替齐王殿下向皇上求亲。一来长兄为父,国主也替齐王殿下着急嘛,呵呵;二来,若是结成秦晋之好,咱大宋和南唐就是永结同心。”
  韩旭听得连连点点头,大赞李煜好主意,没想到这李大才子还能想出这样的绝妙主意。南唐此次果然不仅仅是进贡赔罪,而是怀揣着两个目的来的。尤其是第二个,一旦李从善娶了大宋的公主,那么李煜就再也不用担心来京城朝贺,赵匡胤总不会抓他的亲家吧。
  大宋的公主?大宋的公主有几个呢?
  “轰……”
  一想到此,韩旭面色瞬间大变,赵匡胤的姐妹早已成家,而赵匡胤的女儿除了赵芸,其她都未成年。
  李从善竟然是向赵芸求亲?
  “砰……”
  一声巨响,酒桌顿时四分五裂,杯盏纷飞。……
  
  第400章 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酒桌四分五裂,满地的杯盏狼藉。
  韩旭紧紧的盯着李从善,脑中千万种想法飞速掠过,双目中狠色一闪而逝,一瞬间他竟然有动手灭杀这位南唐齐王的意思。
  李从善和韩熙载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了一跳,尤其是李从善全身冰冷,酒意顿时醒了三分,明显感觉到韩旭身上那股莫名的寒意。直到此刻,两人似乎才发觉他们终究是在大宋的地盘上,而韩旭也不再是当年嘻嘻哈哈的浪荡节度使。身为平西郡王的他,已经具备了那种一怒之下浮尸千里的威势。
  “旭哥儿……”听到动静,杨月蝉迅速赶了过来。当看到眼前的场景,她顿时皱了眉头,看向李从善和韩熙载的眼神也变得不善。
  若是金钱,韩旭可以不在乎;若是官位,他也可以放弃;但若有人对他的女人打主意,那就只有手底下见真章了。
  韩旭明白了南唐此次真正的目的,虽然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