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乞丐王 >

第75部分

大宋乞丐王-第75部分

小说: 大宋乞丐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字即出,身手的禁军纷纷抽出手中的钢刀,高高的举了起来。
  “你不可以这么做,我们是淮南的官员,大周的官员,我们何罪之有?”一位官员挣扎着站了起来,对着赵匡胤怒目而视。
  赵匡胤看了眼这位看上去应该是这里头头的官员,有点面熟,估计在那见过。都是汴梁的官,这多多少少也有碰面的机会,但进奏院一直是中书省那边负责,所以一时也想不起来这人是谁?于是,问道:“你是何人?”
  “下官王郎,乃淮南进奏院。”王朗回道。
  赵匡胤摇了摇头,想了想还是没有印象。于是,不屑道:“边军节度使没有圣旨,暗自偷回都城;更加深夜进宫,行刺圣上。你们说这李重进是何罪?而你们知情不报,亦是同谋。”
  “赵大人,这不关我们的事啊,我们实在不知李刺史来了汴梁呐。”王郎立马回道。
  赵匡胤深深的看了眼王郎,又见其他的官员一个个点头附应,不由疑惑了起来。从那些人茫然的眼色来看,倒不像是在说假话。于是,扭头望像了一边的赵普。
  赵普想了想,问道:“你们没见过李重进?”
  王朗摇了摇头,虽然没有见过眼前这位官员,但从赵匡胤询问的角度来看,他也不敢小觑。毕竟身为淮南小小的进奏院官员,即使对于和自己平级的汴梁京官,他也只能点头哈腰。
  “那李重进可有和你们联系?”赵普继续问道。
  王朗一愣,略一思索,老实回道:“只有前些日子李刺史送来的那份奏折,之后再无联系。”
  众人一时陷入了沉默。
  李重进不在这淮南进奏院,那能躲到哪去呢?韩旭奏着眉头,暗自思索。
  “糟了。”
  “什么事?”赵匡胤忙问道。
  韩旭暗骂自己愚蠢,连忙道:“韩通,太尉府。李重进不在这淮南进奏院,一定是躲在了韩通府邸,只有这两处地方能躲过禁军的搜查。”
  赵匡胤二话不说,勒马转身,直奔而出。石守信和慕容延钊,紧接着跟了出去。
  “这些人咋办?”韩旭对着赵普问道。
  “押入天牢,其他事以后再说。”赵普对着校尉吩咐道。
  韩通坐在太师椅上,乐呵呵的品着桌上的美酒,不时兴奋得大叫几声。
  “城里鸡犬不宁的,你这忙活了大半夜的,乐个啥?”旁边的女子低斥道。
  “妇人之见,这事跟你说了也不明白。”韩通瞥了眼身边的妻子,大笑道。这妻子跟了他多年,也算是老夫老妻,平日里也不太注意这说话的语气。
  在外人眼里,韩通是不苟言笑,对下属严厉异常的,动则打骂的莽夫。而只有他妻子知道,韩通对自己,对府里人的那是相当的关切有加。
  “大人,不好了。”一名家仆急冲冲的赶了进来。
  “何事不好了?慌慌张张成何体统。”韩通放下杯子,夹了口菜,放入嘴中:“说。”
  “赵匡胤带人围了太尉府,正在外面欲闯进来。”
  “哦?有这事?”韩通怔了怔,突然拍着桌子哈哈大笑起来。屋里的二人面面相觑,茫然不已。
  半响后,韩通抹了把眼角笑出来的泪水,豪气道:“走,老子去会会这赵大蛮子,想夜闯太尉府,他还以为他是圣上了不成。”
  赵匡胤盯着太尉府的大门,脚下跪着一群被禁军抓起来的嚣张的太尉府家丁,面色阴晴不定。静静的想下来,这太尉府可不是进奏院,不是他赵匡胤想闯就闯的。闯了进奏院,御史的弹劾折子,能堆满圣上的御书房,但若闯了太尉府,后果就难以想象了。
  淮南进奏院怎么说也是淮南的官员,御史也最多只是做做样子,告诉圣上,他们还是在办事的。若是今日闯太尉府,那明日就有可能闯他们御史的宅子,京城各大官员的宅子。这是一道底线,官场上心知肚明的底线。得罪无关紧要的人,那些官员最多也就吵吵几句,但若得罪他们自己的利益,那他们就得跟你鱼死网破了。
  正在此时。
  “哟,这不是赵大人嘛?这太阳打西边出来了,您老人家来小弟的寒舍,小弟我真是蓬荜生辉呐。”韩通笑呵呵的从大门里走了出来,身上的盔甲早已换成了棉衣锦服。
  “哼。”赵匡胤憋屈的冷哼一声,对于韩通的嚣张语气,却也无可奈何。
  韩旭抬头望了望天,不经意的说道:“这大半夜的哪来的太阳?韩大人是还没睡醒吧?”
  一听这话,韩通狠狠的盯了眼韩旭,怒上心头,转而喝问道:“赵大人,这是什么意思?”说着,手指着地上被绑的家丁。
  “韩通,别废话,交出李重进,否则以窝藏刺客论处。”赵匡胤牙咬切齿道。
  “李大人?李大人不是在扬州吗?怎么来京城了?”韩通一副毫不知情的无辜状。
  石守信催马上前,抱拳道:“韩大人,殿前司奉命捉拿刺客,还请韩大人行个方便,让本官进去搜查?”
  “搜查?你当老子的太尉府是什么地方?你们殿前司抓不到刺客,保护圣上不利,还有脸在这啰嗦。”韩通大怒,指着石守信大骂道:“你想搜查也行,拿圣上的手谕来。否则,今日打伤我家仆之事,老子一定要告到圣上,太后那里去。”
  赵匡胤几人相视一眼,对于韩通这撒泼行为,几人一时倒也没有办法。
  “怎么着?不敢呐?”韩通得意洋洋的笑道。
  “搜。”石守信大怒,立马下了命令。原本低声下气的对韩通,却没想到这老家伙完全不领情。
  “住手。”赵匡胤一把拉住石守信,呵退正欲上前的禁军。
  “大哥,这事我去办?若是抓到了李重进就不怕他韩通告状。”石守信焦急道:“若是搜不出结果,责任由我一力承担,命令本就是我下的。”
  好汉子,韩旭心底大赞石守信的担当。
  “呵呵,守信,大哥是这样的人吗?好处自己的,有难兄弟抗?”赵匡胤欣慰道:“这事是关重大,要抗理当由大哥来抗。”
  “大哥……”石守信双目微湿,感动不已。
  “行了,看你们一副死了亲人似的,老子大方点,给你们个痛快,要搜就进来。”韩通挥了挥手,让到一边,豪气道。
  此话一出,众人一时反而摸不着头脑。难道是空城计?
  “你们到底是搜还是不搜?别磨磨蹭蹭的,像个大老爷们行不?”韩通对于赵匡胤几人举棋不定,嗤之以鼻。
  “走。”石守信说道。
  “等等。”慕容延钊一伸手,挡住了石守信的去路,皱眉道:“今夜韩通不去搜查内城,而是带队去了外城,依我看,他这是送李重进出城门。若我猜得不错,李重进此时早已在城外,太尉府里根本没人。至于空城计,你们看韩通那莽夫,是能想得出来的吗?”
  慕容延钊的话很有道理,几人对于韩通也是颇为了解,此时见他那小人得志的样子,越发的相信李重进已经不在太尉府。然而,禁军已经包围了这里,不进去看一看,却有很不甘心,况且这事还是韩通同意了的。
  “圣上口谕,宣殿前司指挥使赵匡胤立刻进宫,不得有误。”
  此时,一骑从后冲了过来,马上的小太监宣道。
  赵匡胤看了眼门前的韩通,胸口起伏不定。半响后,终于做出了抉择,勒马转身,大吼道:“走,回宫。”
  “哈哈,不送啦。”韩通笑呵呵的朝着赵匡胤挥了挥手,但脸上却微微闪过一丝恨意。对于赵匡胤没有进府,他反而颇为失望。
  “哐当。”地上被绑的家丁被人拖了回去,太尉府的大门狠狠的关了起来。
  “韩旭,走吧。”赵普见韩旭盯着太尉府的大门发呆,不由上前催促道。
  今日首次值夜,还莫名其妙的差点丧命,李重进逃之夭夭,又在韩通的府邸吃了闭门羹,韩旭想想心里就憋屈。于是,下马,狠狠的来到太尉府的门前,脱下裤子,对着大门就开始嘘嘘起来。
  这也行?韩旭的动作,让众人傻了眼,就连赵匡胤也被身后奇怪的惊奇声给引回了头,一见韩旭的样子,顿时瞠目结舌。
  “来来,忙活了半夜,憋得慌,放松放松。”韩旭呼和着禁军士兵,嘻嘻哈哈的说道:“都别傻站着,都是大老爷们,害羞个啥?”
  禁军士兵原本就憋屈不已,此时见赵匡胤几人似乎没有否定。于是,一个个笑嘻嘻的排着队,对着太尉府的大门就尿了起来。然而,上千个禁军士兵,实在是人太多,那些等不及的,对着太尉府的围墙就撒泼开来。
  队伍缓缓的向皇宫行去。
  看这旁边的洋洋自得和周围禁军打成一片的韩旭,赵匡胤是摇头苦笑,道:“唉,这小子还是这么荒唐。”
  “下官可不这么认为。”一旁的赵普摸着下巴的山羊胡,见赵匡胤一脸的疑惑,笑眯眯的说道:“今日殿前司全体出动,却无功而返,更是在太尉府受了韩通侮辱,必然士气低落。而韩旭的行为,看上去荒诞不羁,但却不知不觉间调动了殿前司的士气。你看那些士兵,像是打了败仗的吗?”
  赵匡胤回头看了看周围的士兵,一个个兴高采烈的讨论着太尉府门前撒尿的壮举,哪有半分士气低落之相。不由对不远处身穿红衣侍卫服的韩旭深深的点了点头。
  
  第102章 大内总管常欢
  
  “赵大人,你糊涂啊。”
  范质苦着个脸,连连叹气:“今个若不是老臣请太后给你传口谕,难道你还真想带兵夜闯韩通的太尉府?闯了淮南进奏院也就算了,若是再让你闹下去,这汴梁城还不闹翻了天?”
  坤宁宫内,人影耸动。大周小符太后,皇帝柴忠训,中书省左右宰相范质,王溥,以及枢密使魏仁浦全都再坐。
  面对范质的指责,赵匡胤默不作声,不置可否。
  数人中,唯有堂堂大周枢密使魏仁浦,一副老神在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淡定的喝着宫里准备的极品提升醒脑茶,不时跟一边的大内总管常欢小声的嘀咕着什么。
  范质一连啰啰嗦嗦的说了一大段,却见赵匡胤闷头不吭声,不由楞在了当场,下面的话也说不下去了,郁闷得练练摆手:“这事还是请太后和圣上发落吧。”说罢,摇头叹气,坐回了椅子上,端起案几上的茶水,一应而尽,生起了闷气。
  符太后见众人均不发话,扭头看了看身边的哈欠连连的小皇帝柴忠训,暗自摇了摇头。眼前的这些人,都是先皇的亲信,也算是其驾崩前留下的托孤大臣。她明白,即便是那在一旁,看上去无所事事的魏仁浦,也不是她这个刚刚当了几个月大周太后的人,能够轻易动得了的。更别说,手握重兵,担负着皇宫守卫的殿前司都点检赵匡胤了。
  “赵爱卿,此事你怎么看?”符太后开口问道,那语气若说是责问,不如说是聊家常。
  范质问话,他赵匡胤可以不答,但符太后亲自开口,那是怎么也绕不过去的。于是,赵匡胤上前几步,身上未及时脱去的盔甲,发出“哗啦哗啦的”的声响,吓得符太后一把抱紧了身边的小皇帝。
  “刺客夜入皇宫,殿前司护卫不力,事后又闹得满城风雨,却让刺客逃之夭夭,微臣赵匡胤责无旁贷,愿削官为民,请太后成全。”赵匡胤单膝跪地,郑重的摘下了头盔,双手举过头顶。
  满屋皆静,众人大张着嘴巴,呆在了当场。而唯有一旁的魏仁浦皱着眉头,低头思索着什么。
  范质不亏为三朝元老,最先反应了过来,眼看着前面吓得抱在一起的太后和小皇帝,不由暗自叹息。之前听到赵匡胤闯了淮南进奏院,兵围太尉府,他是怒发冲冠,在大骂了一通后,终于将心中的郁闷发泄了出来,脑袋也变得清明。此时回想起来,自己刚才确实有点过了,毕竟人家还是堂堂的都点检,没有出来反驳自己,倒也算是给足了自己面子。
  “赵大人,切莫义气用事,此事还得从长计议。刺客夜闯皇宫,诚然殿前司守卫不力,但老夫也听常公公说了,那刺客身手不凡,内卫几大高手,与殿前司数十名禁军全都命丧于宝文阁内。所以老夫认为,赵大人之过,情有可原。”范质连忙说道。
  “不错,不错,老大人言之有理。”王溥在一边,抹着额头的汗水,连忙附和。他可被刚刚赵匡胤的辞官举动,吓得不轻。
  “然功是功,过是过,赵大人夜闯进奏院之事,还得给淮南节度使李重进,以及大周官员一个交代。”范质继续道。
  交代?符太后慌乱不已,都这样了,还交代什么啊?少了赵匡胤,谁来给自己护卫皇宫?就凭韩通那个莽夫?
  想到此,她连忙示意范质赶紧了结此事,这一晚上的动静,可吓得她们娘俩不轻。
  范质见符太后的焦急的眼神,心下连连摇头,转而看了看王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