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乞丐王 >

第82部分

大宋乞丐王-第82部分

小说: 大宋乞丐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半响后,赵匡胤转身坐到了书桌前,奋笔急书。不一会,一页纸写得密密麻麻。韩旭几人上前,只见上面写道:“令,殿前司都指挥使,慕容延钊;殿前司都虞候,义成军节度使,石守信;殿前副都虞候、睦州防御使,王审琦;殿前司控鹤军都指挥使,韩重赟;侍卫马军都指挥使,江宁军节度使,高怀德昭义军节度使,李继勋。
  即日起率军入朝。”
  写完,赵匡胤那红张红脸,因兴奋过度,显得更加的满面红光。搁下笔,他将那道命令拿起,轻轻的吹了吹,吹干墨迹。又慎重的拿起桌上那大大的殿前司都点检印章,沾上印泥,盖了上去,红红的大周殿前司都点检几个大字,更显深刻而凝重。
  “守信,将此命令交给枢密使魏大人,请魏大人署上名,呈交圣上签发。”赵匡胤将命令递给石守信。
  话音刚落,赵匡胤坐回太师椅,正色道:“殿前司副都点检,慕容延钊听令。”
  “末将在。”慕容延钊立马上前,单膝跪地。
  赵匡胤拿起令箭,道:“慕容延钊,本将命你为先锋,即刻整备都城殿前司,侍卫司禁军兵马,择日先行,不得有误。”
  “得令。”
  石守信和慕容延钊离去。
  殿前司大厅内只剩下了赵匡胤,赵普,韩旭三人。
  “没想到圣上不仅让赵大人领兵,竟然还任命您统领天下兵马,召集了大周大半的节度使归您差遣,这事实在是妙极。”赵普嘿嘿一笑。
  原来崇元殿内,小皇帝召见了赵匡胤。在莽撞的韩通和精明的赵匡胤面前,范质不顾韩通的拼死阻拦,依然任命了赵匡胤为出征将领。赵匡胤乘此机会,提出了殿前司兵马不足,心烦意乱的范质和王溥不疑有他,将天下兵马的统领权交给了赵匡胤。
  此时,赵匡胤伸手小心翼翼的抚摸着木架上的那副唐倪甲。这副唐倪甲跟谁他多年,彷佛就像是患难与共的兄弟。半响后,他突然转身,正色道:“则平你立刻联系吾二弟匡义,命其带领宋州归德军北上。绕过汴梁,即日北上。”
  赵普笑呵呵的点了点头。
  赵匡胤转头望向韩旭,注视良久,开口道:“韩旭,还有一事,得请丐帮的兄弟帮忙。”
  对于此事出兵,在韩旭看来实在是显得仓促了点。原本他以为今日圣上也就是决定出征的人选,却没想到赵匡胤竟然立刻就起兵北上。至于粮草和出兵细节,却一字未提。然而见赵匡胤郑重其事的样子,他也不由收起笑容,恭敬道:“请赵将军吩咐。”
  赵匡胤点了点头,缓缓道:“丐帮人员遍布汴梁城,有一句话,你帮我散播出去。”
  “好,这事丐帮最拿手。”韩旭心中一松,莞尔一笑道:“什么话?”
  赵匡胤抬头望向殿外,崇元殿那高高的金顶彷佛就在面前。
  他默然良久,一字一顿道:“大军北上之日,立点检为天子。”
  
  第111章 大唐玄甲
  
  “北上之日,立点检为天子。”
  赵匡胤的语气平缓,如交代家常便事,但其中的决绝和不容置疑,却显而易见。
  韩旭目光呆滞,半天没回过神来。赵匡胤终于反了,在这显得七年,新年的第一天反了。眼看着此时笑意盈盈的赵普,他这才知道为何之前这家伙总是面带异色,说话说一半,欲说还休的样子。
  除了赵普外,从之前慕容延钊和石守信兴奋的神色看来,这事他们俩也早已知晓。不光如此,甚至说还有其他赵匡胤的亲信,知道参与了此事,比如那两个上报边关告急的节度使。
  对于赵匡胤直到现在才将此事向他说白,他虽然心里有那么一点遗憾,但也并未太过在意。相比于那些赵匡胤的义社兄弟,相比于赵普等人的多年陪伴,他韩旭毕竟只是个认识才数月之人。这种造反之事最后能向他说明,已经算赵匡胤对他的信任了。
  赵匡胤在桌子底下摸了摸,将一块垫桌脚的小木牌给摸了出来。吹开上面的灰尘,用手擦了擦,递给韩旭。娓娓说道:“年前先皇征伐幽州而病重,回京路上,无意中得到这块木牌,此事并无几人知晓,先皇将此事压了下去。等回到汴梁后,先皇就罢黜了张永德的殿前都点检之职。”
  韩旭拿着手中那块漆黑的五指宽的木条,只见上面用隶属书写着“立点检为天子。”从这木条的新旧程度来看,倒像是有了些年头。但若说倒上天注定这种事,他是怎么也不相信君权神授这弥天大谎,而这木牌也显然是有人暗中制作的。于是,抬起头,疑惑的看了赵匡胤一眼。张永德被罢官,受益最大的自然非赵匡胤莫属。
  赵匡胤不置可否,并未给韩旭明确的答案,只是长叹一声,又道:“这事没有应在张将军身上,而我却恰好被先皇任命为殿前都点检,也许冥冥中早已注定。还记得我第一次在汴河边的陈家茶馆见你,那时我只想看看芸儿交的朋友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然而一场谈话后,你的那句“万事俱备,只差个曹操”却点醒了我。先皇待我不薄,这事我也一直下不了决心。”
  赵匡胤说到这,微微停顿了一会,又道:“但天下纷争不断,几十年的你争我夺下来,中原大地一片荒芜,最终受害的还是全天下的老百姓。若是当今圣上是个明主,我赵匡胤绝对不负先皇所托,然而可惜的是当今圣上只是个不知天下为何物的孩童。也许等他长大,能成为像先皇一样的盖世英雄,但他等得起,朝廷却等不起,天下的百姓也等不起……我赵匡胤同样等不起。”
  韩旭点了点头,小皇帝柴宗训确实不是个皇帝的料子,至少现在如此。有野心,只是个前提,再加上才能,心怀天下的胸怀,才能最终成为一位乱世明主,而这一切却恰恰又都是赵匡胤所具备的。
  “你心里是不是在责备我,为何直到现在才将此事告诉你?”赵匡胤平淡的问道。
  韩旭本想摇头否认,但一见赵匡胤那精明的眼神,彷佛自己都被其看穿了一般,只能傻笑着点了点头。
  “呵呵。”赵匡胤开怀大笑,听了韩旭的回答,他异常开心。上前一步,拍了拍韩旭的肩膀,笑道:“好。你没让我失望,想什么说什么……早先我也想过早点问问你的意件,也好为我们参谋参谋,你那天马行空的想法,可能会有意外的惊喜。但我和则平谈过之后,这件事事关重大,而且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我们所需要的就是一步一步脚踏实地,你那些诡异而奇特的想法,暂时还用不上。”
  韩旭撇了撇嘴,用得上就说,用不上就不说,还真够势利的呐。
  “行了,瞧你的鼠肚鸡肠,有啥大不了的,这不都跟你说了嘛。”赵普踢了韩旭一脚,笑咪咪的打趣道。
  赵匡胤莞尔一笑,正色道:“你赶紧回去准备准备,后日去殿前司报道,随我出征。”
  韩旭微微一怔,疑惑道:“出征?御前侍卫不是只有圣上御架亲征的时候才会随军出征吗?”
  然而见赵普和赵匡胤笑呵呵的看着自己,他顿时恍然大悟,这事赵匡胤在补偿自己。随着赵匡胤出征,一但事成,回汴梁后,那就是从龙之功,开国功臣。对于那些更随赵匡胤多年的将士,也许不算成什么,但对他来说,这可是难得的机会。
  想到此,他连忙问道:“什么时候出发?”
  “就这两日。”赵匡胤回道。
  “汴梁城怎么办?”
  赵匡胤欣慰的点了点头,笑道:“这我都安排好了,延钊已经升为殿前司副都点检,会作为先锋先行一步。他空出来的都指挥使,我让守信去顶替,汴梁城会交给守信负责。丐帮要做的,就是在我们大军离开汴梁之时,将消息透露出去,让汴梁城里的百姓都知道,也好让他们有个心理准备。”
  “难倒就不怕圣上他们知道?”韩旭疑惑道。
  “呵呵,大军已经出发,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到时候就不是范大人他们能控制得了的。”赵匡胤自信满满的说道。
  韩旭精神恍惚的回到了秦家大院,至于是怎么回来的?估计他也想不起来。此时他满脑子都是今日午后和赵匡胤的谈话。
  赵匡胤终于迈出了那一步,在李重进起兵之前将全国的军权牢牢抓在了手里,剩下的事自然是水到渠成。然而他心里却始终有一种不安的悸动,历史上的赵匡胤兵不血刃,成就了自己的皇位,成就了赵家数百年的江山。可是这一切真得那么顺利吗?从秦始皇一通六国建立第一个封建王朝开始,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一次的江山改姓,没有流血冲突的。即使现在赵匡胤将军队拉出去再回汴梁,尽力避免汴梁城内起冲突,避免一场血雨腥风,但他真的能做到吗?
  “旭哥儿,在想何事?你坐在这里,可是坐了一下午了。”秦雨山笑呵呵的走了过来。今日韩旭回来后,就心事重重的一直呆呆的坐在后院,一声不吭。
  韩旭抬头看了看天,果然天色已暗,不知不觉见已过去一个多时辰。
  “听说辽国南下,赵将军要领兵出征?”秦雨山来到韩旭身边坐下,随口问道。
  “恩。”
  “何时出发?”
  “就这两日。”
  “这么快?”秦雨山讶然。
  “恩,兵贵神速嘛。”韩旭扯了扯嘴巴。心中却苦笑不已:“此次出征,别说是抗击辽国了,估计连辽军的影子都不会看到。”然而,这话当然还不是对秦雨山说的时候。于是,又道:“对了,我们出征后,汴梁的情况秦大哥你要多多留意,尤其是韩通和刘思汉的举动,若是发现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可以赶紧联系殿前司的都指挥使石守信将军,这人老秀才应该见过。”
  “恩,你也随军出征?”秦雨山大骇:“难道大周的御前侍卫也要随军出征?”
  韩旭摇了摇头,苦笑道:“这事一时半会说不清,但此次,我是必须要去的了。”
  秦雨山看着面前这张稚嫩的脸庞,沉默良久。一声长叹后,起身说道:“你跟我来。”
  韩旭不明所以,但还是跟着秦雨山走进了其书房。
  书房内有一小隔间,这也是秦雨山安放那秦家祖传的金锏和尉迟家的钢鞭的地方。
  秦雨山默默的对着秦家的祖宗牌位拜了拜,随手将韩旭拉到一旁,指着木架上的一副盔甲,开口道:“这幅盔甲是祖上传下来的,你穿上试试。”
  一听这话,韩旭连忙推辞,这秦家的祖传宝贝,那不是大唐国公秦琼的家当啊。
  似乎看出了韩旭的心思,秦雨山笑道:“这盔甲不是秦家老祖的那件,那件国公盔甲早就不知去向。这件也算是秦家祖传,当年唐太宗还是秦王的时候,征战天下,靠的就是手下大名鼎鼎的玄甲铁骑,而这件就是玄甲铁骑的制式盔甲。只不过,不是当年的那种,而是大唐明皇后期的作品。”
  韩旭仔细瞧了瞧,这件保养得很好的盔甲,和殿前司将军那些盔甲还真是有很大的差别。至少从防护上来说比殿前司的高上了很多,倒有点中世纪欧洲骑士的样子,然而和那种全副武装的欧洲盔甲相比,眼前的这幅又轻便了许多,至少没有那恐怖的面罩。
  在秦雨山的帮主下,韩旭穿上了那副玄甲,更令他吃惊的是这玄甲也不知道是何种材质所做,坚硬而不闲累赘,重量更是比想象中轻得多。
  “不错,虽然看上去显得大了点,但却也合适。”秦雨山拍着韩旭的肩膀,微微一笑道。
  从他复杂的眼中,韩旭看到了惊讶,欣慰,不舍,甚至还有点羡慕。于是,挣扎着欲赶紧脱下来,能让秦雨山留恋的东西可不多了。
  秦雨山一把按住韩旭,叹道:“穿着吧,也许你留在赵将军的身边,亲自上阵的机会不多,但战场上瞬息万变,这幅玄甲防护还算周到。留着在里,只会让埋没了它,而我能穿上它的机会也许再也没有了。”
  韩旭心中大动,转身跪了下来,对着秦家诸位先祖的牌匾,恭恭敬敬的磕了三个响头,即使盔甲在身,依然挡不住他那跪到底的动作。
  而他没发现的是,在他跪下之后,身后的秦雨山早已虎目含泪。
  
  第112章 那年的驿站叫陈桥(上)
  
  皇城宣德门外。
  天空万里无云,凌烈的寒风肆意呼啸不休。
  广场上黑压压的一片,数万禁军集结于此。刀枪如林,旌旗招展,人如虎马如龙。
  然而即便如此,依然寂静无声。从将军到都校,从都尉到士卒,一个个面色坚毅,高昂着头颅。这就是大周的禁军,当前天下最无敌的军队。从人数上来看,他们比不上南唐那动辄数十万的大军,从骑兵马匹来看,也比不上辽国摇一摇身,十多万的北方铁骑。但就是眼前的这支禁军,他们往往不断创造着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绩。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