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将军家的小娘子 >

第94部分

将军家的小娘子-第94部分

小说: 将军家的小娘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也知道这是正事,那次的惨剧才过去不到三十年,都还记忆犹新。
“边城的事务都就交给我夫人。”楚修明看着众人说道,“你们辅佐。”
不少人皱起了眉头,倒不是他们不信任沈锦,而是边城格外重要,沈锦根本没有接触过这样的事情,他们也不知道沈锦能力如何,虽然在第一次楚修明带着沈锦来议事厅的时候,众人心中就有了猜测,可是没想到这么快,若是楚修明能带着沈锦一年半载,让沈锦慢慢接手,他们也不会如此犹豫了。
楚修明却没有再说什么,赵管事倒是第一个站出来说道,“是,属下定会竭尽全力辅佐夫人。”
王总管随后也应了下来,楚修远开口道,“嫂子,那后方就麻烦你了。”
见此情况,剩下的人也都不再沉默,都应了下来。
沈锦起身朝着众人福了福说道,“到时候就依靠各位了。”
这话一出,不少人心中舒服了许多,这么多年来,边城很多事情已经完善了,虽然不像是朝廷那样有明确的官职,却也有着自己的分职,谁管哪里都是自有默契的,所以当初楚修明敢离开一年多,这次同样敢带着楚修远离开,把这里交给沈锦,而沈锦只要不胡乱插手自作主张,边城也是乱不了的。
等次日的时候,众人发现楚修明和沈锦的位置变了,议事时候主事的人变成了沈锦,而楚修明坐在一旁并没有多说什么,因为楚修明和楚修远要带兵离开,这几日讨论的都是粮草的事情,沈锦并不多说什么,就看着众人有条不紊的商量和安排。
楚修明轻轻握了一下手沈锦桌子下面的手,感觉到沈锦的手已经湿透了,可见她心中还是紧张的,可是面上却一副认真听人说话的样子。
时间一天天过去,就算他们两人再珍惜这段能在一起的日子,也到了楚修明和楚修远离开的日子,沈锦从楚修明的怀里接过东东,看着小厮给楚修明换上一身盔甲,然后亲自送了楚修明出城门。
“我给东东起了名字。”楚修明看着沈锦和东东,忽然开口说道。
沈锦闻言并没有问什么,只是说道,“你答应过我的。”
“恩。”楚修明伸手握了东东的小手一下说道,“我会回来,到时候我再告诉你东东的名字。”
“好。”沈锦抿了下唇露出笑容,可是眼睛却红了,“我等你回来。”
楚修明点头,又看了沈锦和东东一眼就翻身上马,楚修远开口道,“嫂子,我们走了。”
“好。”沈锦笑道,“你也要平安归来。”
“放心吧嫂子。”楚修远笑了一下。
楚修明摆了一下手,就直接策马朝着军营的方向前去,楚修远也追了上去。
沈锦缓缓吐出了一口气,低头看着什么都不明白的儿子,说道,“嬷嬷我们回去吧。”
“是。”赵嬷嬷恭声应了下来说道,“夫人放心,将军和少将军一定会平安归来的。”
沈锦闻言说道,“是啊,我就是有些……不习惯。”
其实楚修明离开后,沈锦每日的生活变化却不大,就是身边没了那个人罢了,每天早上都要去议事厅,坐在当初楚修明的位置上,听着下面的人说着各种消息和处理办法,然后点头用印一类的。
直到这日忽然传来了京中的消息,诚帝下了旨意让楚修明派兵去蜀中救二皇子,此时宣旨的使臣已经离京了。
赵管事皱眉,看着众人讨论怎么应对,他想到了京城中沈锦做的那些事情,说道,“夫人觉得此事应该如何?”
其实这段时间因为沈锦轻易不开口,开口更多的是询问众人的意思,所以不少人倒是都疏忽边城此时做主的人是沈锦,并非他们不尊重沈锦,不过是没认可沈锦的能力罢了,此时听到赵管事的话,都停了下来看向了沈锦。
沈锦理所当然地说道,“到了自然是要接旨啊。”
王总管皱眉说道,“那真的要派兵去蜀中?”
诚帝一句要二皇子毫发无伤,虽然是关心儿子,可就像是给了那些反民金牌令箭似得,反而使得天启的将士束手束脚的。
“不派的。”沈锦开口道,“除非诚帝舍弃二皇子,否则要救出二皇子难。”沈锦可舍不得边城的这些将士去送死。
赵管事说道,“那怎么回复使臣?”
“只要使臣到不了,那就不用回复了。”沈锦说道。
赵管事眼睛一亮明白了沈锦的意思,确实如此,他们现在还不能明着反抗诚帝,圣旨到了的话,楚修明不在,这点就不好交代,就算是糊弄过去,领旨后是派人还是不派人,不派人是抗旨不尊,派人的话就是拿边城将士的命去填坑,他们如何愿意。
王总管眼睛眯了一下,说道,“这样的话,不如就安排这里……”
“哦,你们讨论吧。”沈锦端着酸梅汤喝了一口说道,“杀人的事情我不太懂。”
说得好像他们很懂一样,赵管事和王总管对视一眼,都有些哭笑不得了。
沈锦接着说道,“不过我听夫君说,禹城哪里不是有一伙强盗吗?”
王总管想了一下禹城的位置,当初为了制约边城,诚帝专门在禹城安排了亲信,那时候闽中还不是他们的地盘,自然无所谓,可是自从席云景暗中掌握了闽中后,禹城这个位置就有些让他们不舒服了。
“是的,那一伙强盗穷凶极恶的。”赵管事笑着说道。
沈锦点头,今日倒是没有旁的事情,这件事情定下后她又不开口了,等全部处理完了,沈锦就先离开了。
等沈锦走了,才有人问道,“赵管事,我怎么不知道禹城有什么强盗?”
“夫人说有自然是有的。”赵管事闻言笑了一下说道,“就算没有,也可以安排他们有,不过这些强盗还真是胆大包天,竟然连陛下的圣旨都敢抢,使者都敢杀……”说完还叹了口气。
沈锦回去后就去看了东东,东东如今已经会翻身了,不过却不爱动,除非沈锦来逗他,才给面子翻个身,沈锦回去后就先给东东喂了奶,然后抱着轻轻拍打着后背,让他打了个奶嗝出来,才笑着放到床上。
赵嬷嬷这才笑道,“今日夫人怕是让他们都刮目相看了。”
沈锦轻轻咬了一下东东的小手才说道,“他们就是喜欢把事情想的太复杂了呢。”
赵嬷嬷说道,“谁说不是呢。”这段时间这些人对沈锦的忽视,让赵嬷嬷格外不舒服,不过见沈锦不骄不躁的样子,心中倒是更加骄傲。
“也不知道夫君现在在哪里。”沈锦一鼓一鼓的小肚子。
东东啊啊的叫了起来,然后踢动着小脚丫。
沈锦赶紧把儿子抱到怀里,“其实我觉得有些奇怪。”
赵嬷嬷看向沈锦问道,“夫人觉得哪里不对吗?”
“诚帝让人从京中送旨到边城,路上快马加鞭也要走十数日,边城这边再派兵过去,最少需要五日准备,边城到蜀中也要数十日。”沈锦皱眉说道,“诚帝是真的想救二皇子吗?”
赵嬷嬷听沈锦这么一说,心中也觉奇怪,二皇子是诚帝嫡子……
沈锦其实也有些想不通,所以在刚刚没有提出这点,因为她觉得解释不通,说诚帝不在乎二皇子吗?也不是,为了二皇子可谓付出了不少,“莫非是觉得边城的士兵更英勇善战一些?”
“诚帝不会这样觉得。”沈锦很肯定地说道,在诚帝眼中最好得士兵应该是他的亲兵,“而且诚帝知道蜀中的事情有英王一脉的推动,若是夫君真的派了将领去,你觉得边城将领会为了顾忌二皇子,而束手束脚吗?或者说为了二皇子一人,让数千士兵被坑杀?”
“绝对不会。”赵嬷嬷很肯定地说道。
沈锦点头,“所以我觉得很奇怪。”
赵嬷嬷也皱起了眉头说道,“老奴去与赵管事说说。”
沈锦开口道,“提个醒就好,我觉得蜀中肯定是个阴谋!所以我们不沾就好了。”
赵嬷嬷闻言松了一口气,笑道,“还是夫人聪明。”
任诚帝有再多的阴谋诡计,为何会安排这些事情,他们就是不过去,谁又奈何得了他们。
沈锦点点头,赵嬷嬷吩咐了安平和安宁好好伺候沈锦后,就去找了赵管事,把这些事情说了一遍,赵管事闻言皱了下眉头,送赵嬷嬷出去后,当即去找了王总管他们,几个人商量了一番后,最后决定就按照沈锦所言按兵不动了。
瑞王府中,沈琦当初坐完了月子,就回到了永乐侯府,永乐候世子如今回来了,在家待了一天后,专门带着沈琦和女儿过来了,瑞王看着瘦了黑了不少的女婿说道,“回来就好,以后可别冒这个险了。”
永乐候世子说道,“岳父说的是。”他第一次知道死亡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二皇子到底是怎么被擒的?”瑞王妃柔声问道,“他身边那么多人,怎么会忽然……”
说到这里,永乐候世子面色有些尴尬了,朝堂上送的折子都是修饰过的,实在是二皇子被擒的事情有些难以启齿,他们也都没敢在信里说明,“到蜀中后,那里的官员为了保住官职减轻责任,就送了不少美女。”
沈琦挑眉看了永乐候世子一眼,永乐候世子有些尴尬地咳嗽了一声,“其中几个绝色自然是被送到了众皇子身边,二皇子得了一对姐妹花……也不知道那对姐妹花怎么说动了二皇子,就带着她们又带了不少士兵,就私自去追击那些反民……”
然后落进了别人的圈套,最终使得天启这边惨败。
永乐候世子说道,“我听了三妹夫的话,果然路上除了我之外,还有些别的世家子弟不愿意冒头,遇事了就往后躲还不说话,渐渐的我们就聚到了一起,不过除了我们外,还有不少人聚集在了几位皇子的身边。”死的那个伯世子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二皇子被俘后,你们见过吗?”瑞王妃忽然问道。
永乐候世子摇了摇头说道,“那倒是没有,这件事是交给了其他两位皇子的,毕竟涉及二皇子,我们都不敢往前凑。”
瑞王满脸赞同说道,“这就对了,你这段时间就不要出门了,待在府中比较好。”
“是。”永乐候世子恭声说道。
瑞王妃说道,“一次都没见过?”
“我是没见过。”永乐候世子不敢保证说道,“都是高昌和反民交涉的,然后与两位皇子商议。”
瑞王妃皱眉没有说话,瑞王说道,“可是有什么不对?”
“王爷不是与我说,陛下已经下旨让三女婿那边出兵到蜀中去平乱和解决二皇子了吗?”瑞王妃微微垂眸说道。
“是啊。”瑞王开口道。
瑞王妃说道,“那万一二皇子已经受伤了呢?到时候三女婿的人就算把二皇子救了出来……”这话倒是没有说完。
瑞王也明白了,说道,“那如何是好?”
瑞王妃开口道,“所以我想问问,若是真的有什么不对,给三女婿提个醒也好。”
永乐候世子忽然说道,“若是真说有什么不对,就是在永盛伯世子和那八千士兵死的那日……”因为他也不确定,所以说的有些犹豫,“半夜三更了吧,高昌忽然派人请了两位皇子去书房,也不知道讨论什么,第二天的时候,他们脸色都不太好看。”
瑞王说道,“怕是在商量怎么和陛下交代。”

第八十一章

对于瑞王说的,瑞王妃听听也就算了,瑞王妃当初与沈锦说会让娘家人到边城,并非一句空话,这事情也是家族里面商量后定下来的。
瑞王妃出身出院赵家,在瑞王妃被指给瑞王后没多久,瑞王妃的父亲就辞官归乡了,如今在京城的赵家也没剩下多少人了,不过送个消息还是没有妨碍的,瑞王妃让人把永乐候世子说的话传回了楚原,此时的赵家子弟已经收拾的差不多,本想过完中秋了再离家去边城,可是得了消息后,赵家如今的家主直接把他们在十日之内出发上路。
其实说到底赵家也算是先帝留给太子的,能在诚帝手下保存下来,除了赵家的嫡女嫁给了瑞王外,还有赵家这些人在诚帝抽出手收拾他们之间,都一个个辞官归乡了,子弟至今都没有出仕,可是这也是无奈之举。
“我这一辈子,最对不起的就是媛儿。”瑞王妃的父亲赵儒已经年过半百,看着精神到是不错,只是提起女儿的时候,难免有些失落说道。
赵儒的大儿子瑞王妃的兄长赵岐说道,“是我们对不起妹妹。”
当初诚帝登基,太子一脉几乎被赶尽杀绝,赵儒在太后刚露出想为瑞王迎娶赵家嫡女的时候,赵儒就答应了下来,那时候诚帝也要稳定朝堂上还存活的大臣的心,对赵家这般早早投诚的态度还不错,却不知道那时候赵家一边敷衍诚帝,暗中却偷偷救了不少当初太子的人,就是太子次子最后能逃离京城,都有赵家人的帮助在里面。
赵儒觉得自己这辈子对得起先帝,对得起太子,唯一亏待的却是女儿,瑞王那般的人品根本配不上他的女儿,若是瑞王对女儿好也就罢了,可是结果呢?
赵岐看向了弟弟赵端说道,“富贵险中求,你这次带着赵家子弟去边城,万万要约束好他们,知道吗?”
赵端恭声说道,“是。”
赵儒想到女儿出嫁前,他与女儿的交谈,他们潜伏至今终于等到了这天。
赵端问道,“父亲,蜀中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