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孤女宅斗手札 >

第14部分

孤女宅斗手札-第14部分

小说: 孤女宅斗手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奶奶已经有些显怀了,身子也是颤了颤,孕妇受不得刺激,这大太太可是知道的,便对她道:“你别慌。”
  见婆婆这样关心自己,大奶奶就是心里有什么现在也不敢露出来,只得忐忑的点了点头,几个人又忙上去扶老太太。
  青蕴混在人群中间,其实现在的心情连她自己也不清楚。事情就这样成了?她使劲捏着自己的手,直到手沁出了汗也不愿意松开。
  当封妃的旨意下来,宫里出来的公公笑嘻嘻地给她还有老太太道喜,她尤觉得这事有些不真实。老太太更是激动的说不出话来。董张氏心里五味杂陈的,而大太太此时唯一的想法就是青重的婚事就这样泡了汤,她实在是不甘心!
  好容易送走了宫里来的人,所有人看青蕴的目光都不一样了。
  青蕴不自觉地抬了抬头,却怎么也掩饰不住自己的局促。自己就要出嫁了,自己给自己订了亲事,还是逼婚!她觉得挺可笑的。
  自幼学的是温良恭俭让,三从四德。却没成想最终还是没能成为文人士大夫所期许的女子。或者从一开始,自己的思路就是错的。
  为女子者,究竟是该听天由命,还是该努力去活出个模样,她现在还没有答案,却也不想再向以前那么呆板了。
  她突然就笑了起来。
  从指婚到下定到成亲只花了不到半年的功夫。想来若不是因为陶越轩要去西北,大概连这半年的时间都不会耽搁。董凌理所当然的位列前三甲,不过在谢师宴上的时候,他的终身就已经有了着落。
  自然青蕴不会知道自己曾给董凌留下过一个清瘦的背影以及一段无奈至极的话。昨日种种,终如昨日死。
作者有话要说:  从下一章开始,女主会真正成长。从萝莉到御姐,但绝不会是生硬的转折
  

  ☆、出嫁前夕

  还有三日,青蕴就要成亲了。
  有了青蕴的婚事,青府一众女儿都水涨船高,老太太如今对青蕴亦是亲近。大奶奶即将临盆,兼祧两房的事情拖了又拖,然而青蕴如今身份贵重,大夫人终究是不敢轻举妄动。
  那日青蕴正在房里绣花,却一不小心被针刺了手指。这几天心不在焉的,睡的也不好,正烦闷着呢,就听见外头人说华姨娘来了。
  这可是华姨娘这些日子头一次来她这里。
  大房的姨娘,二房的嫡女,那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
  “叫进来。”
  即使是生了儿子的贵妾,身份也算不得贵重。若对她太客气,难免被下人饶舌,也失了体面。只是她见了华姨娘,还是未语先笑。不为别的,日后二房的牌位,八成是要青志远来供奉祭拜的。
  她与华姨娘心照不宣,华姨娘来了也只是说:“三小姐的嫁妆可是绣完了。”
  “日子赶得及,不过还好有画枝跟落玉帮衬着,也差不多了。”
  “这怎么能说差不多呢,这女子出嫁可是顶大的事,我命苦,一辈子坐不得花轿穿不得正红。”说话又笑。“自然了,三小姐多体面贵重,哪里是我能比的。”
  “姨娘还有一个好儿子不是。”
  “有了我这么个姨娘,他能有多大出息。”华姨娘嘴上这么说,面上的喜色却是盖不住的。
  “男儿家可不比女儿,一辈子眼睛都只能盯着后院的一亩三分地。听说二哥哥书读的好,日后说不定就是个状元之才。”
  “那真是借三小姐吉言了。只是志远毕竟是庶出,他若是个扶不上墙的阿斗也就罢了,却偏偏……”一句话说出了好几个意思来。
  “可怜天下父母心,若是二哥哥日后出息了,想必也会报答姨娘。”
  “我哪敢求他报答我,只希望他好好孝敬老爷太太,做一个孝子。你也知道,你二哥哥是个老实人,没那么多鬼点子,也因为这样,老爷也格外疼惜他些。”
  青志远确实是老实人,而华姨娘虽然机敏,胆子却也不大,何况身份又摆在那里。
  “二哥哥确实稳重。姨娘即使日后享不着二哥哥面上的孝敬,但想必二哥哥也不会亏了姨娘。”
  华姨娘这下脸上的笑容就更艳,皱纹也看着更明显了些。
  “有三小姐这句话,想必志远日后会是个有后福的。”
  “那也是因为二哥哥人品端方的缘故。”
  其实最终是让青迎远兼祧两房还是让青志远过继到二房,那都是得老太太拍板。但青蕴毕竟是二房嫡女,又即将成为定康王妃。这样的身份自是贵不可言,老太太总得高看三分。
  华姨娘走后,院子里突然闹腾起来,进来的丫头对青蕴说:“大奶奶要临盆了。”
  青蕴忙放了手中的针线问道:“祖母去了没有?”
  “已经去了。”
  虽是未出阁的姑娘,但毕竟是添丁进口的大事,说什么也是要过去的。
  大房长子青迎远去年秋闱落地,如今在国子监读书,人算不上十足十的纨绔,甚至还有些小聪明,但青蕴却觉得自己这个堂兄并不靠谱。好在大嫂沈月明是个撑得住场面的。
  等了足足几个时辰,青重站在外头只打呵欠,大夫人瞪了青重一眼,青重便往青迎远怀里钻。青蕴站在老夫人身边,是不是的同老夫人说会儿话。三房过来不过是走个过场,面上十分无所谓。而青文自然是远远的站着,像是生怕被人看见一般。
  “生了,大奶奶生了个闺女。”
  大太太的脸登时垮了下来。老太太虽然脸上也闪过了一丝失望,但是却还是高兴地说:“先开花后结果,这是好兆头。”又转头对大夫人说:“你那时也是生了青瑾之后几年才生下迎远,迎远媳妇这胎,是重孙辈里头的长女,可马虎不得。到时候若是能有咱们青蕴一半的伶俐懂事,老婆子我也就知足了。”
  老太太这样当着众人的面不给大夫人留情面也就罢了,还这样夸青蕴。莫说是大太太,连青重心里都有些不是滋味。还好青重的婚事已经订下来。唐夫人虽然因为青蕴的事对大太太颇有微词,却依旧向青家下了定,本来青重居长,可唐家太太偏说自家小子要过了年才能成婚,万般无奈之下,大太太也只得让步,答应唐夫人将婚事订到来年二月。不过想来若不是如此,大太太可是要深恨青蕴了。
  毕竟是少年夫妻,即使生的只是个女儿,青迎远面上也是透着高兴。只是产房不吉,老太太她们都没有让他跟进去。
  房里还有些许未散开的血腥味。沈月明躺在床上,脸上是带着歉疚的。青家人口单薄,她又是长媳,这次未能一举得男,想来不论是太婆婆还是婆婆都对她十分失望。
  “姐儿长得真好看。”
  青蕴凑上前去瞧还闭着眼睛的小婴儿,像是要缓和气氛似的说道。
  “抱过来给我瞧瞧。”
  老太太也开了口。奶娘听了,便仔细的把孩子交到老夫人手里,老夫人一看就笑了,道:“简直就是跟迎远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姐儿的名字想好没有?”
  老太太又问大夫人。
  “先前以为会生个男孩儿,老爷想的都是男孩名字。”话以说出来,莫说大奶奶了,连老夫人脸上都颇是不好看。大夫人这才发现自己说错了话,但说出的话就如同泼出去的水,又怎么能改,只好道:“母亲还不知道老爷吗,以咱们老爷的才学,取个名字也不过一炷香的事。”
  众人又留了一会儿,像青蕴她们这样的小辈也就散了。有时候青蕴脑海里会浮现出陶越轩那张俊逸的面容,想着他对自己说的话,想着自己就要与这个男子共度一生,总会觉得莫名的恍惚。
  日影横斜,待今日过后,还只有两天就要成亲了。
  而陶越轩却还在战场,久久未归。不过听说明天就回来了。明日回京,后日成亲,这也真是慌张。
  第二天圣上亲自去京郊迎陶越轩回京。那一天与往常实在是没什么差别,天气也没有特别的冷,叶子也没有落特别多。青蕴捧着一个手炉,她们这样的人家,一到这种天气炉子炭火也都全部用起来了。倒不是说太太小姐们有多娇气,而是为了显示出豪奢去考究罢了。
  老太太房里的素梨又明里暗里的跟她提过几回落玉的事情,她也曾问过落玉,却都被落玉不软不硬的回绝了。她虽是素梨的主子,但这样的主她却是做不得。便只得对素梨道:“怕是襄王有心,神女无梦。”
  素梨不是个蠢的,何况青蕴如今这般,她不好也不敢给青蕴脸子看。顺成侯府已经带了话来,说明日顺成侯夫人、顺成侯世子夫人还有已经出嫁的冯清华要过来。冯清华出嫁之后还邀青蕴去小坐过几次。诺大的宅院,上头没有婆婆压着,丈夫又是个知道疼人的。出嫁之后的冯清华稍稍胖了些,却不显的累赘,反而浑身都散发着少妇独有的风韵。
  这样的日子,自由自在又举案齐眉,实在是羡煞旁人。
  拨了拨耳朵上的红宝石耳坠,正漫无边际的想着些什么呢,房门就倏地被推开了。是祖母身边的婆子,神色却挺慌张的。见她这个样子,青蕴自然也就不敢怠慢,还没开口呢,那婆子就道:“老夫人吩咐,都去大太太住的院子里去。”
  她下意识要去喊画枝跟落玉,却被婆子拦住,道:“下人们有下人们该去的地方,小姐随着我走吧。”
  “那可不行,画枝跟落玉从小跟着我,说什么我都得带着她们。”
  那婆子还想再说,但看她这样坚定,大概也是想着到时候自然有老太太训诫她,自己犯不着得罪她,也就说:“请小姐快随我去便是。”
  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火急火燎的,一路上婆子也不与青蕴说话,院子里的下人也不知道去了何处。
  待到了大房的院子里,坐在房门口的青蕴看着她便道:“呦,王妃娘娘真是好大的派头,你瞧这院子里的谁带了下人进来。”
  “好了。”
  大夫人难得呵斥她。青重瞪了青蕴一眼便不再说话。
  “不是说了不让带下人吗?”
  “落玉跟画枝自小长在我身边,就如我的亲姐妹一般。”
  “那才是你的亲妹妹。”老夫人指着青重,语气也不由得加重了。“罢了,她们是你母亲买来的,我也管不了这么多,多两个人就多两个人吧。”
  青蕴听得一头雾水,最后还是青重道:“都大难临头了,你还只知道护着外人!”
  “什么外人不外人的,二小姐也是要出嫁的人了,说话怎么还这么冲呢。”三太太眼睛红红的似是刚哭过,声音也格外哽咽。见青蕴还是一脸不解,便道:“这怕是要变天了,现在外头的局势乱着呢。家里也是才得着消息,大老爷我跟我家老爷都在衙门里被扣着了,连皇上跟王爷都生死未卜。”
  青蕴听完这话,只觉得脑子轰的一声炸开了,求助似的朝老太太看去,却只听见了老太太的叹息。
作者有话要说:  

  ☆、京城内乱

  “三丫头也别在外头站着了,你且进来。只是现在这样的景况,你身边的两个丫头还是不该呆在这个院子里。”
  青蕴只觉得脑子闹哄哄的,但是听大夫人这么说,青蕴张张嘴还想驳什么,却听画枝头一个道:“小姐,我们先走了。”
  “不行。”
  说是丫头,但是这么些年过去,却也只有这两个丫头是真心对她。只是画枝的眼神比她还要坚定,她只得软了下来。现在情况未明,何况她不能逆老太太的意思,孝字当头,压得人真是头痛。
  慢慢地青蕴也把事情理清楚了。
  贤王陶越恒小圣上三岁,曾是先帝跟前最得宠的皇子,只是皇上是嫡子,又是先帝发妻所生。圣上今日亲自去迎陶越轩,却在半路失踪,而陶越轩也跟着不知所踪。贤王前些日子离开封地入京,说是要给皇上进献一株千年灵芝。而在先帝驾崩之后,贤王一向都是个没什么存在感的王爷;又有谁料得到。
  外头的事,闺中女儿也只能知道这么多。皇上不见了,陶越轩也不见了。青蕴觉得自己手上的汗是一茬接一茬的冒,最终还是老太太说:“你去瞧瞧你大嫂吧。”
  大嫂还在坐月子,也是屋里唯一一个还躺在里屋的人。青蕴心不在焉的点了点头。
  就这样在家里避了七八天,外头形势一直不明。好在第三天的时候,大老爷跟三老爷都被从衙门里放了出来。现在到处乱成一团,衙门没人办公,街上也没有什么小贩。处处都是门窗紧闭,倒是出了几伙盗匪,不过很快就被人逮了。
  但即使这样,京里还是乱的很。又过了几天,因为陶越轩之前领的那些兵拒不进京,甚至可以说是誓死顽抗,贤王正愁自己出师无名,便当即放话出来,说是陶越轩弑君篡位,集结要讨伐还在郊外的大军。可是陶越轩却依旧是生死未卜。
  话刚放出来,唐家就过来了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