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宁为将军妻,不做帝王妾 >

第4部分

宁为将军妻,不做帝王妾-第4部分

小说: 宁为将军妻,不做帝王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突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破了这片宁静,只见一名二十出头的年轻男子驾着一匹乌黑的骏马,火速冲向望月楼,街上那几个本来还睡眼惺忪的人一下子被这马蹄声惊得清醒无比:怎么进了外城城门还有人骑马呢,莫不是出了什么大事?

☆、012 邺城之危2

  聚义厅内,众人噤若寒蝉,厅内鸦雀无声。
  杨文良端坐太师椅上,正全神贯注地读着一封信函,而他的面前正站着一名男子,正是那快马进城的年轻男子,只见他一身黑衣上满是细尘,面色疲惫,却正紧锁眉头紧张无比地盯着杨文良。
  良久,杨文良放下信函,眉头紧皱,道:“信里的意思我已经明白了。这样吧,你先歇息片刻,容我与大家商议商议,如何?”
  那男子张了张嘴,欲言又止,最终叹了口气道:“那好吧,还请杨坞主速速决定才是!”
  杨文良点点头,随即叫来陈伯安排那男子下去休息。
  不多时候,聚义厅里又是人声鼎沸,各堂堂主和主事全部被召集前来,众人已知有人骑马冲进望月楼,却不知所为何事,正各自猜测不休。
  正当众人议论纷纷时,杨文良徐徐进了聚义厅,身后一名年轻男子,十一二岁大小,总角之年,却已是生得面如冠玉,目若点星,仪态万方,正微笑着向众人看来,一张脸上明明稚气未脱,却故作深沉,不是杨天赐又是谁?!
  一见杨文良,众人一时噤声不语,齐齐地看了过来,脸上满是不解。
  杨文良坐下后,众人也各自落座,只杨天赐垂手站于杨文良身侧。
  杨文良目光一扫众人,道:“诸位,我今日刚刚收到家妹的千里加急信函,信里言道燕国新都邺城被围,秦军十万大军压境。家妹无奈之下,欲向我桃花坞借兵三万以解邺城之围。不知各位怎么看?”
  马诚皱眉略一思索便干脆地道:“此事不妥!”
  杨文良仿佛早已知道他会这样回答似的,淡淡地一挑眉道:“哦?有何不妥?”
  马诚挺了挺身子正色道:“我桃花坞向来置身世外,如果现在借兵给燕国,无论胜败,都会招致秦国的忌恨,桃花坞最终也难免会陷于战火,这样岂不是违背了老坞主定下的‘远战祸,保流民’的规矩么?况且,燕国国君软弱无能,灭国已是必然……”
  杨文良笑笑,转而向马诚下首的一个年约四十的肥胖男子道:“胡堂主,依你之见呢?”
  这胡堂主正是银狐堂堂主胡善,他五短身材,肥胖的身体坐在椅上仿佛一尊弥勒佛。他笑容可掬,眼中却是精光一闪,道:“一切听坞主的便是!”
  话音刚落,只听坐于他下首的一个虬髯大汉粗声道:“坞主,依我王芃看来,大小姐和慕容冲那孩子都是我们的亲人,现在他们有难,我们自然要救的。”
  说话的正是金牛堂堂主王芃,他话音刚落,马诚便连忙道:“坞主,您可得为桃花坞中这十万正安居乐业的百姓想想啊!”
  杨文良正想说话,杨天赐忽道:“这样吧,既然各位意见不一,现在不如这么办,同意借兵的站到东侧,不同意的站到西侧,如何?”
  众人一听,纷纷赞同,一时间,整个聚义厅内骚动不已。等到众人全部站定,赫然东侧只有王芃一人,其余人等全部站于西侧。气得王芃破口大骂:“你们。。。你们难道忘了以前大小姐是怎么对待你们的了吗?”
  马诚‘哼’了一声,不理睬他,余下众人或面有愧色,或大义凛然,却无一人动脚走向东侧。
  杨文良一看,站起身来,淡淡地道:“各位勿需争论了,你们都是好意,都是为桃花坞着想罢了!总之,我杨文良,不会让各位失望的!”
  说完,起身出门而去。
  杨天赐跟在他身后,经过王芃面前时忽然朝他吐了吐舌头做了个鬼脸。王芃眼一瞪,杨天赐便快步跑了出去,王芃看着他的背影,宠溺地笑了笑,摇摇头,便不去理会旁人,径直出了聚义厅。
  马诚正要出门,胡善在后连忙叫道:“马兄。。。”
  马诚回身见是桃花坞的大财神,连忙笑道:“胡兄,何事?”
  胡善凑上前来,神秘地道:“你说,坞主他不借兵出去,难道会真的不救大小姐母子了?”

☆、013 邺城之危3

  马诚知道胡善平日满面笑容和蔼可亲,实际上却是最精明机诈不过之人,否则,杨文良也不会让他掌管整个桃花坞的钱粮大权,今日他明理是闲话几句,暗里却不知琢磨着别的什么东西。马诚遂笑笑,道:“坞主的决断哪里是我们可以理解的呢?是吧,胡兄?”
  胡善面上神色一晃,立即哈哈一笑道:“说的是!说的是!”
  二人闲话几句,便各自分开,前往自己的堂口。
  望月楼二楼,书房。
  房内各种书籍字画琳琅满目,空气中飘荡着淡淡墨香,可见这书房的主人定是修身养性、为人恬淡之人。而此时,书房内的气氛却很是有些紧张。
  杨文良端坐椅上,那名千里送信的男子正满脸通红地隔着一张书桌朝他激动地说道:“杨坞主,太妃娘娘和大司马是您的至亲之人,您想过没有,一旦邺城城破,娘娘和大司马必定凶多吉少。您怎么能。。。怎么能弃之不顾呢?”
  杨文良阴着脸,显然心中并不痛快。面前的男子说的都是实情,可是他又怎能理解作为一个桃花坞坞主的无奈?为了十万人的安危,哪容你有半分私心?
  他长舒一口气,似是极为疲累,摆摆手道:“你不用再说了!我已经决定了!”
  那男子脸上怒气一闪,正要发作,却听脚步声起,循声看去,原来是杨天赐,那男子一见他,怔愣了一下,心中惊叹,口中却不自觉地轻轻嘀咕了一句:“原来世间除了大司马,还有这等美男子!”
  杨天赐见他直直盯着自己,心中委实不喜欢,面上却淡淡地笑了一笑,问杨文良:“父亲,这位大哥的行装已经打点好了。”
  那男子回过神来,心知借兵无望,一阵气恼,一跺脚,不客气地闪身出了书房。
  杨天赐一见,乐了,咧嘴大笑,一转眼看见杨文良正愁眉不展,连忙正色道:“父亲,您这是怎么了?”
  杨文良看看杨天赐,眼中神色坚决,道:“天儿,你现在即刻去办一件事!”
  杨天赐不敢怠慢,毫不犹豫地道:“好!父亲,您是要想别的方法救姑母是吗?”
  杨文良抬手从脖子上解下一块玉佩,只见那玉佩通体红色,方形,镂空雕着双龙戏珠图案。杨天赐伸手接过,只觉那玉佩入手温润,细看之下才见那玉佩通体红色内里却隐隐有几条细丝,如同血脉穿行其中,一看即知绝非凡品。
  杨文良道:“这就是血玉令牌!你现在速速调集二十名影卫,快马前往邺城,务必将你姑母和表哥救出,安全带回桃花坞!”
  杨天赐一听,浑身一震,他自小便知桃花坞内除了四堂之外还有影卫散布于坞内各处及各国各地,这些影卫的身份都是绝对保密的,只听命于血玉令牌,没想到今日这血玉令牌会交到他的手上。
  杨文良将他的震惊看在眼里,心下了然,淡淡地道:“去找银狐堂的刘易,他是影卫统领,会帮你的!去吧!”说完拍拍他小小的肩膀,“孩子,万事小心,安全回来。”
  杨天赐知道邺城将破,事不宜迟,便立刻前往银狐堂找到刘易。只见那刘易面容俊秀,儒雅出尘,哪人会想到他会是影卫的统领?
  杨天赐之前见过这刘易无数次,每次只当他是个只会写写算算的夫子,哪里想到他居然是影卫!

☆、014 邺城之危4

  刘易得到命令,迅速秘密地召集了二十名影卫,在距桃花坞十里开外的一处名为卧龙山的小土山上会集。待到二十人全部聚集,真真把杨天赐惊得无语。只见那些影卫里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的是四堂和望月楼的仆人,有的是桃花坞内各街上的贩夫走卒,总之,鱼龙混杂,出人意料。
  杨天赐无暇再想,当即带了众人,在义阳的驿站租了马匹,立刻快马奔往邺城。
  这边杨天赐等人快马加鞭,那边秦国大军也无丝毫懈怠,攻城的步伐也越来越急。秦国王猛率军六万长驱直入,先后破了燕国的壶关、晋阳、潞川,一路如入无人之境,进逼邺城。
  秦王苻坚闻得捷报,亲自率兵十万前往邺城支援,七日之后,已经到了安阳。
  王猛立刻前往谒见。
  安阳外,秦军大营。
  帅帐之内,秦王苻坚正笑眯眯地看着面前躬身站立的王猛,苻坚三十左右的年纪,虎背熊腰,双目虎虎生威,国字脸上少许络腮胡子更显得粗犷彪悍。而那王猛四十左右,身长九尺,面庞白净,双眼之中满是刚毅神色。
  那苻坚见了王猛,戏谑地道:“昔日周亚夫不迎汉文帝,今日将军却临敌弃兵奔来安阳,究竟是何意啊?”
  那王猛知道苻坚是在戏语,遂正色答道:“亚夫不纳汉文帝,只是贪慕虚名罢了,臣尝未敢赞同;而且臣奉陛下威灵,东讨残虏,釜底游魂,立可荡平,哪里劳烦陛下远临呢?”
  苻坚道:“朕留太子监国,李威辅国,内顾无忧,所以率兵远道前来,看爱卿你怎么灭贼。”
  王猛一听,叹息道:“监国年幼,未必就能守国,倘若有什么不测,追悔莫及啊!陛下难道不记得臣在灞上的进言么?”
  苻坚笑笑,道:“无妨,无妨!等到邺城平定之后,我立即西归就是。”
  王猛一听,知道再多劝也没有用,叹了口气,拜辞了苻坚,转身出营,快马返回了邺城,加紧攻城。
  这边杨天赐带了影卫,日夜不休,奔驰了十日,终于在第十一日清晨赶到了邺城。
  南城门正紧紧关闭,想是秦军攻城在即,已经全城戒严了。
  杨天赐一见那紧闭的城门,眉头打结,若是进不了城,还谈什么救人!正苦思对策。刘易凑上前来:“少主,我们走密道!”
  杨天赐心下一惊,来不及细问怎么会有密道,立即随着刘易往城西而去。待到一行人迅速奔至城西,刘易带了众人便往距城墙一里左右的一个小树丛而去,到了树丛里,刘易找到了一棵碗口粗细的松树,对众人道:“把这棵树搬开!”
  众影卫呼的一声上前一合力便把树搬了开来,原来那树是长在一块石板之上,树根尽皆盘踞其上,故而根基不稳,一搬既开。
  刘易上前用力一掀石板,石板下赫然竟是一条密道。
  杨天赐惊诧地看了看刘易,那刘易赶紧道:“少主,这是我们的影卫挖掘的进城密道,坞主这些年一直在邺城安排有影卫。少主,我们快些进城吧。”
  当下众人便不再多言,闪身进了密道。密道中伸手不见五指,众人打亮火折,借着那点微光摸索着向前走去,密道内潮湿不堪,空气里有着淡淡的泥土气息。杨天赐刚走一段路,忽觉胸闷头晕,险些昏厥过去。刘易见势不对,连忙对众人命道:“大家把火折熄了,快!”
  众人熄了火折,片刻之后才觉得稍微好些。许是这地下密道常年密不通风,空气稀薄,众人事先没防备,差点遭了殃。
  众人在黑暗中扶壁前行,走了约一刻钟到了密道尽头,出口却在一口枯井当中,井中积了厚厚一层淤泥,杨天赐一不留神踩了上去,淤泥没至膝盖,惊得众人手忙脚乱将他拉了出来。
  刘易纵身一跳,落到井底当中的一个石块上,冲杨天赐道:“少主,到这石块上来!”
  杨天赐也纵身跳到石块上,一提气,顺着井壁三两下爬上井去。其余影卫纷纷效仿,很快都出了枯井。
  杨天赐爬上井沿,眼前豁然开朗,只见处身之地是一座花园,园中百花竟放,鸟语花香,宛如世外桃源。突然,一声尖厉的叫声在园中响起,吓得杨天赐差点又掉下井去。他循声朝园中一看,只见一个十五六岁的丫鬟正满脸惊恐地看着他。那丫鬟眼睁睁看着杨天赐慢悠悠地爬上井来,又见在他之后呼啦啦又爬出几人,终于再也受不了了,尖叫一声,往园外跑去,片刻后,只剩尖叫声在园中远远回荡。
  杨天赐一皱眉,正要飞身上前制住那丫鬟,刘易忙道:“少主,不妨事,这里是中山王府的后花园,我们不正愁没人去通报么?”
  杨天赐一听,乐得省事,环手而立,老神在在地站在枯井边等着那丫鬟带人来。果不其然,片刻之后,只见从花园边的拱门涌进二三十名手拿木杖的家丁,领头的是一个四十来岁的男子,留着一撇山羊胡子,正满脸惊疑地看着杨天赐众人道:“你们是什么人?为何会躲在这枯井中?”只听那些家丁中有人说了一句:“莫不是秦国的奸细?”众家丁一听,心中都是又惊又怒,呼啦啦围成一圈,将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