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乔夫人奋斗记 >

第82部分

乔夫人奋斗记-第82部分

小说: 乔夫人奋斗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乔安抱过琴正要研究,沈姑娘笑说等等,纤纤食指在侧面一摁,啪嗒一声,出来一个小匣子,抽出匣子反过来,底部写着,心爱之物赠予施郎楚生,不离不弃,勿失勿忘,落款处写着,谢氏静怡。
  乔安抱起琴就跑,沈姑娘笑问,“是怎样一个感人的爱情故事?”麦穗呸一口,“是一个恶心的爱情故事。”沈姑娘蹙眉,“爱情故事还有恶心的吗?”麦穗感叹,“真想亲眼看到怡妃的下场,可惜我没有机会了。”
  看着沈姑娘恳切道,“沈姑娘可会弹奏长相守?”沈姑娘点头,“不只会,弹得很好呢。”麦穗笑道,“那太好了,说不定能用得着你,那样,你就能听到这个故事。”
  未几太子归来,隔日秦王府设宴,沈姑娘装扮妥当,准备前往秦王府,飞卿来了,握拳对麦穗道:“我不怕,我要亲眼看到怡妃的下场。”
  麦穗惆怅看着飞卿上了马车,乔安远远而来,对麦穗道,“走吧,王爷特意嘱咐,恭王一案,我们都是当事人,务必到齐。”麦穗不等乔安下马,手脚并用攀到马背上,乔安说声坐稳了,叹口气道,“知道你爱看热闹,走吧。”
  沈姑娘追在后面,麦穗回头喊:“回来详细说于你。”沈姑娘这才转身回去。
  是夜,秦王府灯火通明,正殿大厅中一派喜乐祥和,帝后贤妃怡妃太子先后到场。皇后笑道,“为贺太子归来,我托付了秦王,办一场家宴,务必要尽情尽兴。”
  皇帝在桌子底下拍拍皇后的手,“梓童身子刚好些,便这样有心,辛苦梓童了。”皇后柔和一笑,帝后一副恩爱和谐模样,怡妃低了头一撇嘴,贤妃若泥塑的菩萨一般,面无表情端坐。
  酒过三巡,皇后笑对秦王道,“可有歌舞助兴?”秦王笑着击掌,有两位宫婢女抬出一张琴,贤妃笑道,“是焦尾琴。”怡妃脸色一变,望向在琴后坐下的女子。
  女子抬皓腕绕纤指,弹奏一曲长相守,怡妃望向贤妃,又望向皇后,再望着皇帝,一回头太子正紧盯着弹琴的女子,秦王叉手跪坐着,半垂了眼眸,似乎在专心听琴。
  几千几万个主意翻滚而过,攥紧了拳头给自己打气,不过是一张琴而已,巧合罢了,自己想得太多,自我安慰着,冲帝后摇摇举杯,酒刚沾唇,就听轰然一声响,琴翻落在地,弹出一个匣子来,怡妃徐徐放下酒杯,就听那弹琴的女子道:“匣子底下有字。”
  怡妃喝声大胆,斥道,“如此不小心,再惊了圣驾,还不快退下。”皇后说声等等,笑道,“如此名琴,在爱琴之人手中辗转,定承载着许多故事,倒想听听是怎样的字。”飞卿一字一句念了出来,怡妃脑子里嗡得一声。
  皇帝笑看着她,“巧了,爱妃娘家姓谢,这静怡正是爱妃闺名。”怡妃后背冷汗涔涔,强笑说道,“果真是巧。”贤妃走过去拿了匣子过来,笑道,“瞧着倒是怡姐姐的笔迹,皇上瞧瞧?”说着话递给了皇上。
  皇帝看一眼,脸上微笑凝固,“施楚生?这个名字似乎听过。”皇后笑道,“不就是凃州恭王爷吗?”
  啪得一声,皇帝将木匣拍在几上,怡妃身子一颤,此时太子方从飞卿身上收回视线,忙问:“父皇为何发怒?”
  秦王给飞卿使个眼色,飞卿忙忙告退走出,秦王大声吩咐道,“都退下,封闭庭院。”
  皇帝点点头,家丑不可外扬,看向怡妃一声冷笑:“恭王?仗着祖宗贪生怕死封了王的施氏?二十多年不见,朕都忘了他的模样,怎么,怡妃与他乃是旧识?”
  怡妃趋前几步跪了下去,泣道:“妾身应选前,他常来找妾身,这琴是他甜言蜜语哄着妾身送的,后来妾身应选进宫,跟他再无来往。”
  太子站了起来,过去扶怡妃,笑道:“父皇息怒,不过是些陈芝麻烂谷子的旧事,今日特意翻出来,也不知是何居心。”
  皇帝脸色稍缓,皇后唤声来人,递给皇帝两样东西,指着那卷宗道,“此乃施氏一族的密档。”又展开画像,皇帝一瞧再看看太子,站起身抖着手道,“来人,扒了裤子验看。”
  怡妃大声分辨,“分明是一场鸿门宴,要害我们母子,皇上,别被这些人蒙蔽了双眼,肇儿是我们的孩子,皇上悉心疼爱,今日因为这些人挑唆,就要将他置于死地吗?”皇帝略略犹豫,是啊,也许不过是巧合,被用来做文章,底下跪着的,分明是自己最疼爱的儿子。
  皇后指着密宗上一句,“忌食胡桃。来人,给太子用些胡桃羹。”怡妃忙喊道,“太子吃胡桃会死的,皇上,要说太子与施氏有些想象,我母亲乃是施氏的旁支,是带着血亲的,皇上。”
  秦王一击掌,一个人被推了进来,看到怡妃趴倒在地叩头:“娘娘,小的被逼无奈,对王爷不忠,还请娘娘恕罪。”
  怡妃看向他,恨声道,“你又是谁?被用来构陷我吗?”男子叩头道,“小的乃是贴身伺候恭王爷的福康,小的当日贪生怕死,逃了出来,娘娘,小的有负王爷多年爱护和栽培。”
  怡妃喝一声滚,秦王起身道:“父皇容禀,此人乃是刑部前往凃州查案的时候,偶然遇见,罪名原是盗抢他人钱财,谁知他受刑不过,竟然招供一桩惊天大案,儿臣不敢做主,特进宫求见了母后。”
  皇后点点头,起身一福:“知道此事后,臣妾几日几夜不得安眠,怕有人故意构陷太子,又担忧皇上知道后伤心,方有了今夜宴饮。”
  太子一跃而起,朝福康扑了过去,秦王先发制人,将太子摁倒在地,太子挣扎着喊道:“上不得台面的腌臜,竟想出这样的手段来争储,本太子龙子龙孙,岂容你这个扫把星置喙?”
  皇帝看一眼福康,喝一声讲,福康遂说出当年木县尉之事,其时木县尉前往庆州述职,夜里信步闲逛至一处园子,看山石林立流水潺潺,背手进去赏月,其时怡妃与恭王在山洞中幽会,怡妃言说自己身怀有孕,恭王大喜:“不费一兵一卒,便可夺回江山。”
  木县尉大惊之下仓皇而逃,踢动了石块发出声响,怡妃与恭王听到动静,衣衫不整赶了出来,瞧着他大喝一声来人,恭王本欲命福康将他砍死,怡妃摇头:“施郎,我最爱看猫抓耗子,逮着了玩儿一会儿放开,让耗子惊慌得四处乱跑,过一会儿再逮回来再放开,几次三番直到烦了才一口吞入腹中。”
  恭王便笑:“就属你花样最多,都依着你。这庆州是我们的地盘,谅他逃不过去。”
  怡妃心中大惊,嘴上依然强硬:“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不知从那儿来了这样一个人,还不拖下去乱棍打死。”
  那福康咧嘴一笑,“娘娘左乳上有一红痣,可对?娘娘与王爷苟合之时,小的就在外看着。”皇帝脸色铁青,怡妃嚷道,“这有何难,伺候本宫沐浴的宫女都知道,春蓉就知道,春蓉赐给了秦王。”福康又一咧嘴,“娘娘房事时有一嗜好,让男人神魂颠倒……。”
  皇帝喝一声住嘴,站起身,默然许久开口道:“怪不得施楚生要择白头山修建王陵,原来是为了保住儿子的皇位,好……”指指太子道,“鸩杀,对外就说是暴薨”又指指怡妃,“圈禁,一年后赐白绫,对外就说因太子薨逝,过度伤心所致。”
  太子嘶叫着父皇,又狠狠看向怡妃,“都是你害我如此。”说着话双手过来掐住怡妃脖子,怡妃两眼一翻,晕死过去。
  皇帝的叹息微不可闻,看一眼秦王,“此事交给斫儿,家丑不可为外人道。”吩咐毕转身就走,脚步有些踉跄,背影佝偻着,一瞬间苍老虚弱了许多,皇后与贤妃忙忙跟上。
  秦王恭敬相送,转身回来吩咐百里与石头带人处置太子与怡妃,二人被抬走,踏上不归路,怡妃人事不省,太子两眼血红,一直在吼叫,大骂腌臜扫把星,石头在他颈上一击,方没了声息。
  秦王叹一口气,回头道:“都出来吧。”
  众人走出,齐声道,贺喜王爷。秦王笑笑,“喜与悲,本王似乎没得选择。”默然片刻道,“论功行赏却是必须。”
  乔安笑道,“还有一位大功臣王爷没有见过。”王爷哦了一声,麦穗笑道,“此人有一怪癖,就是不喜别人看她,若是看上一眼,便发疯魔之症,王爷见了,一定要忍住不去看。”
  秦王说声,“闻所未闻,实在奇怪。”不过麦穗说的话,他自然深信不疑,便说道,“这有何难,本王耷拉了眼皮,扮个木头人就是。”
  容十与飞卿低了头偷笑,乔安笑眯眯看着麦穗,如今成了我肚子里的蛔虫,我刚想,她就说出来了。


☆、第111章 尾声 

  秦王说到做到,面见沈伽婼的时候,果真没看她一眼。
  
  沈姑娘十分自在,拜见毕笑得开怀,邱珺华打趣道:“你可是说过,不看你一眼的男人,你就嫁给他,王爷将来是要登基为帝的,多好。”
  
  沈姑娘摇头:“王爷生得太好看,我不喜欢。”
  
  麦穗拍一下她,“说话要算数啊。”沈姑娘不以为意,“我就是那样想了想,跟你们几个投缘说了出来,又没有当着神明起誓,我觉得,能不算数,还有,帝王三宫六院的,我更不喜欢。”
  
  说到三宫六院,麦穗笑道:“那还是算了,王爷很快就册封太子,多少人上赶着做他的王妃,不用我们操心。”
  
  达成共识,便没人再提此事,沈姑娘在京城呆得自在,住了一年多,一年后秦王册封太子,皇后主持选拔太子妃,应选者云集,手段多多奇招频出,秦王面见帝后,称欲与乌孙和亲。
  
  其时皇帝受前太子之事打击,已是风中残烛,皇后审时度势,点头应允。
  
  消息传到乔府,沈姑娘忙忙收拾了行装,向众人辞行,众人惊问为何突然要走,沈姑娘跺脚道:“太子不是要与乌孙和亲吗?乌孙就我一位公主,我不回去,谁跟他和亲?”
  
  众人措手不及,麦穗缓过神笑道:“原来这一年多招待的是未来的皇后娘娘,日后还请皇后娘娘对我们多加照拂。”
  
  沈姑娘做个鬼脸:“和亲公主有下场好的吗?我到时候只能自保,若是乔官正与容承事他日封侯拜相,我若有难,还请帮我一把。”
  
  麦穗心中凄然,拉着她手道,“要不,你跑吧,能跑多远跑多远。”沈姑娘摇头,“能有这一年多自由自在,我已满足,不能抛下家国只图自在,我生在王室冠了公主头衔,不能做缩头乌龟。”
  
  众人连说佩服,石头派了麾下一队士兵护送。
  
  沈姑娘走后,苏雅萍带着子墨前来跪谢麦穗,麦穗忙扶起她来,笑说道:“子墨给我磕头应该,你的头我受不起。”
  
  苏雅萍坚持跪了,命子墨认了舅父舅母,带着子墨远走他乡,数月后来信,说是在边城避居,从自家小院可遥遥看到将军府。
  
  又过三月,伽婼公主来信,已安然回到乌孙王庭,请众人放心。众人很有默契得对太子绝口不提此事。
  
  秦王册封太子后,与乔安容十日渐疏远,未几,乔安被外放出京,任徽州宁国县令,修筑渠堰开发农田,政绩卓著,三年后升任徽州通判,时值洪水肆虐堤坝被冲毁,乔安挽起裤腿下水,带领百姓疏导洪水,险些被洪水冲走,洪水退后,开建万方圩工程,建成后著《万方圩图记》,皇上下令入学堂教典。
  
  其后又任徽州知府,造福一方,建成良田数十万亩,为各州之最。
  
  十年后回到京城,任京兆尹,治理汴河,创分层筑堰法,引水淤田两万余顷,名动天下。
  
  后重回司天监,任司天少监,观测天象以利农时,并着手推广新历。
  
  三年后任三品直学士,周游天下,历时五年编绘《天下郡守图》,回京直承圣上,圣上钦命,提拔为正二品工部尚书,笑看着乔安道:“这些年外放从未让朕失望,只有一样,怎么能固执不为乔夫人请封诰命?岂不是委屈了乔夫人?”
  
  乔安笑道:“诰命只是虚名,这些年,臣除了殚精竭虑为国尽忠,余下的,就是不遗余力疼爱她。自然了,就算我不管,她也总能自得其乐。有一年徽州发大水,我们一家挤在一艘小木筏上,四周洪水汤汤,她却睡得踏实。醒来后问她怎么能睡得着,她说反正一家人在一处,是生是死不用在意。”
  
  圣上微笑:“乔尚书肯跟朕提起麦穗,可是放下了心中芥蒂?”
  
  乔安笑道:“早放下了,臣听闻帝后情深,圣上后宫一人专宠,四海之内传为佳话。”
  
  圣上摇头:“乔尚书听到的是佳话,朕听到的,都是死谏,违背祖宗法制,不能开枝散叶,有损皇嗣,开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