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游戏竞技 电子书 > 我的农场在沙漠 >

第108部分

我的农场在沙漠-第108部分

小说: 我的农场在沙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仔细观察了下,他断定白玉蝎是母的,看来叫小美人这个名字不错。所以,从此后变黑的白玉蝎就有了名字,叫“小美人”。

    今晚天气不错,夜色迷人,蔡鸿鸣不想这么早回去,就躺在城门楼的摇椅上,悠哉悠哉的晃着,慢慢眼睛闭了起来,心神沉入眉心之间。上次在暗河地下的时候,有一段信息传入脑中。只是当时太急,过后又有事,一直没看,现在才有时间好好察看一下。

    冥冥中,他好像看到一颗浑圆青色玉珠在眉心间发出微微光亮。

    咦,这是什么东西,他记得以前自己眉心间没这玩意儿的。

    心中怪奇,仔细探去。脩然,一道莫名信息闯入脑中,看了信息后,他才了解玉珠的来历。

    原来,玉鼎中的洞天福地来历不凡,乃是天地生成后吸收灵气蕴育而成的一片小空间,是独立于道家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外的一处所在,后来被人发现安放在玉鼎里存储灵气,而里面那刻着洞天福地的巨石,就是灵气蕴结而成,也是整个空间的枢纽。年深日久,空间中的巨石慢慢诞生了一丝灵性。天地巨变,灵气变少后,巨石撑不住这片广大空间,只能慢慢的缩小空间范围,最后就变成蔡鸿鸣第一次看到时的样子。后来得灵气补充,才又慢慢恢复。

    在地底暗河的时候,玉鼎被锁链穿入破碎,又再遇到白金龙玺爆炸,双重冲击下,洞天福地空间随时有崩塌的危险。

    为了空间安危,巨石只得使出全部力气,将玉鼎和白金龙玺的碎片揉成玉珠,变成一处容纳空间的所在。自己也因使用超出身体的能量崩溃。刻着“洞天福地”四字的巨石本就是灵气所化,崩溃后的巨石碎片重新化成灵气飘散在空间,形成一片宽广湖泊和几座伟岸山峰。

    蔡鸿鸣进入空间后,看到的就是几座山峰拱卫在湖泊旁边的样子。

    湖泊很大,至少也有上千亩。不过这湖很怪,一半湛蓝,一半浅绿,两者好像水火不容一般,相对立。远处山间,有一湫小泉慢慢流下,注入湖中。而他以前种的那些药材,就被放在泉水不远的一处山坳里。。。

第八十九章 笔记心法丹决(上)() 
蔡鸿鸣来到种药材的地方,发现原本种在洞天福地里的药材竟然消失了一半,不过还好,最重要的碧玉灵芝、茶树和紫葫芦藤完好的保存了下来。

    小胖虫看到他出现,飞一般的扑到他身上,眼巴巴的望着他,寻求安慰。

    真是吓尿虫子了,它都以为这地方完蛋了。

    这几天它连最喜欢的茶叶和灵芝都吃不下,就怕再发生上次的事。不过看情况还好,事情不仅没变糟糕,反而更好,它胃口才慢慢恢复。

    蔡鸿鸣摸了摸小家伙的脑袋,这小胖虫胖呼呼,摸起来软绵绵柔嫩嫩,特别是那对大眼睛,看着你,如无暇孩童一般天真,特别可爱。若是带出去给婉儿,她一定喜欢。只是不能给她。要是被她看到,还不得天天抱在怀里,估计小胖虫没两天就被她玩死了。

    没看现在黑白双煞都不爱搭理她吗,就是被她弄烦了。

    天天给你洗澡打扮喷香香,还要你当挎脚抱枕被垫,谁来谁烦。

    蔡鸿鸣四处看了一下,发现湖泊旁边的几座山都是土山,土壤还算肥沃,只是没半点植物。而湖里有鱼,是他以前从海里放在白金龙玺里养的海鱼,如今都被转移到那片湛蓝的湖面中,而那半浅绿的湖水则没有半条鱼。他试了一/ 下,发现湛蓝湖面那片湖水竟然是咸的,而浅绿那片则是淡水,也不知是怎么生成的。在此,他不得不赞叹天地造化之神奇。

    转一圈,看了下,感觉不能让几座山荒着,所以他就打算把这几座山利用起来。

    其中一座肯定要用来种茶树,等下次回家的时候就把老家后山上荒了的茶树给挖进来种。然后再买点武夷肉桂岩茶苗来种就差不多了。武夷肉桂是很独特的乌龙茶,喝起来带着一股肉桂香,是蔡鸿鸣很喜欢的品种。只是不知道在空间里面能不能种活。因为武夷岩茶武夷山核心风景区独有的产物,出了武夷山核心风景区,那叫半岩茶,可是差了几个等级。根本不算。

    不过,不管怎样,要试试才知道。

    除了种茶,再留一座山种水蜜桃。

    蔡鸿鸣很喜欢吃水蜜桃,感觉水蜜桃味美多汁,甜而不腻,一咬,汁水飞溅,一股清甜沁心间。让人全身都好了。可惜在西北这边很难吃到好桃子,所以他就打算自己种一点。他甚至已经想好了种什么品种。上脚下种小水蜜桃,大概乒乓球大那种,一嘴就能吃完,而且核小甚至无核;再上面一点就种中号水蜜桃,和市面上见的水蜜桃差不多大;最上面种大号水蜜桃,又叫巨蟠桃,那种蟠桃最小也有巴掌大。如同小西瓜一般,市面上根本没有。

    只是这巨蟠桃不好管理。要时时打果施肥。

    也就是说一棵巨蟠桃树上只能结几个果子,因为营养都让这几个蟠桃吸收,才能结那么大,要是果子多,结出来的桃子就和市面上的一样了。

    几座山,一座种茶。一座种水蜜桃,剩下的蔡鸿鸣打算用来种药材。如今因为天气变化,还有一些人为因素,导致野生药材越来越少,逐渐转为人工种植。人工种植的药材毕竟比野生的差。因为野生药材它要克服水涝严寒酷暑和大自然做斗争。骨子里有一股天然野性,所以药性比较大,比较猛,而人工种植的药材就如同爱养在家中的小儿,皮白肉嫩,不知五谷杂粮,怕冷怕热,药性不知差了野生的几个等级。

    很多以前的药方放到现在来没用,一来是病症和庸医的原因,但也不无和人工种植的药材有关系。

    其实,单单药材是人工种植的还好。

    还有些利欲熏心的种植户,为了让种植的药材长大,不断用化肥、激素催大、催肥,让种出来的药材药性又降低了几倍,有些还滥用农药,导致药性降低之外,让服药的人还要遭受农药毒害的危险,才是最可怕的。

    蔡鸿鸣家用的药材都是地道的野生药材,所以成本很高。

    成本高还没什么,主要是一些野生的药材逐年减少,甚至已经没有了,比如虎骨,比如熊胆,比如人参、厚补、见血封喉、天山雪莲等等等等。所以,蔡鸿鸣才想种些药材来做后备,以防哪天野生药材资源没了有个补充。

    只是这个空间也不是万能的。

    如今玉珠刚刚被刻着“洞天福地”的巨石揉成创造出来,很不稳定,要有灵气补充才能让它避免破碎空间崩溃的危险。是以,蔡鸿鸣现在要做的不是广种药材,而是先给玉珠补充灵气。

    只可惜玉珠现在不能拿出去,要不然就可以自己吸收灵气。

    蔡鸿鸣也不知道怎么让眉心间的玉珠吸收灵气,只好走一步算一步,想来玉珠应该没那么快破碎才是。

    走了一圈,回到原来种药材的地方。他忽然发现昨天从暗河中带出来的骷髅正静静的躺在一角的茅草丛中,没看到他都忘了,连忙走过去,只见收进来的骨筒、玉拂尘和生锈的剑也在骷髅旁边。

    他拿起完好的玉拂尘看了下,发现玉拂尘上的玉竟然是昆仑青玉,而且是玉中之精。

    昆仑玉,又称青海玉。产自昆仑山脉东缘入青海省部分,与和田玉同处于一个成矿带上,昆仑山之东曰昆仑玉,山之北曰和田玉,两者直线距离约三百公里。昆仑玉质地细润、淡雅清爽、油性好,透明度高。分为白玉、灰玉、青玉、白带绿、糖包白等,以晶莹圆润、纯洁无瑕、无裂纹、无杂质者为上品。眼前玉拂尘手柄上的青玉显然就是上品中的上品。

    玉拂尘尾部绑着一束洁白的丝,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竟然泡在水底这么久也没烂。

    蔡鸿鸣摸了一下,只觉柔滑如蚕丝,又像兽尾,就像牦牛或者黑白双煞的尾巴一样。看了下,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就放在手边扬了几下,道了句“福生无量天尊”,忽然感觉自己也有了那么一丝仙风道骨。

    他把玉拂尘随意别在裤腰带上,又拿起那把锈迹斑斑的剑,将剑身拉出来一看,寒光凛冽,竟然连一丝锈迹也没有,随手向旁边一株草药斩去,随手而过。

    没想到剑在水底这么久竟然没坏,还这么锋利,这都可以称之为宝剑了。只是宝剑剑柄上的木头和剑鞘就没那么好运,都快朽烂。不过相信换过新木柄和剑鞘后,这宝剑就会恢复往昔风采。

    忽然,他看到剑身上刻着几个篆文。恕他才疏学浅,看不懂,只能回去再上网查了。

    将宝剑放在一边,他又拿起一边的骨筒。

    骨筒筒口封得很严密,蔡鸿鸣拔了一阵才拔出来。里面没有进水,有一卷东西,倒出来一看,原来是一个羊皮卷,上面写了无数个密密麻麻的小字。是繁体楷书,这个他看得懂。……1292

第九十章 笔记心法丹决(中)() 
“吾,彭玉真人是也,吾父乃紫清明道真人白玉蟾门下弟子彭耜。。。。。。”

    蔡鸿鸣看了羊皮卷上的字,不由倒吸了口凉气。

    果然不出他所料,暗河底下这具尸骨是个道士,而且来历不凡。

    他父亲是金丹派南宗的重要人物,被奉为全真道“南七真”之一,为道教南宗五祖白玉蟾的门徒。

    白玉蟾在道教中可是相当有名,据说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十二岁举童子科,后来出家为道士,致力于玄学丹道,并开创了南宗金丹派,飞升后封号为“紫清明道真人”,世称“紫清先生,后被尊为道教金丹派南五祖之一,是内丹理论家。白玉蟾在道教历史中并非最出名的人物,在中国诗歌史上也并非最出名的诗人;但却是道教人物中最杰出的诗人,是历代诗人中最著名的道家,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道宗仙诗大家。

    蔡鸿鸣就算再孤陋寡闻,也听过白玉蟾做的一首诗:

    “白云黄鹤道人家,一琴一剑一杯茶,

    羽衣常带烟霞色,不染人间桃李花。

    常世人间笑哈哈,周游四海你为啥,

    苦终受尽修正道,不染人间桃李花。

    常世人间笑哈哈,争名夺利你为啥,

    不如回头悟大道,无忧无虑神仙家。

    清静无为是吾家,不染凡尘道根扎,

    访求名师修正道,蟠桃会上赴龙华。

    这首诗到现代,被人编曲成为道情传唱。蔡鸿鸣就是听了这首歌才知道白玉蟾这个人。才知道了相关的事情。没想到今天却遇到他的徒子徒孙,真是缘分哪!据彭玉真人在羊皮卷上写的字,蔡鸿鸣了解到彭玉真人的一切。

    彭玉真人自幼被同样出家修道的母亲抚养长大,身在道士家庭,耳濡目染。也喜欢上了道家的一切。

    据说他五岁就能背老子,十岁就看得懂庄子。

    长大后他继承父母一切,刻苦修行,不时同各位师叔伯谈玄论道,对南宗金丹的理解越来越深,渐渐窥得大道一角。三十而立后。身感修行无有寸进,就出门游历苦修。几年岁月,让他看遍南北烟华,人间苦难。道心日坚,修为渐长。可惜一直无法凝丹入道。一日修行中,冥冥中感悟到他成道凝丹的机缘在西北。所以,他就只身往西北而去。

    到了地方,看到的却是一片荒凉地。

    那时的西北还不是一片黄沙,只是一些干涸土丘,上面还长着一些枯黄的杂草灌木。

    彭玉真人到达地方,感觉这地方不应该这么荒凉才对,所以就极目往前望去。他师叔师伯众多。一身所学甚杂,以前曾得一位师伯传授一卷望气决。他凝气入目,就是在望气。

    古人认为。万物生长,日月运行,天地之气相互交合,自有其理。只要辨别其中规律,就可辨别吉凶祸福富贵贫穷。

    望气决就是对诸气变化的总结。

    在古书上就有很多这样的记载:《史记。文帝纪》,汉文帝十五年(公元前165年)。赵人新垣平以望气见,因说上设立渭阳五庙。《汉书。郊祀志》。也载有这事:新垣平对桓帝说:长安东北有神气,成五彩。若人冠冕焉……天瑞下,宜立祠上帝,以合符应。文帝接受了他的建议,在渭阳设五帝庙。

    《墨子。迎敌祠》说:气者,有大将气,有小将气,有来气,有败气,能得明此者,可知成败吉凶。

    《吕氏春秋。明理》说:至乱之化,君臣相贼,长少相杀,父子相忍,弟兄相诬,知交相倒,夫妻相冒,日以相危,失人之纪,心若禽兽,长邪苟利。其云状有若犬、若马、若白鹄、若众车,有其状若人苍衣赤首不动,则名曰天衡;有其状若悬釜而赤,其名曰云旍;有其状若众马以斗,其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