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海棠春 >

第122部分

海棠春-第122部分

小说: 海棠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诗经》停留的那一页里,遗下了四公子收买高句丽刺客的痕迹。
  得雪说过“自西向东,自南向北,无思不服。银菟铜鱼,沙砾堆石”。
  自西向东就是东宫,银菟铜鱼就是四公子移花接木的证据。
  我咬牙切齿,“当年是你请求太子向陛下建议,改兵符银菟为铜鱼。这么一来,银菟便成了你与高句丽人私下来往的证明!”
  见他嘴唇颤得甚都答不出,我大发雷霆,一手刁住他的左手。
  他的左掌心有一道陈年疤痕,痕迹很深,可摸上去却并未察觉。
  “原来我一直都猜错了长孙辅机给我的提示,‘龙遭刺,余龙前足伤;偷转凤,狡兔成毒蛇’。我忘了你也是龙之子,‘余龙前足伤’指的其实是你左掌里的疤痕。”被二公子划的丑恶的伤。
  狡兔所指银菟,正确说明就是四公子。
  我以为,四公子做出来的事情都只是大公子教唆他的。想他天真单纯,即便再恨二公子,纵然是不会伤害兄弟的。可是,他才是卧虎藏龙之人。
  “太子为了替你掩饰,他故意也在左掌心中划出一道伤痕。”我蓦地大笑不已,把眼泪都笑出来。
  他一把推开我,嚎道:“是我,一切都是我!”每说一句,他泪两行。“大业十一年我与王世充暗中会面,他意欲从我口中获取皇宫大内的消息,还送给我一批高句丽杀手,我见他诚意十足才把消息说给他。武德四年王世充国破家亡,我趁势掠夺了王世充所有的高句丽杀手,为我所用。我一直都在骗你,骗你的信任和真诚。我根本就不天真纯朴,我是个彻头彻尾的奸邪小人!”
  大业十一年,那群高句丽杀手要杀的人并不是王世充,而是二公子的心腹谋士长孙无忌。
  武德二年,高句丽杀手第一次光明正大刺杀二公子。
  武德四年,第二次刺杀失败。
  我痛不欲生地问道:“你当年为何要杀长孙辅机?”
  他与四公子无冤无仇啊!
  “因为我看到他就像看到了秦王,凡是他的人我都不会放过的!”他咬牙切齿,“若不是太子命人阻止,我本来可以让杀手马上杀了他。”
  这叫“爱屋及乌”么?
  我摁着心口,好像有人用刀将我的心脏一分为二。“既然你一直都听从太子的,为何你还要欺骗他?”
  宁愿他一直傻傻任由大公子摆布,也好过他现在如此奸诈。
  “太子?”他冷静下来,开始无情地笑。“假若没有他,我也会是太子。你该是看得出来,陛下的眼里心里就只有太子!他从来都看不见我,也不屑看我。我恨太子,我恨不得他死!我想,秦王也感同身受,可是他比我沉着,连番中了太子之计都能泰然处之。不过,他是个蠢人。因为他不知道我一直都在装模作样,他和陛下和太子一样,都觉得我蠢得无药可救。”
  “不是这样的……”我极力地想为他们解释。
  他断然抢话道:“他们都一样!”试图发泄心底里深埋多年的刻骨之恨,“虽然我恨太子,但我也慢慢学会隐忍。我从小便向太子靠拢,我学他待人接物的作风和奸柔成性的手段。为的是,终有一日能将他杀之而后快。”
  我局促不安地呼吸着,“你靠拢太子是不是打算先扳倒秦王,随后将太子杀害,那么你就可以取而代之成为太子啊?”
  “是,这是我唯一的生存目的。”他流着泪,鼻子又红又白。“太子被秦王陷害,我干脆借刀杀人,令其反目成仇,两败俱伤。遂我以太子之位不保来要挟陛下,我说‘假若不能救出太子,秦王当必取而代之’。陛下闻讯惊慌失措,于是我便向他提议了你。”他看向我,眼底孩童的纯洁一览无余。“假若陛下不求助于你,我必投靠二哥,他听了之后立即寻你。为了节省时间,我才命人打晕你。”
  我掉下眼泪,恍若隔世。
  “沉冤,”他执起我的双手,“此事本来就是一个局,是秦王精心策划用以夺取太子之位的棋局,我只是在其中穿插了一些漏洞罢了。经过此事后,陛下和太子不会感激你,秦王对你失望,你已无路可走了。我知道这么做对你不好,但我别无他法。只有如此,太子与秦王才能输得彻底。”
  我双手发抖,听着他的话,觉得一阵心寒。“够了!”奋力挣脱他,我泪流满面。“你害我我不怨怪你,可他们都是你的兄弟啊,你怎么能够这样狠心去害他们?”
  “我把他们当兄弟,但是他们没有!”他吼我,试图唤醒我的心。
  我用力地推开他,“你看着他们两虎相斗,你便从中得利是罢。”
  好狠心啊!
  “对不住……”他的眼布满了不甘心的泪水。
  我忍无可忍,推手一拳冲向了他的脸。
  他仰后就倒,低低呻吟,嘴角流出鲜血。
  我趑趄地站起来,抹走脸上的泪。声带颤抖,决裂道:“我看错了自己,也看错了你!”甫定一语,我转身,抬脚飞奔离开。
  他爬起来,拖长肝肠寸断的音色。“沉冤!”
  轰动一时的“扣释太子”之事不了了之。
  李渊带着兵马起驾回京。
  我心伤累累地返回秦王府听蝉斋,“噗通”一声便倒在地上,眼前一黑,往后的事情都不晓得。
  待我醒来,暮色四合,天幕降下一片黑暗,包举着我的千疮百孔。
  二公子坐在我的身旁,眼里起了心疼。
  我以为幻觉,可摸着他的手觉是温热,我连忙抓紧不放。“二公子!”
  “怎么了?”他俯身,将我扶起坐好。
  我抓着他的手掌,心下惭怍。“对不住,我不是故意的。”热泪盈眶。
  他抚向我的脸颊,问道:“为何这样说?”眉头淡定,意料之内。
  我摇头道:“对不住,对不住,对不住……”实在说不出口,也不想说,只是不停地道歉。
  他抽开我抓着的手,两手稳住我的脸,额头轻轻撞上我的。一击,搅乱了我的心池。一悸,困住我频繁动乱的思绪。“叔宝已经向众人解释了,他们均不怨怪你的作为。”
  我脸面由白转浅,微微拂红。
  他轻笑道:“你的苦衷,我都知道。”撂下话后,他扳过我的肩膀,压身吻住了我的唇。
  我脑子一顿迷糊,尚未反应,就觉唇上寒暖交替。看见他的瞳仁里附于如海沉郁的欲望,激情燃烧了彼此的身躯,我既激动又害怕,既欢喜又无措。
  意识还算清晰,只听他细细呢喃着说:“你的匕首,我替你收着。”
  我觉得无所谓。
  不会儿子,思绪已经把持不住了,他纯熟地撬开我的牙齿,唇舌交碰之中是热烈的欲火膨胀。他只稍稍挑逗着我,我的身体已经全身发着抖。
  我全身浑的酥麻,胸口上下匍匐地起伏,面和心都是滚烫麻痹的。
  他搂过我,倒在榻上,沙哑的语调一声声地唤着我,使我沉醉不已。他的呼吸温暖热烈,带动一股子乱流进入我的心中。吻一路沿下,如狂风暴雨地将我打沉。
  我觉得安心,不经意间已是摸索着他的手,慢慢地覆在我的腰间上。我带动他的手,轻轻地挑开了衣带……
  罗衫轻解,春色三分开。
  七月底,当初给予二公子当太子的承诺,李渊早就故意地抛诸脑后。他加封二公子为“领十二卫大将军”,就是为了弥补二公子。
  南衙十六府,有十二府归二公子统辖,不知是福是祸。
  李渊把长安以东、洛阳以西之地归二公子管辖,其实他为了平息风波,不得不让二公子退居洛阳。
  若二公子带兵据守洛阳,天下将近统一的大唐,一分为二。
  大公子和四公子立马进朝劝告李渊,说出其中的利害。
  其余大臣也附和其中,李渊闻言也觉此事不妙。他还是决定留二公子在长安。
  但是不久,李渊却将房玄龄和杜如晦调出秦王府,给他们分配朝廷工作,明意就是要他们做朝廷命官。
  程咬金被贬谪,除为康州刺史。来去路径,只有康州与长安两地。
  听闻是大公子对二公子的人有所顾忌,遂才出此下策。
  李渊的“敲山震虎”之策,为的是警惕二公子。
  我在想,下一个人会否是我?
  此时秦王府内,只剩下我、尉迟恭、长孙无忌、秦琼、段志玄、雍州治中高士廉、左侯车骑将军侯君集和少余的文臣。
  一日,大公子命人送了一封书函给尉迟恭,言及“愿迂长者之眷,敦布衣之交,幸副所望也”,且后送了他一车金银。
  可是,尉迟恭连忙推搪“敬德起自幽贱,逢遇隋亡,天下土崩,窜身无所,久沦逆地,罪不容诛。实荷秦王惠以生命,今又隶名籓邸,唯当以身报恩。于殿下无功,不敢谬当重赐。若私许殿下,便是二心,徇利忘忠,殿下亦何所用”。
  二公子知道此事,对尉迟恭道“你之素心,郁如山岳,积金至斗,知你情不可移。送来但取,宁须虑也。若不然,恐你身不安。且知彼阴计,足为良策”。
  就在当晚,一群刺客闯入了尉迟恭的房,正欲刺杀。
  而尉迟恭也非等闲之辈,料得刺客光临,遂打开大门,欢迎他们的到来。
  刺客溜进院子,隔窗偷望,发现尉迟恭斜靠在榻,腰间挂着黑鞭,身边还放着一柄长矛。刺客知他名气,也怕他早有防范,遂不敢进去,悻悻然地逃走了。
  不久,四公子向李渊提议将二公子的左膀右臂尉迟恭给除了,说他妄图伤害二公子。
  李渊听此,也觉得是时候剪除二公子的党羽。遂他下诏,将尉迟恭逮捕,日后问斩。
  二公子想不到四公子有此一招,却也顾不得太多,赶忙营救尉迟恭。经过多方面的周旋,才保住了尉迟恭的性命。
  八月初旬,一日黄昏,我打听到。
  杜如晦归家时经过尹德妃之父尹阿鼠的门第前,被尹府家仆暴打一身。
  此时,尹德妃抢在前头向李渊告状“秦王管教属下不严,对自家父亲无礼”。
  为此,李渊对二公子产生了更多的不满。
  二公子前不久圈中了几十亩田地,送给了淮安王李神通。
  恰巧,张婕妤之父也想要了此地,遂让女儿请求李渊把地圈给他。
  李神通不肯相让,言道“此地乃秦王圈给本王,丝毫不能让”。
  因此,张婕妤向李渊告状,他为此斥责了二公子“不孝”之罪名。到了最后,他一言以蔽之“此儿久典兵在外,为书生所教,非复昔日子也”。
  言下之意,我对你很失望呐!
  二公子纵然统辖十二卫,却得不到想要的权力。如今还被人生硬诬赖,我想他的心是不甘不愿的。
  中旬,突厥颉利、突利两位可汗挥师南下,攻取大唐最薄弱的防守。
  突厥的威力不容小觑,率全部兵力攻打李唐。
  朝廷重臣皆都向李渊提议迁都,以躲避突厥的侵犯。
  其中,大公子、四公子和裴寂竟不约而同地赞成。
  二公子却为首反对,他以为“北方部族侵扰中原由来已久,大唐精兵千万,怎能因突厥扰边便迁都避敌?岂不让世人耻笑?倘若给我经年时间,必能虏获颉利可汗,献捷长安,倘若我做不到,再迁未晚”。
  他的豪情壮语,得到了李渊的同意。
  大公子提议由四公子挂帅出征,却被二公子获悉,借故告发了他们的计谋。
  大公子如此做,只想借机掌握二公子的兵马,从而铲除二公子及其党羽。
  次日,李渊召见大公子与二公子,令彼此当面对质。
  大公子本想以玄武门执行禁卫总领常何本来与二公子对质,岂料此人已被二公子策反。常何本反过来告大公子一个“莫须有”罪名,这令李渊很生气。
  李渊几经思考,最终诏令二公子为大将,我和四公子为副将,一齐领兵从豳州道出发,抵御突厥兵马。
  李靖在此三番四次警告我,莫要被冲动鲁莽所误,也莫要被喜怒无常所害。
  我谨记在心。
  颉利可汗向派一万铁骑冲到城西。
  唐军闻风丧胆,不敢出兵。
  二公子和我商议良久,决定带领玄甲军出发。
  他让四公子陪同出战,四公子心惊胆战,不敢出城。
  我看着四公子那装模作样的面貌,恨不得上前撕了他的假面目。
  于是,我和二公子率玄甲军到两军阵前。
  我先与突利可汗交谈,然后二公子借故指责颉利可汗有负盟背约。
  颉利可汗以为突利可汗与二公子合谋,才引兵退避三舍。
  连日阴雨,突厥的兵弓利箭因受潮而不得再用。
  我立即带领十余玄甲军夜袭突厥兵,乃因我等冒雨进兵,突厥兵极为恐慌。
  颉利可汗准备与唐军决一死战,但突利可汗反对。
  二公子又对突利可汗晓以利害,最终突利可汗与二公子结拜为兄弟,拜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