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梨园生活手册-我要成角儿 >

第7部分

梨园生活手册-我要成角儿-第7部分

小说: 梨园生活手册-我要成角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者有话要说:  

  ☆、打戏(3)

  
  鸣春社的戏码一般都是日场戏,或是一三五的白天,亦或是二四六的白天,一周平均三天,逢年过节需求量大的时候戏院也乐意给开全天。至于晚上的夜场戏,戏班是不参加的,那多是留给其他知名的班社和要角儿的,鸣春社还没有唱夜场戏的资格。
  从虎坊桥到前门鲜鱼口,抄胡同走近道就要路过胭脂胡同,胭脂胡同是有名的八大胡同之一。金富仙很注意这一点,他宁肯拐到珠市口西大街上再出来,也不带学生抄近路。富连成科班出身的他,深知唱戏的这里面是个大染缸,稍微把持不住,自己一身本事没了倒还没什么,搞不好连命都能稀里糊涂搭进去,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鸣春社的孩子们着装统一、全程步行,无论是最大的莲昇还是最小的秀绒亦或是最红的莲彪都无一特殊。男孩子剃平头,秀绒就梳麻花辫,头上不带任何装饰。全员夏天竹布大褂(布裙),冬天棉袄棉裤,列队而行,步伐整齐,不准交头接耳,否则回去就受罚。这七八个人排成一列行至在路上,不觉引人纷纷侧目,无形中成为戏班的一道活招牌。
  这天下午的日场戏,是以高莲宠的《蜈蚣岭》开场,中间是苏莲枫的《三娘教子》,由白莲喜反串王春娥,大轴则是刘莲彪和金莲昇的《问樵闹府》。纵观这三场戏,虽有前后之位,却无大小之分,每一场皆是吃功夫的“硬菜”,表演者必须全力以赴才能拿下来。
  这样的戏码,照着往常,大家都会瞪大眼睛,卯足了精神,打起十二分精力来对待。可今天,大伙儿的精神头却蔫儿了不少。也不知是因为昨天晚上的争吵分了神了呢,还是最近练功太猛休息的不够好。总之从开场开始,就状况不断。
  先是《蜈蚣岭》。这是一出讲武松血溅鸳鸯楼之后,去往二龙山投靠鲁智深之时,行至蜈蚣岭处得知张志善之女凤琴被歹人掳至山上而去搭救的戏。这出戏是武生的开蒙戏,对于素有“活高宠”之名能演全本《挑滑车》的高莲宠来说,简直是不再话下。以前只要他贴这出戏,一出场就是个碰头好,场子刹那间就被搅热了。可今天坏事了。
  平日里练功异常刻苦的高莲宠,今天也不知道是怎么了。出场第一个“翻身儿”亮相的动作,本该是潇洒自如,一招一式俱在板眼之内,只有这样,人物的神采才能出得来。可今天这个亮相,却被他做的绵软无力,不够力度,动作也没打开,不像是刚血溅鸳鸯楼的武松,倒像是被潘金莲活吃了又吐出来的武松,哪里有一点儿英雄气概!这般不好也就暂且罢了,无非就是没有碰头好,本来也就是热场子的戏,谁也不会在意。可谁也没想到,高莲宠能在之后“走边”上出了岔子。所谓“走边”就是演员在舞台上表现武士侠客潜行疾走的一种表演程式,演员通过做云手、踢腿、跨腿、飞脚、旋子、翻身、铁门坎、踢鸾带、飞天十响等一系列程式动作,来表现出其角色所具备的头脑机敏,动作灵活,武功高强,身手不凡的气度。比如此时武松正往山上去,演员就通过自己的一整套形体动作,来表现人物行路艰难的急切心情。由于此时的演员披发蓬头,身穿僧坎儿,手持云帚,腰系大带,并挎腰刀,身上的“零碎儿”很多,这套动作的看点就是,看演员在边舞边唱的同时,能不能控制住身上的零碎儿,让它们纹丝不乱,并能随身起舞。要照着以前,高莲宠的这段“走边”可以做的无懈可击,动作标准,且潇洒飘逸,棒极了。但是今天他做的很是勉强,中间还将云帚上面的毛勾在了刀柄上,虽说是有惊无险,但完成度却很是差强人意。
  在侧幕把场①的金富仙脸色很难看,大家也都出了一手心的汗。这是短打戏,不需要穿“胖袄”(棉袄)和扎靠,但是下了场的高莲宠还是出了一身的汗,妆都花了。
  秀绒悄悄对苏莲枫说,今天晚上咱吃饺子还是吃竹板,就看你俩的了。
  可是很多时候偏偏事与愿违,坏情绪、坏状态,犹如多米诺骨牌一般,在戏班每一个孩子的身上蔓延开来。
  继高莲宠出错之后,第二个出场的白莲喜也紧张了。上了场打完引子②,念完定场诗③,一段【二黄慢版】过门起,本来该他接唱“王春娥坐草堂自思自叹,思想起我儿夫好不惨然……”这是一段耳熟能详的唱段,别说戏迷了,就是从未学过戏的秀绒,小时候被母亲教训的也会这段了。可偏偏地,唱小生的白莲喜就是对这出戏不熟,原本磕磕巴巴地还将就着能唱下来,可自从昨天晚上跟刘莲彪吵了一架之后,满心光惦记着自己孝敬老母亲的那块桃酥了,临上场前忘默这出戏了④。只见他张嘴在那儿“王……王”了半天也没“王”个所以然出来,急得师兄弟在后台直跺脚。老刘头重起胡琴来二遍,还是不行。底下的观众开始“通通”地喊倒好儿。大家在后台都急得不行,可谁也没有个主意,幸亏小秀绒急中生智,站在侧幕来了一句京白:“妈,您看您,连自个儿叫什么都不记得了,还教训我呢!”
  下面顿时哄堂大笑,胡琴顺势再起,此时白莲喜的心也定了,随着胡琴缓缓地起范儿唱道:“王春娥坐草堂自思自叹,思想起我儿夫好不惨然。遭不幸薛郎夫镇江命染,多亏了老薛保搬尸回还。奴好比南来雁失群无伴,奴好比破梨花不能团圆。薛倚儿好一似无弓之箭,老薛保好一似浪里舟船。将身儿来至在机房织绢,等候了我的儿转回家园……”原本漫长悠远的“慢版”就在这担惊受怕中一晃结束了。尔后只听得扮演薛倚哥的郝莲瑞幕内口白道:“走吓!”清晰有力的念白,终于扭转了台上的局势,下面爆发出一阵雷鸣般的掌声,叫好声不断!薛倚哥这个角色是小孩儿,行当应工娃娃生,戏班里没有娃娃生,就由工丑角的郝莲瑞扮演。郝莲瑞的嗓子好,念白好,清脆有力还活泼,他的这一声旁白,终于将所有演出之人的心给安定下来了。尔后扮演薛保的苏莲枫上场,一段“劝三娘休得要珠泪双掉”的【二黄原板】唱的是无出其右得好,举座皆惊。散戏之后竟有人追到后台,抓着金富仙赞不绝口,甚至说他大有“少年马连良”的劲头儿。这一举动让梨园世家出身的苏莲枫好不得意。
  而那倒霉的白莲喜,刚一下得台来,此时正站在侧幕旁的金富仙不由分说地抬腿就踹,白莲喜被踹倒在台口不敢起来,一直跪在那里,直到散戏。
  最后压轴出场的是金莲昇和刘莲彪的《问樵闹府》,金莲昇扮儒士范仲禹,刘莲彪扮奸相国葛登云。俩人一儒雅,一凶恶,一个满腔愤怒难以言说,一个满身痞气咄咄逼人,真是好看极了!金莲昇生来一副好嗓子,有艺名“金嗓子”之称,他凭借着好嗓子跟刘莲彪的魁梧相对,一点儿都不怯场。俩人一唱一和,时而舒缓沉郁,时而紧张万分,将节奏拿捏的恰到好处,一来二去张弛有度,令在场戏迷大呼过瘾。再加上刘莲彪“科里红”的身份,更令台下戏迷津津乐道。
  可此时在台上的刘莲彪,心里却不是很舒服。他昨天晚上跟白莲喜的那场架还没吵够,心里正窝着火儿呢。他不敢找白莲喜发泄,就把气全发在昨晚阻拦他,今日跟他对戏的金莲昇身上。《问樵闹府》这出戏,最显老生唱功的一段是著名的【二黄原板】“我本是一穷儒”。在此之前,花脸也应照例唱四句【二黄原板】,其中的第三四两句,照大路都应该唱“今夜晚在府中安然睡稳,到明日待老夫差人找寻……”但是今天刘莲彪心里就有气,他存心想整一整金莲昇,于是他在台上竟然将这后一句的【二黄原板】私自改成了【垛板】!京剧中的板式就是旋律,板式一变整体的旋律就全变了,而且还不仅仅是旋律的问题,最麻烦的是他这样做占去了搭档的板槽。照着原先的板式他应该是平稳地唱出“到明日待老夫差人找寻……”而现在改了【垛板】就变成了“待老夫,明日里,到庄前,和庄后,庄东庄西庄南庄北庄里庄外四面八方一处一处派人找寻……”这一改可不要紧,台下听者皆哗然,没人给他喝彩,而是怪声一片,喧闹一片,差点儿就扔茶壶盖上去了。他这样唱,抢占了莲昇的板槽,弄得莲昇该接原板的时候,杵在那里张不开嘴,等着唱出来了台下人也无法听清,形容很是尴尬。舞台上这超乎预料的一幕,也惊着了在后台的一干人,刘莲彪此举正是梨园行最忌讳的毛病“搅戏”!自古唱戏强调“一棵菜”精神,从菜帮包到菜心,无论角色大小,地位高低,功夫强弱,都得相互照应扶持,全力以赴演出,在台底下有多大的仇恨都好,只要是上了台就都得要相互帮衬兜底,决不能因私人恩怨相互泄愤搅戏撤台。郝莲瑞在后台气得直踹凳子,骂刘莲彪是个大傻子,真糊涂!而此时金富仙的一张脸,铁青铁青的,犹如喜马拉雅山顶上千年都化不开的寒冰。
  ————————————————————
  ①把场:演员初次登台,或演某一剧目因经验不足等原因,由师父在侧幕照应把关,以稳情绪
  ②打引子:主角初次登场时,半念半唱一些韵文结构的词句。能概括的表明出场人的戏剧任务、角色的内心活动、为人处事的态度……同时演员也能在最短暂的时间内向观众展现了自己的嗓音、气质、表演和唱念功力,是演员出场的第一印象
  ③定场诗:角色念完“引子”以后的四句诗。内容大多是介绍剧中的特定情景和人物的思想感情
  ④默戏:演员在上台之前半天或是临上场一两个小之前,对自己所要表演的内容在心里和脑海里不出声的“预演”一遍
作者有话要说:  

  ☆、练私功(1)

  
  好好的几出戏,给他们唱得是丢盔卸甲、七零八落,不打能行吗?必须得打,使劲儿打!
  回去的路上孩子们一个个蔫头耷拉脑,像吃了败仗的散兵游勇,他们知道这顿“竹板炒肉”肯定是躲不掉了。
  一进大院,金富仙不由分说地嚷嚷着“传板子,打通堂”。孩子们都自知闯了祸,一个个不敢怠慢,纷纷进屋抬出了长板凳。
  刘莲彪是“主犯”,搅戏是毛病,是狂妄自大、目中无人的表现,哪个戏班都容不得,就是日后出科后去搭别人的班儿,人家也是绝对不允许的,早晚会被辞退。这个毛病必须得改,绝不纵容!
  刘莲彪结结实实挨了三十下木头板子,一下不少整三十,打得他是皮开肉绽,从屁/股到大腿一块好皮肉没有,连裤子也差点儿没提上。最后他被师兄弟搀扶着好不容易才回到床上,不敢走路,不敢挪动,动一下就是撕心裂肺的疼。
  照着金富仙的话说,就是得让你记着,不吝是科里红还是外头有人捧你,都得想着你还没出科呢,只要没出科,在班里就得全一样,在台上你演的是帝王将相,功高权大,回到戏班你就是个学生,没有任何地方可以搞特殊化!
  紧接着是白莲喜,挨了二十板。金富仙让他把《三娘教子》凡是王春娥的唱段从头到尾唱一遍,一个字也不准错,错一处挨一下。看着他啃着木头凳子,又嚎又唱的样子,小伙伴儿的心也都跟着一颤一颤的。
  即使是这样,金富仙还在说:“用丹田发声,别用嗓子喊,坏嗓子!”趴在板凳上的白莲喜屁/股上全是一道一道硬檩子,鼻涕眼泪齐流,哪里还顾得上哪里用丹田,哪里用嗓子。
  第三个是高莲宠,挨十板。平常练功属他挨打最多,这十下于他就像是挠痒痒一样。莲宠算是这几个孩子当中练功最刻苦、最勤奋的一个了,按理说他应该很优秀才是。可是他有个上台就紧张的毛病,能不能演得好完全得看心情。就因为这,即便是他的活儿再好,金富仙也不敢给他大轴,往往扔给他的都是开场的垫戏①。热场子的垫戏,要么没观众,要么有观众也不认真看,他的舞台经验不足,紧张是再所难免的。
  金莲昇,苏莲枫,郝莲瑞,虽然他们三人没有出错,唱得也很好,甚至莲枫跟莲瑞还救场有功,但是每人都要挨五下。这是让他们记着,下回还得这么唱。
  最后轮到秀绒了。秀绒低着头,不敢看金富仙。让她一个大姑娘在这帮男孩子们面前脱裤子,太难为情了。
  莲昇过来求情说,秀绒是使唤丫头,并没有编入到戏班里,不应该受罚。
  金富仙对秀绒说,现在给你两条选择:要么不挨打,明天接着干你的活儿;要么打手心,明天开始跟他们一起拿大顶,练早功!
  秀绒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师父终于同意她唱戏了!她抬起头来,傻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