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勇闯天涯 >

第41部分

勇闯天涯-第41部分

小说: 勇闯天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佑淳内心一直处于兴奋状态,晚上请徐恩曾喝酒不敢多喝,此时听吴铭提议正中下怀,两人坐下去点几个鸭脚猪蹄就碰杯,虽然喝的是一个银毫两斤的土酿浊酒,两人也甘之如饴,以至于第二天醒来都不知道是怎么回来的。

第一卷亡命天涯 第46章人贩子

    ps:感谢豆天传奇大大和莎莎的书屋大大的连续飘红厚赐!

    谢谢金沐灿尘、张青云1988、嵴哥儿、眼镜oo、树顶的蚂蚁、于非子大大自开书来连续不断的打赏,谢谢弟兄们的推荐票和收藏!

    没有大家的无私帮助,本书可能早就跌出人气和推荐榜单了,在此天子表示衷心的感谢!

    这两天人实在太忙,没来得及管理书评,等今天空下来就给大家加精,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议也可以提出来,天子定会一一回复并采纳。

    最后,天子再次大声地呼唤推荐票和打赏支持!感激不尽!

    ******************************

    进入阳历九月开始,吴铭心中的焦虑与无奈愈发沉重,他自认为自控力和自我调节能力都不错,但随着杭州大小报纸对东北和华北混乱局势的密集报道,吴铭再也不能保持从容不迫的心态。

    六日中午,是大家返程的日子。

    方佑淳办完所有事物并前往省党部、省保安处辞行回来,没看到吴铭三人的影子,不禁有些着急。

    距离开船时间不到三个小时,吴铭几个才匆忙回来,身后还跟着两个贼眉鼠眼的陌生人,让方佑淳一家疑惑不已。

    没想到吴铭只是点点头打个招呼,直接请两个陌生人进入魁元的那间客房坐下,端起茶杯就开始讨价还价。

    方佑淳本来还不愿打扰吴铭会客,谁知道听见屋里传出的几句谈话顿时恼火不已,直接闯进吴铭所在的房间,冷冷盯着两个陌生人:“小弟,这是怎么回事?”

    吴铭看到两个客人慌张地站起来,连忙上去把方佑淳拉出房间,到了隔壁房间也不解释,直接开口问方佑淳借钱:“大哥借我两千大洋行不行?”

    “你搞什么名堂?”

    方佑淳不是舍不得钱,吴铭订造的两艘船因为提前付款获得优惠,但也花了四万五千大洋,方佑淳眉头都不皱一下帮吴铭垫付,怎么会在乎这两千大洋?

    吴铭只好如实回答:“实不相瞒,我在城南城隍阁看到数以千计的山东流民,里面有许多孩子,这些人每天单靠商人士绅施舍的一顿稀粥,日子过得相当艰难。于是我就想,我们毛良坞人口少,但是有土地有矿产,带些人回去对大家都好……”

    “刚开始我以为可以直接领些人回去,既能增加毛良坞的人手和劳力,又能让流民自食其力,有个安身立命之所,挣到钱之后日子也会渐渐好起来的,谁知道杭州的黑道和军警早已暗中控制这一切,宁愿让流民饿死在那儿都不能领走,只能出钱买,青壮五个大洋,妇孺两个大洋,没办法我只好出钱买。”

    方佑淳大惊失色:“你荒唐啊!贩卖人口犯法你知不知道?”

    “大哥,如果我不买人,这些流民就能活下去?我这几天可是看得清清楚楚,每天都有七八具饿死的尸体被草席一卷就拉走,既然有一举两得的办法,为何不做?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更何况是这么多人的性命!难道大哥你能指望浙江省政府和杭州政府的官老爷们伸出慈悲之手?”吴铭反问道。

    方佑淳不知该如何回答,他也清楚如今是个什么样的世道,五年来北方各省灾难频发,不是水灾就是蝗灾,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灾民一路乞讨南下,流落到南京、上海、苏杭等富裕地区,特别是中原大战期间,整个江南灾民人满为患,仅杭州城里城外就聚集了七万流民,对此谁也没办法,可一时间他又无法接受吴铭的这种行为。

    最后还是方大嫂实在,从收拾好的皮箱里拿出两张一千元的本省通票递给吴铭:“拿去吧,办快点儿,否则赶不上船了。”

    “等等!”

    方佑淳叫住吴铭:“就算你买到人,怎么把人送到常山去?沿江各地路口码头都有保安团设置的检查关卡,你怎么过?”

    吴铭苦笑道:“大哥你是明知故问,除了你在位时,衢州和常山两地可以做到军纪严明之外,整个浙江还有哪个地方的保安部队不收黑钱?不怕告诉你,这几个月毛良坞从衢州保安部队手里买到了近百支长短枪和大批子弹……你想想啊,连军人视为生命的枪都敢私卖,还有什么不敢做的?”

    “你别看这些人贩子毫不起眼,可他们为了利益无孔不入,常人认为办不成的事情,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举手之劳,所以我只需付给他们三成定金,他们就会把我要的人送到常山境内交给我。”

    “小弟,你可千万不能大意啊!要是他们吞掉你的两千大洋,到时候你找谁去?”方大嫂担忧地问道。

    吴铭笑笑:“嫂子,江湖自有江湖的规矩,这点自信我还是有的,如果他们真有胆量把我的钱吞下去不办事,我就有本事让他十倍吐出来……好了,别担心,昨天我已经委托他们把十一匹马、五吨铁丝、十吨钢材和其他采购的工具一起运回常山招贤镇北码头,这桩生意另外算,等会儿把钱给他们就打发他们走,不会耽误我们上船。”

    吴铭说完就走,显然是不愿意再与方佑淳纠缠。

    方佑淳不可思议地望着妻子:“你说,这家伙哪儿来这么大胆?我现在对他越来越看不懂了,在杭州不到二十天,他不但走遍了整个杭州城,和数不清的工厂商铺老板见了面,还抽空约好老钟几个到钱江造船厂把事情办了,如今竟然找到这么些江湖上的牛鬼蛇神,悄悄做下人口买卖,要不是他缺钱,恐怕我们还被他蒙在鼓里,其他我们不知道的情况还不知有多少,无法无天了他!”

    方大嫂也很担忧:“估计是跟毛良坞那帮土匪学坏了,你也看到了,毛良坞的土匪头子和畲族头人敢把儿子交给他带出来到处逛,这就说明那些人早把他当成自己人了,唉!你现在急也没用,回去再说吧,回去你把他牢牢拴在身边,时间长了估计能改掉他身上的匪气。”

    下午三点半,方佑淳一家和吴铭师徒三人终于告别繁华而又混乱的杭州城,登上钟长庆的客船,逆流而上返回衢州。

    钟长庆几个喜气洋洋地向老长官道贺,船刚离开码头就非要摆酒庆贺不可。

    对此吴铭非常理解,老长官打赢官司东山再起,无疑是他们这些老部下最大的心愿和今后的仰仗,用扬眉吐气精神焕发来形容此时的他们也毫不为过。

    庆贺酒宴直到太阳下山才结束,方佑淳被灌得酩酊大醉,让一群汉子抬回舱内安歇。

    等大家都放松下来,吴铭便将之前准备好的礼物送到钟长庆等五人手里,感谢他们对自己的帮助和关照,谦逊地说今后恐怕麻烦诸位老哥的时候还很多。

    钟长庆几个捧着昂贵的进口牛皮鞋,感动不已,他们都知道吴铭的本事和在老长官一家心目中的分量,当下再也不把吴铭当成外人,回去放好礼物就拉上吴铭到顶层甲板喝茶聊天。

    闲谈中,拗不过钟长庆等人的强烈要求,吴铭只好简要地把方佑淳胜诉的经过告诉大家,话语中没有他吴铭什么事,功劳全推给方佑淳的老长官、蒋总司令身边的高参林蔚将军,以及平易近人雷厉风行的中央党部调查科长徐恩曾,听得一群重情重义的老兵连声感叹,庆幸不已。

第一卷亡命天涯 第47章人情似纸世事如棋(上)

    ps:谢谢凌晨到现在豆天传奇、莎莎的书屋、dave、董子、笑谈千古风流、落…叶、青山不改、金沐灿尘、张青云1988、嵴哥儿、眼镜oo、树顶的蚂蚁、于非子大大的打赏,谢谢弟兄们的推荐票和收藏!

    首页榜单厮杀太过血腥残酷,天子已经不敢看了,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支持,越是这个时候,越需要大家咬牙顶住!坚持就是胜利!

    泣求推荐票和打赏支持!天子感激不尽!

    *****************************

    潺潺的流水声中,一艘客船沿钱塘江自东向西逆流而上。

    暮色慢慢降临,江上来往的轮船都燃起了灯火,西去的客船顶部高高在上的夜航灯把顶层甲板上喝茶聊天的一群汉子照得纤毫毕现。谈完杭州发生的事情,在吴铭巧妙的引导下,话题不知不觉间转到钟老大等人非常熟悉也引以为豪的船舶和航运上面。

    吴铭很快便从大家的叙述中,了解到许多钱塘江流域水文情况、险要水域和关卡码头等信息,大家越谈越投契,浑然不觉两岸已经被一片黑暗所笼罩。这时候话题也越扯越远了,钟老大几个竟然为东北局势和江西大规模剿共战争长吁短叹。

    夜航得打起所有精神,意犹未尽的几个汉子需要返回自己的工作岗位驾驶船只,不得不离开,唯独钟长庆谈兴正浓,他叫两个学徒安排好方大嫂一家和吴铭两个徒弟的晚饭,自己亲自下去端来三碟特色下酒菜和一坛酒,非要和对脾气的吴铭继续喝酒畅谈不可。

    喝到一半,吴铭对衢州的工商业状况有了更多了解,于是趁此机会问个明白:“钟大哥,这么说起来,衢州的几个五金加工场和两个小船厂日子都不好过啊!”

    “可不是吗!”

    钟长庆抬起独臂,擦擦嘴皮上油乎乎的胡子:“不瞒你说,城北那家最大的‘钟氏铁厂’就是我堂哥家开办的,十年前从打造农具铸犁头开始做,到了前年,已经有各种进口加工机器九台,师傅和工人近百人,不但能生产标准的螺栓螺帽、织机配件和马车轴,还能铸造铁狮子和庙里用的大铜钟,是衢州最有名的铁厂。可谁想……唉……”

    钟长庆有些黯然地摇了摇头,叹了口气,接着说:“这两年多来,东洋和西洋的进口货铺天盖地涌进来,质量相差无几,但胜在价钱便宜,挤兑得我那堂哥的厂子生意一天不如一天,要不是还能铸些犁头打些菜刀、柴刀什么的维持,恐怕早关门了!”

    “可怜我那堂哥,心比天高,命比纸薄,两年前他还信心满满地撒出大把银子,牵头弄了个‘衢州工业专科学校’,拍着胸脯要为衢州培养工业人才,可如今树倒猢狲散,后悔也来不及了!”

    吴铭听完脑子飞快转动,联想到方佑淳的军需仓库里那些进口机床,连忙端起酒坛给钟长庆倒酒:“钟大哥,衢州工业专科学校的老师和学生有多少人?他们现在还在吗?”

    钟长庆与吴铭碰了一下杯,灌下一大口酒才叹道:“足足两百个年轻人啊,都散了!高薪聘请的先生全都走了,学生们有的回去跟亲戚朋友做点儿小买卖,有的只能回到老家去种田,最好的也就是当个铁匠……我那大儿子也在里面读了一年半,我让他到铺子里帮他娘打杂,城里还有十几个这样的年轻人,家境好的整天吊儿郎当混日子,家境不好的去码头当苦力的都有。”

    吴铭沉思片刻:“钟大哥,你堂哥的五金厂大概值多少钱?”

    “现在剩下的也就是些旧机器,加上地皮值个五万就顶天了。”钟长庆很快反应过来,惊讶地盯着吴铭:“吴老弟,你啥意思?莫非想弄一个五金厂?”

    吴铭也不隐瞒:“是有这打算,不过还没想好。”

    钟长庆连连摆手:“这行沾不得、沾不得!不管你怎么干,都干不过洋货!老弟,老哥劝你打消这念头,跟着方长官好好干才是正经事……我看得出来,方长官对你很器重,这次官复原职,定会把你留在他身边,以老弟的满腹才华和堂堂相貌,一进去至少能混上个中尉副官,慢慢干,有的是发财机会。”

    吴铭诚恳致谢,然后认真地征求意见:“你也知道,扔在军需仓库里的那些进口机床,一直是我方大哥心里的隐痛,这次回去后,他肯定要把落难前就计划好的军械修理所办起来!我在军事上帮不了他什么,但在这些事情上应该能出点儿力,所以我想请教钟大哥,能不能把原来衢州工业专科学校的学生重新召集起来?”

    钟长庆眼睛一亮,随即又发愁了:“行是行,只要通告一出,至少能召回来大半,毕竟这批学生大部分都是普通人家的孩子,只是这年头遍地烽烟到处死人,只要日子过得去,没人愿意当兵啊!”

    “要是我不要求他们当兵呢?”吴铭问道。

    “这就没问题了,不过,不当兵你敢让他们修枪?”钟长庆很好奇。

    吴铭点点头:“钟大哥,麻烦你回去之后和你堂哥说说,如果他有兴趣,我想和他见个面,我有把握让他的厂子起死回生。另外,记得你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