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欢喜记 >

第21部分

欢喜记-第21部分

小说: 欢喜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长卿扬起小脸儿笑,“母亲,先前妹妹总哭,我不敢到母亲这里来,还一直没仔细看过弟弟呢。你看,他可喜欢我逗他了。”赵长卿对着赵长宁做个鬼脸,嘴里还发出怪声,又挠挠赵长宁的肥下巴,赵长宁立刻咧开没牙的嘴笑出声来。
    凌氏也跟着笑了,“偏你会逗他。”
    “等他大了,我还要抱抱他,教他叫姐姐,教他走路,教他念书。”说着讨喜的话,赵长卿心里不禁叹口气。她是长姐,上一世弟弟妹妹都是她带大的,她自然会逗他们的。
    “好啊,咱们长卿当真是大姐姐了。”凌氏摸摸赵长卿的头,对她道,“等妹妹长大了,你也要一样疼她。”
    赵长卿一幅天真无邪的样子,“妹妹总哭,不如弟弟好。”
    “等妹妹大了就不哭了啊。”
    赵长卿道,“我喜欢弟弟。”
    凌氏一笑,想她小孩子脾气,一时好一时歹也有的,索性不再说她。
    元宵节那日,赵勇带着赵长卿出去看花灯,按赵长卿的要求,给她买了两盏小兔子灯。赵长卿高高兴兴的回家,先在赵老太太面前显摆了一遭,又去凌氏屋里,听白婆子说赵蓉在凌氏身边,赵长卿在屋外道,“把这个灯给弟弟,我就不进去了。”
    白婆子将灯拿进去,凌氏笑,“挂在一畔吧。”又不禁道,“长卿这自从做了姐姐,倒格外懂事了。”
    白婆子笑,“可不是么。我看大姐儿有什么好的都想着弟弟妹妹。”
    想一想丈夫说的给闺女请女先生的事,虽然花费颇大,凌氏心里也有几分肯了。
    赵 蓉却是一听赵长卿的名子就放声大哭起来,凌氏叹道,“你姐姐又没进来招惹你,你爹爹现在也不敢见你,你还哭什么?”凌氏既然能因赵长卿龙凤双生弟弟夭折之 事迁怒赵长卿,那对赵蓉也是一样的。哪怕凌氏觉着赵蓉来历有几分奇异,但,因着大师的话,赵勇不能见赵蓉,每次进来前必要叫岳母或是白婆子将赵蓉抱到隔间 儿才进屋。这般琐碎,赵勇也来的少了,多是在赵老太太屋里呆着。
    凌氏与丈夫自来感情极佳,何况刚生了龙凤胎,正是母爱充沛柔情四溢之时,结果,竟不能常见丈夫。故此,对赵蓉热炭一般的心思也淡了些。
    何况赵长卿每天都会随着赵勇来看赵长宁,赵长卿在哄小孩儿上颇有一手,一进屋就能将赵长宁哄的眉开眼笑,时间久了,赵长宁一见赵长卿便高兴,只要长眼的都能看出姐弟两个十分投缘。
    凌氏心底,到底是更重儿子一些的。
    赵蓉无法形容自己震惊的心情,因为太过震惊,她竟一时忘了哭泣。她实在无法想象,前世对她百依百顺宠爱非常的母亲竟然会说这样的话。
    母亲不是,一直,都,非常,厌恶,赵长卿的么?
    母亲不是一直都只有这样嫌弃的口吻说赵长卿的么?
    为什么,好像不一样了呢?
    其实,不一样的不止是凌氏对赵长卿的态度与感情,就是赵勇因对这个小女儿见的少,心里是一样的喜欢,到底不若对赵长卿与赵长宁一般亲近自然。每次只是照例问一句,“蓉儿可还听话。”
    凌氏答一句,“挺好的。”
    夫妻两个便不再提及赵蓉,转而说起别的话来。
    因为赵长卿每天会跟着赵勇来瞧弟弟,所以,一般的场景便是,夫妻两个商量家里的事,赵长卿逗赵长宁,一家四口,其乐融融。
    而被抱到隔间儿的赵蓉,听着母亲屋里传来的欢乐声,简直能咬碎银牙。当然,她现在还没牙,于是,把牙床给咬肿了。赵蓉是个机敏的人,她很快就察觉,再这样下去是不成的!家里兄弟姐妹多,宠不争不行!何况,她失了先手!
    于是,赵蓉果断的不哭不闹了,并且她时常在凌氏身边时笑呵呵的乖巧讨喜。天下做母亲的,没人不喜欢乖巧的孩子,凌氏笑,“看来大师的话还是管用的,如今可不是好许多了?”
    白婆子笑,“平安寺的大师,再没有不灵的。”
    待晚上赵勇回来,凌氏高兴的说一句,“果然灵验的很,蓉姐儿这两日颇是乖巧,除了拉了尿了饿了的,一声都不再哭。”
    赵勇笑,“这就好,可见没白跑一趟。满月酒的帖子,我都给亲戚们送去了。既然大师的话灵验,满月时只让蓉姐儿在你这屋里见见亲戚们也就罢了,别抱她出去了。待过了这一年,再叫她出去见人,也是佑她平安的意思。”
    儿女顺心,凌氏笑应了。
    赵长卿道,“弟弟妹妹们的满月酒,肯定很多亲戚们过来,到时那些婶婶嫂子大娘的,少不得要带孩子过来,若有带儿子的,也不能把人家孩子撵出去?可是,若叫妹妹见了外姓男子,就违了大师的话。我觉着,这样不大妥当?”
    凌氏皱眉思量片刻,“这也是,咱家虽有这样的妨碍,亲戚们自是不知道的,冲撞了也不好。”
    赵勇笑,“这不必担心,到时你就出月子了。按理,亲戚们也是先去母亲那里。你只管抱着宁哥儿在母亲身边儿,让白婆子带着蓉姐儿在咱们这屋。你跟亲戚们随便搪塞一句,事情便也过去了。”
    凌氏笑,“这也是。”又问丈夫,“项圈手镯可打好了?”这几年家里皮货铺子里生意不错,赵勇甭看只是个总旗,偶尔也有些灰色收入,即使不多,因赵家并非奢侈人家,故此日子颇是宽裕。满月酒时孩子要抱给亲戚朋友见一见的,自然要打扮的干净鲜亮讨喜才好。
    “早上出门前你念叨了多少回,我怎么敢忘。”赵勇自怀里摸出个棉布包,打开来是两副银项圈银手镯,拿给妻子细看,道,“蓉姐儿这个上面刻了莲花纹,宁哥儿的是松柏花样。”
    赵长卿也凑过去瞧一眼,这些东西,她也有,只是,她出生时家里日子不似现在,所以她的项圈上没啥纹彩。赵长卿心下一动,道,“母亲,要是弟弟在满月酒时要戴,把我的金项圈儿金手镯给弟弟用吧。这个银的平日给弟弟戴。”
    凌氏笑,“哟,你这回可大方起来了。”
    “弟弟听我的话,我喜欢他。”赵长卿强调一句,“就是暂时给弟弟戴,等他用完了还得还我。我以后长大了,再送给弟弟。”
    原本凌氏也是想丈夫打一幅银项圈银手镯也就够了,赵长卿原就有一幅,现在并不常戴,把赵长卿那幅给小女儿用,新的给儿子用,这样儿子女儿的就都有了。奈何刚一提,赵长卿死活不肯,还发了顿脾气,赵勇干脆叫妻子多支了三两银子,打两幅新的算了。
    因这事,凌氏没少说赵长卿是个小抠。
    如今赵长卿忽然肯借金项圈儿,凌氏哭笑不得,念赵长卿一句,“你要总是这么明白就好了。”
    赵长卿哼哼两声,“我那银项圈的确是还要戴的。再说,妹妹见了我总是哭,我才不要把我的东西给哭包戴。”
    “你妹妹现在都不哭了。”如今凌氏也适应了赵长卿的牛脾气,道,“等明天你来瞧瞧她,她肯定喜欢你。”
    赵长卿再次强调,“我喜欢弟弟。”
    凌氏索性不再说她。
    我喜欢弟弟。
    她会让父母慢慢明白,她只喜欢弟弟。
    她太明白赵蓉了,上一辈子,她原以为赵蓉是最贴心的妹妹,因为赵蓉会对她撒娇,跟她聊天说话,会在凌氏发作她时替她转圜说情。尽管或许赵蓉是为了获得一些别的东西,譬如,让她给她做一身最鲜亮的裙子。
    但,她还是喜欢赵蓉。
    相对于凌氏的嫌恶,赵蓉那些带有一点小算计的亲近让赵长卿觉着温暖。
    只是,她未想到意在沛公的也是赵蓉。
    她还活着,赵蓉已心心念念的要她去死,只为了取代她凌大奶奶的位置。那个可笑的位子,赵蓉,上一世,你过的还好吗?
    不过,这一世,她不会再给赵蓉任何机会了。
    如今她早已明白,任何东西都是可以争取来的,连同父母的爱亦是如此。她要的东西,不再需要任何人施舍。
    至于她不要的东西,若赵蓉依旧当成宝贝,那且随赵蓉去吧。
    她已经重新活过。
    那么,赵蓉,你呢?


☆、第25章 干得好
    赵家龙凤胎的满月酒眼瞅着就到了,连族长家都打发人送了些礼物过来,虽不贵重,到底是这么个意思。
    要说族长家如何知晓的?
    这年头大家讲究聚族而居,族长家掌握族谱,但凡婚丧嫁娶生产添丁之事,自然要知会族长家知道的。
    凌氏抚摸着一匹丝绸,感叹道,“我生长卿时族长家可没给这两匹料子。”这也说明他家的日子的确是越过越好,连族长都愿意略给他家一些体面。
    赵长卿笑,“母亲只管收着,以后弟弟有了大出息,且有母亲体面的时候,你和爹爹只管等着享福就是。”
    凌氏心下舒畅熨帖,笑,“你这丫头,越发嘴甜了。明天来的都是亲戚,我估计得有不少孩子,别的不算,你舅舅家四个表姐妹和你表哥必然要来的,还有其他亲戚家的孩子,你已经是大孩子了,这又是在咱家,你得像个主人一样好好照顾他们,知道吗?”
    “表 哥已经进学,倒不一定会来。”赵长卿笑,“母亲你只管放心就是了。到时母亲与祖母肯定是在外间小厅里招待来的亲戚们,母亲只管在里间设两张矮些的桌子,小 孩儿们来了无非就是吃些点心水果而已,果子咱家窑里还有好些,只要多买些点心回来给,我带着他们一道吃,没什么问题。”
    凌氏笑,“还说人家是小孩儿,你也没多大。”
    赵长卿道,“反正就是这么个意思呗。”
    “好,我知道了。”
    刚刚用过晚饭的时辰,杏嫂子带着小梨花儿过来了。杏嫂子笑道,“婶子、妹妹,明儿个满月酒,我来问问,酒席可是如何安排的?是自家厨下张罗,还是从馆子里叫席面儿来?要是咱自家安排,我早些过来,也能做些厨下打下手的活儿。”
    赵老太太笑,“亏他大娘想着,原也是准备自家张罗,人手总是不好安排,后来你兄弟说,干脆从馆子里叫席面儿吧,都轻省。明天你只管带着他们姐弟过来,是个热闹日子。”
    杏嫂子笑,“我家那个小的刚会爬,半刻都离不开人。我原想着,若是咱家要找人帮忙,明天就让梨花儿在家里看她小弟弟,我过来。既然是直接从馆子叫席面儿,我叫梨花儿和梨子来凑个热闹。他们平日在家都要收拾活计,明天能玩耍一日,这也是沾婶子妹妹的光了。”
    都是乡邻,赵老太太并不与杏嫂子客套,笑,“知你家里孩子小,离不得人,我也不让你,只管叫梨花儿梨子来,他们跟长卿自来玩儿的好。”
    杏嫂子难得出来,与赵家婆媳絮絮叨叨的说了不少话,多是说家里帮工揽活儿补贴家用的事。杏嫂子是个温柔的人,笑道,“以往总觉着日子艰难,现在孩子们大了,我们娘儿几个做些手工起码吃穿不愁,和和乐乐,日子也有些滋味儿。”
    凌氏瞅一眼与小梨花儿在一畔悄声说话的女儿,笑,“咱们这一片人家嫂子只管算算,哪家没三五个孩子,又有谁家孩子似梨花儿她们姐弟一般能干。就是卿丫头回家也常说梨花儿姐能干,她跟梨花儿在一起玩儿,也学着懂事许多。”
    杏嫂子笑,“长卿本就懂事,心肠又好,这孩子,以后是有大福气的。”
    凌氏如今儿女双全,何况赵长卿又常跟她说些贴心话,赵勇官职不高,却是个老实体贴的人,家里婆婆也是再宽容不过的性子。凌氏笑,“咱们哪,都是过孩子的日子,什么福不福气的,只盼着他们平安就好。”
    杏嫂子说了会儿子话,见外头天黑,记挂家里两个儿子,便起身告辞了。
    其实满月酒什么的,无非是亲戚朋友的聚到一处说说话,欢笑一阵。
    小 梨花儿带着赵梨子一早就过来了,送了两套小孩子穿的衣裳与一篮子鸡蛋,小梨花儿有模有样的说道,“老太太、婶婶,我娘要在家照顾我小弟弟,叫我过来跟老太 太大婶婶说一声她就不过来了。今天婶婶家必然人多事忙,卿妹妹年纪小,我带了梨子过来,婶婶看我们可有能帮上忙的地方,莫要客套,只管吩咐我们就是。”
    凌氏听小梨花儿这伶伶俐俐的一番话就笑了,“好孩子,真是懂事。你说的对,长卿年纪小,今天来的孩子多,咱们不是外人,你这样的聪明,要多提点长卿。”
    小梨花儿本就秉性聪明,更兼她现在包揽些编篮子的小生意做,出去见的人多了,更是大有长进,笑道,“婶婶放心,卿妹妹本就是再妥当不过的人。我与卿妹妹就像亲姐妹一样,不必婶婶说我也会的。”
    凌氏暗叹,当真是破窑出好瓷,赵大那样的不务正业,杏嫂子亦是个再软弱不过的人,不想生出这样聪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