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奋斗在母系社会(空间文) >

第40部分

奋斗在母系社会(空间文)-第40部分

小说: 奋斗在母系社会(空间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转家里开个小店儿?
  看看这个村子,大概也就是一百几十户人家,千八百口人。富贵的人家还占不到四分之一呢。要是开个小店,除了必要的盐醋什么的,其他的就要看着弄了。
  不行就换?
  李于双的脑子里突然想起古时候以物换物的交易方式来了。
  家里以后的田地,通共不过就五亩好地,再加上河边的地,也就是十亩左右。若是种玉米的话,连家里的人吃都不够呢。
  她自然不会再种玉米了,何况,她发现,这里大概是北方城镇。现在已经六月了,可人们身上还是穿着两件衣服。却并不感觉到热呢,玉米种起来也就是一季。那样算起来,就更加不能种了。
  李于双坐到了屋子的后墙根儿上,看着后院里她的水稻。若是以现在的长法儿,说不定她还能在收了水稻后再种些别的东西呢。
  对于种东西这方面,她还真是不懂啊。
  叹了口气,李于双实在是想不到怎么办了。空间里的东西总不能让它们白白地烂掉吧?
  当然了,空间里的东西是无法烂掉的,可是白放在那里,和烂掉有什么区别啊,物不能尽其所用,就是浪费。
  东西若是不能发挥它本身的作用,就是无用的。
  李于双伸手从空间里把那青色的水果摘下来一个,放在鼻子底下闻了闻。清香扑鼻啊。也不知道这种果子是什么东西,这么香。这青色的看着像玉做的似的,好看。可现在它熟了吗?
  李于双试着咬了一口:“哇,真好吃。”有点像新疆的哈密瓜,可处型上却差太多了。几口咬下来,青果子里面竟然是一个核儿,像桃核还比桃核要小得多,大概也就是枣核大小的样子。青果本身也就比大枣大上两倍左右。
  “该不会就是枣吧?”李于双再摘下了一把青果子,放到了怀里就往堂屋里去了。这东西她不认识,可不一定家里的人不认识啊。
  再到堂屋的时候,堂屋里的人几乎都忙开了。就连李行书也在一边拿起了针线来。
  李于双一愣,看着众人做衣服的□□劲,伸手把怀里的青果子就拿了出来,放到了桌子上:“别忙了,先吃东西。”
  李韩仲第一个把眼睛盯上了桌子上的青果子,眨了眨大眼睛:“双儿,这是啥东西?青枣?这也太大了吧?”李韩仲说着,伸手拿了一个放到了嘴里,就听到他咯嚓咯嚓吃东西的声音:“太甜了,大哥,你也吃,真甜啊,比上秋的时候采的还要甜。”
  李于柏看了一眼李于双,再看看桌子上的大枣:“这是山上的?”
  “嗯,别人送我的。我也不知道。”李于双瞎说,这东西是在山上拿回来的,可她是真不知道是啥东西。山枣什么的,她没见过好不好?
  看着这个个大圆乎乎的青枣子,李于双也加入了吃的行列里。
  李行书和两个男人也放下了手里的活儿,青枣秋天的时候,她们也会全家去山上采的。不过是为了在冬天饭吃不上的时候,这个东西煮熟了晾干,参在玉米面和杂面里也是食物。
  堂屋现在都是吃青枣发出的咯嚓声,大人的脸上带着甜蜜的笑容,孩子们更是别说了。一边吃一边笑着低语着,李于双吃了两个,就不再吃了。她在偷笑:这下子,她又有一个发财的东西了。
  明天她把人都打发走了,然后把青枣树从空间移出来,这个以后就可以卖了。钱又要到手了,李于双想到自己的点子,又嘻嘻地笑了起来。
  为了明天要起早摘桃子,而大郎和二郎还要和于爹爹小爹爹他们在晚上把血肠和血块弄熟。李于双就没再让他们做得太晚,这衣服什么的,再过几天做也是有时间的。
  几个男人做明天要卖的东西,而李行书和李韩姚,李于双也没让她们闲着。
  李于双决定了要在村子里开个小店,自然是要到城里的官府去打听一下村里开店要办什么手续这种事。这种事只能交给李行书这种读过书的人,李于双一向是信奉家里不养闲人的。即使是李行书也不行。或者说,尤其是李行书不行。
  听说家里要开个店,家里的男人都有些吃惊。
  “开店可是要本钱的。”于爹爹第一个说出来。
  “双儿想卖些什么呢?”
  “那不是要在大门口再盖一间房吗?”
  “还好,咱们家临着大路近呢。”
  一时间说什么的都有,李于双等到大家都说完了,才道:“我想问,村子里开店,要不要上税?”这个可是主要的。
  “这个不上税的。都是自家产的东西,上什么税啊。再说了,村子里卖的,也都是自家做的,也只限于村子里的人买而已,官府是不收税的。”小爹爹的话让李于双把一棵忐忑的心放回到了肚子里去了。
  只要是不收税,那她要卖的东西可就老了去了。
  “那明天,娘带着小爹爹去城里,买些白灰回来。”李于双先把李行书支走。回头向着于爹爹道,“爹,你去村里看看谁家能出力帮咱们在临街盖一间房子,房子的图纸我来画,他们出力,咱们给工钱。现在正是农闲的时候,大家一定愿意来帮忙的。还有就是,要找齐盖房子的用料。爹你算一下,盖一间三十平米左右,也就是一间半屋子要用多少料,要花多少钱,你统计一下,我看看手里的钱够不够。”
  于爹爹现在是什么话都听女儿的,一间半房子的用料,他和小爹爹一合计就能算出来:“还是盖草房吗?”
  “那还能盖别的房?”
  “用木头的话,会省好多钱。”后山的树毕竟是很多的,只要和村里说一声,给个十文八文的,就随你砍了。
  “不盖木头的,盖土坯房。”李于双想盖青砖房,可惜,那个造价太高,不是她现在能承受的。而且,木头房虽然便宜,可那要是有人坏一把弄着了火,那就没救了。
  “土坯的话,咱们自己家人利用晚上的时间就能干了,再弄几根大梁,茅草什么的,家家都有备的。上梁请几个人,盖屋的时候请人就可以了。”
  “土坯那东西还是请两个人大家一起做吧,不然的话,再过一个月可就是雨季了,咱们也盖不成房了。”李于双现在是越快越好,这个小店虽然不一定能卖出多少钱来。却可是支持自家的日常费用。而且,她知道,与自己村子相邻的几个大大小小的村子,里面也是有卖东西的。只是,多半都是豆腐什么的,就像她们村的豆腐房一样。
  省了去城里的车钱,相信知道她家开小店的人,一定会直接来她们家的。李于双对未来还是很期待的。                    
作者有话要说:  明后天就差不多改完了。 

  ☆、建房

  李于双说干就干,第二天一早,就把李行书和小爹爹给支走了。
  是不放心李行书去城里乱花钱,而小爹爹跟在李行书身边的话,还是会看着点的。小爹爹虽然是个男人,可也是认得几个字会算几笔帐的,要想骗他,可不太容易。
  李行书两个人走了,是和李于柏、李韩仲及李韩姚上路的,坐的就是郑夏的车。上面除了要卖的东西,这回李于双也看着李行书的面子上,给李行书带上了一筐新鲜的蔬菜、
  为什么不带鲜桃呢?
  李行书也问了,那是自家产的,带了给姥家也不是不行,又没本钱。
  可李于双不同意,这桃子是她的钱啊。一个桃子要二三文,去一次,还不得带着个十个八个的。
  虽然二三十文现在在李于双的眼里不算什么了,可她的钱就是不想花到那个城里的李家。花一分她都心疼、所以,照顾李行书的面子,这才把后院里的蔬菜割了一筐出来,让李行书和小爹爹带上。
  并偷偷地告诉了小爹爹,若是李行书的那个老娘还对他们用脸色,直接就把筐菜拿到大郎那里去卖了。
  现在的菜虽然有不少人已经拿到了集市上卖,可哪有李于双家的这么好这么大啊,一筐菜还不得卖个十文八文的?
  安排好了家里的几个人,就剩下她和大爹爹了。
  李于双把于爹爹支走,让他去村里寻人寻料准备盖房子。自己则偷偷地把空间里的那几株枣树都弄到了后院栽上。
  再浇些湖水,相信也会长得蛮好的。
  李于双后院里忙得不可开浇的,而于爹爹这边的事却办得不错。
  于爹爹为人虽然有些严历,可在村里还是挺有人缘的。
  知道李家要盖个门房,准备开个小店方便村里人。
  在村长的带头下,说下了盖房子的价钱。
  小周村其实是个杂姓村,村长也不姓周。听了于爹爹这么一说,心里也合计上了。
  她也想小周村能够富裕起来,眼睛也盯着李家的水稻呢。至于她心里是为了村民还是为了她自己的正绩,这个就不知道了。
  若是今年的产量好,那她也打算请李家的把技术告诉大家,好让大家一起富起来。
  现在于爹爹上门来说要盖房子,村长自然是满口的答应帮忙的。
  于爹爹回家一说:“土坯的事,村长负责找几个力气大又能干的男人来做,每个人每天二十文,供二顿饱饭。盖房的时候,这些人也跟着出力,只是管饱饭就成。而且,像茅草什么的,村子里几乎一大半的人家都有,到上秋的时候,割了还人家就可以了。”
  于爹爹一边说一边微笑着看着自己的小女儿,这小东西看起来脾气坏坏的,可是,她做起事来,真的不含糊,这才两个月,家里就变样了。
  “这样好啊,爹,等一下晚上到村长家去一趟,把桃子给村长送一蓝子去。别多送,二十个就成。另外,和村长说,土坯的活儿,找五个人就成。另外,在咱们家的东边,还有一大片的空地,你和村长说说,看看能不能给咱们家批下来。现在的地方太小了,以后再用怕被别人占去了。”
  于爹爹现在什么都不说了,女儿怎么说他就怎么做。
  至于东边的那片空地,一般人家是不会占的。除非新搬来的人家,但是,小周村也算是个穷村子。除了几户家里有在城里干活或者做买卖的,其他的,都和李家相差无多。
  事情就这么定下了,晚上李行书他们一行回来的时候。李韩姚上交了七百四十五文钱,而李韩仲和李于柏交了二百三十四文钱。除去买肠子和肚子的钱,还剩下二百一十文。
  算起来,差不多也快一两银子了。
  李于双把钱收起来,李韩仲和李于柏也都把东西拿到了厨房里痛快地收拾去。
  李于双自己坐在堂屋里,拿出沙盘来算帐。这两个月来的钱加起来,也有小的溜的也快二十两了,这要算上姥爷给的十两银子。
  虽然十两银子是一个家庭一年的花稍,可是,李于双可不这么想。明天他们家就要开工了,要花钱的地方多着呢。
  而且,她也想过,除了小店,家里的房也要在年底翻盖一下的。争取把东边的地拿下来,做为一个新家。而现在住的,就留给以后的李韩姚。反正,李韩姚早晚是要分出去的。
  晚上,李于双把事情和大家说了。除了李于柏和李韩仲还是原来的那些活,就是外加上了些家里吃不了的菜再带上。
  就是李韩姚的桃子外,又加上了青枣子。
  吃过饭,李于双把自己摘下来的一蓝子青枣子拿到了桌子上,让大家尝鲜。明天这个也是交由李韩姚去卖的。现在这个时候,正是水果什么都没有下来呢。李于双她们家的桃子,足足的提前了大半个月,而青枣子更是提前了好几个月呢。
  想着明天要干活了,还要供饭。家里的玉米都要磨成面粉,为了让人干活的人吃饱,李于双让李行书把家里为数不多的高梁米拿了出来,也和玉米一起拿到村子里去一起磨成粉。到时候由小爹爹和于爹爹一起做成发面饼子。
  方法自然还是由李于双教给了两个人,而昨天买回来的肚子也不再拿去卖了,直接作为一般菜端上去。
  晚上的菜,李于双想熬个骨头肉汤,让干活的人能够有力气。另外那大泥弄成土坯的话,是最重的活呢。她不想做一个剥皮的,村人处好了,永远比不上道的亲人还要亲得多。
  尤其给她们家做活的都是家里实在穷的,多关还不如她家的。她自然是可怜,现在吃个肉什么的,虽然在李家也不是顿顿有,但是,一个月里,总有那么几天是能够吃到肉的。
  第二天早早的,来干活的人就来了。
  李于双没想到会这么早,看看大家已经被村长带着到了家里。也只能让于爹爹和大家一起去村东头的山前,那里都是黄土,而且,也近山。破草什么的都容易收集。而且,山下就有一条小溪,用水也方便。
  要不说,小周村其实也挺不错的,水是根本就不缺。
  来的五个男人,都把工具带来了。
  李于双看他们已经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