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宋医 >

第63部分

宋医-第63部分

小说: 宋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堂。

    果然,前堂里站满了人,四五个身穿袈裟的尼姑,还有六七个男人,穿长袍,着短衫,各式服装都有,只是清一色都是白色,到有点像不同款式的制服。众人正小心地抬着一架木床,将一个病人往药铺里抬。钱不收陪着一个老者,正站在一旁低声说着什么。

    瞧见杜文浩进来,钱不收忙抢步上前,躬身拱手道:“师父,真抱歉,打扰你用餐了,有个急重病患,从府城远道而来,找您救治。”一指那干瘪老头:“这位是府城来的龚铭龚大夫,乃是府城最大的一丸堂掌柜兼坐堂大夫,因为龚铭大夫给人瞧病,往往一枚药丸就能治愈,所以他的堂叫‘一丸堂’,乃是府城赫赫有名的神医。”

    龚铭与杜文浩相互见礼之后,龚铭道:“钱神医谬赞了,咱们还是言归正传吧,患病的是府城白云庵的主持静慈大师。”

    杜文浩一愣,瞧了一眼病床上那尼姑,没错,是个尼姑,只不过是个老尼姑,满脸皱纹,颧骨耸起,脸颊深陷,连眉毛都已经花白了。想起自己刚才所想,不禁暗自好笑。

    龚铭续道:“静慈主持的病老朽诊察过,府城的大夫,有名没名的都请来瞧过了,无奈病情一日重比一日,待到后来,已气息奄奄。打听到贵县五味堂的杜文浩杜大夫,擅长神医华佗神技,连神医钱不收都拜入门下,老朽和几位大夫一商量,本想发帖诚请杜大夫前往府城给静慈主持诊病,但一来二去,路途耽误不起,加之担心杜大夫这边如果有事走不开,那反倒耽误了医治。遂于昨日启程,护送静慈主持赶来登门求医。”

    龚铭生怕杜文浩不重视,顿了顿,又沉声道:“杜大夫,静慈主持乃一代高僧,在府城信徒过万,此番重病,牵挂了一众信徒们的心,这几个入室弟子和虔诚的在家居士信众执意护送大师前来。虔诚之心由此可见一斑。据悉,现在府城满城信徒,家家上香祷告祈福,期盼大师早日康复啊。现今终于赶到这里,就请杜大夫救救静慈师太吧。”

    杜文浩苦笑:“你们都没辙,我能有什么办法。她什么病症啊?”

    “胃脘痛!已经昏厥了。”

    人都昏迷了还唠叨这么多做什么?杜文浩苦笑,必须先抗休克!急忙咐雪霏儿取金针来,既然是急腹症,就有可能是穿孔性病变,那是绝对禁食的,所以情况未明之前,暂时不能用汤药救逆。只能用针灸抗休克。

    针刺大椎、曲池、人中、太冲、足临泣等穴后,不一会,静慈师太悠悠醒转。

    趁着针灸抗休克的期间,杜文浩让龚铭说一下病发经过。

    龚铭道:“前些日子静慈师太一直在给信徒讲经说法,可能过于劳累了,四日前,讲经中便病发,但师太坚持讲完,剧痛之下昏倒在台上,信众将她抬回禅房,派人请老朽出诊。当时师太已经清醒,老朽问诊得知,其腹痛异常,拒按据动,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冷汗气短,伴呕吐,尿短赤,苔黄,脉洪数。”

    “你辩为何证?”

    “老朽诊为病邪纠结阳明胃腑,郁闭化热,毒陷脏腑,乃热毒壅盛证。选用清热解毒,凉血开窍的黄连解毒汤合大黄牡丹皮汤,同时,针灸上脘、中脘、梁门、天枢、内关和足三里诸穴。可是,唉!”

    “没有效果吗?”

    龚铭摇头苦笑:“不仅没有效果,病情反倒加重了!昨日中午,大师急骤腹痛,状如刀割,仰卧两腿卷曲不敢移动,有昏厥之状。老朽无奈,力邀府城诸名医会诊。可是,十来个大夫诊察之后,分成三派,各持己见。老朽一派力主热毒壅盛证;通津堂柯暄柯大夫一派力主湿热蕴结证,主张清热化湿行滞,下方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减;贵芝堂何永良大夫一派,诊为瘀热内结症,力主化瘀清热,解毒止痛,方用大黄牡丹皮汤合五味消毒饮。众说纷纭,难以定论。最后,决定先按老朽的方先服一剂,不行再换。”

    杜文浩心头苦笑,真是艄公多了难撑船,只怕越会诊越忙乱。

    果然,龚铭无奈摇头:“老朽汤药服下,不到半个时辰,师太便热深直厥,昏死过去了,急用独参汤救逆,稍稍苏醒之后,又分别改用柯大夫和何大夫的汤药,结果一样,很快再次昏厥。大家这才傻眼了,眼看师太已现阴亡阳脱之证,危在旦夕,连生脉散救阴敛阳也罔效了。紧急商议之后,决定连夜启程,送来贵堂求医。”

    龚铭说完,那些女尼和在家居士信众已经跪倒一片,磕头齐声道:“恳请杜神医救命!”

    杜文浩这还是第一次听人正式称自己为神医,看着跪倒一片的女尼和信众,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责任感,只是,这种感觉又是如此的沉重,毕竟,经过府城十几个知名大夫会诊,都未能治好的病症,自己成了最后的救命稻草,这种压力非同小可。

    杜文浩忙让众人起来,想了想,决定先听听别人的意见再说,在宋朝没有现代检验设备,很多病都需要靠医者的临床经验,多听听没坏处。杜文浩转头望向钱不收:“你给静慈主持诊察过吗?”

    钱不收点点头:“刚刚诊察过。”

    “你怎么看?”

    “老朽以为,静慈主持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拒按,按之硬,整个腹部硬如磐石,短气烦躁,舌上燥而渴,舌红,苔黄腻,脉沉紧,此为水热互结之结胸证。当以大陷胸汤主之,泻热逐水。”

    龚铭苦笑道:“这下好,又多了一个主意,怎么办?”

    杜文浩在静慈师太身边坐下,凝神诊脉,又看了舌象,舌质红,苔黄,脉数,感觉龚铭、钱不收他们所说观点都有一定道理。要论辨证论治,自己比这些宋朝的老中医来说,只怕还颇有不如。要想出更高明的方剂用药也想不出来。

    不过,急腹症很多是需要外科手术才能解决的,汤药不管用。而这一点自己有绝对优势。

    刚才他从介绍的静慈师太症候情况看,很象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症状。刚才钱不收所说的结胸证,也包括了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这种西医病症,某些腹膜炎是可以用大陷胸汤治疗的。钱不收的辩证进一步印证了杜文浩的推测。

    能导致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的原因非常多,现在来看,静慈主持的腹膜炎已经非常严重,很可能是某种原因的穿孔引起急性腹膜炎,而且穿孔还比较严重,药汤已经无法控制病情,但究竟什么原因所致,现在没有手段也没有时间让他去慢慢检查,静慈师太随时都可能死去。导致急腹症的原因很多,只能进行剖腹探查了。

    杜文浩心里祷告,希望老天爷不要太为难自己,给一个自己能解决的手术。

    杜文浩握住静慈师太枯瘦的手,望着气息奄奄的师太,如风中残烛、秋后枯叶一般的无助,忽然想起自己穿越之前,有一次母亲重病,在病榻上,也是这种凄凉无助的样子,不由有一种想哭的感觉。

    师太神智半昏半醒,朦胧中瞧见了他的眼神,竟然微微一笑,嘴唇动了动,轻轻说了一句:“不妨事的”

    杜文浩身子一震,想起当时母亲也是这么宽慰他们的,不由眼圈都红了,他握住静慈师太的手,眨了眨眼睛,把眼泪逼了回去,轻声道:“大师,你感觉怎么样?肚子痛吗?”

    师太眉头蹙动了一下,又展开了,微微点头。

    杜文浩知道,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的剧痛是一般常人无法忍耐的,而师太却仿佛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不知道在用多大的毅力对抗着疼痛,保持着最后的尊严,一种崇敬油然而生,握着她的手轻声道:“师太,你的病不用担心,我能帮你治好!不过,我需要为你剖腹探查治病,你愿意吗?”

    静慈师太轻轻点了点头:“好的,有劳您了”说罢,慢慢合上了双眼。

    杜文浩这几句话龚铭已经听到了,又惊又喜问道:“杜大夫,你果真会华佗神技剖腹疗伤术?”

    杜文浩点点头,他没空闲聊这些,现在必须争分夺秒。吩咐雪霏儿和庞雨琴立即做手术准备。

    按照林青黛的指示,信众们将静慈师太抬到了后院临时手术室,这是原来脾切除的刘捕快伤好之后出院空出来的病房。林青黛已经事先做了消毒准备,并告诉后院正在施工建房的工匠们暂停施工,以免影响杜文浩作手术。,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98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这档间,雪霏儿拿了一张手术同意契约出来,递给龚铭,解释了一下这文契的用意,要求病患直系亲属签字才能动手术。

    一个身体肥胖的中年女尼上前道:“我们出家之人,六根清净,尘缘已绝,与亲属再无瓜葛,贫尼是主持的首座弟子空惠,就由贫尼来签吧。”

    签了字,雪霏儿帮着杜文浩进行手术准备。

    上次给刘捕快手术之后,杜文浩他们便估计到这样的手术以后少不了,所以,相关的设备、器械和药剂都准备充分,随时可以手术。因此,这次准备的时间并不长。

    不一会,杜文浩和庞雨琴、雪霏儿便穿着手术大褂,戴着口罩手套,站在手术台前了,幸好是中午时分,光线充足,不用担心照明问题。

    先由庞雨琴帮着给静慈师太插了胃管和尿管,然后灌下麻药,静慈师太很快昏睡过去了。

    杜文浩手持柳叶手术刀,稳了稳心神,在师太右中腹直肌作切口,深切至腹膜外,发现腹膜有充血、水肿改变,这印证了先前的弥漫性腹膜炎的推测。腹膜切开,有浓浓的草药味逸出,腹腔内满是糜样胃肠液血水和黑红色的汤药。

    腹腔里怎么会有汤药?

    杜文浩脑筋一转,立即明白了,很可能食道有穿孔,服下的汤药自然都从孔洞漏进了腹腔里,加重了腹腔感染,难怪龚铭他们三派大夫下方的汤药都不管用,而且越服急腹症病情越重。

    杜文浩立即用自制简易虹吸装置抽吸腹内汤药、胃肠血液,然后先探查食道情况,当探查到十二指肠时,发现了脓苔和渗出液,杜文浩心头一喜,果然不出所料,很可能是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引发腹膜炎,而且,脓苔所在就是病灶所在!

    他又对十二指肠整个进行了检查,只发现了这一处穿孔,真是老天爷给面子,没有太为难自己。尽管穿孔有点大,但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还是难不倒他的。他继续对剩下腹腔脏器逐一探查,没有发现明显病变。这才开始着手修补穿孔十二指肠。

    这穿孔比较大,周边组织硬,这种情况下缝合后不易愈合,杜文浩决定全层缝合,不结扎,将集束的大网膜填塞在穿孔内,然后结扎缝线。缝合完毕,由于感染已经遍及全腹,杜文浩又有自制虹吸装置,使用自己配置的消毒药水混合液进行腹腔清洁冲洗,仔细将冲洗液吸尽,然后另外戳口放置引流条。

    考虑到静慈师太年纪比较大,而且腹内又感染,杜文浩作了腹膜外切口减张缝合,以免术后伤口裂口。

    手术进行很顺利,手术完毕之时已经是傍晚时分。

    杜文浩用盐水让静慈师太苏醒过来,同时诊察了师太的脉搏呼吸之后,发现体征平稳,一颗心这才放了下来。

    他心中很是感叹,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在现代医学里只是普外科的一个普通的手术,一般的外科医生都能做,可是,在一千年前的古代,便只能毫无办法地等死。

    杜文浩开了抗菌消炎和维持体液平衡的汤药,让雪霏儿和庞雨琴给静慈师太少量多次喂服,在肠道还没有通气前,是绝对禁止进食的,以免造成肠梗阻。由于缺乏静脉滴注手段和注射手段,只能通过肠胃给药,好在汤药肠胃可以吸收,少量多次给药,一般不会发生肠梗阻。待通气之后,再加大用药量。

    杜文浩教庞雨琴用金针刺静慈师太足三里、上脘、中脘、天枢、合谷等穴,这有助于防治腹胀、肠麻痹。

    处理完毕之后,杜文浩脱了大褂推门出来。整个手术中,女尼和众信徒一直在后院里跌坐,默默诵经祈祷,见杜文浩推门出来,都忙起身迎了上来。

    望着首座空惠师太和龚铭等人急切的目光,杜文浩微笑着点点头:“师太已经转危为安了!”

    众人又惊又喜,都连声称谢。

    “阿弥陀佛!善哉”静慈主持的首座大弟子空惠师太惊喜之余,双掌合十,宣了一声法号,正要感谢,忽然,她肥胖的身子晃了晃,慢慢软到在地。

    大家惊喜交加之际,想不到空惠会突然昏倒,好在她身后的女尼反应快,急忙一把扶住她,只是她太胖了点,好几个女尼才搀扶得住,众人连声呼叫。众人围拢过来,只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