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宋医 >

第79部分

宋医-第79部分

小说: 宋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尽快解决。否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城里有药材批发商行吗?”

    “没有,药材批发只有府城才有。城里所有药铺的药材全部用上,也还远远不够。因为这病集中在其中的二十多味药上。必须紧急从府城或者别的地方购买。这笔钱可不是小数。咱们倾家荡产也无力承担。”

    杜文浩点点头:“我明白了,这件事我来办,你先去诊病吧。”

    杜文浩找到汤助教,他正带着两个医官和衙门民壮,把牛车运来的几十顶帐篷搭建起来,给病情最重的病人住,病情较轻的,只能在篝火边或躺或坐。

    汤助教听了杜文浩说的药材问题之后,有些尴尬,低声道:“杜医官,你刚来,衙门好多情况不知道。上面拨给衙门里的银两很少,绝大部分用来开支三班衙役和书吏们的薪水了,哪有钱买药材?就这些帐篷,还是庄知县、庞县尉和衙门衙役书吏们捐的钱订购的呢。”

    “衙门没别的钱了吗?比如捐税?”

    汤助教吓了一大跳,凑到他耳边低声:“这主意绝对不行,收缴上来的捐税银两是绝对不能动的,不管什么理由,挪用的话那就是死罪!”

    杜文浩点点头:“那,朝廷防疫款物拨下来,大概要多久?”

    汤助教苦笑道:“你就别指望这钱了!”,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119章 借钱给衙门() 
杜文浩问:“为什么”

    汤助教左右看了看,声音更低了:“我在各地当医官三十多年了,参加防疫救治这也不是第一次了,哪一次都是雷声大雨点小。不管是多严重的疫情,都要层层报送朝廷,因为府州县都没有这笔开销,必须报请朝廷单独下拨防疫银两。从疫情上报,到朝廷拨下防疫银物,最快也得四个月以上!半年才到的也不罕见!而且,这些财物层层克扣,最后发到疫区用于防疫的,十不到一二!”

    杜文浩很是意外,尽管他也明白古代没有现代化通讯工具,交通也不发达,但四个月才拨下防疫银两,这样太慢了点。而且,层层克扣自古有之,但克扣掉百分之八九十,这未免也太黑了。

    杜文浩急道:“那可怎么办?没药材就治不了病啊!”

    汤助教两手一摊:“我也没办法。”

    “你以往参与防疫救灾有经验,你算算,光咱们县,这次防疫救灾,最少得多少银子?”

    汤助教掰着手指头仰着脑袋数了一会,道:“现在所有病人都集中在城外,住的、吃的、盖的加上药材,还有挨村挨户掩埋尸体等等,少说也得白银一万两!”

    “一万两?”杜文浩吓了一跳。

    “这还只是最低限度的开销了。只按一千病人来算,因为我们也不知道究竟有多少病人,如果病人增加,这数字肯定也会相应增加!”

    杜文浩点点头,一万两白银,那可就是人民币一千万元。这么巨大一笔银钱,上哪弄去呢?总不能劫富济贫吧?看来只能依靠朝廷了,杜文浩一咬牙,说道:“走!咱们去找庄知县商量去!”

    “商量什么?”

    “废话,当然是从哪里出这笔钱了!快走!时间不等人!”

    两人翻身上马,往城里奔去。

    林青黛他们卖完设备返回城里后,沿街见到负责戒严巡查的捕快和白衣社的信众,也纷纷告诉他们说,不少富商在家里窗户对着街上巡逻的人叫喊帮忙买五味堂的隔离服和防毒面具,而且出价比外面的还要高。

    林青黛很奇怪这些人怎么知道五味堂有装备出手,一打听才知道,是这些人从家里看见巡逻、运送病人的捕头和信众们穿戴这种奇怪的装备之后,打听得知的。所以托他们帮忙购买。

    林青黛他们回到五味堂,赶紧赶制装备,由于各个部件都是从全城订购的,他们只需要配制药水浸泡滤材,然后进行组装就行了。所以制作速度很快。委托巡逻的捕快帮忙统计各家出价之后,价高者得之,连夜制作销售。

    五味堂所有的病人全部转移到城外统一医治去了,而药铺里所有需要的二十几种药材也都捐献送到了城外,林青黛领着五味堂伙计也就得空全力以赴通宵不睡制造设备出售了。

    ——————————————

    杜文浩和汤助教来到衙门,大堂里灯火通明,庄知县正穿着隔离服带着防毒面具,在大堂里亲自处理防疫事务,见到杜文浩他们来了,庄知县忙招呼他过去,第一句先问道:“杜大夫,你说本县这衣服和这什么防毒面具,能防住这疠疫吗?”

    杜文浩点点头:“虽然不敢说完全能防住,但能很大程度上减小患病的可能。”

    “哦,那就好,”庄知县顿时大大松了口气,“杜先生,你判断的很准,果然是疠疫,本县已经根据你们核实的情况,派出八百里加急,向府城报告疫情,请求调拨救灾物质。”

    “封锁疫区了吗?”

    “这不太清楚,我们是没这能力了,只能报上去看府城知府大人如何调度了。咱们县的疠疫是你首先发现的,因而得以及时采取了措施,立功甚伟,将来本县一定好好提拔你!”

    “多谢大人!不过,现在我们防疫遇到了很多问题啊。”

    “有什么问题?不是都按照你的计划开始防疫工作了吗?本县已经下令全城戒严,并让捕快、民壮还有白衣社的信众组成巡逻队全城巡查,不准任何人任意走动,并四处搜索患病人员,一旦发现立即装上封闭的牛车,转移到城外隔离。这都是你的主意啊?”

    杜文浩心想,后面这可不是我的主意,不过或许这是个好主意,至少能保证城里百姓的安全,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了。点头道:“这些都没问题,可是大人,城里所有病人转移到城外之后,现在城外病人已经近千人,加上没患病的,有好几千人了,防疫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有两个:第一、防寒帐篷、棉被还有食品和饮用水;第二、药材奇缺!”

    庄知县苦笑,瞧了一眼旁边的侯师爷。

    侯师爷道:“杜大夫,这些知县大人早就想到了,已经在上报府城的急报里都写了,等朝廷救灾防疫物质一下拨,就能解决了。”

    “那要等多久?”

    “这个,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吧。”

    “那现在怎么办?外面下这么大的雪,天寒地冻的,光烧篝火也不是办法啊。而且,烧篝火很费柴火的,运去的那些柴火,最多能坚持两天的。而防疫工作,恐怕会持续好几个月。一旦没有住的和吃的,尤其是没有医药,这些病人能走的肯定都会四散逃命,那样会将疫情扩散开去的!”

    侯师爷叹了口气,低声道:“杜先生,不瞒你说,今天下午我们已经做了一些调查了解,这才得知附近州县早几天就发现疫情了,但是我们没有收到上头的通报,想必那些州县都还不知道发生了疠疫,这种病扩散太快了。从发病时间推算来看,咱们县的疠疫,应该是从别的州县传播过来的!所以,这些病人逃不逃散,关系都不大了。”

    杜文浩心里咯噔一下,这可是他没想到的。忙道:“就算不担心他们外逃,可也不能见死不救啊!”

    侯师爷折扇哗的一收,冷声道:“杜先生言重了,谁也没见死不救!衙门官吏从知县大人到衙役、更夫,个个勒紧裤腰带,节衣缩食,凑钱捐资订购帐篷,送到城外给病人们御寒,咱们知县大人爱民若子,亲自捐资白银五十两!如何能说见死不救呢?”

    杜文浩忙深深一礼:“对不起,大人,我说错了,我不是这意思,我是说捐资救灾,只是杯水车薪,起不到多大的作用啊。汤助教已经估算了,这次我们县防疫救灾,至少要一万两银子。这笔钱怎么出?”

    庄知县双手一摊:“衙门现在能拿出一百两都不错了,别说一万两,只能等朝廷下拨救灾款物再说了。这之前,只能自己想办法。”

    杜文浩沉吟片刻,想到先前林青黛告诉自己的,卖隔离服和防毒面具第一笔就赚了两千多两银子,实在不行,只能先动用这笔钱救急了。说道:“大人,这笔钱我们五味堂可以暂借给县衙用于防疫,不过需要回去跟两位掌柜的商量一下。而且,大人必须给我一个保证,等救灾款物拨下来,第一个补偿给我。”

    这对庄知县来说可谓天大喜讯,防疫及时有力,将来这个政绩可算是奇功啊,不由大喜过望,连声道:“没问题!真是太好了!本县给你出具借条,算衙门借支的,朝廷防疫救灾款一到,立即全额退还!而且还可以按当铺利息给你算利息!”

    侯师爷也很高兴,连连称赞杜文浩仗义疏财,真是及时雨。

    先前汤助教的话让杜文浩已经充分了解了衙门的黑暗,这笔钱是救命的钱,可不能被挪用了,便道:“大人,我还有个条件,这笔钱如何开销,得由我决定,当然,知县大人可以派会计记账,所有账目保证清清楚楚,全部用于防疫。”

    庄知县和侯师爷相互看了一眼,杜文浩的担心他们自然能理解,对于庄知县来说,只要搞好防疫工作,与其他疫区想必能少死一些人,老百姓不乱,这就是最大的功绩,说不定还靠这个政绩能有所作为呢。钱财倒还是其次的了。

    所以庄知县连连点头:“这没问题,这样吧,老邱这家伙嫌医官局是个清水衙门,早就跟本县说了想告老还乡,这次防疫也贪生怕死躲在家里不出来,他这医博士也就到头了,本县免掉他医博士之职,任命杜先生你为本县医官局医博士!”

    下午刚提了医官,半夜就当了医官局的一把手,杜文浩心想自己这官运还是不错的嘛,可惜就算是医官局的一把手,也还只是个未入流的芝麻官。急忙躬身谢过。

    庄知县道:“医官局负责防疫,今后全县的防疫就由你一力承担,本县现在授权你使用你们堂预借给衙门的资金组织防疫治疗!这记账嘛,就让衙门押司负责吧。”

    押司是宋朝地方官府负责税收、诉讼之类的书吏,通俗地说是县衙的账房先生。也就是水浒传里宋江当过的官。

    不一会,这押司被传到大堂,听庄知县说让自己协助新任医官局局长杜文浩医博士管理防疫救灾款物,急忙上前参见。,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120章 疠疫之争(求月票)() 
杜文浩带着押司找到林青黛和庞雨琴,说了预借资金给衙门用于防御救灾的事情之后,既然是杜文浩的主意,这些钱又是杜文浩设计的隔离服和防毒面具赚的,两人当然欣然同意。

    杜文浩去找庄知县这期间,又卖掉了一些装备,总共算下来,目前已经赚了三千六百两。庄知县亲笔给杜文浩开了一张借据,并加盖了县衙大印。曹押司跟着杜文浩记账。

    庄知县关于任命杜文浩为医官局医博士并全权负责防疫事务的任命,立即上报了府城并下发到衙门各部门和城外隔离区,并通知了邱博士。邱博士也不在乎这职位,现在只要保住命就好。

    杜文浩立即召集医官局汤助教和王祥、洪国良三人开会,经过简单商议,大家一致认为城里药铺捐赠的治病药材暂时还够用,所以,第一笔救灾款应该用于购置治病用的救灾帐篷、御寒棉被和粮食。大家算出目前病人需要的帐篷之后,还剩余一部分钱,杜文浩决定派汤助教带民壮连夜前往府城订购需要的药材。

    这一切安排好的时候,天已经亮了。下了整整一夜的大雪,也终于停了,但是下雪不冷化雪冷,好在有数十堆篝火取暖,所以这一夜没有人被冻死。但是,病死的人已经好几百。

    经过十多名大夫一夜的救治,城外千名病患已经全部诊察过一遍,都用药了,可是,这十几个大夫医术参差不齐,所治病人明显好转的只是少部分,相当病患的病情只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但没有好转,而少部分却没有任何效果,病情继续进一步恶化。随着重症病例的增多,估计死亡人数会继续增加。

    杜文浩的防疫一线指挥部设在隔离区的一顶帐篷里,他现在全权负责全县的防疫和救治工作,得知治疗效果不太明显的消息之后很着急,先巡视诊察了一遍病人,听了负责主治的大夫的介绍,然后将憨头等十几个大夫还有雷捕头和医官局的医官都叫到指挥部帐篷,开会商议防疫治病的对策。

    在座的大夫中,数保元堂坐堂大夫黄立达年龄最老,已经八十岁了。大家推他先发言。

    黄立达也不谦让,捋了捋雪花般的白胡须,摇头晃脑道:“仲景医圣伤寒论云:冬时严寒中而即病为伤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