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希特勒战争密令全集 >

第21部分

希特勒战争密令全集-第21部分

小说: 希特勒战争密令全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帝国部长兼帝国总理府主任:(签字)拉默斯博土  
国防军统帅部参谋长:(签字)凯特尔  
证人:瓦尔利蒙特炮兵上将 

57a 7月15日领袖关于在帝国国内战区党与国防军合作的规定
敌军正在向德意志帝国领土推进,因此我规定:  
一  
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 ' 译者注:以希特勒为“领袖”的法西斯主义政党,简称纳粹党。过去不准确地译为“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 ' 的办事机关、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所属团体的办事机关,应继续在战区内开展工作。  
二  
 1、由我授予了行政权的军事总司令可以向战区的大区指导部部长 ' 译者注: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大区一级的最高领导人。 ' 提出:由于军事上的需要而对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各部门、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所属组织和团体的各部门产生的要求。  
 2、各直接交战地域的分界线,由军事总司令与帝国战区防务特派员协商确定。在直接交战地域,高级军事指挥机关为了遂行它们的战斗任务,有权给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的办事机关、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所属组织和团体的办事机关直接下达必要的指令。当有突发事件急需处理、而战区的大区指导部部长又不在时,军事总司令可在整个战区范围内行使同样的权力。不过,应将所采取的措施尽快报告战区的大区指导部部长。  
 3、战区的大区指导部部长由我委任。  
三  
战区的大区指导部部长的任务是,在有关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及其所属组织和团体的问题上为军事总司令提供建议。  
四  
各大区指导部部长,如果其管辖的大区全部或部分地属于战区,就可任命一名联络员,派出去当战区的大区指导部部长 ' 译者注:战区的大区指导部部长比一般的大区指导部部长级别要高一级。 ' 的顾问。  
五  
战区的大区指导部部长应依靠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及其所属组织和团体的所有可供使用的力量来遂行他的任务。  
六  
在军事总司令授予下级司令以行政权之后,在该下级司令的驻防区内,战区的大区指导部部长可将其任务交给主管该下级司令驻防区有关事务的大区指导部部长来执行。  
七  
实施这一规定所需要的细则,由党办公厅主任下达。  
领袖:(签字)阿道夫·希特勒  
党办公厅主任:(签字)M·博尔曼  
国防军统帅部参谋长:(签字)凯特尔  
证人:瓦尔利蒙特炮兵上将  

58 7月23日 调整北方集团军群地区内的指挥关系
调整北方集团军群地区内的指挥关系 
领袖 领袖大本营  
国防军统帅部/国防军指挥参谋部/第二军务组(东线)/第一军务管理组 1944年7月23日  
 1944年第007984号机密文件  

调整北方集团军群地区内的指挥关系  
一、我任命舍尔纳大将为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他在其整个管辖范围内拥有下述权力:使用国防军各军种和武装党卫队的、国防军以外的各种组织和团体的、以及党和民事机关的一切可供使用的战斗力量和兵器,抵御敌人的进攻和保卫“东方国”。  
应统一使用所有武装人员,不管他们是属于国防军哪个军种或国防军以外的哪个团体。同时,应确保海军部队及其所属后勤补给单位的作战能力,应确保空军处于战备状态。  
用于战役作战的海军部队和空军部队,归海军或空军指挥,但在战术上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应满足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的要求。  
二、北方集团军群的整个管辖范围(包括驻“东方国”帝国特派员的管辖区,但不包括驻立陶宛总特派员的管辖区中属于中央集团军群的那部分地区)都是战区。  
驻“东方国”国防军司令在一切方面均归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指挥。  
三、北方集团军群战区内的民事管理机关,军事指挥机关与民事管理机关的关系,仍维持现状。  
四、我允许驻“东方国”帝国特派员在民事方面、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在军事方面,采取他们在对前线形势作了认真分析之后认为必要的撤退和空舍清野措施。  
驻“东方国”党卫队兼警察高级司令根据我的授权进行的逮捕行动,不得由于上述措施而受影响。  
关于在爱沙尼亚油页岩地区采取空舍清野措施的命令,只有我才有权下达。  
 (签字)阿道夫·希特勒  
证人:瓦尔利蒙特炮兵上将 

59 7月27日 关于构筑阿尔卑斯山山前阵地的命令
关于构筑阿尔卑斯山山前阵地的命令 
国防军指挥参谋部/作战处 1944年7月26日 ' 译者注:此命令于1944年7月26日拟订,27日用电报发出。 '  
 1944年第772598号绝密文件  

关于构筑阿尔卑斯山山前阵地的命令  
一、我命令在意大利北部构筑一道后方阵地体系。  
二、必须构筑:  
 1、已大体上勘察好的阿尔卑斯山山前阵地;  
 2、相毗连的喀斯特阵地(奇岑弯曲部);  
 3、从阿拉到威尼斯湾的阻击阵地;  
 4、从贝卢诺到威尼斯湾的阻击阵地。  
三、负责领导阵地构筑工作的是:  
 1、阿尔卑斯山北侧山麓战区最高特派员。他负责从瑞士边界到隆加罗内以南皮亚韦山谷(含)的阿尔卑斯山山前阵地。  
 2、亚得里亚海沿岸战区最高特派员。他负责从隆加罗内以南的皮亚韦山口(不含)到的里雅斯特(不合)的阿尔卑斯山山前阵地,以及延伸到阜姆 ' 译者注:现为南斯拉夫的里耶卡。 ' 湾的喀斯特阵地(奇岑弯曲部)。  
应象在东普鲁士所做的那样,通过征募民工来获得劳动力和劳动工具。  
 3、西南线总司令。他在托特组织 ' 译者注:以纳粹德国筑路工程总监察长托特(1891…1942年)的名字命名的工程建筑组织,始建于1938年,它曾担负“西线壁垒”和其他重要军事工程的施工任务。 ' 的协助下,负责位于阿尔卑斯山山前阵地和威尼斯湾之间的两道斜切阵地。  
四、所有阵地的纯军事任务,均由西南线总司令负责。他在为此而组建的各战术和工程技术指挥部的协助下,负责确定:  
 1、阵地的战役走向和战术走向;  
 2、各个地段阵地构筑的先后次序;  
 3、阵地的构筑方式。这要根据战术情况、战术和技术经验以及所掌握的工具来确定。  
五、应尽快将构筑阵地的组织计划和征募劳工的情况报告我。在10月1日动工以后,应在每月的20日向我报告工程进展情况。  
六、较详尽的实施命令由国防军统帅部下达。  
 (签字)阿道夫·希特勒  

60 8月24日 关于构筑德国西线阵地的命令
关于构筑德国西线阵地的命令 
电报 1944年8月24日  
 1944年第772965号绝密文件  
只传达到军官  

关于构筑德国西线阵地的命令  
一、我命令采用征募民工的办法在以下地段构筑“德国西线阵地”:  
 1、在已勘察好的埃思考河…阿尔贝特运河一线,直到亚琛以西地区(与西线壁垒相连接)。由大区指导部部长驻比利时和法国北部地区帝国特派员格罗厄负责领导。  
 2、在从特里尔西南的西线壁垒直至摩泽尔兰德大区和西马克大区之间分界线的摩泽尔河一线。由大区指导部部长西蒙负责领导。  
 3、在从西马克大区的边界、经梅斯兵工厂…迪登霍芬 ' 译者注:即现在法国的提翁维尔。 ' …圣阿沃尔德以南地区(马奇诺防线的组成部分)、直到萨尔阿尔本的摩泽尔河一线。由大区指导部部长比尔克尔负责领导。  
 4、在从萨尔阿尔本到贝尔福的已勘察好的孚日山脉阵地。不管阵地的某些部分是否在毗邻的大区范围之内,均由大区指导部部长瓦格纳负责领导。  
此外,在从梅斯以南经南锡…厄比纳尔直到圣莫里斯的摩泽尔河一线,以后由驻法国军事司令根据特别命令负责构筑工事。  
二、陆军装备主任兼后备陆军司令在1944年8月14日的G105号绝密文件中报告的防线的走向,已获批准。首先应在马斯特里赫特和亚琛之间建立一道经过瓦尔肯堡的防线。晚些时候才在稍南一些的地方建立一道经过埃本—埃马埃尔的防线。  
三、所有阵地的纯军事任务,由陆军装备主任兼后备陆军司令根据国防军统帅部的指令处理。  
在陆军装备主任兼后备陆军司令领导下,负负实施军事任务的有:  
 1、驻比利时和法国北部地区国防军司令。  
 2、第12步兵军副军级司令部 ' 译者注:在德军中,部队严重不足、通常只担负某一地区(或军区)的警卫和守备注务的军(一般是步兵军),其司令部被称为“副军级司令部”。 ' 。  
 3、第5步兵军副军级司令部。  
他们负责的地段应与大区指导部部长负责的地段相一致,即使部分阵地位于友邻军区的范围内也应如此。  
陆军装备主任和受他委托的军事指挥机关,在己开始工作的各勘察指挥部和计划成立的各工程兵特别指挥部的帮助下,负责确定:  
 1、阵地的战术走向。应根据勘察情况来具体确定。  
 2、各个地段阵地构筑的先后次序。  
 3、阵地构筑的方式。这应根据战术和技术经验以及所掌握的工具来确定。  
四、阵地构筑应这样进行:首先应设置绵亘的防坦克障碍物,在阵地朝向敌人的那一面应设置毁伤区,尔后应建立连绵不断的成纵深梯次配置的阵地体系。在重要方向上的阵地体系应能得到附近的永备工事的加强。  
在梅斯兵工厂…迪登霍芬一线(其中包括马奇诺防线的某些地段),应对现有的工事进行改造,应将无用的工事毁掉。  
关于阵地构筑的专门指示,由国防军统帅部的工程兵与要塞勤务主任下达。  
五、所有参加阵地构筑的军事机关和部队,仍然归其上级军事指挥机关领导。  
在执行纯劳动任务时,它们应按照大区指导部部长的指示行事。  
六、民工的征募和使用,是各大区指导部部长的任务。对民工(包括参加构筑阵地的托特组织的人员)的管理和后勤补给,也由各大区指导部部长负责。  
七、托特组织在阵地构筑方面的使用:根据大区指导部部长和托特组织之间直接达成的协议,托特组织负责提供必要的工程机械和在工程作业时进行业务监督。阵地构筑仍由有关的大区指导部部长负责。托特组织地段办事处作为技术服务部门应经常到大区指导部部长那里协助工作。  
八、应通过下达“特别指示”来对整个物资采购工作(申请、分配、前送)作出规定。  
九、各大区指导部部长应尽快将阵地构筑的组织计划和征募劳工的情况通过党办公厅主任报告我。陆军装备主任兼后备陆军司令应在每个月的1日和15日将阵地构筑和工程进度方面的情况通过国防军统帅部/国防军指挥参谋部报告我。  
 (签字)阿道夫·希特勒  

61 8月29日 关于在德意志湾构筑工事的命令
关于在德意志湾构筑工事的命令 
电报 1944年8月29日  
 1944年第773051号绝密文件  
只传达到军官  

关于在德意志湾构筑工事的命令  
一、为加强德意志湾的防御,我命令:  
 1、在从丹麦到荷兰边界的整个海岸上,以及在迄今尚未构筑工事的北弗里西亚群岛和东弗里西亚群岛上,构筑工事。(计划A)。  
应使已构筑了永备工事的岛屿具有充分的防御能力。  
 2、应勘察好地形,应准备好各种措施,以便能在短期内,以丹麦边界为起点,在离海岸约10公里的后方修筑第二道阵地;大体沿德国…丹麦边界的走向修一道阻击阵地;在威廉皇帝运河 ' 译者注:现为联邦德国北部的基尔运河。 ' 以北的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地区修筑另一道阻击阵地。此外,由驻丹麦国防军司令负责在德国—丹麦边界以北地区勘察和修筑若干道东西走向的阻击阵地。  
二、工事构筑工作由大区指导部部长考夫曼负责领导。为此,他可以使用一切可以使用的手段,也可动用托特组织。  
三、纯军事任务,由北线海军总司令根据国防军统帅部/国防军指挥参谋部的指令处理。他是负责防守德国北海海岸的国防军司令。  
在该司令的领导下,第10步兵军副军级司令部遂行军事任务。  
任务:  
 1、勘察整个阵地体系(包括确定物资需要量),确定永备工事和野战工事的位置,计算出足以担负整个防御任务所需要的守备兵力。  
 2、具体地确定阵地的战术走向。  
 3、规定各个地段工事构筑的先后次序。  
 4、根据战术和技术经验以及所掌握的工具,确定工事构筑的方式。  
为此,除了已有的第3勘察指挥部之外,还必须由第10步兵军副军级司令部再组建若干个勘察指挥部。勘察指挥部由各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