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隋末之雄霸天下 >

第262部分

隋末之雄霸天下-第262部分

小说: 隋末之雄霸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暗忖,这周军水师战舰上的黑色油状液体,可比青州城内准备用来守城的火油燃烧威力大多了。

    这时,宇文明那悠扬朗朗的声音传了过来:“孔将军,本王念你是条汉子,在隋朝覆灭之前,对朝廷一直忠心耿耿,更在远征高丽时中立下过功劳,所以破例给你一个悔过的机会。”

    “之前,我只让战舰抛射火油,焚毁那段不重要的城墙。如果你继续负隅顽抗,本王将会命令战舰向你所站的城楼,以及其他几段城墙抛射黑色火油,甚至不排除焚毁整个城池。如果你还念及部下及全城百姓的生命,不想让他们白白送命。就出城投降吧!你在窦建德那边是什么官,过来我就给你什么官!望孔将军三思!”宇文明一脸郑重地说道。

    现在是秋天,气温并不高,但孔德绍却是满头大汗。

    他抹了一下脸上的汗水,望了一下自己身边的副将和士兵,只见他们被刚才的猛烈火攻吓得魂不附体,个个一脸惧色。

    他长叹了一口气,知道在敌军有如此厉害黑油发动火攻的情况下,城墙已不可守。只有冲出城去和敌人野战方有一线胜机,毕竟己方军队人数还是多于周军。

    只不过,以部下现在的状况和士气,是根本无法指望他们杀出城去,和以骑战著称的周军在平原上对决的。

    更何况宇文明如此精明强干,又岂会不防他杀出城来?只怕他在附近也早有伏兵安排,自己杀出城去也毫无胜算,只会枉送了性命。

    孔德绍将目光投向自己的副将和几名偏将,低声问道:“你们的意见呢?”

    那副将哭丧着脸道:“敌军的这火油太过厉害,根本就无法扑灭。如果坚持不降,在敌军的火攻之下,城墙必然失守,我军也会伤亡惨重,且会连累城中百姓……其实,奉谁当皇帝不是一回事吗?只要能带领我们过上好日子便可,听说这位周王在辽东颇得当地百姓拥护,跟着他干也未必就是坏事……”

    他的意见其实也是大部分夏军士兵的想法。另外几名统领听闻之后也连连点头道:“孔将军,末将附议!”

    孔德绍长吸了一口气,凝声道:“那我们真的降吗?”

    几名将领一起作揖道:“但凭孔将军作主!”

    孔德绍脸上露出一丝犹豫的神色,随后思量了片刻,终于下定了决心。转身对自己的副将沉声道:“好!传我命令,打开城门,向周王投降……”

    ……

    窦建德还不知道自己后方的青州城,已经发生了如此剧变。他如今正率领着夏军主力已经全军出动了,向前推进了十余里,到达了大汶河畔。

    夏军士兵已经可以看到大汶河的河面了。这条河流原本只是小河,但因最近秋雨连绵,水位也上涨了不少,河面比平时宽了一倍左右。

    窦建德见周军背水列阵,也不禁有些疑惑,暗忖宇文明难道也想玩一招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拼命打法吗?那样就意味着敌我双方均会付出重大的伤亡。

    他并不想和宇文明拼人头,因为这十万大军是他的立身之本。宇文明的八万军队就算全死了,也未必没有机会翻盘。可他的十万大军若是损失了,就再也没机会卷土重来了。

    窦建德此时脑中急转,盘算着如何能在尽量减少本方伤亡的情况下,一举击溃周军。毕竟这十万夏军就是他最后的资本了,如果损失惨重,就算击败了宇文明,只怕将来也抵挡不住其他诸侯的进攻了。

    机会就在窦建德的犹豫之中丧失了,就在他终于下定决心,发起进攻之时,宇文明已经在张仲坚的护送下,从小道骑马潜回了周军阵营之中。

    夏军在得令之后,缓缓行进,又向前靠近了一些。而就在这时,周军阵营中突然传出一阵急促的鼓声,只见站在最前沿的周军步兵左右分开,从中冲出数千精骑,而当先一人,白盔白甲白马,手持一把碧绿的沥泉宝枪,面如冠玉、丰神俊朗,堪称人中龙凤。赫然便是周王宇文明。

    “原来,宇文明果然在此。”

    窦建德心中暗忖:幸好自己没有冒然抢攻,不然非中计不可。他却不知,之前孙宣雅看见的那位手持青色长枪的白袍小将,是由一名体貌和宇文明相似的小兵扮的。真正的宇文明早到了青州城下,去收降孔德绍了,现在不过是刚刚才从青州回来而已。

    这时,见到宇文明越众而出,周军的所有士兵立刻举起武器高呼道:“大周威武!此战必胜!”

    声音如山呼海啸一般,虽然他们人数少了夏军两万,但给人一种感觉:似乎他们才是人多势众的一方似的。

    宇文明此刻挥枪一摆,作了一个禁声的动作。身后周军倏然而静,立刻鸦雀无声,动作整齐划一,数万兵马立刻如塑像一般站得笔直,再无半点动作和声音。可见其纪律严明,训练有素,绝非窦建德先前以为的才穿上盔甲的新兵。

    如此训练有素的士兵,如此高昂的士气,哪怕人数少了自己两万,要想彻底击败他们,也不知要付出多大代价。

 第367章 大战窦建德

    宇文明在数百名铁甲精骑护卫下,催马前行,在行到离夏军只有百余丈时,方停了下来,他高声呼道:“夏王可在?”

    他这时高声一喝,再用上了内力,方圆数里内皆可耳闻。在场的近二十万双方将士均听得一清二楚。望着这位年轻俊朗的周王殿下,夏军士兵脸上均露出敬畏之色。对于宇文明,他们可谓是如雷贯耳,三征高丽,打败突厥的事迹,早已在天下流传。

    在窦建德的军中,有部分士兵是原来的河北军,他们经历过半年前的河间郡之战,对周军有着巨大的恐惧心理。而那些原本就是隋朝府兵的士兵,他们很多都参加过远征高丽之战,对宇文明更是崇拜不已。

    英雄,从来就是让人敬佩的!

    此仗还未开打,窦建德从气势上就已经输了三分。

    窦建德身在夏军人群之中,一时之间不知所措,他知道和宇文明在两军将士面前谈话不是什么好事,宇文明的口才可是十分了得的,言词交锋他定会处于下风。

    可现在却不能不催马上前。因为他清楚,如果自己不敢上前,就意味着示弱,意味着他这位“夏王”不敢和“周王”面对面从容应对。会让己军已经低落的士气更加下降,那这仗还用打吗?

    可如果自己上前,窦建德却知道宇文明绝对不会有什么好话,说不定又会将自己贬损一番。于是,他心中暗忖,自己这回一定要小心应对。

    宇文明虽然年轻,但在战场上的指挥行动却是十分严谨老练,几乎不会给自己留下什么破绽可趁。就算有破绽,事后也往往发现是陷阱。比如说河间郡那场战斗就是个例子,自己以为红袖和宇文羽晴两个女人守营,兵力又少,可以有空子钻。却哪晓得是李靖在指挥,而且人马也比探知的多出两万。

    所以,宇文明真是个很可怕的对手,绝对比他的老子宇文化及更强。窦建德只觉自己的头又有些痛了。

    他也挥起鞭子,猛打座下的黑色战马,催马向前。他穿的是一身黑盔黑甲,和宇文明的白盔白甲形成鲜明对比。

    窦建德亦是走到夏军队列前,然后朗声道:“不知道周王殿下找本王何事?”

    宇文明这时脸上露出一丝微笑道:“夏王原本只是一个里长,因不满隋朝皇帝的****,愤而揭竿起事,杀了隋朝的地方官,开仓济粮,并多次打败隋朝前来围剿的官军,立誓要让天下百姓过上安定的生活……”

    他声音悠扬清吟,双方将士人皆听得十分清楚,觉得宇文明果有大将风度,如此剑拔弩张之际,却是依然镇定从容,在两军阵前谈笑风生。不过他眼下提起以往窦建德的功绩,是何用意呢?众人脸上均有些错愕不已。

    窦建德却是目光复杂,眼下虽然兵戈相见,大战在即。但宇文明的一番话却让他回忆起了过去的往事。

    他原本是贝州漳南县(今河北故城东北)人。年轻时,把履行诺言看得很重。曾经有个同乡死了父母,家境贫寒无力安葬,当时窦建德正在耕田,听到后直叹气,立即放下农活,主动送去办理丧事所需要的全部财物,因此深受乡亲们称赞。原先,他当过里长,因犯法逃出去了,碰到朝廷大赦天下才回家。他父亲去世,送葬的有一千多人,凡是有人送礼,一概辞谢而不接受。

    大业七年(611年)时,朝廷招兵征讨高丽,郡里挑选勇敢优异的人当领队者,于是委任窦建德为二百人的里长。当时山东发生水灾,百姓大多逃荒去了,同县有个孙安祖,房屋财产被洪水冲走,老婆孩子饥饿而死。县里看上孙安祖骁勇,也把他选进了队伍。孙安祖以家庭贫穷为理由不愿入伍,向漳南县令当面申说,县令大发脾气狠狠打他,孙安祖杀死县令,逃跑投奔窦建德,窦建德就收留了他。

    这一年,山东大闹饥荒,窦建德便对孙安祖说:“文帝在位时,天下富裕兴旺,派出百万人马征讨辽东,尚且被高丽打败。今年发生水灾,百姓贫困,但皇上不体恤民情,要亲自到辽东督战,加上往年西征,损伤的元气还没有恢复,百姓疲劳困乏,连年征战,长年在外的人不能回家,如今又要出兵,容易酿成****。男子汉大丈夫只要不死,就该建功立业,怎能去当仓皇逃跑的俘虏啊。我熟悉高鸡泊面积辽阔方圆几百里,湖沼上的蒲草又密又深,可以到那里去隐藏起来,找机会出来抢劫,足够生活、积蓄,拉起人马以后,等待时局动荡,必然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孙安祖当即便赞同他的计划,于是便提议窦建德招集引诱逃避征兵和没有家产的乡民,得到了几百人,让孙安祖带领,进高鸡泊当草寇,孙安祖自称将军。鄃县人张金称也邀集了上百人,在黄河的险要水域活动。

    蓨县人高士达又兴兵造反招集了一千多人,在清河郡一带活动。当时往来于漳南县境的各股盗匪,沿路屠杀抢劫当地百姓,焚烧房屋,惟独不到窦建德的家乡骚扰。因此郡里县里料定窦建德跟盗匪们相互勾结,就拘捕了他的家属,不论老少都杀掉了。窦建德听到他全家已被杀光,率领他手下的两百人逃跑投靠了高士达。高士达自称东海公,任命窦建德为司兵。后来孙安祖被张金称杀掉,他的几千名士卒又全部投奔窦建德。从此逐渐壮大,队伍发展到一万多人,还是在高鸡泊一带活动。他往往拿出身上的所有财物接济别人,跟士卒一样吃苦耐劳,因此能激发人们为他拼命。

    隋朝廷派太仆卿杨义臣率领一万多人讨伐河北义军,连续杀了张金称和高士达。他认为打败窦建德没有问题。

    但窦建德却乘其不备返回平原县,收拾跟随高士达战死者的遗体,都掩埋好,还为高士达举行葬礼,全军穿起白色的丧服。又招集逃散的士卒,得到几千人,军队又振奋起来,窦建德开始自称将军。当初,匪徒们捉到隋朝的官吏和当地士绅全都杀掉,惟独窦建德捉到他们,一定以礼相待。最初得到饶阳县的长官宋正本,当作贵客,跟他商讨大计方针。此后隋朝郡县的长官逐渐地献城投降他,军队气势更加兴旺,精兵强将十多万人。

    随着实力的增长,窦建德的野心也越来越大,渐渐有了一统天下当皇帝的野心。不过就在他准备逐鹿中原之时,宇文明却从辽东斜刺里杀出,将他击败,迫使他流落山东。回想起以前最得意的往事,窦建德不禁唏嘘不已。

    宇文明这时继续说道:“想当年夏王也是满怀抱负,要解救广大黎民百姓,让大家过上好日子,在这一点上,我们的想法是一致的。今日之战,其实可以避免,只要夏王及属下将兵效忠我大周,本王可担保以往的所有事情既往不咎,这样,我们双方军士便可避免一场伤亡惨重的战争。不知道夏王可否愿意?”

    宇文明的态度十分诚恳,话语也的确让人感动。夏军将领及士兵皆有些意动。

    窦建德听闻之后,却是放声大笑起来,声震四野,他知道宇文明是不可能原谅他的。毕竟宇文化及和宇文成都都是死在他的手中。宇文明不过是故意这样说,想动摇他的军心而已。但他的这些话,却偏偏不好驳倒。

    于是,窦建德嘿嘿一笑道:“宇文明,你不觉得自己的想法太过可笑了吗?想眼下我这个夏王和你这个周王已经势如水火,我等若是束手,将命运交于你手中,岂不是生死只在你一念之间?你想杀就杀,想剐就剐。眼下你是说得好听,真正投过来了能兑现多少?”

    “你既然说得如此悲天悯人,一番假仁假义的话让人心动。为何不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