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骁骑 >

第692部分

骁骑-第692部分

小说: 骁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眼见孔明面露难色,杨林爽朗一笑,轻轻拍着他的肩膀,道:“贤弟不必为难,此事不急。愚兄在城中还需盘桓几日。贤弟不妨慎重考虑,容后再做答复。”

    孔明闻言后神色一松,如释重负地暗呼一口气。躬身揖手道:“兄长盛意拳拳,令愚弟受宠若惊。然,在下出身卑微,身无长技,一介布衣,委实不敢贸然攀交兄长,唯恐有损兄长威名。承蒙兄长不弃。愚弟近来左右无事,愿陪兄长一览帝乡风光。不知兄长意下如何?”

    此言一出,站在一旁含笑不语的郭士奇。眉宇间浮现一丝惋惜之色,似是暗示孔明错失一次大好机会。待听完孔明留有余地的话后,他的眼底又闪过一抹精光,流露赞挟情。但脸上的表情依旧是微笑不语。

    或许在孔明听来。杨林刚刚那番话确实有些冒昧,交浅言深,未免太过孟浪;但在郭士奇听来却丝毫不显突兀,反而对孔明又高看一眼,将其放在和自己对等的位置上看待。自家主公极具识人之能,慧眼识英才,知人善任,此一节早已被各镇诸侯所公认。相人之术闻名遐迩。而能被自家主公认作兄弟之人,迄今为止仅有两人。可谓是文韬武略,令人惊羡。

    故而,当杨林主动开口认作孔明为兄弟时,郭士奇震惊不已,瞬间便将孔明放在极高的位置上,甚至还在自己之上。可惜孔明终究年少,并不知道这一句兄弟代表何等显赫的身份和地位,更不知道能被杨林如此器重意味着什么。与此同时,他更不可能知道,如果他错失了眼前这等千载难逢的机会,极有可能因此而丧命,少年夭亡。

    倘若五年前相遇,或许杨林还会爱才惜才,留有余地,以待时机成熟再将其收为己用。然今非昔比,时下杨林麾下文臣武将云集,羽翼已丰,行事愈发果断,杀伐决绝;像孔明这般少年英才,如不能收为己用,势必毫不留情地将其抹杀,永绝后患。

    就在郭士奇暗自思量之际,杨林眉开眼笑道:“贤弟所言甚好,愚兄正想与贤弟促膝长谈一番。近年来,难得遇到像贤弟这样惊才绝艳的少年英才,甚是投缘,岂能轻易错过?呵呵呵!”

    “兄长过奖了。”孔明谦逊一笑:“兄长举手投足间尽显王者风范,豪气干云,愚弟能得兄长赏识,实为生平幸事。听兄长口音不像南阳人士,冒昧求教,不知兄长仙乡何处?”

    “仙乡?呵呵呵!”杨林闻声错愕,朗声笑道:“贤弟切莫如此拘谨,有话尽可直说,不必客套。愚兄是弘农人士,不久前跟随天子和百官一路南下,从洛阳转至宛城,而今便寄居在这家酒肆。贤弟且看,对面的郡守府此时可谓是诸侯云集,天子和百官齐聚一堂,公侯将相比比皆是。愚兄人微言轻,入不得庙堂,只得在此凑凑热闹,让贤弟见笑了。”

    孔明闻言走到杨林身边,与杨林、郭士奇临窗而立,看着对面郡守府大堂石阶上站着数百名文臣武将,大堂内似乎正在议事。他轻笑道:“兄长太过自谦了。以愚弟看来,兄长姿容魁伟、器宇不凡,与那大堂内的七位诸侯相比亦是毫不逊色,甚至犹有过之,切不可妄自菲薄。今日刘荆州率军赶来,中原诸侯齐聚宛城,料想接下来必有一场争斗,亦或是一场大混战。”

    “哦?”杨林沉吟一声,面带笑容道:“何以见得?愚兄甚为不解,贤弟不妨直言。”

    孔明颔首道:“现如今,各镇诸侯都以为天子和百官是奇货可居,纷纷跃跃欲试,试图效仿西凉李利挟天子以令诸侯,故而齐聚于此。然则,在我看来却并非如此。此次天子和百官东归之事颇为蹊跷,有很多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之处,极其可疑。故此,眼下天子非但不是奇货可居,反而暗藏凶险,杀机四伏;一旦哪路诸侯抢得天子和百官,其后果必定是凶多吉少,不堪设想。”

    杨林若有所思地轻轻点头:“贤弟所言不无道理。只是、、、天子东归乃我大汉之幸事,为何贤弟却说杀机四伏呢?为兄愚钝,还请贤弟道明原由。”

    孔明淡然一笑,不假思索道:“试想,李文昌拥兵五十余万,领袖群雄,独占鳌头,去岁便可趁胜追击,一举收复司隶全境;倘能如此,天子和百官便无处可逃。然而司隶大胜后,西凉军却驻足不前,刻意留下洛阳、河南两郡之地置若罔闻。表面上看来,李利深谙进退之道,留下洛阳与河南郡以作缓冲之地,借此消除中原诸侯的恐慌与戒备;实则不然,李文昌绝非是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果不其然,此番天子和百官东归,东都洛阳便成了关键所在,成为天子和百官们的信念寄托,支撑着他们历经艰险返回东都。纵观天子一行人的东归历程,与其说他们是九死一生逃亡归来,不如说他们是被李文昌故意放回来的。再结合之前洛阳、河南郡沦为无主之地一事,不难看出整件事都在李文昌的掌控之中,这完全是个阴谋,并且图谋巨大,其结果极有可能是一举扫平中原,彻底覆灭大汉王朝!”

    (青玉案,原指“青玉案几”,取自东汉张衡《四愁集》“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

 第907章 关云长,宗室相争

    感谢:灰太狼aaa、1999存在书友月票支持,多谢!

    十里香雅阁。三人话语投机,相见恨晚,甚是投缘,随之围桌而坐,一边饮酒一边纵谈时局,宾主尽欢。

    然而,与雅阁仅有一街之隔的郡府大堂上却是另一番景象,两班人马对峙公堂,面红脖子粗,刀兵相向。

    随着一众诸侯麾下部将涌进大堂,一名身形魁伟的红脸大汉越众而出,怒发冲冠,手中长柄战刀直指刘表,厉声暴喝道:“岂有此理!刘景升辱我兄长太甚,莫以为关某手中战刀不利乎?”

    “放肆!”面对寒光逼人的刀锋,刘表神色陡变,脸上一阵青一阵紫,怒不可遏,硬挺着脖子,佯作临危不惧状,厉声怒斥道:“大胆狂徒,汝是何人,胆敢咆哮公堂?”

    怒斥一声,刘表拍案而起,大喝道:“殿前甲士何在,与我拿下此贼,斩首示众!”

    “诺!”一声应诺自刘表身后传来,旋即但见一员高大魁梧的将领身形一闪,寒光乍现,“锵”的一声荡开刘表面前的战刀,既而出现在红脸大汉面前。

    与红脸壮汉对峙的武将,挺身站在刘表身前,同样是手持长柄战刀,神色冷峻地与红脸壮汉持刀对峙,刀锋相错。二人怒目圆瞪,杀气相冲,虽未挥刀搏杀,却已气息相撞,相互试探。蓄力以待。

    “且慢动手!”刀锋相对之际,居于末席的刘备急忙起身,一个箭步跨到红脸大汉身边。用力压下他手中的战刀,急声道:“二弟不可造次,陛下和百官悉数在此,岂可妄动刀兵?快快放下战刀,向陛下请罪。”显然,被刘备唤作“二弟”的红脸大汉,正是温酒斩华雄的关羽关云长。

    “哼!”关羽冷哼一声。僵着脖子撇过头去,权当没看见上阶的天子刘协和堂下两旁的六路诸侯,但手中战刀却硬生生被刘备压下。随之持刀而立,枣红色的脸颊上并无半点妥协之色。

    “嗵嗵嗵!”

    眼见大堂上骤起刀兵,各路诸侯麾下的得力将领疾步走到各自主公身后,手持长兵严阵以待。时刻提防着堂中二人突然动手。确保自家主公不被殃及,安全无虞。

    高居上阶帝位的刘协,眼睁睁看着一众武将擅自闯进大堂,并手持兵器入内,一个个昂首阔步走到众诸侯身后,俨然没把他这个天子放在眼里,视若无睹,毫无君臣之礼。

    霎时。刘协义愤填膺,面红耳赤。喘气如牛,咬牙切齿地攥紧拳头,双眸喷火地怒瞪着堂下胆大妄为的众多武将。正当他忍无可忍地准备厉声诘责时,董弘上前一步挡在他面前,背着手连连摇摆,示意他不必动怒,静观其变即可。

    眼见于此,刘协强行压制心头的愤怒,脊梁微弯,顿时身形矮下去半截,靠在龙椅上闭目假寐,眼不见为净,缄口不言。然而他内心里却是波涛汹涌,剧烈翻滚,一颗并不坚强的小心脏砰砰直跳,惊骇惶恐不已。

    原以为逃出西凉李利的魔爪之后就彻底安生了,一切都会回到六年前长乐宫的那副场景,百官俯首,高居龙椅一呼百应,叱咤风云,号令天下谁敢不从。然而眼前这一幕却让刘协清清楚楚意识到自己的现实处境,真真切切的危如累卵,完完全全沦为摆设傀儡,谁都不把自己这个天子放在眼里,没有人听凭驱使。这样的皇帝还算什么天子,这样的天子与庶民何异?

    “天子、皇帝,呵呵呵,真是天大的笑话!威严扫地,圣谕不如放屁,根本无人理会,堂堂大汉天子竟然沦落至此,不过是世人眼中的笑柄,一个摆设而已!”闭上眼睛,刘协暗暗自嘲,心中一片凄凉,苦涩无比,落寞至极。

    眼前这一幕与长安皇宫大殿相比,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完全没有可比性。西凉李利虽然强横霸道,可长乐宫大殿内却无人敢于妄自喧哗,更不可能出现武将手持兵器擅闯大殿之事,就连李利自己也不过是着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腰间系着天子剑,仅此而已。(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即不必跪拜,只需见礼,朝廷上下不得直呼其姓名,官职就代表其人;例如:“大将军李利觐见”,可省去名字,是为“大将军觐见”。这是帝王对臣子的特殊礼遇,象征着崇高的身份地位,所谓“忌讳”便由此而来。)

    离开长安,刘协便以为自此逃出牢笼,如潜龙升天一般重新做回九五至尊,执掌天下,无所不能。却万万没想到,逃离长安后竟然是眼前这般情景,没有李利站在一旁,谁会把他这个少年天子放在眼里;没有李利保驾护航,诏书、圣谕与树叶废话何异?

    惶恐无助之中,刘协莫名想到如果此时李利站在自己身边,堂下又将是何种场景,还有没有武将胆敢手持兵器闯进大堂,各路诸侯有谁胆敢大呼小叫,为所欲为?只怕一个都没有,甚至于堂下七位诸侯都吓得噤若寒蝉,大气不敢出,而一众武将更是一个比一个乖巧听话,不得宣召谁也不敢擅入大堂半步。倘若李利甘愿辅佐,那大汉王朝便可起死回生,中兴在即,各镇诸侯何足为惧,剪除几路诸侯后传檄可定,数年之内即可平定天下,再现大汉盛世。只可惜

    汉室已是江河日下,与其辅佐一个根基腐烂、大厦将倾的王朝,最后落个兔死狗烹的下场,还不如推倒重来。这一点刘协以前并不明白,或者说他根本没想过,但此刻他想到了。这一刻,刘协幡然醒悟,终于明白李利所做的一切都是谋定而后动,或许连自己和百官们逃离长安都是他一手策划操纵的,其目的就是想将自己和百官这个大包袱甩掉,从而光明正大的实现他筹谋已久的宏图大业。只可惜他明白的太晚了,一步走错,再也无法回头。

    小分割线

    当刘协从思绪中走出来的时候,堂下的争执也已尘埃落定,两位出身刘氏宗族的诸侯刘表和刘备,最终争执不下,只能刀兵相向。

    至于他们二人为何互不相让,其根源还在刘表身上。拿刘备当软柿子随意揉捏,这一口恶气刘备捏着鼻子忍下来了,可他答应刘备认祖归宗,却在刘协面前矢口不提,霍然是出尔反尔,摆明就是**裸的欺负刘备。

    而认祖归宗之事,刘备自己还真不好当众提出来,否则未免太过急功近利,被各路诸侯所不耻,易遭世人诟病。可刘表也只字不提,这样以来,让刘备颜面何存,情何以堪?

    时至今日,刘备提领徐州六郡将近两年了,好不容易从李利手里讨到敕封,却是豫州刺史之位,费尽周折,结果还是名不正言不顺,不伦不类。索性有胜于无,他如今好歹也是个刺史,堂堂正正的一方霸主。不承想,此番前来接驾,刘表又骑在他头上,拿他开刀立威。

    七路诸侯分座次,按实力强弱,他无论如何也在吕布和孙策二人前面吧,却不料刘表故意刁难他,一句贤弟就想把他摁在末席。刘备岂是软弱可欺之辈,他当即提出要求,或者说是交换条件,以认祖归宗交换座次。刘表当场答应,于是七位诸侯的座次就这样定下来,不承想刘表随之将此事抛到脑后,大堂议事都要结束了,他还是闭目假寐,稳如泰山,只字不提。

    刘备屈居末席便已是莫大耻辱,刘表出尔反尔,不亚于火上浇油,等于是当众羞辱他。是可忍孰不可忍,关羽一声暴喝彻底点燃了刘备心中的怒火,新仇旧恨一起算,当即与刘表撕破面皮,摆开架势一较高下。

    然而刘备却不知道,刘表早就打定主意要拿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